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數字化教學資源在小學數學課堂中的應用越來越受重視。主要分析了目前小學數學課堂中數字化教學資源的應用問題,并從提升師資水平、提升資源質量、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建立科學的評估機制等方面探討了在小學數學課堂中應用數字化教學資源的策略。
關鍵詞:數字化教學資源;小學數學;課堂應用
作者簡介:劉正萍(1970—),女,甘肅省慶陽市正寧縣西關小學。
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數字化教學資源已經成為小學數學課堂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數字化教學資源具有豐富多樣的形式,如教學軟件、互動課件等,為數學教學注入了新活力。數字化教學資源不僅能夠提升小學數學教學的效果,還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然而目前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數字化教學資源的應用還存在一些問題,為此,我們有必要對數字化教學資源在小學數學課堂中的應用進行探討。
一、數字化教學資源在小學數學課堂中的應用問題
(一)各地區相關資源應用不均衡
由于各地區教育水平以及數字化設備的普及程度存在差異,因此各地區數字化教學資源應用存在不均衡的問題。不同地區的教育水平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包括地方政府的政策支持、教育資源的配置和師資水平等,這導致了一些地區的教育水平較高,而一些地區則存在教育資源和師資力量不足等問題[1]。同時,各地區數字化設備的普及程度也存在一定差異,一些地區可能因為基礎設施不完善或者經濟水平較低而無法普及高質量的數字化教育工具。這導致了一些地區無法充分利用數字化教學資源進行教學。
(二)師資力量不均衡
在教育領域,師資力量不均衡的問題不可忽視,出現這一問題的主要原因是對教師的數字化教育培訓存在差異。這導致了一些教師無法有效提升相應的能力,也無法充分發揮數字化教學資源的優勢,進而影響教學效果。教師數字化教育培訓程度存在差異主要與相關資源分配不均衡有關,這不僅阻礙了部分教師數字化教學工具應用能力的發展,也阻礙了他們專業素養的提升。
(三)資源質量和內容無法達到相應標準
目前,在小學數學教育領域,數字化教學資源的質量和內容未能充分滿足教師的教學需求,從而影響了教學效果的提升。出現這一問題的主要原因是部分數字化教學資源的制作和提供方未能達到相應的標準,其對小學數學教學內容的理解不夠深入[2]。從質量方面來看,一些數字化教學資源可能存在信息不準確、不全面的問題;而從內容方面來看,一些數字化教學資源的深度和廣度不足,且不夠豐富,無法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
(四)學生學習動力不足
學生學習動力不足也是目前小學數學數字化教學中存在的一個問題,其主要表現為部分學生對數字化教學資源不感興趣,不愿意主動學習相關知識。出現這一問題的原因較多,可能是學生對數字化教學工具感到不適應,也可能是數字化教學資源趣味性不足,無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可能是學生本身缺乏自主學習的能力,因此在數字化教學環境中不知道如何入手。學生學習動力不足不僅會阻礙數字化教學資源的有效應用,還會影響教學的效果。
(五)評估機制不完善
評估機制不完善也是目前小學數學數字化教學中存在的一個問題,其主要表現為缺乏科學有效的數字化教學資源評估機制,這使得教師在數字化教學中難以準確評估學生的學習水平。當前的教學評估機制缺乏科學有效的評估工具和標準,不能有效評估學生在數字化教學中獲得的多元化學習成果,無法全面反映學生的知識掌握程度[3]。
二、數字化教學資源在小學數學課堂中的應用策略
(一)促進各地區教育均衡
有關部門應當加大對教育水平較低的地區的教育支持,增加教育資源投入,包括購置最新的數字化設備、建設完善的基礎網絡設施以及提供高質量的數字化教育軟件等,以此減小各地區的教育差距。同時,有關部門還應出臺相關政策,鼓勵數字化教育企業為教育水平較低的地區提供更多的支持,如可通過項目資助等方式來引導有關企業參與到數字化教學資源的普及中。政府的支持能幫助這些企業更好地服務全國各地的小學,確保每個學生都能享受到數字教育的便利。
學校應積極響應政府的號召,通過相關培訓,提高教師運用數字化教學資源的能力,具體包括使用數字化教育軟件、設計數字化教學方案、合理引導學生使用數字化工具進行學習等方面的能力。為了更好地對教師進行培訓,學校可以與相關機構和企業進行合作,以有效提升教師應用數字化教學資源的能力。
(二)提升師資水平
在數字化時代,提高教師的數字化教學水平是保障小學數學數字化教學資源有效應用的重要途徑。學校或有關部門可以開展全面且系統的數字化教育培訓,激發教師對新技術的興趣,提升教師的數字化教學能力,使他們能更好地運用數字化教學資源,最終提升教學的質量和效果。數字化教育培訓應該注重培養教師的基礎能力和操作技能[4],具體包括數字化教學平臺的基本操作、數字化教育軟件的使用以及網絡資源的獲取與整合等。數字化教育培訓的內容要貼近實際教學情況,能滿足教師的教學需求。同時,數字化教育培訓要重視教學設計和教學策略方面的內容,讓教師學會如何有效地結合數字化教學資源設計教學內容。此外,數字化教育培訓還應涉及利用數字化教學資源增強課堂互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以及利用數字化工具進行作業布置和學生評估等方面的內容,以此提升教師的教學水平,為教師教學效果的提升奠定基礎。在科學技術快速發展的背景下,教師需要具備自主學習和適應變化的能力,以更好地引導學生適應未來社會的發展變化。值得注意的是,數字化教育培訓應該鼓勵教師參與到數字化教學資源的開發和分享過程中,從而促進數字化教學資源的創新和優化。例如,某市教育局通過開展數字化教育培訓,提升了當地小學數學教師的數字化教學水平,具體培訓內容包括基礎設備的使用、數字化教學資源的整合以及教學策略的創新等。教師通過培訓,學會了如何通過數字化教學軟件對學生進行個性化輔導,引導學生更深入地理解數學概念。
