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李華榮(1979~),女,壯族,廣西崇左人,廣西崇左市江州區第一小學,研究方向:小學英語。
摘? 要:思維導圖是小學英語中高年級單元教學的重要工具,對學生建立基礎框架和梳理知識點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思維導圖主要是將教學內容中的知識點以結構圖的形式呈現,能夠使學生的知識網絡更加清晰,也能促進學生快速將新舊知識點進行整合。基于此,文章對思維導圖的概念進行簡單介紹,重點分析了思維導圖在小學英語大單元教學中的應用價值,并進一步提出了思維導圖助力小學英語大單元教學的實現路徑,以期為相關領域的教學工作者提供更多的參考依據。
關鍵詞:思維導圖;小學英語;大單元教學
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8918(2024)18-0089-05
大單元教學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強調知識的整體性和系統性,注重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受到了廣泛的關注。然而,如何有效地實施大單元教學仍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思維導圖作為一種可視化思維工具,能夠將知識結構化、系統化地呈現出來,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識。因此,文章深入探討了思維導圖在小學英語大單元教學中的實踐應用,及其對提高教學質量和學生學習效果的影響,也希望能夠為小學英語教師提供更多新的教學工具和方法,推動小學英語教學的創新和發展。
一、 思維導圖的定義及優勢
(一)定義
思維導圖(Mind Map,又稱腦圖、心智地圖)是一種表達發散性思維的有效圖形思維工具。它利用圖形結構,模擬人的大腦神經元,由一個中心向四周發散,利用大腦的特質通過中心詞、關鍵詞、層級關系、隸屬關系來建立記憶鏈接。思維導圖運用圖文并重的技巧,把各級主題的關系用相互隸屬與相關的層級圖表現出來,把主題關鍵詞與圖像、顏色等建立記憶鏈接。思維導圖充分運用左右腦的機能,利用記憶、閱讀、思維的規律,協助人們在科學與藝術、邏輯與想象之間平衡發展,從而開啟人類大腦的無限潛能。思維導圖因此具有人類思維的強大功能,是一種實用性的思維工具。思維導圖由世界著名的英國學者東尼·博贊發明,自一面世即引起了巨大的轟動。作為21世紀全球革命性思維工具、學習工具、管理工具,思維導圖已經應用于生活和工作的各個方面。運用思維導圖帶來的學習能力和清晰的思維方式已經成功改變了2.5億人的思維習慣。思維導圖是一種革命性的學習工具,核心思想就是把形象思維與抽象思維很好地結合起來,讓人們的左右腦同時運作,將人的思維痕跡在紙上用圖畫和線條形成發散性的結構,極大地提高人們的智力技能和智慧水準。
(二)優勢
1. 直觀性和可視化
思維導圖主要是通過圖形和文字的結合,將復雜的信息和想法以直觀的方式呈現出來。這種可視化方式使得信息更容易被理解和記憶。思維導圖能夠將抽象的思維具體化,通過圖像和顏色來表達思想和概念,使信息更加生動和易于理解。
2. 高效的信息整理
思維導圖具有強大的信息整理能力,允許用戶以層次結構的方式組織和展示信息,使得信息的組織和整理更加高效。人們使用思維導圖時,可以輕松地添加、刪除或修改信息,使得信息的整理更加靈活。
3. 增強理解和記憶
思維導圖通過圖像和關鍵詞來表達信息和想法,可以刺激人類大腦的多個部分,包括色彩、線條、圖像等,從而增強記憶和回憶的可能性。依據學術界的研究結果,使用思維導圖可以有效提高人們的記憶力和理解能力。
4. 多功能性
思維導圖可以應用于各種不同的場合,如項目計劃、筆記、報告等。利用思維導圖能夠為用戶提供一個全面的信息管理工具,使得信息更加有序和系統化。思維導圖通過不同的主題和分支可以輕松地組織和展示不同的信息類型,滿足各種不同的應用需求。
5. 提高學習和工作效率
思維導圖可以幫助用戶更好地分析和理解復雜的事物,提高學習和工作效率。相對于純文字的表達,思維導圖能夠激發用戶的圖像思維,幫助他們更直觀地看到學習材料的全貌,使他們能夠更好地把握知識的整體結構和細節,從而提升學習效率。此外,思維導圖也能幫助使用者在處理大量數據和信息時更好地理解和運用知識,提高工作效率。
6. 節省時間和提高效率
使用思維導圖可以快速地整理和查找信息,用戶通過清晰的結構和層次關系可以快速地找到所需的信息,提高工作效率。信息通過思維導圖呈現之后更加有序和系統化,用戶可以更快地檢索到所需的信息,節省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
二、 思維導圖在小學英語大單元教學中的應用價值
小學英語大單元教學是一種基于學科課程核心素養的教學方式。它以大單元為單位,聚焦學科課程核心素養,圍繞某一主題或活動(大概念、大任務、大情境),對教學內容進行整體思考、設計和組織實施。大單元教學以單元為學習單位,依據學科課程標準,對學科知識進行整合和重構,形成相對獨立、完整的主題或活動。
