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通過國內外文獻檢索,基于關鍵詞聚類,結合文本內容分析可以發現,公共圖書館低幼兒童早期閱讀服務研究主要聚焦以下6個方面:服務指導研究關注兒童早期發展理論、聚焦家庭理念指導的方面,服務主體研究關注將公共圖書館視作整體、公共圖書館兒童館員方面,服務對象研究關注普通/特殊低幼兒童群體及家庭需求方面,服務內容研究關注資源建設和活動推動方面,服務項目研究關注“閱讀起跑線”項目、“每個孩子都準備好了閱讀”項目等方面,服務策略研究關注加強理論研究、保障資源的專業化、加強社會合作及創新閱讀服務模式方面。國內公共圖書館的早期閱讀服務仍處于發展階段,現有成果雖能構建出服務的大致框架,但仍不夠完善,缺少對于部分核心要素和環節的探討,如低幼兒童館員、國內服務實踐和服務評估環節等。
[關鍵詞] 公共圖書館 低幼兒童 早期閱讀
[中圖分類號] G252 [文獻標志碼] A [ DOI ] 10.19764 / j.cnki.tsgjs.20230062
[本文引用格式] 呂方婷.公共圖書館低幼兒童早期閱讀服務研究綜述[J].圖書館建設,2024(3):117-126.
Review on the Research of Early Literacy Services for Young Children in Public Libraries
Lyu Fangting
[Abstract] Through literature search at home and abroad, based on keyword clustering and text content analysis, it can be found that the research of early literacy services for young children in public libraries mainly focuses on the following six aspects: service guidance research focuses on early childhood development theory, family concept guidance, service subject research focuses on treating public libraries as a whole and children’s librarians in public libraries, service object research focuses on the needs of ordinary/special young children and their families, service content research focuses on resource construction and activity promotion, service project research focuses on “Bookstart” project,“Every Child Ready to Read@your library” project, service strategy research focuses on strengthening theoretical research, ensuring the professionalization of resources, strengthening social cooperation and innovating reading service models. Early literacy service for young children of public libraries in China is still in the development stage. The general framework of early literacy service is not perfect enough, although it could be built by existing research, which lack the discussion of some core elements and aspects, such as the young children’s librarian, service practice in China and service evaluation.