(三)提升資源質量
為了確保小學數學課堂中數字化教學資源能得到有效應用,學校要控制好數字化教學資源的質量,豐富數字化教學資源的內容,以此滿足教師的教學需求,提升學生的學習體驗。學校可建立專門的數字化教育研發團隊,以確保數字化教學資源的質量。該團隊需要完成數字化教學資源的開發和完善工作,包括設計教育軟件、制作互動課件以及建立在線教學平臺等[5]。同時,學校要建立起一套完善的數字化教學資源評估體系,包括技術評估、教育評估和用戶評估等多個層面,以此對數字化教學資源進行全面評估,篩選出高質量、有針對性的數字化教學資源,確保其在數學課堂中能夠有效發揮作用。
為了更好地滿足小學數學課程教學的實際需求,學校還應與學科專家和教育實踐者進行深入的合作。學科專家和教育實踐者可以結合自身的教學經驗為學校提供相應的反饋,從而幫助學校優化數字化教學資源,提升資源的實用性。
(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小學數學課堂中,激發學生對數學知識的學習興趣是數字化教學資源應用的重要目標之一。為實現這一目標,教師需要合理應用數字化教學資源進行教學內容設計,以提升課程教學的趣味性和互動性,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結合數字化教學資源設計教學內容時,應當充分考慮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學科認知水平,通過生動的圖片、視頻等形式,使數學學習變得生動有趣。例如,小學數學教師可以利用教學軟件中的卡通形象、游戲化元素等來提升教學的趣味性,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教師可以通過數字化平臺創設互動學習環境,利用互動式的數字化教學資源,讓學生改變被動接受知識的狀態,積極參與到教學過程中,主動學習知識。例如,教師可以設置在線互動題目、數學互動游戲和模擬實驗等,使學生能夠在互動實踐中鞏固所學知識,提高知識運用能力和交流能力。此外,教師可以根據每個學生的學科知識水平、學習能力和學習興趣等,有針對性地運用數字化教學資源,設計分層的、個性化的教學內容。這種個性化的教學能激發學生對數學知識的學習興趣,提升他們的課堂參與度,讓每個學生都能有所收獲。如,有一款數學學習軟件能以趣味游戲的形式呈現數學題目,融入了游戲元素,具有很強的趣味性。在運用該軟件學習時,學生會遇到很多有趣的數學題目,在完成這些題目后學生能獲得獎勵以及學習的成就感。同時,該軟件還能根據學生的學科知識水平和學習進度,智能調整題目難度,從而幫助學生實現個性化學習,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五)建立科學有效的評估機制
要想有效地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應用數字化教學資源,建立科學有效的評估機制是非常重要的。科學有效的評估機制能夠幫助教師準確評估學生的學習水平,使教學過程更加精準、有針對性。科學有效的評估機制應該包括多個方面的內容,不僅要包括傳統的學科知識水平評估,還要能評估學生在數字化技能、學科興趣、自主學習能力等方面的表現。這樣的綜合評估可以讓教師更全面地了解學生的學科學習情況,為個性化教學提供更多的參考依據。在進行這樣的綜合評估時,教師需要運用多樣的評價手段。
建立實時反饋機制也是進行科學有效的評估的關鍵。教師運用數字化教學資源,可以及時、全面地了解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表現,包括答題速度、答題準確度、學習時長等,進而發現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時進行有針對性的教學指導,最終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例如,某個數字化教學平臺引入了實時學情分析系統,該系統能對學生在平臺上的學習行為進行分析,并提供詳細的分析報告,包括知識點掌握情況、學習進度等。而教師可以根據這些數據,為學生制訂個性化的教學方案,以此更好地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這種實時的學情反饋能提高教師對學生學習情況的了解程度,使教學變得更加有針對性,更加精準。
結語
數字化教學資源在小學數學課堂中的應用,能為教師帶來一定的便利,提升課堂教學的效果。但目前在小學數學課堂中應用數字化教學資源還存在一些問題。而通過促進各地區教育平衡、提升師資水平、提升資源質量、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以及建立科學有效的評估機制等方式,我們可以有效地解決這些問題,進而提升小學數學教學的質量和效果。
[參考文獻]
付冠華,邢暢,陳芳.核心素養導向下小學數學主題式教學課堂實踐初探[J].河南教育(教師教育),2024(3):58-59.
桑比東周,宋乃慶,陳婷.民族地區小學數學教師課堂教學個案研究:基于“平均數”課堂教學的對比分析[J].數學教育學報,2024,33(1):44-50.
王安太.“雙減”政策下優化小學數學課堂作業設計的策略[J].甘肅教育研究,2024(1):158-160.
張虹昇.“雙減”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課堂提質增效的策略探究[J].甘肅教育研究,2024(1):107-109.
劉田田.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的對策[J].亞太教育,2024(1):107-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