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雪梅
摘 要: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積淀了幾千年,是國家民族精神的顯著標志。隨著素質教育理念的深入人心,為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得到了廣泛應用。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寫作教學既是重點也是難點。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寫作教學中,不僅可以培養學生的觀察力和思維力,還能有效提高小學生的寫作能力。基于此,文章詳細分析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小學語文寫作教學的策略,以供一線語文寫作教學做參考。
關鍵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小學語文;寫作教學策略
隨著互聯網的迅速普及,大量西方文化進入中國,對我國傳統文化造成了一定的沖擊。這種文化交流使一些小學生產生了過度崇拜外來文化的傾向,降低了他們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認同感,這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繼承與發展構成了挑戰。在這種背景下,當代教育者需要在教學中巧妙地融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尤其是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通過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寫作教學,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還能有效地傳播和弘揚傳統文化精神。
一、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小學語文寫作教學的現狀
(一)融入程度的差異性
在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融入呈現出明顯的差異性,這種差異體現在不同地區、學校,乃至教師之間。一部分學校和教師深刻認識到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引入寫作教學的價值,通過積極探索和實踐,使學生能夠在寫作過程中自然接觸并理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反之,也存在教學實踐中僅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作為表面內容引入的現象。
(二)資源利用不夠充分
雖然當前教育資源豐富,網絡和多媒體技術的發展也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教學提供了便利條件,但在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對這些資源的運用仍顯不足。有的教師未能充分挖掘和運用高質量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資源,導致教學內容缺乏多樣性,難以引發學生的興趣和創意。此外,諸如書法、國畫、古詩文等寶貴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元素未被有效融入寫作教學,學生因此失去了深度理解和體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機會。
(三)教學方法的傳統性
觀察目前小學寫作教學的狀況,不難發現,一些教師依然采用較為傳統的教學方法。這些方法通常是讓學生從提供的閱讀材料中選取精彩句段或是模仿優秀作文樣本,但這樣的做法往往使得學生創作的文章缺失個性和真實感,導致文章內容呈現出一種雷同的趨勢。因此,為了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教師需要更新自己的教學理念,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自然地融合進寫作教學之中,以此有效提升學生的文化素養。
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小學語文寫作教學的價值
(一)深化文化與審美理解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作為民族智慧的精華,孕育了深邃的思想和豐富的情感。將其引入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使學生在學習傳統詩歌、故事、成語等過程中,加深了對本土文化的認識與體驗。這樣的學習不僅提升了學生的審美鑒賞力,還激發了他們的創造性思維,增強了寫作中的文采與情感表現,讓他們的文字更富生動性與吸引力。
(二)提高思維與表達技能
傳統文化中蘊含的眾多典故和寓言,富含邏輯思考與言語表達的智慧。將這些納入寫作教學中,使學生在理解和吸收精華知識的同時,學會了有效地組織思路和清晰地傳達自己的想法。這樣的練習,顯著提升了學生的邏輯思維和語言表達能力,為學生將來的學習生涯與現實生活奠定了基礎。
(三)強化文化認同與民族自尊
在全球化大潮中,加強學生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學習顯得尤為重要,對于培育學生的文化認同感和民族自尊心起到了關鍵作用。通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寫作教學,學生不僅能深入了解自己民族的文化底蘊,還能激發出對傳統的熱愛之情,增強作為中華兒女的自豪感與責任意識。這對于學生塑造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產生了深遠的正面影響。
三、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小學語文寫作教學的策略
(一)運用傳統文化故事,激發寫作興趣
在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利用傳統文化故事作為引導是一種有效喚醒學生寫作熱情的方法。常言道,興趣是最佳的引導者。如果語文教師能夠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便能夠促進學生形成良好的寫作習慣,進而顯著提升學生的寫作技巧和語文素養。語文教師可以通過引入中國傳統節日里豐富的神話故事來喚起學生的寫作興趣。例如,在指導學生撰寫與中秋節相關的作文時,可以借助嫦娥奔月等故事素材,以此激發學生的創作靈感。教師向學生講述相關故事后,可引導學生思考各家庭在中秋節期間的特殊習慣。這種方式不僅加深了學生對中秋節的了解,而且還能激發他們的寫作興趣。借此機會,教師可以進一步引導學生專注于描述自家中秋節的慶祝細節,如節日食品、傳統習俗以及家庭成員的獨特性。或者引導學生探索中秋節習俗如何在現代社會中得以保存與發展,解讀嫦娥奔月傳說對中秋節文化意義的影響。最后讓學生以《家的味道:中秋節的團圓飯》《中秋節的傳統與變遷》《嫦娥奔月:一段永恒的傳說》等為題目開展寫作。這些題目旨在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思考和表達中秋節的文化、情感與現代價值。
