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婷婷
【摘要】項目化學習作為一種綜合性、研究性、實踐性的學習方式,是指學生在教師指導下經歷一段時間的問題研究,在情境中習得核心語言知識和技能,在發現、分析并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培育關鍵能力的過程。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項目化學習是發展學生核心素養的關鍵途徑,隨著現代信息技術與英語學科的深度融合,小學英語智慧課堂已經成為較有力的發展趨勢。
【關鍵詞】小學英語;項目化學習;智慧課堂;實踐研究
項目化學習,又稱project-based learning,是以學生為學習主體的教學方式,旨在讓學生在自主探究和合作學習中提升語言能力,開拓文化視野,提升學習能力,內化思維品質,從而在關鍵問題的解決中提升核心素養。本文基于小學英語智慧課堂這一視角,以六年級Introduce our Chinese cities主題項目化學習為例,闡述項目化學習和信息技術融合下小學英語課堂的具體實踐。
一、融合教材情境,確立項目主題
小學英語項目化學習是教師基于單元主題、學習目標積極利用先進的教育技術手段,以真實問題為有效驅動,促使學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作品制作以及成果展示的語言學習實踐中豐富語言知識積累,培育提取信息的能力,在問題探尋、分析和解決中提升綜合能力,發展核心素養。在小學英語項目化實踐中,教師應充分鏈接教材內容和真實生活,積極提取學生感興趣的話題,進行適當的拓展延伸,鼓勵學生在實踐中得以提升學科核心素養。Introduce our Chinese cities項目鏈接譯林版小學《英語》六下U6 An interesting country單元內容,可以作為拓展性研究內容,由于該單元的主要話題為談論一個有趣的國家,學生主要能靈活運用一般將來時等語法結構介紹自己感興趣的國家,了解更多的外國文化?;陧椖炕瘜W習真實性、問題挑戰性、成果開放性的基本原則,教師首先展開思考:學生在何種情境中會用英語介紹自己感興趣的城市?接著創設了如下情境:你們還記得Wang Bing的網友Peter嗎?他暑假將來中國游玩,他想了解中國各個城市好玩的景點,你們能介紹自己喜歡或曾經去過的城市,讓他對我國的城市景點有更深入的了解嗎?因此,教師確立了項目主題Introduce our Chinese cities,旨在讓學生在個性化語言表達的過程中更深刻地了解祖國,嘗試用語言講述國內的名勝古跡,用英語傳播中國文化,積極樹立文化自信。
二、統整項目內容,制定學習目標
項目化學習需要教師按照學生語言能力水平和特長興趣方面的差異,科學合理地建立各個學習小組,每個學習小組4人;學生通過在組內進行初步討論,確定組內描述的地點,并積極利用課余時間搜集與該地點有關的圖文資料,進行互動討論,在匯總整理、分工合作中完成相應的作品制作,最終各小組利用平板電腦提交一份電子作業,并作出交流展示。在確立項目主題后,教師應基于項目主題,制定了如下學習目標:①學生能在小組內討論出“介紹哪座城市?”以及“如何介紹”等問題;②學生能自主搜集有關城市的各方面資料,掌握關鍵性的語言知識,并在小組合作探究中以思維導圖的形式搭建語言支架,通過視頻錄制、海報寫繪、電子相冊以及PPT介紹等形式,靈活、準確地合作完成作品;③學生能在作品展示交流中做到及時反思總結、二次改進小組作品,培育一定的鑒賞與評價能力;④學生能在制作與欣賞的活動中,更深刻地了解祖國的大好河山,提升對祖國山川景色的熱愛之情,在語用實踐中厚植家國情懷。
三、問題有效驅動,發散語言思維
驅動性問題的設計是開展項目化學習的邏輯起點,教師應基于項目主題,積極鏈接學生的真實生活經驗,創設自然鮮活的語言情境,設計具有一定挑戰性的驅動性問題,引領學生在問題分析和解決中體會到英語在生活中的妙用。在本項目活動中,教師巧妙利用移動終端讓學生基于主題項目自主設計驅動性問題,并以數據調查的方式提煉出學生最想探究的驅動性問題,從而在項目伊始激發學生的探究積極性;最后,教師根據學生提交的答案,將本項目的驅動性問題設為:Which city did you go before?通過創設這樣一個鮮活的語言情境,引導學生在小組內對自己曾經去過的城市進行討論,為后續制作介紹城市景點的作品做好鋪墊。在項目化探究過程中,由于學生的生活經驗不同,他們去過的城市景點也各不相同,并且有不少城市景點的英文名稱超出了學生的語言認知范圍?;谶@一特點,教師應巧妙借助平板電腦,一方面可以自主搜集關于城市景點的語言材料,另一方面還可以將自己的困惑記錄在平板電腦上,與教師和小組成員進行討論交流。在驅動性問題設計的背景基礎上,教師通過巧妙借助信息技術,能更好地引導學生思考問題、整理匯總語言知識,促使學生積極聯系生活實際,發散語言思維,切實提升學生的語用能力。
