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金芳
【摘要】本文針對中職教育中平面設計專業開展“課程思政”的建設路徑和舉措進行研究,從中職實施“課程思政”必要性出發,圍繞我省中職平面設計專業課程思政建設現狀,制定中職平面設計專業“課程思政”建設路徑及方法,總結出了中職平面設計專業“課程思政”建設的道路。
【關鍵詞】課程思政;中職平面設計專業;建設路徑
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新時期,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課程及課堂是時代新命題、新使命,全面深入地實施刻不容緩,無論是思政課程還是課程思政,無論是思政教育還是專業學習,都是立德樹人的手段,從教育實踐來看,無論哪種手段都不能單獨完全解決問題,必須同向同行、雙管齊下,必須立足整體、協同育人。
一、中職計算機平面設計專業“課程思政”建設現狀
在互聯網教育蓬勃發展的背景下,職業學校設計類專業學生的價值觀和行為習慣出現了多元化的趨勢,主要是受專業特點影響,平面設計專業學生大部分時間都是以學習設計軟件為主,動手實操性強,沒有太多的固定思維限制,平時上課的過程氣氛相對比較輕松活潑,老師在授課過程中,通常采用比較靈活的教學方法,給予學生獨立思考和創作作品的空間,導致他們對于文化理論課特別是思政課興趣不高,認為思政課就是填鴨式教學,講空道理,考試的時候就是死記硬背,應對考試而已。目前我省中職學校開設的思政類課程有《經濟政治與社會》《職業道德與法律》《職業生涯規劃》《心理健康》《哲學人生》等,實際上,思政課是培養學生正確思想、高尚情操的重要學科,之所以讓學生感覺乏味,甚至棄之不學,主要在于部分思政課采用傳統的課堂教學方法,以教師教學生聽的方式為主,老師上課所講的知識內容學生很容易在網上獲得,因而在課堂上聽到類似的內容往往覺得沒意思,他們認為思政課就是“枯燥、無聊、滿是說教”,道理空洞浮夸,缺乏知識內容和學術價值,導致學生對思政課有一定的排斥感,在心理上不接受也不認可這門課程。僅上述幾點足以感受中職設計類專業實施課程思政的必要性及緊迫性。
二、中職平面設計專業“課程思政”建設路徑
1.聚焦頂層設計,將課程思政理念融入教育教學之中
課程思政建設不是課程教學人員的專有工作,所有教職員工都是課程思政的建設者,學校要依據全員育人的原則,做好課程思政的頂層設計和整體規劃,形成設計、實施、評價、保障等完整的工作體系。讓“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要求、實現民族復興的理想和責任”在專業課程中“發聲”、教材中“有形”、課堂上“亮劍”,確保課程思政建設過程的科學化、規范化、精細化,形成“校校有精品、門門有思政、課課有特色、人人重育人”的良好局面,每位教師都注重思政育人,共同來完成課程思政教育教學的改革目標。
2.聚焦課堂教學,突出專業課程教學的育人導向
在專業課程教學中融入思想政治元素,全方位育人,是進行全程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徑。平面設計專業的專業課實踐性很強,實踐教學基本以案例或項目的形式進行,在平面設計專業課程教學中,通常能從各主要課程及其知識點的傳授中找到思政教育的機會,一是聚焦教材,圍繞教材進行思政元素挖掘與融合;二是聚焦專業,從專業知識(技能)的沿革、現狀、前言進行思政元素的挖掘與融合;三是聚焦內容,結合新時期中國社會改革發展的歷史成果,有效挖掘德育元素,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產業自信、行業擔當、專業發展歷史、行業領軍人物的奮斗故事、具有地方特色的抗疫故事、紅色故事、脫貧攻堅故事等作為案例素材,融入到專業課程設計中,不斷增強專業課程的理論性、實操性和針對性,深度拓展教學內容,系統設計德育遞進教學路徑,真正做到潤物細無聲,切切實實起到既教書又育人的作用。
3.聚焦課程思政評價體系,注重課程思政的建設效果
效果評價體系是教學活動的“指揮棒”,“課程思政”要想取得應有的效果,必須建構課程思政的評價體系,以評價體系來規范和完善課程思政,以評價工作來推進課程思政建設。一是過程性評價,包括知識、技能、情感等評價要素,著重評價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參與度、學習態度以及思政實踐活動的表現;二是增值性評價,樹立以德智體美勞五育并舉的課程思政目標,課程通過比較學生在學習課程思政前后的變化,評價其在思政素養、職業道德、社會責任感等方面的提升;三是結果性評價,通過項目報告、實踐操作的表現以及期末考試等方式考核學生對專業知識和思政理念的理解和應用能力。綜合前三種評價的結果,形成一個全面、系統的思政學習評價,評價結果可用于指導學校不斷完善“課程思政”育人體系,促進人才培養質量的不斷提高。
