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耀光
【摘? 要】智慧課堂是智慧教學開展背景下的有效課堂教學。為了構建高中數學智慧課堂,教師要從學生發展做出研究,解析可用的教學資源與工具,再聯系新課標的要求,進行智慧教學的分析。在當前,新課標倡導教師開展問題導向的教學,為凸顯問題導向,教師可以從問題驅動入手做出引申,聯系信息技術與工具的開發做出統籌設計,進而構建高效合理的數學智慧課堂。本文對問題驅動下高中數學智慧課堂的構建做出了分析,并就相關策略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問題驅動;高中數學;智慧課堂
智慧課堂是智慧教學應用背景下,由教師借助多種智慧教學工具構建形成的智慧化、智能化、有效化的課堂教學。對數學學科而言,智慧課堂的構建可以幫助教師優化教學設計,提升教學效益,構建有效性更強的教學過程。在當前,新課標強調教學要凸顯目標導向、問題導向、創新導向,為了滲透相關的要求,教師可以立足問題的設計作出分析,構建問題驅動的高中數學智慧課堂,以此推動學生的有效發展。
一、利用課前時間,做出資源開發
資源的針對性開發是生成有效教學的關鍵,其可以為教師的課堂教學提供支持,讓教師可以用展示佐證問題,推動學生的思考學習。通常而言,在課堂教學開始前,教師需要進行資源的開發,為教學設計做好準備。但在當前,部分教師難以發揮信息化教學工具的功能,其獲取的資源缺乏針對性與有效性,這限制了教學效果。為了做出調整,構建數學智慧課堂,教師要關注教材內容的分析,借助分析的實施,解析教學的重點所在,然后再生成檢索關鍵詞,借助關鍵詞檢索,獲取所需的教學資源,提升教學效益。
(一)分析教材內容,解析教學重點
教材分析是教師在課前需要關注的一大內容,教師要借助教材分析的進行解析教材的主要內容,鎖定當課教學的重點,然后借助解析分析的過程,找出教學設計的基本路徑。通常來說,在這一過程中,教師要凸顯新課標強調的目標導向,從知識內容入手定位主要的教學目標,然后統籌教學目標,構建有針對性的檢索關鍵詞。
如在“集合間的基本關系”的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從教學重點入手做出剖析。借助研究可發現,集合間的基本關系包含交、并、補等,學生需要通過學習了解子集、真子集的概念。在明確了內容后,教師要從集合的展示入手開發理論資源與實踐資源,收集相應的數學材料。通常來說,本課教學所需的理論資源主要為參照教學設計、集合相關的圖片、集合相關的實例等;實踐資源主要為集合相關的概念練習題、認知題等。明確了教學所需的資源類型后,教師便可以結合數學教學實際作出檢索關鍵詞的分析,進而獲取相應資源。
(二)資源檢索,生成教學素材
資源檢索的實施是教師需要關注的一大內容,為確保獲取的資源符合教學的實際需求,教師除了要在進行檢索時預先選定檢索關鍵詞,還需要在獲取了相應的資源后,圍繞教學的實際需求來篩選,按照一定的標準,剔除其中存在的低效資源,然后做出系統規劃與設計。對數學學科而言,影響其資源有效性的主要因素在于“資源的時效性”“資源的多樣性”“資源的拓展性”三個方面,教師要聯系實際進行解析,選擇合適的標準進行資源的篩選與剔除。
如在“集合間的基本關系”的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將“集合間的基本關系”“集合間的基本關系優秀教學設計”“集合實例”“生活中的集合”等作為關鍵詞。在明確了關鍵詞后,教師可將關鍵詞鍵入搜索引擎,獲取所需的教學資源。在完成收集后,教師通常可以獲取文字、視頻、圖片材料,此時教師可以聯系“資源的時效性”“資源的多樣性”“資源的拓展性”三個方面進行篩選。其中,針對“資源的時效性”教師要就獲取資源的日期進行分析,盡可能地選擇1年內的教育資源設計教學,這可以保證教學資源較新;針對“資源的多樣性”,教師要從資源類型出發進行拓展,選擇多種類型表現形式多樣的資源;針對“資源的拓展性”,教師要聯系數學史、開放性問題、現實生活問題等選取相應的數學素材。通過三方面因素的考量與分析,教師就可以完成資源的篩選。
二、結合教學實際,實現媒體展示
展示是數學教學的一個關鍵環節,教師要借助展示的過程中幫助學生解析數學概念,學習數學知識。為了滲透問題驅動模式,構建數學智慧課堂,教師需要圍繞展示進行拓展,分析借助教學展示合理融入問題的方法,并力圖在展示中體現教學的智慧化與智能化。反映到實際中,教師可以聯系數學教學內容進行拆解細分,將數學設置為概念教學和探究教學兩部分。在概念教學中,教師可以借助展示與引導,推動學生理解數學概念,在探究教學中,教師則要生成探究性任務,用任務引領學生進行合作學習,達成探究學習。
(一)借助媒體展示,解析數學概念
展示是數學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要借助展示的實施進行數學概念的解讀,以此幫助學生進行有效學習。在概念教學中,為了幫助學生有效理解概念,教師可以圍繞問題驅動的方式設置懸疑,引領學生通過思考探尋概念、掌握概念。為了凸顯教學的智慧性,教師則可以借助教學平臺的繪圖、展示功能,支持課堂教學的進行。若條件允許,教師也可以借助學生平板與學生進行互動,推動學生的合作學習。
如在“指數函數”的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工具的展示幫助學生認識“指數函數”的構成,推動其數學概念的形成。在解析過程中,教師要活動課前收集的素材,并在課堂上發揮教學小助手的功能,為學生解讀指數的內容。其中,教師可以用人工智能講故事的方式作出實例的展現,用動畫的形式展現“棋盤麥粒”故事。在展示中,教師可以讓小助手對整個故事的內容梗概進行介紹,然后為學生展示相應的動畫,讓學生思索為什么整個國家的糧食都裝不滿小小的棋盤?在學生充分思考后,教師可以用幾何畫板軟件以棋盤麥粒故事中麥粒增加的方式繪制圖像,幫助學生了解指數函數的特性,以此讓其形成指數函數的概念。
