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立志
【摘要】隨著時代的發展與進步,科技的發展越加完善,人們獲取信息與傳遞信息的渠道變得便捷和多樣化,教育行業的發展脫離不了社會的發展需要。因此,隨著教育的改革,要求教育者們要緊跟時代的發展洪流,將先進的元素引進到課堂教學中,以優化教學模式,提升教學效率,培養新時代需要的新型人才。
【關鍵詞】信息化 ?初中化學 ?智慧課堂 ?實施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4)04-0052-03
當下,為了遵循以學生為本的教學理念,提升教學效率,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我國的傳統課程隨之不斷進行變革,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也在不斷地進行優化改進。而信息技術的發展是實現我國教育走向現代化、智能化的重要路徑。因此,要求教師要充分跟上時代發展的步伐,提升自己對信息技術的使用技能,從而優化自己的教學設計,以達到激發學生的自主性學習的目的。
一、智慧課堂的模式
當下的智慧課堂是指學校配備相應的智能設備,如電腦、多媒體、網絡資源等,構建信息化的環境,以便教師智能化地進行教學資源的搜集、教案的設計、教學流程的優化等[1],并且學校與相應的智慧學習軟件平臺相互合作,促進學校教學資源的實時化、及時化等。
更重要的是教師要通過智能化的教學設備優化自己的課堂教學,實現教學目標的多樣化,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發展,以及學科核心素養的養成,落實新課標的要求,實現教育的信息化。
二、信息化背景下初中化學智慧課堂的開展現狀
近年來信息技術早已經融入到化學課堂的教學中,教師借助信息技術為學生收集教學資源,以補充教學內容,使得學生可以更加容易地理解知識點,在一定程度上優化了傳統的教學模式。但是部分教師利用信息技術的主要目的是節省自己的板書時間,將書上已知的知識點利用多媒體進行展示,將不同的知識以不同的顏色進行區分,以便學生進行區分記憶,還可供學生隨時進行查閱。但是這只是對信息技術的基礎性利用,沒有根據“智慧課堂”的要求實現信息技術的高效化利用。智慧課堂的真實目標是通過借助信息技術,實現教學目標的多元化,不僅幫助學生掌握基礎的學科知識與技能,還要在課前、課中、課后起到啟發學生進行自主性思考的目的,培養學生的自主性學習能力,解決學生課堂外的學習難題。因此,對于有些教師來說,在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上還要不斷進行調整。
三、信息化背景下的初中化學智慧課堂教學策略
化學學科是一門特殊的自然學科,學生不僅要掌握已有的基礎知識內容,還要具備自主性學習意識和敢于實踐創新的思維[2]。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更新自己的教學理念,借助信息技術開展智慧課堂,以實現教學目標的多元化,在基礎內容的教學目標上實現學生的學科素養的養成目標。
(一)實現教學手段的智能化
傳統的化學教學過程中,教師可借助的教學載體只有紙質的教材或者是教輔資料,在進行教學時,教師依托于學校的教學設備只能進行簡單的教學,學生多數時間通過教材內容來實現對實驗內容的了解。而當下,教師可以借助的教學信息載體不僅有教材,還有依托于信息技術發展起來的互聯網平臺,教師可以在廣大的網絡平臺上搜集有關的化學教學內容、化學課件、化學視頻教學、化學教案等,同時可以借助各種學習軟件豐富自己的教學資源,如各大智慧學習軟件的開發和利用,教師注冊賬號可以在低成本的條件下獲得更多實時的新題型和教學案例。
以魯教版(五四制)八年級第四單元第一課時內容“空氣的成分”為例,在教材中,對空氣的成分簡述的內容不多,甚至沒有對應案例適度地引發學生對于空氣成分的思考,只是直接地將空氣的主要成分進行傳授,這不利于解答學生的疑問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只依靠教材進行教學的話,該部分的內容會顯得枯燥和沒有創意。相反的,如果教師借助信息技術為學生搜集“空氣的主要成分”的演示圖,或者是借助生活實際中的某一案例來引發學生的思考則有重要意義。
