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小軍
【摘要】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生活化教學是一種新理念和新方法,可拉近數學與生活的距離,便于學生將數學知識和生活經驗有機融合.為取得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的理想效果,一個重要的切入點是教師認真分析解讀陶行知先生所提出的生活教育理論,并作為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的指導思想,使生活元素更為廣泛地融入小學數學課堂.教師要高度關注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關鍵之處是明確和掌握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的方法與可行策略.基于此,文章著重基于三點策略進行了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實踐,即教學情境生活化、教學問題生活化、教學素材生活化.
【關鍵詞】小學數學;生活元素;生活化教學
引 言
在小學數學課程改革不斷深化的背景下,教師必須對課堂教學的理念及方法進行持續革新,且應該將其視為課堂教學的重要任務.目前來看,小學數學的教學理念及方法已經得到有效革新,有較多新方法應用于課堂教學之中,其中之一便是生活化教學方法.《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22年版)》第六部分的“課程實施”中強調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方法的創新優化,在“教學建議”這一維度提出教師要應用能夠引發學生思考的教學方式,主要是探究式、參與式、啟發式及依據學生的生活經驗進行教學,將教學內容和學生的生活經驗結合起來,開展生活化教學.除此之外,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論對當前小學數學教學影響深遠.基于此,筆者結合自身的教學經驗,進一步探究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實踐策略.
一、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的理論依據
目前,教師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已經有“生活化教學”這一共識,并積極地進行小學數學的生活化教學,注重將生活知識引入數學課堂,引導學生運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問題.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有較多理論研究成果的支持,主要有兩大教育理論作為依據:一是陶行知先生提出的生活教育理論,二是教育家皮亞杰的建構主義理論.
在生活教育理論中,陶行知先生主要提出了三大觀點,即“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教學做合一”.陶行知先生認為教育教學起源于生活,若生活與教育教學熔于一爐則能夠取得良好效果,且兒童喜歡在生活中進行學習,他們可以感知到學習的樂趣所在.同時,陶行知先生倡導教書先生給兒童準備生活中的教育,教育要源于生活,適應生活需求,絕對不應該使教育脫離生活,若是教育脫離生活,則兒童進行主動性學習的心理基礎會因此失去.“生活即教育”,陶行知先生強調生活方式是教育的一部分,教書先生和家長都要重視孩子的生活教育,引導孩子在日常生活中進行學習與成長,所提供的生活環境能夠直接影響到孩子的教育質量.通過生活化教育,學生的學習活動不再受到班級授課制的形式束縛,可以更主動地學習和思考,將學習融入自己的生活,這對發展實踐能力與創造精神大有裨益.
在建構主義理論中,教育家皮亞杰提出較多觀點,其中之一是兒童與周圍環境可以相互作用,學習環境至關重要,而學習環境中的生活情境是重要的環節,應該讓兒童處于一定的生活情境中進行學習.建構主義理論的代表人物通過教育實踐發現:兒童通過在真實的生活環境中學習,可以獲得直接經驗,教育應該讓學生從生活中學習.除此之外,皮亞杰對教師的一些行為進行了批判,認為教師不能向學生灌輸知識與觀念,也不能引導學生單純地從書本上進行學習,而應該引導學生在周圍的環境中進行學習,讓學生在復雜的真實情境中完成學習任務.這說明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利用好情境、協作、交流、生活環境及生活情境十分必要,要給學生創設一定的環境,提供必要的支持,引導學生基于相關知識經驗和生活經驗主動建構知識體系.