(二)生成教學任務,引領學生探究
任務式教學法的應用可以滲透問題驅動式教學,幫助教師優化數學教學的效果。在智慧課堂的構建中,教師可以從任務式教學法出發進行分析,聯系本課的實際教學內容明確學生探究內容,進而形成相應的學習任務。在明確了學習任務后,教師可以聯系任務的實際開展與學生探究的實際需求梳理相應的資源,形成輔助學生探究學習的素材。
如在“指數函數”的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布置一些創新探究任務,推動學生進行學習研究。作為創新探究任務的載體,教師可以形成電子導學案,將任務表現為挑戰的形式。對本課教學而言,可以設計如下挑戰。
挑戰一:聯系指數函數的特性,貼近現實生活,尋找身邊的指數函數實例。
挑戰二:從指數函數圖像來分析,從什么時候開始,指數函數y數值的增長開始集合倍增。
挑戰三:嘗試著完成多媒體中所展示的幾道數學思考題,完成其填空。
三、巧妙設計問題,引領學生思考
問題驅動式教學的設計核心在于問題的合理構建與提出,為了發揮問題的引導作用,推動智慧數學課堂的構建,教師要利用課前時間做出開發,從智慧數學課堂的構建模式入手分析針對性問題的設計與提出方式,再綜合問題的設計構建相應的教學模式,促進學生開展有效學習。
(一)提出思考問題,引領學生思索
思考問題的構建與提出是教師在問題設計上需要首要考慮的問題。教師應在課下做出研究,從當課的教學內容出發分析教學目標,再聯系教學目標設計相應的學習思考問題。一般而言,思考問題的設計要與教師預先設計的展示內容相吻合,確保在教學中問題可以與展示形成一個整體,以此推動學生的深入思考。
如在“三角函數的圖像與性質”的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聯系本課的實際內容作出思考問題的預設,以便在課堂上借助問題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學習。在本課的課堂教學中,教師設計的問題可以是“三角函數的圖像有何特點?”“三角函數相較過去學習的其他函數有何不同?”“如何確認三角函數上的一個點?”等。在生成這些問題后,教師要就問題的提出進行預設,將其融入教學的各個環節。比如,就“三角函數的圖像有何特點?”這一問題,教師可以將其融入解析環節,在展示了三角函數的圖像后,要求學生圍繞這一問題做出三角函數圖像的系統分析與整理,讓其明確三角函數圖像具有的周期性這一特殊性質。
(二)結合學生回饋,合理設計追問
設計追問可以幫助教師形成問題鏈,這可以有效加深學生的思考深度,對其發展也有重要的意義。為了生成追問,教師要綜合問題的提出確定問題的生長點,再聯系學生的實際情況生成具體的追問。其中,追問可以設置在追問發生前,由教師聯系學生可能作出的回答進行推測回答,也可以在學生真實完成了回答后,根據學生的實際回答作出問題的即時生成。
如在“三角函數的圖像與性質”的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提問的實際設計構建追問。其中,考慮到課堂教學效率,筆者推薦教師預設學生對問題的可能回答,再結合回答形成預設追問。在實際中,就“三角函數相較過去學習的其他函數有何不同?”而言,學生可能作出的回答有“三角函數的解析式不同”或“三角函數的圖像構成不同”。針對“三角函數的解析式不同”這一回答,教師可以預設問題“解析式的實際差異在哪里?”“三角函數的解析式與圖像聯系顯現在哪里?”針對“三角函數的圖像構成不同”這一問題,教師則可以預設問題“可以對比一下三角函數圖像和一次函數、二次函數圖像的差別嗎?”在實際中,由于學生作出的回答可能多種多樣,教師的預設難以做到盡善盡美,因此,教師需要有一定的隨機應變能力,根據學生的回答進行及時的提問。
(三)開展小組活動,助力合作探索
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問題的設計同樣可以融入信息技術工具,發揮其效用。教師要根據實際情況設置學生小組,為學生提出數學探究的任務,然后將問題與要求融入微課提供給學生。如此一來,微課不僅可以給學生提供解析上的參考,還可以成為問題的載體,幫助學生在智慧課堂中進行探究學習。
如在“三角函數的圖像與性質”的課堂教學中,為幫助學生深入認識三角函數,教師可以形成“繪制三角函數”的活動,并為學生提供三角函數的解析式內容,將其融入微課展現給學生。如此一來,學生在小組合作中,就可以相互協作,按照微課中的任務要求,進而三角函數圖像的繪制。
總而言之,智慧教學的構建是現階段新課標提出的要求,也是教育部倡導的重要內容。為了構建有效的數學智慧課堂,教師可以從問題驅動入手做出研究,分析教學的有效構建模式,再聯系學生的現實發展需求作出針對性的構建,進而形成針對性的教學過程。在實際中,教師可以聯系資源有效開發、媒體展示設置、巧妙問題設計三方面做出構建。借助三方面教學策略的實施,教師可以促進學生的有效思考,這對學生的發展具有較高的實效性。
【參考文獻】
[1]馬明清.探討問題驅動教學法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理科愛好者(教育教學),2022(1):12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