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立勤
【摘要】數學文化與小學數學教學的深度融合,旨在培養學生的數學素養和綜合素質,通過將數學文化融入小學數學教學,可以讓學生更理解數學的邏輯,發現數學之美,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生數學素養。本文首先闡述了數學文化的概念和特點,然后分析了數學文化與小學數學教學的關系。最后,探討數學文化與小學數學教學的深度融合的具體路徑,包括挖掘教材潛力,傳達數學文化元素;利用傳統數學游戲,體會數學文化快樂;結合實際生活,注重應用實踐等,以充分發揮出數學文化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價值,助力小學數學教學水平的進一步提高。
【關鍵詞】數學文化? 小學數學? 教學? 深度融合
【中圖分類號】G623.5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4)05-0016-03
一、引言
數學不僅是一種工具,也是一種文化,代表著理性、精確和邏輯。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數學文化的融入對于培養學生的數學興趣、提高數學素養至關重要。將數學文化與小學數學教學深度融合,不僅可以增強課堂的趣味性,還可以幫助學生理解數學的深層含義和價值。數學文化中的歷史故事、思想方法、符號語言等元素,都能以富有吸引力的方式呈現給學生,進一步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同時,數學文化的融入也有助于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問題解決能力和創新精神,這些都是未來社會發展不可或缺的能力。為了實現這一目標,需要深入研究數學文化與小學數學教學的結合點,創新教學方式,從而更好地引領學生走進數學的殿堂。
二、數學文化的概念和特點
數學文化是指數學在不同歷史時期和不同國家地區所形成的思想、方法、理論、成果和實踐的總和。數學文化不僅包括數學知識,還涵蓋了數學的價值觀、態度、方法和思維方式等。數學文化是數學作為一種文化現象在人類文明中的體現,它不僅僅是數學公式和定理的堆砌,更是一種思維方式、一種精神追求和一種智慧表達。數學文化具有以下幾個顯著特點:
第一,數學文化具有較強的抽象性與邏輯性。數學通過符號和公式來描述和解釋世界,這種抽象性使得數學能夠超越具體的物理世界,探索更普遍、更深刻的規律。數學的邏輯性也是其獨特之處,它強調推理的嚴謹性和結論的確定性,不容許有任何的模糊和歧義。第二,數學文化具有廣泛的應用性。數學不僅是一門基礎學科,也是一門應用學科。從自然科學到社會科學,從工程技術到經濟管理,數學都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并且,數學文化也滲透到了人們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數學的應用不僅推動了科技的發展,也促進了社會的進步。第三,數學文化具有深刻的思想性。數學不僅僅是一種工具,更是一種思想方法。它教會我們如何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如何透過現象看本質,如何追求真理和創新,強調清晰定義的概念、嚴謹的推理和有效的解決問題的方法,這種數學思想方法是人類智慧的結晶,也是數學文化的核心所在。
三、數學文化與小學數學教學的關系
小學數學教學與數學文化之間具有密切的關系。首先,小學數學教學中數學文化是重要的組成部分。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除了教授基本的數學知識外,教師還應該注重傳授數學文化,對數學的歷史、思想、方法等方面的內容進行溯源,有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數學的本質和思想,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其次,數學文化也是小學數學教學的指導思想。數學文化強調數學的思維方式和方法,側重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與素養。注重培養學生的數學素養和數學思維。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應該以數學文化為指導思想,注重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而不僅僅是注重數學知識的傳授。最后,數學文化還是小學數學教學的評價標準之一。評價小學數學教學質量和效果時,除了關注學生的數學成績和知識儲備外,還應該關注學生是否真正理解和掌握了數學的思維方式和方法,是否具有數學的實際應用能力,這種評價標準正是基于數學文化的理念和要求。
四、數學文化與小學數學教學深度融合的具體路徑
