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春曉
【摘要】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基于核心素養來落實教學評一體化的實施,教學評一體化的實施不管是在教學質量的提升方面,還是在培養學生的能力方面,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也對于教師的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要從教學評一體化的角度出發來組織各項教學活動,從而帶給學生良好的感受。在此,本文從多個方面出發,對于核心素養導向下小學數學教學評一體化的實施策略進行了具體的探究,希望可以為廣大教師提供一定的參考。
【關鍵詞】小學數學? 核心素養? 教學評一體化? 實施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5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4)02-0181-03
教學評一體化的實施在于以結果為導向,倒推課堂學習過程,以預期學習結果為基礎,精準設定教學目標,讓學生的學習體驗感更加真切。在實施教學評一體化的過程中,教師應該基于核心素養的要求,及時地為學生提供多樣化的指導,真正幫助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得到更好的體驗。在此,本文從以下幾個方面出發,對于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實施教學評一體化的意義,以及當前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所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充分的探究,并基于核心素養的導向,對于小學數學教學評一體化的實施策略進行了具體的探究,希望可以為廣大教師提供一定的參考。
一、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實施教學評一體化的意義
1.提升教育質量
教學評一體化是提升教育質量的重要手段。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通過將教學與評價相結合,教師可以更好地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及時調整教學策略,以滿足學生的需求。這種模式使教學過程更加有針對性,提高了教學效果,從而提升了教育質量。
2.培養學生能力
教學評一體化有助于培養學生的能力。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通過評價學生的學習成果,可以引導學生發現自己的不足,進而改進學習方法,提高學習效果。此外,學生還可以通過參與評價過程,培養自我反思和自我管理能力,從而提升自身的學習能力。
3.促進教師專業成長
教學評一體化對教師的專業成長具有積極的影響。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需要不斷更新教學理念,掌握新的教學方法和評價策略。通過實施教學評一體化,教師可以更好地了解學生的學習需求,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不斷改進自己的教學方法和策略。
4.增強家校溝通
教學評一體化還有助于增強家校之間的溝通。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家長可以參與評價過程,了解孩子的學習情況。通過與教師進行溝通,家長可以更好地了解孩子的進步和不足之處,從而為孩子提供更有針對性的輔導和幫助。
二、當前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教學目標不明確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明確的教學目標對于提高教學質量和學生的學習效果至關重要。然而,當前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一些教師往往沒有明確的教學目標,或者教學目標不夠具體、不夠清晰。這導致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缺乏明確的學習目標,影響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效果。
2.教學內容生搬硬套
一些小學數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往往只是按照教材內容進行生搬硬套,缺乏對教學內容的深入挖掘和創新。這種教學方式容易讓學生產生厭倦感,無法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興趣,進而影響學生的學習效果。
3.教學方式枯燥單一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一些教師往往采用單一的教學方式,缺乏變化和創新。這使得教學過程枯燥乏味,無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同時,一些教師過于依賴多媒體教學,而忽略了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和交流,使得教學效果大打折扣。