比如,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為學生展示某一化工廠在生產的過程中,向大氣中排放的污染物,經過有關專家的檢測,發現該排放物體中含有××元素,對于人體是有害的,而針對工廠的發展,該項目無法停止,但是又不能向大氣中排放這樣的污染氣體,請學生思考可以借助什么樣的化學方法,將有危害的氣體進行綜合利用,弱化其危害。
通過這樣的手段可以引起學生對日常生活中知識的思考,關注這些信息,思考自己所學習的知識是否可以解決生活中遇到的部分問題,幫助學生擺正自己的學習方向。
(二)實現教學設計的啟智化
教學設計是教學過程中最重要的一環,是學生學習的參照依據,教師以什么樣的教學理念來設計教案,實施教學過程,影響著學生學科素養的養成[3]。智慧課堂的主體是人,由人來進行操控,信息技術只是輔助作用,教師如何在教學過程中實現教學的啟智化,是影響學生學習思維的重要因素。
新課標中要求教師要落實學科素養的養成,這對于學生終身的學習生涯有著不可預估的重要作用。因此,要求教師轉變傳統的教學理念,以學生的學科素養培養為主要的教學目標之一,實現教學設計和教學過程的啟智化。啟智化主要是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教師設計問題,讓學生進行思考,自主探索學習內容,而不是教師手把手地帶領學生梳理知識內容。
比如,在魯教版九年級第五單元“化學與健康”第二節“化學元素與人身體健康”的教學設計中,教師可以設計這樣的啟智化問題,讓學生進行教材內容的學習:1.人體需要補充營養素才可以維持身體正常的工作,那么我們的身體是否只需要補充某一種營養素就可以了呢?如果不是,那我們的身體需要吸收些什么營養素呢?如果缺少某種營養素的話,會對我們的身體造成什么危害呢?2.學生身體機能現在還處于發展的時期,我們可以看到部分同學年紀相仿但是在體格上會存在很大的差異,一部分是由于基因的問題,但是還有一部分與我們日常的生活作息和飲食有關,大家分析一下教學內容,看看我們應該怎樣飲食才會更加有利于身體的發展呢。這兩個問題與學生的生活息息相關,可以引起學生的重視,激發學生對該部分學習內容的探索欲望,從而產生很好的啟發式思考。
(三)實現教學資源的多元化
傳統的教學資源主要是依托于教材,教材可以為學生提供的主要是文本內容和圖片事例,而借助于信息技術開展的智慧課堂,可以實現教學資源的文本多樣化、圖片化、視頻化、音頻化等[4],可以為學生展示更多的學習資料,將抽象化的化學知識展現得更加立體化,不僅能優化教學過程,還可以豐富學生的學習資料。
以魯教版九年級第二單元的“酸堿中和反應”為例,該節知識是中考的重要考點,是酸、堿和鹽知識體系中的重要紐帶,且中和反應在日常的工業生產行業和生活中都有著廣泛的應用,起著承上啟下的關鍵作用。在該節知識點的學習中,掌握二者之間的化學反應以及它們的主要化學性質是學習難點和重點,尤其是在實驗過程中的探究,對于基礎較弱的學生而言,進行有效的實驗操作并將其用專業的化學語言將其反應過程和反應結果進行描述是有難度的,且在該化學實驗中,由于酸堿溶液具有腐蝕性,學生在操作的過程中一定要謹慎,對此教師需要重視對學生的化學安全宣傳。以教材49~51頁的《到實驗室去:探究酸和堿的化學性質》為例,教師可以讓學生根據教材內容先熟悉實驗操作步驟,然后讓學生在大腦中模擬一遍實驗過程,老師借助智慧學習軟件上的教學視頻或者是其他實驗視頻向學生展示在此過程中需要注意的問題,讓學生通過實驗觀摩,知道在此過程中需要掌握的實驗手法和技巧,減小危險的發生概率,且學生通過觀摩后,在自己動手操作的過程中會更加有把握和底氣。在學生進行實驗的過程中,發現自己的化學反應與觀摩的實驗不一樣時,一方面會引起學生思考是否是自己的化學步驟或者是化學物質出了問題,另一方面也會考驗學生是否可以堅持完成自己的實驗過程,哪怕自己的實驗結果與所觀摩的不一樣,看學生是否具備科學嚴謹的實驗態度。且在化學中產生不同的化學反應是新手在進行實驗時難免會遇到的問題,在確保教材上已有的化學反應是正確的前提下,讓學生進行自我操作,是檢測學生對理論知識掌握程度的重要手段,是實現智慧課堂的重要方法。
(四)實現教學測評渠道的多元化