(一)激發學習興趣、提升注意力
小學英語教師在實施大單元教學的過程中積極運用思維導圖,就能通過圖形、線條或者顏色等方式呈現教學重點,英語課程的教學重點和學習內容也能更加生動。對小學生來說,這種視覺上的刺激能夠激發他們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從而增強他們對英語學習的興趣。當學生對學習內容產生興趣時,他們會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課堂活動。學生在自主構建思維導圖的過程中,需要從大量的信息中篩選自己需要的信息,然后再將這些信息進行整理。這個過程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專注力。學生制作思維導圖時,也要關注重點內容,忽略次要信息,有助于提高他們在課堂上的專注力。學生的專注力提升之后自然也能更好地理解和記憶學習內容。
(二)建構知識網絡、提高記憶力
小學生在學習英語單詞時,往往面臨著詞匯量大和記憶難度高的問題。通過思維導圖就能幫助學生構建詞匯網絡,促使學生自主將同義詞、反義詞和相關詞語串聯起來,構建一個完整的知識體系。例如,小學生在學習,在學習“animal”這一主題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制作以“animal”為中心的思維導圖,將animal的分類、特征、習性等相關詞匯進行整理和歸類。學生可以將“mammal”“birds”“reptiles”等作為一級分支,然后在一級分支下繼續添加二級、三級分支,如“mammal”下可以包括“lion”“tiger”“elephant”等具體動物,并標注它們的特征和習性。通過思維導圖的制作,學生可以清晰地看到各個詞匯之間的關系,形成整體性的認知結構,從而更好地記憶和應用詞匯。對小學生而言,他們剛剛開始接觸英語時間不長,很多語法上的時態了解得不夠全面,教師就可以通過思維導圖幫助學生將不同的時態進行整理和比較,提高學生的記憶效果。例如,在學習“時態”這一主題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制作以“時態”為中心的思維導圖,將常用的時態進行整理和歸類。學生可以將“現在時態”“過去時態”“將來時態”等作為一級分支,然后在每個時態下繼續添加具體的時態形式,如“現在進行時”“過去完成時”“將來完成時”等。在思維導圖中,學生可以標注每個時態的用法、構成和例句。通過這種結構化的方式呈現知識,學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時態的內在邏輯和關系,自然也能記得更加牢固。
(三)開展思維訓練、培養創新力
與傳統的教學方式相比,思維導圖在思維訓練和創新方面具有明顯優勢,如鼓勵學生超越傳統的線性筆記方式,允許他們以更自由和創造性的方式表達觀點。這為激發學生的想象力提供了廣闊的空間。由于思維導圖沒有固定的格式或結構,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理解和興趣進行創作。這種個性化的表達方式有助于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學生制作思維導圖時,需要將知識點進行重構,這個過程有助于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和批判性思維。此外,學生在運用思維導圖的過程中必須跳出傳統的思維框架,嘗試新的組合和表達方式,學生在不斷嘗試和探索中也能養成良好的思維習慣。
(四)培養學習策略、促進自主學習
小學生剛剛開始接觸思維導圖時,制作方法和技巧掌握得不夠熟練,教師就可以引導小學生通過合作學習的方式共同討論、分工合作完成思維導圖的制作。這種形式的學習方法對培養學生的溝通能力和協作精神有積極作用,學生在溝通過程中通過對各自創作的思維導圖進行充分的交流和分享,也能夠互相啟發和借鑒,從而增強自身的自主學習意識和能力。此外,思維導圖的制作需要一定的時間和精力投入,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必須耐心地堅持。在思維導圖的制作過程中,學生也要不斷反思和修正自己的學習方法和思路。通過思維導圖的反饋和評價,學生可以了解自己對知識點的掌握程度和思維方式,從而及時調整學習策略和方法。這種自我反思和調整的過程,有助于幫助學生掌握更多的學習方法,提高自身的自主學習能力。
三、 思維導圖助力小學英語大單元教學的實現路徑
(一)激發學習能動性