4.學生參與度低
教學評一體化模式強調學生的參與和互動。然而,當前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一些學生的參與度較低。這不僅影響了學生的學習效果,也阻礙了教學評一體化模式的實施。一些教師往往只注重知識的傳授,而忽略了對學生參與的引導和鼓勵,使得學生的參與度不高。
5.教學評價不完善
教學評價是教學評一體化模式中的重要環節。然而,當前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教學評價存在一些問題。一方面,一些教師往往只注重考試成績的評價方式,而忽略了對學生學習過程和學習能力的評價;另一方面,一些教師缺乏有效的評價策略和方法,無法準確評估學生的學習效果和進步。
三、核心素養導向下小學數學教學評一體化的實施策略
1.圍繞學生實際情況,科學設定教學安排
圍繞教學目標,小學數學教師應該制定科學、具體、可行的教學計劃。這些計劃應該包括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資源、教學時間等方面的詳細安排。在制定教學計劃時,教師應該充分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包括他們的數學基礎、學習風格、興趣愛好等,以制定出適合學生的教學計劃。
例如,在引導學生學習《多邊形的面積》時,基于核心素養三方面要求,教師從會觀察、會思考、會表達三維度入手,將單元目標具體化、細致化。具體地,教師從以下幾方面入手:T(遷移)目標:通過課堂知識學習,體會多邊形面積探索的基本思路,同時能夠將現有的知識經驗遷移到新圖形面積探究中,在多樣化圖形面積探討中發展學生的空間能力、推理能力以及創新意識。U(理解)目標:掌握面積測量方法,將轉化思想滲透到學習過程中,從現有面積知識推理產生新圖形面積公式。K(知能)目標:掌握多邊形面積公式,如梯形、三角形等,并能夠借助此方面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E(情感)目標:在探究活動中,感受數學集體活動的樂趣,通過生活化情境的創設,體會數學與生活之間的關系,培養學生質疑習慣。在目標的指指引下,教師要將教、學、評有效地結合起來,在教學過程中按照目標來不斷地評價學生,分析學生,為學生提供一定的反饋。這樣才能夠將教學評有效地結合起來。
2.遵循學為中心理念,強化教學評的聯系
在小學數學教學評中,遵循學為中心的理念意味著要充分關注學生的需求、興趣和能力,將學生的學習成果和過程放在首位,并以此為出發點,強化教學與評價之間的聯系。首先,在教學評過程中,教師應始終明確學生的主體地位,以學生的需求和發展為中心。教師需要了解學生的數學基礎、學習能力和興趣愛好,以便為他們提供適合的教學內容和活動。其次,創設真實且有意義的學習情境。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實際生活經驗和數學知識背景,創設真實且有意義的數學問題情境,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通過讓學生參與解決實際問題,提高他們的數學應用能力和問題解決能力。再次,提倡多樣化的學習方式。教師要鼓勵學生采用自主探究、合作學習、項目式學習等多樣化的學習方式,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合作精神。同時,教師需要為學生提供豐富的教學資源和工具,支持他們進行自主學習和探索。
例如,教師在引導學生學習平行四邊形的相關內容時,可以組織學生開始動手操作的實踐活動,讓學生能夠真正地通過剪一剪、拼一拼、畫一畫等方式去進行自主探究、組內交流等相關的活動,并對于平行四邊形的周長、面積等計算方法進行充分的掌握。在這樣的過程中,教師要遵循學為中心的理念,給予學生自主探究的空間,教師可以將不同層次的學生分到一個小組中,讓學生可以在小組中互相幫助,同時強化教學評的聯系,適當地添加一些評價的內容,比如分析學生在動手操作的過程中是否能夠獨立或者和同桌合作拼接平行四邊形,學生能否發現平行四邊形的底和高有著什么樣的聯系,同時如何推導出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公式等。此外,教師也要評價學生能否在平行四邊形的學習過程中聯系長方形、三角形等方面的內容。這樣分析學生的學習情況,并通過評價來為學生提供充分的引導,促使學生整堂課的學習效果得到充分的提升,方便學生得到教師的反饋,能夠更好地完成自己的學習任務。學生在教師的評價引導下,能夠知道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公式是非常重要的一個部分;同時也可以在教師的評價引導下,認識到平行四邊形和長方形、三角形之間也存在著一定的聯系,那么學生在記憶和掌握這些知識的時候也能夠更加地有針對性。如此,教師將教學評有效地結合起來,從而給予學生更好的體驗,讓學生能夠在學習的過程中變得更加有的放矢,而不是像無頭蒼蠅一樣亂碰亂撞。同時,教師也可以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反饋自己的體驗,比如可以反饋自己在學習過程中感覺哪一部分的知識掌握起來比較困難,哪一部分的知識理解起來比較容易,那么教師就可以根據學生的反饋去調整自己之后的教學。如此一來教師的教學也可以變得更加有針對性。
3.關注學生主體發展,促進學生自主合作
