徐松齡
【摘要】現如今,教育改革對于數學教師的教學模式也有了新的要求,不僅要求在課堂上將課標要求的內容傳授給學生,掌握吸收,還要對學生進行全面的素質培養.要讓學生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培養學習能力、數學思維能力和獨立思考的能力.學生要在教師的引導下學會舉一反三,獨立思考和總結知識點,用自主探究思維去思考數學問題,從而可以在充分理解題目之后解決問題,這樣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減少做題過程當中的錯誤.所以,對于初中數學教師來說,在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并且要鼓勵學生對于數學學習的不斷反思和深入理解,使學生能夠盡量降低做題出錯頻率,在數學學習中充分理解和牢固掌握知識,熟練并靈活運用數學方法進行解題.本文主要從初中數學教學中學生容易出現解題錯誤的可能原因出發進行簡要的分析,然后提出一些可以減少或者避免解題出錯的建議.
【關鍵詞】初中數學;解題錯誤;成因分析
1 初中數學教學中學生解題錯誤的成因分析
1.1 傳統的課堂數學題目講解中教師為主體,學生學習被動
新課改要求教師改變以往的教學模式,在課堂中,以學生為中心,學生才是課堂學習的主體,教師只是學生學習的引導者、課堂的參與者.在全面發展學生核心素養的理念下,教師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傳統的教學模式中,以教師為主導地講解知識點,學生被動聽講,在講授過程中,教師和學生的溝通也比較少,這種教學模式已經不適應現如今的教育形勢.隨著新課改的推進,教師要將學生的全面發展作為課堂的主線任務,從而使學生不僅在課堂上學到專業知識,還能得到更好的發展.數學學習應該采用“導學互動”式的教學方式,以提高學生的學習和解題能力.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新型的教學模式使得教師和學生之間互動增加,有利于提高數學課堂的教學效率,同時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得數學學習更富有趣味性和探究性.
1.2 教師沒能做到因材施教,而且教學方法存在問題
教師對于班級內的學生情況掌握得不夠透徹.每個學生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受本身的成長環境、智商、學習態度等影響,學生的學習能力也是不同的,因此教師要根據學生的不同情況進行分類教學.新課程教學提倡教育要解放學生,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和思維能力.由于每位同學的年齡和能力有些許差異,學習數學知識的過程中對知識吸收的快慢就有差異,因此要想充分挖掘和發揮學生的創造力和思維能力,就要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開展課堂教學活動.在授課過程中,學生參與到課堂是很重要的,很多學生沒有真正地參與到課堂的實操實驗的過程當中.對于一些由討論教研和實驗得出結論的課堂,也基本上采用教師直接指導、告知結論的方式,并且教師和學生在課堂上的有效互動較少,師生之間的關系不利于學生對于課堂內容的吸收.很多教師對自己在課堂上的地位有嚴格的要求,所以學生不敢質疑教師,不敢說出自己的想法, 不敢表達自己對于知識點的理解,這就使得課堂效果和學生的學習質量受到了一定的影響.并且,教師采用傳統的教學模式不利于學生的自主探究學習以及數學思維的建立,學生不能通過自主探究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和學習規律.
1.3 學生數學學習和解題過于呆板,學習思維有待提升
數學學習提倡學習知識不僅僅要大腦學習,還應該在實踐中去探索和驗證數學知識.理論的知識體系理解和梳理很重要,而實際的動手操作在很大程度上使得學習數學的效率大大提高.數學學習中一定要引導學生多思考,多想為什么和怎么樣,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學生要多觀察、多思考,積極主動地發現問題,才能更好地從主觀意識上去探尋數學奧秘,而不是如傳統教學模式中那樣被動學習和吸收知識,才能減少做題過程中因粗心導致的做題錯誤.初中的學習相比于小學課程進度會快很多,因為初中面臨更大的考試壓力,教師在課堂上對于知識的講授速度會很快,很多學生會出現跟不上的情況,因此課后作業方面完成得也不是很理想,教師對于課后的答疑解惑也不能完全照顧到,因此面對大量密集的知識點,學生會產生厭煩心理,無法很好地跟上教學進度.
1.4 學生數學題目中缺乏總結意識,不能很好地理解知識點
數學學習注重思考和總結的學習習慣,可以使學生對數學知識掌握程度不斷提高的同時促進其不斷思考和進步.并且,教學過程中,教師依然要重視學生的總結歸納能力的培養,在學生獨立學習數學知識后進行總結和歸納,才能促進理解和掌握知識點,防止因總結理解不足導致解題過程困難重重.數學是初中階段的主要科目之一,難度會隨著年級的升高而增加,尤其是剛入初中的學生,很多沒有將身份轉變過來,還是小學生的心態,所以在學習知識方面沒有很好的狀態.教師也沒能將數學的教學意圖和教學目標真正滲透給學生,沒有激發出學生對于數學的興趣,一味地灌輸數學公式、定義、規律等,學生處于被動學習的狀態,沒有自主探索的精神,也使學生的數學學習效率低下,對課堂內容消化吸收不好,課后就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進行鞏固.
1.5 學生數學學習中缺乏獨立思考意識,做題思維不夠開闊
當前有些數學課堂對于初中生的思考意識的培養力度不夠,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應把學生的獨立學習和思考作為大任務去完成.數學課堂中,數學概念和知識的引入是基礎,學生對于數學問題的解決是關鍵,而學生的思維能力的提高和綜合能力的提高才是最重要的教學目標,要引導和啟發學生對于數學問題的思考和分析,在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最終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去思考整個數學問題解決的基本思想,才能發散思維,將數學題目做對,而很多學生沒有意識到數學解題中思考的重要性,導致做題思維不開闊,做題易錯.
