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靜 劉文靜
摘?要:“雙減”政策的出臺釋放了大量課外服務需求,科技館迎來新的發展機遇,也對科技館科技輔導員專業能力提出更高要求。本文從雙減背景下科技館科學教育的重要性和意義出發,以內蒙古科技館為例,分析了科技館科學教育活動的發展趨勢,在此基礎上探索得到科技輔導員應該具備的專業能力要素,以充分發揮科技館的資源優勢,開發、設計更加符合雙減需求的教育活動,促進科技館更好的為雙減服務。
關鍵詞:雙減;教育活動;科技輔導員;專業能力
科技館自誕生以來一直是學生科學課的第二課堂。2021年7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明確要求全面壓減作業總量和時長,提升學校課后服務水平,全面規范校外培訓機構辦學行為,切實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簡稱“雙減”)[1]?!半p減”政策的出臺讓青少年擁有了更多的校外時間,也對高質量課后服務提出了更多需求,科技館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同年,教育部辦公廳、中國科協辦公廳聯合發布了《關于利用科普資源助推“雙減”工作的通知》,指出要發揮科協系統資源優勢,有效支持學校開展課后服務,各地各校也要以“走出去”的方式,有計劃地組織學生就近分期分批到科技館和各類科普教育基地(天文館、科技園、動植物園、農業示范園、高校、科研院所等),加強場景式、體驗式、互動式、探究式科普教育實踐活動[2]。在此背景下,科技館應充分發揮科普教育職能,助推“雙減”政策全面落實,為我國社會主義教育事業發展貢獻力量。本文以內蒙古科技館為例,從雙減背景下科技館科學教育的重要性和意義出發,分析了科技館科學教育活動特點和發展趨勢,在此基礎上對科技館輔導員應具備的各項專業能力要素指標進行了探討。
1雙減背景下科技館科學教育的重要性和意義
1.1有利于培養青少年創新思維,激發科學興趣
科技館擁有豐富的展品資源,能夠利用展品直觀地展示相對枯燥抽象的課本知識?;诳萍拣^展品開展的科學活動不僅有利于幫助青少年更加形象、直觀地了解科學知識和原理,并且區別于學??茖W課程,通常緊跟社會熱點,與生活聯系緊密,更加注重親自動手體驗,參與感更強,更有利于激發他們對科學的好奇心、想象力和興趣,對培養科學意識、科學精神及探究性思維都大有助益,同時也能夠擴展科學思維,提高青少年學科學的興趣。
1.2彌補學??茖W課堂短板,做科學教育的加法
目前我國已基本形成了集實體科技館、流動科技館、科普大篷車、農村中學科技館、數字科技館等多形態、多主體、多層級的公共科普服務實踐體系[3]。學校因場地、設施等因素限制,科學課堂內容和形式普遍單一。而科技館豐富的自然科學類展品設施,為開展科學課提供了更多樣化的可能性。宋嫻認為目前在開發教育活動時,科普場館已經開始主動與中小學課程標準進行銜接,在事實上已經承擔著非正式科學教育生產者的重要角色[3]??萍拣^教育做為學校教育的有效補充,可以為學生們提供更多動手實踐和科學思辨的機會。目前,內蒙古科技館通過成立物理、化學、天文航天、生命奧秘、創客、人工智能等六大學科小組,主動對接中小學課程標準開發科學教育課程,努力實現科技館科學教育與學??茖W教育有機互補。
1.3有效補充學校科學課教師不足
目前很多學校存在科學教師不足的問題,科技輔導員無論在科技館還是走進學校開展科學課程都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這一問題。2023年內蒙古科技館承辦了“館校合作中小學教師科學教育實踐能力提升”項目--基于科技館科普資源的項目式課程開發培訓班,一方面幫助教師深度了解、融入科技館環境、展品資源,另一方面也幫助館內的科技輔導員了解學??茖W課,學習到更多教學方法,這樣的方式可以幫助學校教師和科技輔導員更好的利用科技館資源開發館校合作課程,是科技館與學校合作開發科學教育活動的有益探索。