四、設計進階任務,促進深度學習
1.思維導圖制作,梳理邏輯要點
教師在小學英語智慧課堂上開展項目化學習時,教師不僅要注重學生語言知識和技能的習得,更要在語言實踐中培養學生的語用能力。因此,教師在項目探究活動中應巧妙利用信息技術激發學生的深度學習,提升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在本次項目化學習中,在提出驅動性問題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以小組形式進行合作交流,以自主設問的形式提出相應的子問題,進一步激活學生的語言背景圖式,激發學生的問題意識。在這一環節中,學生提出了以下需要探究的子問題:①Where can we go?②How can/will we go there?③What can/will we do there?④What can/will we see there?在思考中提升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然后,教師通過設計“Make a mind map”的活動,鼓勵學生以小組合作的形式,巧妙利用平板電腦在word文檔或者快制圖表中制作本次項目化學習的問題導圖,在制作過程中提煉關鍵信息,梳理邏輯要點,發展學生的思維品質。
2.小組互動交流,深化語言運用
項目化學習需要學生在自主探究之后,以小組的形式進行信息互換,在互動交流中更深層地掌握自主學習的成果,在語用實踐中培育學生的合作能力、口語表達能力。在制作完思維導圖的基礎上,教師讓學生在組內選擇城市名后,鼓勵學生以查詢網絡資料的形式記錄關鍵要素,并巧妙利用電子詞典自學生詞詞匯;學生還可以利用準備好的城市照片和活動照片,在小組內進行互動問答,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將關鍵信息一步步添加至平板電腦的思維導圖中,在語言表達和運用中發展學生的語言知識建構能力,為后續制作作品提供支架基礎。在小學英語項目化學習中,小組內每個成員都應在自主搜集資料的基礎上,用英語進行積極問答,闡釋自己搜集到的關鍵信息,在互相學習中拓寬語言知識積累;如果對新接觸的生詞拼讀掌握不到位,學生可以借助平板電腦進行生詞學習;并且將組內互動交流的學習成果一步步添加進平板的思維導圖中;在這一環節中,小組成員應充分發揮個人特長,以合作的方式完成活動任務。
3.制作豐富作品,培育實踐能力
小學英語項目化學習實質上是一種邊討論邊思考、邊制作邊學習的實踐活動,換言之就是學生以小組探究合作的形式共同完成作品制作的實踐活動,從而充分鍛煉了學生的智慧制作能力,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潛能。因此,在這一環節中,教師巧妙借助智慧課堂這一優勢,鼓勵學生進行小組分工,在平板電腦上利用電子筆在相應的程序中制作主題海報、電子相冊以及PPT演講稿,巧妙利用圖庫完成學生可能的想法。在實踐中提升學生的勞動技能,發展實踐能力。因此,在六年級Introduce our Chinese cities這一項目化學習中,為了向Peter介紹中國有趣的城市游玩地點,有學生根據思維導圖,以寫繪的方式設計了主題海報,在海報中體現了城市的景點、食物等各個元素;有學生以制作vlog視頻的形式完成項目化學習成果,他們通過拍攝自己家鄉的動態美景圖片,合作剪輯視頻,將城市的美以更為生動的形式呈現出來;有學生采用電子相冊的形式,小組共同完成City Album的學習成果設計;也有學生以PPT的形式制作關于具體城市City Walk的旅游路線等形式,形象地介紹了城市。教師通過設計這一項目活動,充分讓小組合作探究的成果可視化,將所學的語言知識真正運用到真實生活中,有效提升學生的實踐探究能力,在合作學習中全面發展個人的核心素養。
在小學英語智慧課堂中展開項目化學習,有助于培養學生積極自主地學習鞏固語言知識,自主搜集拓展知識,能在進階性的項目活動任務中培育學生用英語解決真實問題的能力。
【參考文獻】
[1]崔靜梅.基于教材整合的小學英語項目化學習實踐[J].教學月刊小學版(綜合),2022(05).
[2]徐曉梅.融合信息技術,構建小學英語智慧課堂[J].學園,202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