(一)挖掘教材潛力,傳達數學文化元素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材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載體,而在這個載體中,蘊含著豐富的數學文化元素,這些元素不僅包括數學知識本身,還涉及數學的歷史背景、發展歷程以及與其他學科的聯系等方面。小學數學教師應深入挖掘教材潛力,提煉其中蘊含的數學文化元素,引導學生了解數學的起源、發展歷程以及與其他學科的聯系等方面的知識。首先,教師應該對教材進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理解教材中的數學文化內涵。在小學數學教材中有許多與實際生活息息相關的內容,如購物計算、時間計算等,這些都是數學在生活中的實際應用,體現了數學文化的價值。教師可以通過這些內容,給學生傳達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培養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其次,教師可以通過介紹數學史上的名人故事,激發學生的數學興趣。例如,教師可以向學生介紹數學家祖沖之的故事,他如何通過精確的計算和觀測,成為世界上第一位將π值精確到小數點后七位的人。這樣的故事不僅能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還能培養他們的科學精神。最后,教師還可以結合教材內容挖掘數學之美,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數學中充滿了對稱美、簡潔美等,這些都可以通過數學公式、圖形等表現出來,引導學生欣賞數學美學元素,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讓他們感受到數學的美妙和魅力。
(二)利用傳統數學游戲,體會數學文化快樂
傳統數學游戲是一種寓教于樂的方式,并蘊含了豐富的數學文化,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數學文化氛圍中學習數學,體會數學的樂趣。小學數學老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選恰當的傳統數學游戲,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讓學生體會數學文化快樂。例如,在學習加減法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數數游戲”,讓學生通過數數的方式練習加減法。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不僅能夠掌握加減法的計算方法,還能在游戲中感受到數學的趣味性。在學習平面圖形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七巧板游戲”,七巧板游戲是我國傳統智力游戲,使用7塊不同形狀的木板,通過拼圖的方式創作出了許多有趣的圖案,讓學生通過拼圖的方式認識各種平面圖形。這樣的游戲不僅能夠幫助學生鞏固所學知識,還能培養他們的空間想象能力和創造力。
此外,利用傳統數學游戲,不僅可以讓學生體會數學的快樂,還能有效提高學生數學思維與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如我國傳統游戲“華容道”,“華容道”來源于著名的三國故事,曹操在赤壁戰敗之后,經過華容道逃走,又遇到諸葛亮的伏兵,關羽為報答恩情,偷偷地放走曹操。在“華容道”游戲中,學生需通過移動棋子,把曹操從開始的位置慢慢移動到出口逃走。在這個過程中,學生需要思考如何移動棋子才能到達目標位置,這不僅鍛煉了學生的思維,還培養了他們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結合實際生活,注重應用實踐
數學,這門充滿智慧與奧秘的學科,源于生活,又服務于生活。它不僅僅是數字與公式的組合,更是一種邏輯思維的體現。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應當注重將數學文化與實際生活相融合,使學生能夠真正感受到數學的魅力。為了實現這一目標,教師可以將數學與實際生活進行結合,引導小學生觀察生活當中息息相關的數學現象。例如,當孩子們與父母購物時,計算找零的過程就是一個數學應用的實際例子。通過這樣的體驗,孩子們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數學在生活中的實際應用,從而增強對數學的興趣。教師還可以帶領小學生親自動手制作相關幾何圖形,從而使得小學生能夠更加直觀地理解幾何圖形的構造與特點。這種結合實際的數學教學方式不但培養了學生的思維空間與動手能力,更深化了小學生對數學知識直觀的理解。
為了進一步加強數學與生活的聯系,教師可以布置一些與生活緊密相關的數學實踐作業。通過完成這些作業,學生不僅能夠鍛煉自己的數學技能,還能培養觀察力和實踐能力。例如,教師可以讓學生記錄家庭的電費和水費,并計算平均每月的費用。這樣的活動能夠幫助學生理解平均數的概念,并學會在實際生活中應用這一數學知識,而且還有助于培養學生的環保節能意識。此外,教師還可以布置測量家中物品尺寸的作業,如餐桌的長度和寬度、茶幾的面積等。通過這樣的實踐,學生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長度、面積和體積等數學概念,并學會在實際生活中運用這些知識。在完成這些實踐作業的過程中,學生們需要細心觀察、動手操作并記錄數據,這些環節都能有效地鍛煉學生的觀察力和實踐能力。通過將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相結合,學生們能夠更加深入地理解數學的本質,了解數學與實際生活之間的密切聯系,明白數學知識的實用性與重要性。