智慧化課堂是以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為主,注重學生多方面的能力發展,智慧化課堂上,不僅要實現教學方法的多元化,更要借助信息技術實現對學生全方位能力發展情況進行點評[5]。實施智慧化課堂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從教學過程中解放出來,進而對學生展開更大范圍的觀察,對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提問,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幫助學生端正學習態度。
在教學中,一般會讓學生進行簡單的課前預習,教師會布置簡單的問題,在正式進行教學時,抽查學生的預習情況,檢查學生是否已經對教材內容有了基礎的了解,便于教師決策是否需要給予學生額外的時間進行新的知識內容的閱讀了解。而在教學過程中,充分的互動是檢查學生實時學習效果的重要方式,影響著教師是否要調整教學進度和改變教學方法。師生之間的有效互動也是提高教學效率的重要方法,智慧課堂可以為師生之間的互動留充足的時間,盡量解決掉學生現有的學習問題,尤其是在課堂之外的學習時間上,智慧課堂的作用尤其明顯。
比如寒暑假和日常的周末里,學生會有指定的學習作業,而教師不在學生的身邊,學生要解決學習上的問題會有一定的難度,但是基于信息技術發展起來的智慧學習軟件可以為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交流提供線上渠道。教師可以及時地督促學生完成當天的學習任務,學生也可以將自己的學習問題進行留言,教師在進行查看后可以為學生解答,有效地將課堂搬到了線上。
此外,傳統的測試學生的方式一般為教師的問答,或者是書面作業與書面考試,而智慧學習軟件的發展,已經可以實現智能化的作業批改,且對應的習題中已經將題型涉及到的考點進行總結和分析。如果學生在第一次完成效果不好的情況下,可以進行多次平行練習,直到自己完全掌握,學習資源是可以重復利用的,不需要學生重新抄寫習題,既節省了學生的時間成本,也節省了一定的經濟成本。且后續在復習階段,學生要查詢對應的練習習題也會更加方便,且題型豐富,分類清晰,學生可以根據自己薄弱的地方進行有針對性的練習。
由此可見,我們的教師應該多接觸和嘗試不同的智慧學習軟件,為我們的學生找到功能更加齊全,更符合學生學習的軟件,延展線下常態課堂的空間,豐富學生的學習平臺,讓學生在離開教師監督的課堂上也可以實現學習結果的有效測評[6]。
(五)實現教學交流的日常化
智慧課堂的有效開展需要教師們不斷地進行探索,而人多力量大,教師隊伍有源源不斷的新力量注入,對于新教師而言,可能掌握了新的信息技術的使用技能,但可能缺少將其與教學課堂充分結合的認識和能力,需要經驗豐富的老教師傳授教學經驗。而對于老教師而言,在擁有了自己長時間的教學經驗后,總結了屬于自己的教學方法,且在教學中可以取得很不錯的教學成果,因此,在教育部門提出新的教學理念后,部分老教師不愿意更改自己的教學方法,對新興的教學設備和教學方法不愿意采納,不愿意進行改變,這就需要我們的新老師或者是有關人員組織相互交流學習的會議,促進新、老教師之間的交流,分享自己的教學方法,且共同探討新課標中的新標準與新要求,在信息化的背景下實現智慧課堂。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智慧課堂可以很好地提升教學效率,優化學生的學習資源,教師應該不斷提升自己的信息素養,不斷優化自己的教學模式,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閆喜鳳,陳井影,賈美玉,等.“金課”背景下構建分析化學“智慧課堂”教學模式研究[J].廣州化工,2023,51(5):240-241+257.
[2]劉晶靜.智慧課堂助力“儀器分析”教學改革探索[J].科教導刊,2023(2):124-126.
[3]黃躬芬,黃丹青.構建基于動態學習數據分析的智慧課堂——以“化學方程式”的教學為例[J].中小學數字化教學,2019(11):34-37.
[4]張濤,裴玉.初中化學信息化教學改革與智慧課堂的應用分析[J].新課程(下),2019(8):111.
[5]周麗紅.初中化學信息化教學改革與智慧課堂的應用分析[J].智力,2021(21):103-104.
[6]楊麗.信息化背景下初中化學課堂的有效開展——以初中化學網絡教學為例[J].新課程,2020(1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