1.4促進科學教育公平
目前各地區仍存在教育資源分布不平衡、質量參差的情況,科技館提供的科學教育活動,不僅能讓每個來到館里的孩子平等享受到同樣的科學教育資源,而且通過科技館進校園活動,還將優質科普資源帶到教育欠發達地區,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當地科學教育質量,起到再分配教育資源的作用,進一步促進了科學教育公平。2006年起中央文明辦、教育部和中國科協共同發起了“科技館活動進校園”項目,為科學類博物館和學校的合作提供了大規模的政策支持,目前約140所場館參與此項目,并取得了豐碩的實踐成果[3]。2023年截止目前內蒙古科技館科普大篷車已開展40余期進校園活動,走進包頭市固陽縣、阿拉善左旗等多地多所學校。
2雙減背景下科技館科學教育活動的發展趨勢
隨著雙減政策的落地,為科技館帶來更多的館校合作空間。以內蒙古科技館為例,近2年來,展廳科學課程、進校園活動呈上升趨勢。2021年開發實施科學活動50場、展教活動339次、實驗課659節。2022年開展“玩轉科技館”等展廳教育活動1000多場次。同時也有越來越多的學校簽約成為內蒙古科技館館校合作基地校。
2.1準確定位,既要區別于學??茖W課程又要嚴格對接科學課程標準
科學課程標準要求學生初步形成基本的科學觀念,培養學生的科學思維能力、科學探究和實踐能力、科學態度與社會責任。因此科技館科學教育活動發展的方向是要在科學課程標準的基礎上,探索符合學生身心特點、認知水平,同時又區別于學??茖W課程的教育活動。目前,大部分展廳中的講解輔導、學習單實際是在向觀眾進行知識灌輸,觀眾動手操作的小實驗、小制作也是固定套路、規定動作,依然是知識與技能的灌輸[4]。內蒙古科技館開展的教育活動(表1)種類繁多,一部分體現了科技館科學教育活動的優勢,但有一部分同樣存在科學教育活動內容與學校課程重復的問題,沒有充分體現科技館特點,這其實表現出的問題就是科技館科普活動開發與實施能力依然薄弱。
2.2科學課程應向科學化和系統化發展
科技館要想更好的助力雙減,不僅科技輔導員必須了解學校需求,學校教師也應全面了解科技館的科普教育資源。科學課程開發應該注重科學化和系統化,應該是長期的、系統的,不應該是一日課程。這樣科技館科學課程才能真正實現與學校課程互補,科學教育活動的服務水平和質量才能真正提高。
科技館應不斷探索與學校合作開發實驗資源包及科學課程,讓學校教師了解科技館展品符合課本上的哪些知識點,與學校合作共同研發特色科學課程,讓科技館科學課程與中小學科學課程緊密結合,幫助學生消化課堂上難以理解的科學知識以及書本中深奧枯燥的科學原理。
2.3結合節日、社會熱點,創新活動方式,提高吸引力
教育活動開發應突出活動的趣味性、抓住學生的興趣點,通過以體驗為中心的科學教育活動,為觀眾營造相應的學習環境和互動氛圍,充分調動孩子參與活動的積極性。比如內蒙古科技館端午節舉辦“濃情端午”主題活動,活動中制作粽子形狀的香囊和艾草門掛;中秋節舉辦“花好月圓中秋節”主題教育活動,孩子們不僅體驗了月餅制作過程,還學習了干燥劑的相關科學知識。
2.4注重科學知識的實踐遷移、生活中遷移
青少年最為熟悉的不是晦澀難懂的科學理論,而是日常生活中能見到的科學現象,這些是他們學習、理解科學知識的基礎。只有將課本上的知識遷移到生活中,不止停在概念層面,才能真正激發學生學科學、愛科學。例如內蒙古科技館系列科學課程《酒香不怕巷子深》,就是讓青少年親自體驗釀酒過程,探究微生物的相關知識,在動手操作的過程中將課堂上學到的科學知識在科技館內得到驗證,將科學原理通過自己實踐的方式變成成果。
3雙減背景下科技輔導員應具備的能力要素
要想科技館科學教育活動助力“雙減”政策落地,離不開能力強、素質高的科技輔導員?!犊萍拣^展教人才隊伍建設研究報告》中提出,科技輔導員是具有較高科學素質與專業技能的科技教師,其首要職責是開發和開展教育活動[5]。因此,科技輔導員需要符合科技教師的能力要求。也就是說科技輔導員的素質能力直接影響科技館科學課程的質量和水平,如果學校不認可科技館科學課程,這種“助力”就不可持續。