二、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的原則分析
現階段的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已經積累了較多成熟經驗,也確定出生活化教學的基本原則,教師要注重分析解讀.詳細言之,教師應著重把握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的兩大原則:一是考慮學生的相關生活經驗,二是將生活案例導入課堂.在“考慮學生的相關生活經驗”這一原則中,教師要充分明確一點,即學生所學習的數學知識和自己的生活有密切關系,便于學生接受新的數學知識,反之學生對數學知識會感覺陌生.所以,教師在面對與學生生活關聯性不強的數學知識時,應該適當優化教材內容,并充分考慮學生的相關生活經驗,確保課堂上有較多與學生生活相關的內容.為靈活使用教材,教師需要多與學生進行溝通交流,并參與學生的日常生活,充分掌握學生的實際生活經驗,這樣做更有利于將數學教材與生活緊密聯系.在“將生活案例導入課堂”這一原則中,教師要意識到一點,即日常生活中蘊含著豐富的數學知識與數學情境,且有學生所熟悉或喜歡的生活案例.若將生活案例引入課堂,則勢必可以增添課堂教學的新鮮感與趣味性.在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時,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分享自己熟悉的生活案例,這樣做既可以打造生本課堂,也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教師在選擇生活案例時,務必讓學生獲得一點感受,即“數學源于生活”.
三、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實踐策略
(一)教學情境生活化
小學數學有一些較為抽象的知識內容,很多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會有畏難情緒,難以有效掌握知識,更不能進行主動學習.基于此,在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創設生活情境,使教學情境生活化,這樣做既能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可以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為確保教學情境生活化,教師要認真分析新授課的知識內容,并找準知識內容和實際生活之間的聯系,尤其要在課堂上引入學生所熟悉的生活情境,借助生活化情境讓學生有效理解抽象知識.為使生活化情境有效吸引學生并富有趣味性,教師要與學生多溝通交流,了解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認知規律,甚至可以鼓勵學生自主創設生活化情境,以促使學生主動參與課堂學習.
以人教版數學五年級上冊“多邊形面積”的教學為例,教師要關注學生已有的生活體驗,創設生活化情境,降低學生的學習難度.詳細言之,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在校園中學習,讓學生觀察校園中的多邊形實物,如花壇、操場、草坪等,讓學生對比生活中與數學中的多邊形,然后引導學生借助各種工具計算多邊形實物的面積.通過創設計算多邊形實物面積的生活化情境,學生可以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且可以將“教”“學”“做”有效地結合起來,利于培養和發展學生的數學運算能力與實踐能力,從而提升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水平.
以人教版數學三年級下冊“小數的初步認識”的教學為例,教師可以創設“超市購物”的生活化情境,幫助學生理解小數的具體含義.在“超市購物”情境中,購買一個價格是0.1元的購物袋,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思考如何付錢,比如可以直接付1角錢,還可以付1元錢,由收款員找回0.9元.在此基礎上,教師可以繼續引導學生分析0.1元的具體含義,巧妙地引入小數的概念,便于學生有效理解新課知識.
(二)教學問題生活化
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引導學生運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常見的問題,養成“學以致用”的意識,提高解題能力.在應用教學問題生活化這一策略時,教師要根據數學知識提出生活問題,確保生活問題與數學知識有緊密的聯系,便于學生立足生活認知及生活經驗有效地解決問題,學生在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可以鞏固所學知識,便于建構知識網絡體系.在“生本理念”視域下,教師要在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中努力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比如可以鼓勵學生大膽地提出生活中的數學問題,并給學生預留足夠的課堂討論時間,由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和探究學習,發展學生的自主探究學習能力,這樣做對數學課堂教學質量提升有十分大的裨益.除此之外,在教學問題生活化的過程中,教師要幫助學生真實體驗到一點,即生活中的各種問題可以在數學中找到模型,借助數學模型可以有效解決生活問題,認識到數學在生活中有很重要的應用價值.
以人教版數學四年級下冊“三角形”的教學為例,教師要幫助學生認識三角形的構成要素及特征,確保學生知曉“三角形具有穩定性”這一性質.在設計課堂問題時,教師可以將三角形的知識與生活問題聯系起來,比如向學生提出“老師坐的椅子腿現在搖晃不定,你們覺得可以用什么方法解決”這一問題,讓學生利用“三角形具有穩定性”這一知識點解決問題,從而幫助學生鞏固所學知識,提升解決問題的能力.