在開始大單元教學之前,教師需要明確教學目標,并確保學生了解這些目標。思維導圖可以幫助教師將教學目標進行可視化呈現,使學生更清晰地理解學習重點和要求。教師可以通過思維導圖引導學生回憶與新知識點相關的已有知識,幫助他們建立新舊知識之間的聯系,促進知識的正遷移。這種激活前知的過程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好奇心。以《Go straight on》一課為例,教學活動開始之前,教師須明確制訂這節課的教學目標,學生能夠掌握與方向和路線相關的詞匯和短語,如“turn left”“turn right”“go straight on”等。也能在實際生活中運用這些方向詞匯和短語,描述簡單的路線和方向。課堂導入階段,教師可以向學生先展示一張簡單的思維導圖,將“direction”作為中心詞,引導學生回憶與這一中心詞相關的詞匯或者短語,必要時教師也可以給學生一些提示,如:“go left”“go right”等,以幫助學生更好地回憶,然后再引出本單元的學習重點,即如何使用英語描述方向和路線。詞匯教學時,教師先帶領學生學習本單元的新詞匯,“turn left”“turn right”“go straight on”等,并詳細解釋每個詞匯的意義和用法,還要用實物或者圖片幫助學生理解詞匯的含義,并引導學生模仿正確的發音。之后,教師就可以將這些詞匯的用法和意義標記在思維導圖中。在學生掌握了簡單的詞匯之后,教師就可以帶領學生一起學習與“direction”有關的短語,如“turn left at the traffic lights”等,待學生簡單掌握后就將這些短語添加到思維導圖中。學生在思維導圖的引導下,能夠更好地把握學習的重點和方向,自然也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能動性。
(二)理清知識脈絡
利用思維導圖開展小學英語大單元教學的過程中,梳理知識脈絡是一項非常重要的環節。通過思維導圖,可以將大單元的知識點系統地整理出來,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學內容。教師帶領學生梳理知識脈絡之前,需明確大單元教學的主題和目標,然后再研讀教材,理清詞匯、短語、語法、句型等知識點,這樣就能明確思維導圖的第一二級主題。接下來教師就要帶領學生一同建立知識點之間的關聯,通過思維導圖呈現知識點之間的關系,對相似或者相關的知識點,教師也要進行分類整理,相似的單詞歸納到一個類別中,也可以將相關的語法知識點進行比較和聯系。教師帶領學生一同構建思維導圖時,必須注重思維導圖的層次性,并結合學生的學情對思維導圖進行調整,也可以鼓勵學生自主繪制思維導圖,進一步深化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例如,教師在開展《Shes reading a book》這一單元知識內容的教學活動時,就可以將本單元的主題制訂為“Activity”,目的就是讓學生掌握描述人物活動的表達方式,包括現在進行時態的用法。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需提前梳理好知識點,如詞匯的知識點包括掌握與活動相關的詞匯,包括“reading”“writing”“drawing”“playing”等,句型方面的知識點是讓學生了解現在進行時態的句型結構“主語+be動詞+動詞ing”,以及相關的表達方式。為了完善學生的知識結構,教師還要帶領他們一同建立知識點之間的關聯,如將“reading”與“writing”“drawing”“playing”等詞匯進行比較和聯系,這樣才能讓小學生更好地理解現在進行時態的用法。對相似的單詞教師可以將其歸納到一個類別中,如將“reading”“writing”“drawing”等歸納為“活動方式”類別。然后再對相關的語法和知識點進行對比,如將現在進行時態與一般現在時態進行比較。教師帶領學生一同構建思維導圖時,重要的知識點應該放在較為突出的位置,而一些次要或細節性的知識點則可以放在較遠或較低的位置。例如,“現在進行時態”可以作為一級主題放在中心位置,“主語+be動詞+動詞ing”可以作為二級主題,“reading”“writing”“drawing”“playing”等詞匯則可以作為三級主題。為了鞏固學生的理解,教師還可以讓學生自己的理解重新組織思維導圖的層次和內容,或者在思維導圖中加入自己的創意和元素。只有嚴格按照相關步驟梳理知識脈絡,才能充分發揮思維導圖在小學英語大單元教學中的作用。
(三)營造合適情境
利用思維導圖開展小學英語大單元教學的過程中,營造合適的教學情境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應用所學知識,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和參與度。教師在選擇情境主題時,必須與大單元主題的內容相符,盡可能選擇生活情境、故事情境或者與小學生感興趣的話題。在這個過程中,教師還要鼓勵小學生參與模擬情境互動,通過角色扮演、小組討論等方式,讓學生在情境中運用所學知識進行交流。必要時,教師還要在情境中設置問題或矛盾沖突,引導學生主動發現和解決問題。最后,教師要及時給予學生反饋和評價,幫助他們了解自己的學習狀況并改進不足之處。以《How much is it》這一單元為例,本單元的主題是購物,目標是讓學生掌握詢問價格的句型“How much is it?”同時能夠正確使用與之相關的單詞和表達方式。教師要先引導學生梳理本單元的詞匯、句型和語法知識點,并利用思維導圖將它們關聯起來,如詞匯包括flower、dumpling、help、buy句型包括How much is it? Its...等;語法包括數字表達方式。