《全國科技輔導員職業現狀調查報告》指出,科技輔導員要具有科技、歷史、文化知識及教育學、傳播學、心理學等理論和方法;掌握各種教學方法,熟悉各種教育技術手段,具備科普寫作能力;熟練掌握語言表達、溝通等方面技巧;熟悉教育活動開發程序、科學實驗流程;具有處理突發事件的能力[6]??梢钥闯鰣蟾鎸萍驾o導員知識儲備和能力水平都提出了極高要求。
朱幼文認為科技博物館教育人員除熟悉所學理工科專業的知識之外,還應廣泛了解其它多個學科領域的科技知識,并對歷史、文化知識有一定了解;能夠將教育學、傳播學、心理學等理論和方法運用于教育活動中;理解并掌握啟發式教學和探究式學習和技術,能夠從教育活動的需要對于展覽、展品的內容、形式設計提出要求和修改建議[7]。給出了科技輔導員是綜合素質要求極高的教育工作者的結論。
在內蒙古科技館開展教育活動的開發實施過程中,發現決定教育活動質量的主要因素是科技輔導員的專業知識和教學能力兩個方面??萍驾o導員的專業知識決定了教育活動的內容質量,教學能力決定了教育活動的實施效果。尤其在內蒙古科技館舉辦的第四屆科技輔導員大賽中表現尤為明顯,教育活動資源包項目里,選手們存在的突出問題就是資源包內容與學??茖W課程重復,沒有充分發揮科技館資源優勢,缺乏科技館特色。專業知識方面表現為科學知識相對薄弱,教學能力方面表現為教學方法不熟練,完全照搬學校科學課的模式,并且對學校各個學段的學生的學情不夠了解,可以說不管是專業知識還是教學能力都存在著非常多的問題,這也造成科技館教育活動效果有限,對學校缺少吸引力。
科技輔導員是綜合素質極高的教育工作者,結合前文分析的科技館科學教育活動的發展趨勢,本文認為雙減背景下科技輔導員應具備的能力要素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科學、教育學等業務知識,二是教育活動的研發、教學能力等專業能力(表2)。
結語
雙減背景下科技館科學教育在迎來全新的發展機會與挑戰的同時,也承擔著助力“雙減”政策落地實施的任務??萍拣^科普資源與學??茖W課天然契合,是學校科學教育的有益補充。本文在分析雙減背景下科技館科學課程的特點和發展趨勢的基礎上,對科技輔導員應該具備的能力要素進行了淺要探究,認為科技輔導員應具備的能力要素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科學、教育學等業務知識,二是教育活動的研發、教學能力等專業能力??萍拣^應把握“雙減”政策帶來的機遇,充分利用科技館資源優勢,培養一批較高水平的科技輔導員作為支撐,開發、設計符合雙減需求的教育活動,進一步提高科學課程的質量和水平,推動科普行業的發展。
參考文獻:
gongbao/content/2021/content_5629601.htm.
t20211214_587188.html.
[5]?科技館展教人才隊伍建設研究課題組:科技館展教人才隊伍建設研究報告[M],《科技館研究報告集(2006—2015)?(上冊)》,北京:科學普及出版社,2017.
[6]?全國科技輔導員職業現狀調查課題組.全國科技輔導員職業現狀調查報告[M],《科技館研究報告集(2006—2015)?(上冊)》,北京:科學普及出版社,2017.
[7]?朱幼文.?我國科技博物館所需要的高端展教人才及其專業素質與技能[J].?自然科學博物館研究,2016,1(s1):125-137.
![]()
作者簡介:白靜(1988—?),女,漢族,內蒙古烏海人,碩士研究生,內蒙古科學技術館館員,研究方向:科普教育;劉文靜(1984—?),女,漢族,內蒙古呼和浩特人,碩士研究生,內蒙古科學技術館館員,研究方向:科普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