以人教版數學四年級下冊“小數運算”的教學為例,教師可以給學生布置實踐題,要求學生對家中的日常用電情況進行統計,然后讓學生嘗試每天都節約用電,最后統計出半個月和一個月的節約用電情況.這樣的實踐題將數學知識與生活問題相結合,能促進學生深度思考和動手實踐,提高學生的數學運算能力,并實現數學知識的生活化,幫助學生更好地應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三)教學素材生活化
陶行知先生提出的“生活即教育”這一思想,小學數學教學不應該脫離實際生活,教師可以將生活中的典型素材利用起來,幫助學生進行數學知識的學習與理解.通過應用生活化的素材,抽象的數學知識可以變得具象化和直觀化,降低學生的學習難度,且便于學生由具象思維轉變為抽象思維.目前來看,越來越多的教師在小學數學課堂上應用生活化素材,還鼓勵學生自主收集生活化素材,這樣做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可使學生在生活中學習數學知識.除此之外,若一些典型的生活化素材無法有效呈現在學生的眼前,則教師應該利用好信息技術手段,比如可以利用電子白板、Flash動畫.以Flash動畫的應用為例,教師可以將生活化素材變得直觀,使生活化素材一點一點呈現出來,讓學生獲得更多視覺沖擊與情感體驗.
以人教版數學一年級下冊“認識立體圖形”的教學為例,教師可以結合“教學素材生活化”這一策略設計課堂教學活動.詳細言之,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在預習階段收集生活中常見的立體幾何圖形形狀的物體,然后在課堂上進行分類,找出它們的相同之處和不同之處.這樣做可以使學生基于生活化素材有效理解立體圖形的特征,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以人教版數學三年級上冊“軸對稱圖形”的教學為例,教師可以帶領學生走出校門融入生活環境之中,讓學生找一找生活中哪些物體具有對稱性,促使學生認真觀察,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同時,學生可以收集到有趣和有效的學習素材,在生活環境中接觸到更多的數學知識,使數學課堂的時空界限被打破,一系列的數學學習活動也因此變得更有活力.
四、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的再思考
在新課改背景下,教師要高度重視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切實發揮出生活化教學法的優勢與作用,幫助學生更快更好地學習數學知識,助力數學課堂教學的發展.
在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中,教師應該進行三個方向的思考.首先,課堂上所創設的生活情境要富有吸引力和趣味性,所引入的生活情境必須基于學生的已有認知,幫助學生有效地將數學與生活建立聯系.其次,除了教學情境生活化、教學問題生活化、教學素材生活化,教師還應該關注活動任務生活化與作業生活化,讓學生可以在生活中學習與應用數學知識.比如在應用“作業生活化”這一策略時,教師應該拋開書本給學生布置生活化的數學作業,讓學生親自動手、動腦去解決生活中的問題,相信學生會有更多體驗生活的機會,在作業生活化中發展創新精神與創新思維.最后,教師要持續增強一個理念,即數學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應該強調小學數學教材與生活的緊密聯系,并引導學生感知數學與生活的聯系,讓學生在生活中進行數學學習.為了達到理想效果,教師可以定期考核學生,了解學生進行生活化學習的成效,嘗試將小學數學課變為師生的生活交流課.
結 語
綜上所述,生活化教學對于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有重要意義,教師要重視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實踐,讓數學走進生活.同時,教師要認真探究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策略,積極進行生活化教學實踐,從而持續且有效地提高數學生活化教學水平,確保課堂教學的趣味性和實效性.此外,在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過程中,教師還要凸顯提升小學生核心素養的重要地位,引導學生主動參與生活化學習活動,幫助學生提高生活化學習能力.
【參考文獻】
[1]張文興.生活教育理論下的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J].讀寫算,2023(12):65-67.
[2]吳海軍.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的有效策略[J].江西教育,2023(35):66-67.
[3]劉志梅,高彥嶺.新課改背景下如何開展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J].天津教育,2023(25):75-76.
[4]王興.讓數學走向生活: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的分析與實踐路徑[J].天津教育,2023(22):177-179.
[5]楊金瑞.基于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策略的研究[J].亞太教育,2022(18):107-109.
[6]寇吉龍.淺談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教學[J].新課程,2022(33):167-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