[Keywords] Public library; Young child; Early literacy
0 引 言
早期大腦發育研究表明,出生的前五年是人類大腦發育最重要的階段。伴隨著腦容量的增長,兒童的行為能力、語言能力和學習能力將逐步形成。兒童從0歲起就能夠進行閱讀,在低幼階段形成的閱讀能力對其一生都至關重要,而這種能力的形成是需要干預或促進的。早期閱讀是兒童在進行正式閱讀和寫作的學習之前對交流、語言、閱讀和寫作的了解。它涵蓋了兒童在對話、故事(口頭和書面)、書籍和印刷品方面的所有體驗和經歷,幫助兒童豐富詞匯量、發展自我表達能力和閱讀理解能力等。這些能力將幫助兒童做好入學的準備,并將奠定終身學習的基礎。
公共圖書館為兒童服務多年,正在成為促進家庭參與的社區中心。為0至6歲的低幼兒童提供閱讀服務,即早期閱讀服務,不僅體現尊重兒童權利與兒童優先原則,同時促進兒童友好型城市的建設,發揮圖書館的社會教育功能,改善社會資源不均等問題。公共圖書館作為資源中介發揮著重要作用,幫助家庭與服務和資源聯結起來,并與社區多機構合作,開展低幼兒童閱讀的延伸服務。
1 數據來源與分析
1.1 數據來源
國外數據來源為Web of Science核心數據集,以檢索式TS= ((‘emergent literacy’OR‘early literacy’OR‘early reading’) AND‘public library’),學科限定于Information Science Library Science,檢索共得84篇相關文獻。國內數據來源為中國知網的期刊、報紙、學位論文與會議論文數據庫,以檢索式SU=((((‘低幼兒童’+’嬰幼兒’+‘學齡前兒童’)*‘閱讀’)+((‘早期閱讀’) + (‘早期讀寫’))* 公共圖書館),學科限定于圖書情報與數字圖書館領域,來源類別限定于核心期刊或CSSCI來源期刊,檢索得到 79 篇期刊文章、25 篇學位論文和 4 篇會議論文,共計 108 篇。檢索時間均為 2022 年 12 月 4 日。
綜上,本次檢索共得192篇文獻,通過對文獻標題、摘要及內容的閱讀與分析,剔除重復及與主題相關度不大的文獻,最終篩選出相關文獻共115篇(中文78篇,外文37篇)。
1.2 數據分析
本文借助VOSviewer軟件對115篇文獻的關鍵詞進行聚類分析。首先預處理關鍵詞,包括將外文文獻關鍵詞翻譯為中文, 將同義詞、近義詞歸并為通用詞,刪除無實際意義的詞匯等,最終選取頻次大于2的60個關鍵詞作為聚類樣本。由于“公共圖書館”“低幼兒童”和“早期閱讀”三個關鍵詞的頻次過高且對聚類意義較低,因此不納入聚類結果。VOSviewer關鍵詞共現圖譜如圖 1 所示。
國內外關于公共圖書館低幼兒童早期閱讀服務的研究主要形成四個類團:第一類團主要涉及公共圖書館員與服務,第二類團主要涉及圖書館的“故事時間”與兒童早期閱讀技能,第三類團主要涉及閱讀推廣及實踐,第四類團主要涉及家庭、父母、照顧者干預等。

雖然關鍵詞共現未能較好地呈現該研究下的主題分類,但提供了部分主題思路。《公共圖書館未成年人服務》[1]提到公共圖書館的未成年人服務包括:未成年人服務的對象與主體、相關理論與政策、文獻資源、環境創設、服務人員與安全管理、未成年人活動的類型與策劃等。在此基礎上結合檢索所得文獻的具體內容,將公共圖書館低幼兒童早期閱讀服務體系下的主題再分類和梳理,如將文獻資源、環境創設和日常活動相關部分歸為服務內容,因大型或系列活動成系統性且較為成熟,內容在所檢索出的文獻中占比較高,故單獨羅列主題為服務項目等。基于此,將檢索所得文獻從服務指導、服務主體、服務對象、服務內容、服務項目和服務策略六個方面對現有研究進行歸納和分析,具體內容如表1所示。