2 初中數學教學中減少或避免學生解題錯誤的策略
2.1 整體把握教材,使學生學習數學更有條理
隨著新時期課程改革方案的實施,初中教育對教師有了新的要求,倡導教師整體把握教材和課堂節奏,既能夠發揮教師的引導作用,也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以及條理性.因此,教師在進行教學的時候應當注重引導學生把握課堂的重心,了解每堂課的重難點,使學生學習有明確的目標,從而能夠根據學習目標有方向、有計劃地進行學習安排.教師將教材整節內容劃分為不同的課程小節,對教材進行整理和細化,把握課堂的重難點,以便分難度進行不同的教學講解和學生的探究,使課堂內容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地教授教學內容.
2.2 開展有效的探究活動,創建教學情境激發學習興趣
在數學課堂中,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以及學習基礎和知識掌握情況,以學生為中心開展教學,是現代教學的主要內容.具體來說,就是以學生為主,從教學內容出發,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教學計劃,適時采用分層教育.在數學課程進行中,教師不僅僅要將教學課本中的知識點內容講解清楚,還要引導學生掌握知識點的實質,從根本上進行理解,并且注重核心素養的發展.教師還可以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分組,也可以采用相鄰座位就近分組的形式,小組共同討論問題、研究問題,還有小組之間的比拼等等,創造合作學習的機會,豐富學生的學習方法和策略,對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將會有很大的幫助.把握這個年齡段學生的心理,用他們喜歡的方式創建教學情境,將數學學習的趣味性挖掘出來,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從而提高課堂效率和實效性.
把握學生學習知識的積極性,進行知識點的深入或者延伸,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通過教師的引導,學生建立起屬于自己的數學思維結構,完善數學知識體系.學會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讓學生感受到數學的學習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大的用處.這樣不僅能夠體現現代課堂“以生為本,還課于生”的教學理念,還能夠培養學生的思考能力.
2.3 鼓勵學生動手操作,在實踐中深化對知識的理解
數學知識概念的學習和數學題目的運算是基礎,而對于數學模型的實體接觸是數學學習中深化理解和認識的具體方法和重要途徑.在做數學圖形相關題目的時候,教師可以鼓勵學生自己畫圖輔助做題,對于空間方面的數學題目也可以進行實物拼圖、立體實物堆積,使得數學學習從抽象變為具體,通過動手操作,既能使得學生掌握數學中具體圖形的特點,也能培養學生對數學圖形的空間想象力和創造力,加深對于題目的理解,減少出錯.
2.4 互聯網+優化師生互動
教學實際上就是知識交流的過程,如何提高知識交流的效率,一直是教師非常重視的問題.隨著科技的進步,網絡教學被引入課堂,教師對于初中數學課堂采用互聯網+的新形式結合教材以及教學內容,讓學生有更大的興趣學習數學.傳統模式下,教師基本采用灌輸式的教學方式,學生處于被動地位,思維發展也受到限制,現今在課堂上引入互聯網+思維,豐富了教學工具,教師可以通過動畫、圖像等形式去講解數學當中較為抽象的概念,從而使學生的理解更加容易.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互聯網的優點,創設師生互動交流學習情境,展開高效率的知識學習.傳統教學中,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互動可能僅僅限于課堂之上,由于學生課業壓力較大,每天的課程較多,導致學生課堂上的疑難點不能及時和教師一起討論研究,問題點越來越多,像滾雪球一樣.現在利用互聯網+的形式,學生有問題可以隨時找到教師進行答疑,不至于將問題越積越多.同時,具有一定趣味性的問題,可以讓學生和教師在直播間進行交流學習.
2.5 培養學生的開放性思維,拓展開放性解題思路
初中數學教學內容相對較多,并且難度也開始加大,掌握核心素養,確定教學目標.在初中數學教學當中,教師要將書本的知識點內容講解到位的基礎上,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之后進行適當的延伸,為中考做鋪墊.而且在數學教案的設置上,教師要從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出發,將新課標的核心素養內容結合到教案當中,讓學生感受到搞笑的數學課堂,在課堂中學到更多的知識內容.教師還可以在課堂上引入互聯網+思維,豐富了教學工具,教師可以動畫、圖像等講解數學當中較為抽象的概念,從而使學生的理解更加容易.在這樣的過程中,學生可加深對于數學題目的理解,減少因做題思路不開闊而導致的出錯,還可以鍛煉學生的語言綜合能力和表達能力.
3 結語
在新課改背景下,要將初中數學的課堂教學效果有效提高,將那些抽象的知識點以及教學內容以較易理解的方法讓學生很好地理解、掌握、吸收及記憶.做好初中數學教學工作,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因此,初中數學教師應該以學生為中心,改變傳統的教學方法和模式,進行改進與創新,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同時提升數學課的教學質量.初中數學教師還應該積極探索新的教學方法,深刻理解初中數學教學工作的意義,幫助學生更好地進行數學課程的學習.
參考文獻:
[1]劉紅強.有效減少初中學生數學解題錯誤策略芻議[J].新課程(中),2017(12):151.
[2]盧燕.透析障礙點 疏通思維路——初中數學解題思維障礙產生的成因分析及對策[J].現代教育科學(中學教師),2009(03):78.
[3]甘延棠.淺談農村初中數學教學中學困生成因分析及對策,2020(11):11-12.
[4]張建平.初中數學教學低效的原因及對策,2017(11):79-79.
[5]朱磊.初中數學解題錯誤成因及改進方法分析[J].數理化解題研究,2022(17):3.
[6]盧鈺.淺論初中數學學困生的成因與轉化對策[J].課堂內外(初中教研),2022(10):2.
[7]王江有.農村初中數學面臨的困境與對策分析[J].數學學習與研究:教研版,2021(36):6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