上文也說到,教學評一體化的實施需要遵循學為中心的理念。學生處于中心的地位,不管是教師的教學,還是評價,都需要關注學生。所以在教學評一體化的實施過程中,教師還要關注學生的主體發展,促進學生的自主合作,能夠從多個方面出發來給予學生一定的探究空間,讓學生認識到自己才是課堂上的主體地位。而且教師可以圍繞學生,為學生設計多樣化的任務,如趣味任務、分層任務等,讓學生通過完成一些探究任務來有效地參與到課堂的過程中去,實現自主探究、自主合作,得到主體性的發展。
例如,教師在引導學生學習《平行四邊形的面積》這部分內容的時候,就可以為學生設計剪一剪的任務,讓學生能夠通過剪一剪、拼一拼、畫一畫等學會計算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同時借助面積公式去解決一些實際的問題。教師也可以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運用數方格的方法來數出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在數方格的過程中,學生會發現自己可以通過把四邊形分成無數個小方格的方式,進行一定的分解,然后再重新拼成一個長方形。這樣學生可以發現平行四邊形和長方形之間的關系。之后,教師可以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去進行充分的討論,從而推導出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公式。這樣通過趣味化的活動,保證每個學生都可以參與到探究的過程中去。在此基礎上,教師可以讓每個小組派代表來分析、闡述本組的學習情況。由此促使學生能夠在小組中擔當不同的任務,產生思維方面的碰撞。同時,如果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到了難以解決的問題,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小組派代表來反饋自己的問題,這樣可以讓師生之間的互動變得更加靈活且高效。相比于傳統的課堂,這樣的合作式教學更加有助于教師解決問題的效率得到充分的提升,在之前的課堂上教師可能只會單個地去了解學生的問題,導致解決問題的效率非常低下,而在小組合作的基礎上不但能夠促使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充分的發展,也可以讓學生將自己的問題有效匯總起來,從而促使課上解決問題的效率得以充分的提升。
4.改革創新評價方式,落實教學評一體化
在教學評價中,除了關注學生的數學知識和技能外,教師還要重視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表現和進步,關注學生的參與度、課堂表現、思維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及時給予反饋和評價。通過觀察學生在課堂、課后活動以及實際問題解決中的表現,幫助他們改進和提高。在教學過程中,這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動力,培養他們的數學思維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通過及時評價,教師能夠發現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問題,及時調整教學策略,提高教學效果。在評價的時候,教師可以采用多種評價方式,如考試、作業、課堂表現、小組討論等,以全面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和進步。多元化的評價方式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學生的數學素養和能力,發現學生的潛力和優勢,同時也能夠更好地指導學生改進學習方法和策略。
例如,在考試方面,教師可以定期進行圖形學習測試、運算能力測試等,了解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掌握情況;之后分析考試結果,找出學生的薄弱環節,制定針對性的教學計劃;然后注重學生的進步和成長,給予積極評價和鼓勵。在作業方面,教師首先可以布置適量、難易適中的數學作業,幫助學生鞏固所學知識。之后,及時批改作業,給出具體、有針對性的評價和建議。其中,教師應該鼓勵學生獨立完成作業,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在課堂表現方面,教師要關注學生在課堂上的參與度和回答問題的情況,鼓勵他們積極發言、提問和合作。同時,教師要通過課堂互動和小組討論,分析學生的數學思維和協作能力。之后對學生的課堂表現及時給予評價和反饋,幫助他們改進學習方法和習慣。
參考文獻:
[1]張曉蘭.打造以學為中心的“教學評”一體化的小學數學課堂[J].數學之友,2022,36(23):29-30.
[2]周爽.淺談教學評一體化視角下的有效課堂構建策略[J].中國多媒體與網絡教學學報(下旬刊),2022(7):128-131+136.
[3]楊宇,劉衍利.小學數學教學評一體化教學模式探析[J].數學學習與研究,2022(12):92-94.
[4]吳晶.小學數學“教、學、評一體化”的思考與實踐[J].江蘇教育,2022(9):42-44+47.
[5]賀得喜.小學數學教—學—評一體化教學模式淺探[J].青海教育,2018(8):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