2 主題分類研究
2.1 服務指導研究
公共圖書館作為低幼兒童早期閱讀服務的主要陣地之一,應遵循低幼兒童身心發展規律,了解早期閱讀對低幼兒童大腦發育、語言、感知、思維等方面的影響和作用。兒童早期發展理論是低幼兒童早期閱讀服務的基石,指導并影響著圖書館該服務的開展。
2.1.1 對以兒童早期發展理論為基礎的研究
國內研究通過梳理美國覆蓋面較為廣泛的低幼兒童閱讀活動項目,總結出項目中主要涉及多元智能理論,情緒智力與社會智力理論,兒童必備的七種生活技能,“腳手架”理論,認知發展論模式,主動學習教育法,有目的的玩兒,科學實驗理論及聆聽、喜歡、學習法等[2]多種指導理論。或是引入學前教育領域主流的教育思想和方法——蒙臺梭利教育理念,在該理念指導下圖書館應定位于嬰幼兒相關的多重服務主體、關注敏感期的嬰幼兒全面發展等[3]。
此外,在兒童早期發展理論的基石上疊加其他理論,進一步完善早期閱讀理論體系,指導公共圖書館開展低幼兒童早期閱讀服務,如德育教育學的生態體驗理論認為“體驗是教育的本體”[4]和借鑒艾登·錢伯斯提出的兒童閱讀領域的“閱讀循環”理論[5]。在契合兒童身心發展特點的基礎上,業界形成并認可的早期閱讀理念有分級閱讀理念、繪本閱讀理念、注重家長與家庭參與和親子閱讀理念等。
分級閱讀是指通過建立測評體系將閱讀水平與書籍級別相匹配,為讀者挑選適合其能力的閱讀素材。對于“級”的理解,可以認為是難度級別、兒童年級級別、兒童年齡和心理發展層級[6]。例如,英國公共圖書館普遍采用“牛津閱讀樹”兒童圖書分級法,從自然拼讀、起步閱讀、綜合理解、高水平閱讀4個方面構建低幼兒童分級閱讀讀物推薦體系[7]。
繪本閱讀更契合兒童早期發展特點,兒童繪本也屬于故事讀本。文字與繪畫相結合,可以激發兒童的想象力和創造力,還能增加他們的自信心和共情能力,促進兒童多元智能的全面發展[8]。公共圖書館依托繪本閱讀理念開展早期閱讀服務優勢在于館藏的繪本資源豐富、服務輻射范圍更廣,更易于設計豐富有趣的活動助力早期閱讀[9]。
2.1.2 對聚焦家庭理念指導的研究
此外在實踐過程中,隨著美國多個全國性項目的發展,早期閱讀服務理念從“關注兒童”逐漸轉變為“聚焦家庭”[10]。這種轉變相應會帶來公共圖書館早期閱讀服務對象、服務內容、服務空間、服務核心等的變化,如服務對象變為兒童和家長,服務陣地變為圖書館和家庭,服務的核心在于對低幼兒童的早期閱讀推廣,以及對家長的早期閱讀指導等[11]。
由于低幼兒童與家長、家庭的緊密聯系,親子閱讀理念在圖書館早期閱讀服務中也被認可與推崇。基于社會文化理論,親子閱讀實質上是親子雙方通過交互性的閱讀活動形成學習共同體的過程,內在機理是文化實踐和身份轉化[12]。當然不僅限于家庭成員,成人擔任導師模式對兒童進行一對一指導也是一種親子閱讀的模式[13],因而親子閱讀理念使圖書館意識到早期閱讀服務對象需要擴大,不僅包括低幼兒童還有為其提供閱讀輔導的成年人。
2.2 服務主體研究
2.2.1 將公共圖書館視作整體的研究
運用多種方法對提供低幼兒童早期閱讀服務的主體開展研究,即將公共圖書館整體視作研究對象,如采用設問檢查型5W1H分析法、SWOT方法、麥肯錫7S模型和德爾菲法等對我國公共圖書館開展低幼兒童早期閱讀服務的必要性、內外在條件、優勢障礙及策略等進行調研。或是采用比較分析法,如對比英美或中美兩國公共圖書館開展低幼兒童早期閱讀服務的情況。
2.2.2 對公共圖書館兒童館員的研究
根據“閱讀循環”理論和“腳手架”理論,對還未形成完整社會認知的低幼兒童來說,在其閱讀時,需要有能力的成年人從旁協助,而有能力的成年人除了是其父母還可以是擔負著社會教育職責的公共圖書館的兒童館員[14]。兒童圖書館員在低幼兒童早期閱讀服務方面提供的專業干預遠不止是講故事和提供書籍,如今館員的角色已發展向兒童及其家庭提供服務,是低幼兒童閱讀的引導者,閱讀問題互動的組織者、協助者。這便要求兒童館員不僅要了解兒童文學,還要了解兒童本身、了解家庭和社區的需求。例如,英國公共圖書館的兒童館員需要非常了解幼兒圖書的內容與分類、低幼兒童的心理發展變化及不同階段的讀寫認知能力和教育,以及國家對于低幼兒童的相關法律法規和政府性文件等內容[15]。