然后,將知識點分類整理,并根據它們之間的聯系建立層次分明的關系。接下來,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和興趣,營造適合本單元教學內容的教學情境。例如,教師可以在課堂上營造一個購物情境,引導學生想象自己要去商店購物,并讓他們準備一個購物清單。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可以復習一些與購物相關的詞匯和表達方式,如“I need to buy...”“I want to buy...”等。師利用教室或活動室模擬一個商店場景,讓學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如顧客和售貨員。在模擬購物的過程中,教師引導學生使用詢問價格的句型“How much is it?”來與售貨員交流。同時,教師提供不同種類的商品(如文具、玩具、食品等)供學生選擇和購買,以增加情境的真實感和學生的參與度。在模擬購物過程中,教師還可以適當增加一些難度,引導學生思考如何更好地與售貨員交流、如何解決價格糾紛等問題。此外,教師還可以根據購物主題編寫一個相關的故事情境,同樣也可以將上述知識點融入其中,如“Xiao Ming went to the store to buy a toy car, but found that the price was too high. What should he do?”通過故事情節的展開,引導學生逐步掌握購物相關的詞匯、句型和語法。故事情境可以增加學習的趣味性,點燃學生的學習熱情。
(四)開展思維訓練
思維訓練是利用思維導圖開展小學英語大單元教學的過程中非常重要的環節之一。教師在思維導圖的幫助下,通過多種方式訓練學生的思維,才能深化學生對教學內容的理解。在思維導圖中,教師可以利用啟發式提問引導學生進行思考,講解完教學內容之后就可以專門進行思維訓練,讓學生自由發揮想象力,提出新的觀點和想法。例如,在《Can you run fast?》這一單元內容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在導入環節先引導學生回憶已經學過的運動相關的詞匯,如swim、jump等,并利用思維導圖將這些詞匯進行歸納和總結。教師提問:“Do you like sports? What sports can you do?”引導學生自由回答,并讓他們在思維導圖中添加自己的答案;然后再引導學生根據所學知識進行拓展,讓他們思考還有哪些運動相關的詞匯和表達方式。學生可以在思維導圖中添加新的詞匯和表達方式,如jump high、ride fast等。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歸納這些表達方式的共同點,如它們都包含了動詞和副詞等,之后教師就可以安排小學生進行思維訓練。例如,教師可以讓學生想象一個運動場景,并利用思維導圖設計一個運動比賽的計劃。學生可以在思維導圖中添加比賽項目、比賽規則等信息,并進行交流和分享。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可以培養創造性思維的能力,同時也可以提高他們的團隊合作意識。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進行批判性思維訓練,讓他們對某個觀點或理論進行評估和判斷。例如,教師可以讓學生討論“Whether exercise is good for your health?”并讓他們在思維導圖中記錄自己的觀點和論據。通過這種方式,學生可以培養批判性思維的能力,提高他們的邏輯思考和表達能力。
四、 結論
綜上所述,思維導圖作為一種有效的教學工具,對提高小學英語大單元教學的實踐性具有顯著的推動作用。通過直觀的圖形和關鍵詞,思維導圖能夠幫助學生建立知識框架,提高學習效果和記憶能力。同時,思維導圖的應用也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開展思維訓練,培養學生的創新力和自主學習能力。因此,在今后的教學實踐中,教師應積極運用思維導圖,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探索思維導圖在小學英語大單元教學中的更多應用價值。同時,也希望未來能有更多的研究和實踐探索,為思維導圖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提供更多的理論支持和實踐經驗。
參考文獻:
[1]戴珍好.主題意義引領下的小學英語大單元教學探索[J].校園英語,2023(49):13-15.
[2]李彎彎.巧用思維導圖? 助力英語教學——思維導圖在小學高年級英語教學中的運用[J].小學生(上旬刊),2023(12):28-30.
[3]黃晨.引導思維,綻放魅力——思維導圖與小學英語教學的有效融合[J].第二課堂(D),2023(11):45.
[4]季倩文.有關思維導圖在小學英語復習教學中的運用探究[J].小學生(下旬刊),2023(10):118-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