三、中職平面設計專業“課程思政”建設實際舉措
1.教學目標設計
結合計算機平面設計專業課程標準及學科性質特點,將相關思政主題列入教學目標,明確“美育”與“德育”相結合的培養目標,以目標為引領,建構思政元素與教學內容融合。計算機平面設計專業核心課“Photoshop圖形圖像處理”,在課程教學目標的設計中,每個項目在原有的知識目標和技能目標之后增加了思政育人目標,引導學生立足時代、扎根人民、深入生活,樹立正確的藝術觀和創作觀,積極弘揚中華美育精神,引導學生自覺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賞析傳統工藝與技術的同時能進一步理解大國工匠的精神,全面提高學生的審美和人文素養,增強文化自信。
2.教學內容確定
針對中職平面設計專業人才培養特點及學生思想特征完善課程教學體系,加強同思政專業教師跨學科合作,充分挖掘計算機平面設計專業課程思政元素,將具體思政元素融入課程教學內容,以內容支撐目標的實現,夯實課程思政基礎。在Photoshop設計課中,在思政元素的挖掘上重點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全面貫穿,構建“懂工藝·會設計·求創新·育匠人”的人才培養模式,整體規劃和分層設計課程的教育教學內容,將“國家意識、文化自信、傳統文化、政治認同、職業素養、人文關懷”等6個方面融合到教學實訓項目中,重點培育學生執著專注、精益求精、一絲不茍、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通過作品展覽鼓勵學生學習優秀楷模,引導他們觀察美、體驗美、表現美、創造美,培養審美能力和追求卓越等優秀品質,將思政育人目標與知識傳授相融合,從“技”到“藝”再到“道”,弘揚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加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
3.教學組織實施
依據課程教學內容選擇相應的課程思政方法,確保思政的方法融入教學。思政教育活動與專業教學活動的設計類似,要遵循“學生為主體”的理念,通常可以是理論闡述、案例分析、分組討論、提問答疑等形式,這些活動可以是課中,也可以是課前或課后,可以是師生互動,也可以是生生互動。如以“中國夢”海報設計為依托,進行國家意識教育,開展圖層專項實訓。“中國夢”系列海報設計運用Photoshop圖層命令將文字符號和圖形符號簡潔明了地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進行快速傳播。如“中國夢”系列海報—《中國夢·勞動美》中描繪了陶泥工匠正在拉胚的畫面,向人們呈現的就是手工藝者如何對待自己熱愛的陶瓷工藝,不僅有細心、耐心、專心、恒心,還灌注全部的激情,從中提煉敬業精神、創新精神、工匠精神等文化內涵。通過本實訓項目,學生掌握了使用Photoshop新建圖層命令,在圖層上添加文字、圖形、圖像及合成的方法,使用圖層混合模式設計字體等,提升了排版技巧,通過實訓,教師也對學生開展了國家意識教育,將敬業精神、創新精神、工匠精神等文化內涵貫穿于知識點中。
4.教學評價探索
“課程思政”的引入將改變傳統的教學過程管理和教學質量評價指標,做好“課程思政”的效果評價,依據學生的接受情況,檢測課程思政效果,完善課程思政教育舉措。
綜上所述,中職計算機平面設計專業課程思政建設在“三全育人”的理念指導下,通過確定思政教育目標、挖掘思政教育元素、開展思政教育活動、組織思政教育評價等措施,提升計算機平面專業“課程思政”育人效果,實現“美育”與“德育”同向同行。
【參考文獻】
[1]郭艷燕.計算機類專業課程思政實施路徑探索與實踐[J].計算機教育,2021(01).
[2]郎振紅.高職學校計算機專業課程思政建設的實踐探究[J].天津市教科院學報,2019(02).
[3]崔永紅.關于課程思政的幾點思考[J].高校后勤研究,2019(08).
(基金項目:本文系海南省教育科學規劃2021年度中職教育專項課題“中職計算機平面設計專業課程思政建設研究”研究成果,立項課題編號QJHV2021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