(四)創設文化情境,激發數學學習興趣
通過創設具有數學文化內涵的情境可以助力于數學文化與小學數學教學的深度融合。文化情境的創設不僅可以增加數學的趣味性,還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數學知識,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首先,教師可以利用相關數學家及數學歷史中的故事來創設文化情境。例如,在講解某些數學概念或定理時,可以介紹這些概念或定理的發現過程,以及這些數學家們的生平事跡,不僅能讓學生了解到數學的發展歷程,感受到數學家們的智慧和努力,還能讓學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數學概念和定理的內涵。其次,教師可以通過實際應用來創設情境。例如,在講解加減法時,可以模擬購物場景,讓學生扮演顧客和商家,通過找零錢來練習加減法,讓學生直接感受到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進一步提升學生利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最后,教師還可以利用活動來創設情境,如組織學生開展數學主題班會、進行數學趣味游戲等。這些活動不僅可以創造濃郁的數學文化氛圍,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還可以激發學生數學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
(五)注重思維訓練,培養學生邏輯思維
數學作為一門邏輯嚴謹的學科,對于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應當注重數學文化的傳承,讓學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數學的內涵和精神,培養自己的數學素養和邏輯思維。第一,引導學生探究數學原理,訓練學生思維。數學原理是數學知識的基礎,探究數學原理的過程也是訓練學生思維的過程。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通過觀察、實驗、歸納等方法,探究數學原理的發現過程,從而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創新精神。例如,在講解三角形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探究三角形內角和的性質,通過動手操作、觀察比較,發現三角形內角和的規律,進而理解其原理。第二,解決問題教學。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解決問題是教學的重點內容,也是鍛煉學生思維能力的有效方式。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可以采用解決問題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分析問題、尋找解決方案,從而培養他們的邏輯思維能力和問題解決能力。例如,教師可以提出一些具有挑戰性的數學問題,讓學生自主探究并尋找答案。通過這樣的訓練,學生不僅能夠深入理解數學知識,還能提高自己的邏輯思維能力。第三,提倡開放性問題教學。開放性問題是指答案不唯一的問題,可以激發學生的思維活力和創造力。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入一些開放性問題,讓學生從多個角度思考問題,尋求不同的解決方案。例如,教師可以提出一些條件不充分的問題,讓學生自己補充條件并解答,或者提出一些結論不唯一的問題,讓學生尋找不同的結論和證明方法。通過這樣的教學,學生不僅能夠培養自己的邏輯思維能力,還能提高自己的創新能力和創造性思維。
五、結論
將數學文化與小學數學教學深度融合是十分必要的。通過挖掘教材潛力,傳達數學文化元素;利用傳統數學游戲,體會數學文化快樂;結合實際生活,注重應用實踐;創設文化情境,激發數學學習興趣;注重思維訓練,培養學生邏輯思維等方面的措施,可以更好地實現這一目標。數學文化與小學數學教學深度融合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還可以為小學數學教學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促進數學教學的發展和創新。
參考文獻:
[1]徐海燕.數學文化與小學數學教學深度融合路徑探析[J].河南教育(教師教育),2023(6):42-43.
[2]李傲梅.數學文化與小學數學教學融合路徑探索[J].小學生(上旬刊),2023(6):79-81.
[3]鄭木英.小學數學教學融合數學文化教育的課例實踐探索——以“圓的認識”教學為例[J].天津教育,2022(19):81-83.
[4]魏民.數學文化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滲透與融合[J].教育藝術,2020(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