(二)開展實踐文化活動,強化觀察能力
寫作的靈感往往來源于對真實人物、事件和物體的觀察。只有當學生在日常的校園和校外生活中細致地觀察周圍的人、事、物,積極發現身邊的美好,他們才能積累豐富的寫作素材,寫出富有真情實感的作文,從而有效提高寫作素養。因此,在進行寫作教學時,小學語文教師應強調觀察能力的培養,引導學生擴展生活經驗,不斷積累寫作所需的素材。同時,在幫助學生積累寫作素材的過程中,融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元素。這樣一來,既能提升學生的寫作技能,又能促進其文化素養的發展。教師可以通過以下方式進行教學:第一,鼓勵學生制作關于地方特色和民族精神主題的板報,以此培養他們對家鄉的熱愛及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意識。如,“走進家鄉的歷史”:探索并展示家鄉的歷史故事和重要事件;“傳統節日的色彩”:介紹家鄉特有的傳統節日及其慶祝方式,強調節日背后的文化意義;“手藝與傳承”:關注地方傳統手藝,如編織、陶瓷制作等,以及這些技藝的傳承與發展。在這個過程中,教師應指導學生進行調查,如查找網絡資料、采訪長輩等,通過實踐教會他們如何觀察,從而提高他們的觀察能力。第二,安排學生參觀博物館、革命遺址和著名古跡等,并在參觀過程中記錄所見所聞,這些記錄可作為寫作素材。第三,建議學生在課外時間觀看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關的視頻內容,激發他們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學習興趣,進一步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元素融入自己的寫作中。
(三)創新設計學習任務,積累寫作素材
語文教師可以通過融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內容來創新性地設計學習任務,以此促進學生積累豐富的寫作素材。傳統的寫作教學方法,如要求學生背誦文學課文、積累佳詞妙句,并指導他們將這些內容應用于自己的寫作中,并不足以有效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有時甚至可能抑制學生的寫作思維。因此,語文教師應當利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相關內容,結合當今信息技術和高新技術的發展,不斷創新學習任務。如安排學生利用電子設備記錄家庭慶祝傳統節日的過程,進而用這些視頻資料作為寫作的創意素材。在端午節期間,教師可以鼓勵學生用手機記錄家里慶祝端午的各種活動。拍攝完視頻后,學生可以將其帶回學校,讓語文教師挑選出適合在寫作課上播放的部分。播放視頻時,教師可邊解釋習俗背景,邊教授學生如何進行動作和細節描述。在習俗背景方面,展示包粽子的視頻時,教師可以解說這一行為旨在紀念愛國詩人屈原。在動作和細節描述方面,教師可以引導學生仔細觀察視頻中包粽子的手法,包括包粽子時手指的姿勢、竹葉的折疊方式以及填充米粒的動作等。通過這些觀察,學生可以學會如何在寫作中生動地描繪人物動作,增加文章的具體性和形象性。此外,教師還可進一步引導學生注意如何通過這些細節傳達更深層次的文化意義和情感,例如包粽子不僅僅是一個技巧性的動作,它還承載著對屈原的紀念和對傳統文化的尊重。
(四)開展語言表達活動,優化寫作思維
教師可以利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作為工具來培育學生的寫作思維,這是提升他們在寫作技巧和水平的一個關鍵策略。在開始系統性訓練學生的寫作思路前,有必要對學生當前的寫作和敘述能力進行基本的指導。因為培養成熟的寫作思維是需要時間的,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教師需要保持持久的耐心,逐步引導學生形成和完善自己的寫作思維。教師可以定期組織學生分享歷史人物故事,通過這種方式培養學生的表達和思考能力。例如,在教授四年級上冊第八單元時,涉及的歷史人物故事包括王戎不取道旁李、西門豹治鄴、扁鵲治病和紀昌學射等。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搜集相關或其他古代人物的故事資料,并鼓勵學生結合所搜集的資料及個人理解,向同學們講述這些故事。在組織學生進行歷史人物故事講解的過程中,教師應密切關注學生的敘述思路和語言表達的流暢性,為學生夯實敘事邏輯基礎。在學生敘述后,根據《王戎與路旁的李子:透過現象分析問題本質》《西門豹改變鄴城:勇氣與變革的力量》《扁鵲治病的智慧:古代的醫術與今天的科學》《紀昌學箭:堅持與努力的力量》等題目開展寫作活動。這些作文題目不僅能引導學生深入了解這些歷史人物及其故事,還能激發學生從不同角度思考和表達,從而加深他們對歷史文化和生活價值的理解,體會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帶來的深刻影響。
四、結語
融合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于小學語文寫作教育,對于培養學生的正確價值觀和提高文化素質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在小學語文寫作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擔負起繼承和推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責任,運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來激發學生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興趣,使學生能夠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元素自然地融入自己的寫作中,從而顯著提高寫作素養。
參考文獻:
[1]林津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小學語文教學路徑探究[J].中國德育,2024(01).
[2]白蓮彩.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小學語文教學的意義及實踐策略探析[J].中華活頁文選(傳統文化教學與研究),2023(12).
[3]李冰.小學語文閱讀與寫作教學中融入傳統文化的策略探討[J].中華活頁文選(傳統文化教學與研究),2023(05).
[4]潘尤惠.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小學語文寫作教學的思考與實踐[J].小學生作文輔導(讀寫雙贏),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