此外,早期閱讀能力被確定為入學準備的必要條件,因而兒童館員對兒童入學前應掌握的知識以及能夠跨多領域為兒童提供服務需有所了解[16],并且兒童館員在跨學科團隊和機構協作中也演繹著重要角色[17]。
剛開展工作的兒童館員主要從實踐中積累相關知識,但許多館員其實缺乏堅實的學術基礎,這可能會導致彼此間的知識差距。對于館員的培養,學校教育和繼續教育更加注重納入兒童發展類知識,有助于完善館員的知識結構[18]。此外,兒童館員通常被要求成為表演者,具有創造性和靈活性。在學校教育中,美國的圖書館學碩士課程有42.5%都涉及戲劇或表演訓練的要素,且基本都為選修課程[19]。在繼續教育中,兒童館員所需的這些特質可以通過諸如即興創作和設計思維項目等活動來培養,活動涉及表演藝術領域和工程學相關領域[20]。目前對兒童館員進行的早期閱讀類培訓,除了相應的知識補充,還有鼓勵兒童館員將身體充當信息交流的中介,兒童館員可通過身體的參與和感覺判斷是否可以與活動參與者正常溝通[21],但有時這類培訓還不能滿足兒童館員根據各自需求創建或調整早期閱讀方案所需的自主性[22]。體驗式和關聯式學習機會能夠為兒童館員提供與家庭、社區相關的知識,提高其與家庭、社區建立關系的技能,鼓勵并樹立其成為專業人員的心態[23]。此外,建立和評估早期閱讀倡議框架不僅能夠彰顯公共圖書館在不同社區中促進早期閱讀環境的獨特性,也更利于完善兒童館員在早期閱讀服務中扮演的各種角色[24]。
兒童館員擁有這些基礎知識后能夠提供專業的低幼兒童早期閱讀服務,公共圖書館可以進而擴大服務的價值和影響,進行更為有力的宣傳[25]。
2.3 服務對象研究
國內研究對低幼兒童群體了解最常見的角度是基于家長的反饋,如通過家長群體了解低幼兒童的閱讀需求及對公共圖書館的利用情況[26];或以淘寶網上購買兒童繪本用戶的在線評論為基礎, 通過低幼兒童信息屬性、兒童繪本信息屬性和購買者(家長)評論信息屬性構建用戶畫像概念模型(0至3歲、4至6歲)[27];或是調研4至6歲的兒童讀物,以了解低幼兒童的閱讀行為與閱讀狀況[28]。也見有通過幼兒視角了解學齡前兒童對圖書館兒童服務的感知、偏好和整體認知等[29]。
除了普通的低幼兒童群體,國內還有對特殊低幼兒童群體的研究,如農村貧困低幼兒童、農村留守低幼兒童,國外則更注重對殘障低幼兒童、自閉癥低幼兒童的研究,均體現了公共圖書館平等、多元和包容的理念。
國外研究更多聚焦于低幼兒童的家庭與社區的需求,如照顧者的態度與認知情況,大多數看護者選擇參加圖書館早期閱讀活動源于內在動機(社交、免費訪問、走出家門和讓學習變得有趣或快樂)和外在動機(兒童的興趣以及與成人和兒童的社交)[30],其本身對于早期閱讀帶來的效益并不完全了解。但當父母參加圖書館早期閱讀項目后,他們開始認識到將早期閱讀活動引入兒童生活的重要性。父母現已將早期閱讀活動視為日常育兒的一部分,而不是僅在學校或圖書館進行的獨特活動[31]。公共圖書館可以支持家庭終身學習,主要依賴于三個要素:領導力、全過程參與和服務支持[32],如從兒童出生前,圖書館便為新手父母帶去新生兒歡迎包以接觸到他們所在的家庭[33];關注代際學習,支持家庭中各個年齡層與幼兒的互動[34];提供數字圖書館及數字資源,如面向兒童的電子書和電子資源[35]。
2.4 服務內容研究
2.4.1 對服務資源建設的研究
在公共圖書館早期閱讀的文獻資源建設中紙質書籍資源占比較大。圖書館選購書籍應在內容優先的前提下,重點考慮互動形式豐富的書籍,如概念書[36]。兒童愉悅的情感可以源于與圖書交互方式的改變,如與書觸覺互動、嗅覺互動和折疊互動等[37]。
除了傳統的圖書資源,廣義的低幼兒童文獻資源還包括音視頻、網頁、軟件、游戲等。網絡信息時代,數字媒介也因其方便攜帶、趣味性更強等優點,正逐步成為兒童閱讀的重要媒介[38]。雖然國內公共圖書館都有提供低幼兒童數字閱讀服務,但很多省級公共圖書館均對數字資源缺乏有效的宣傳[39]。正確認識數字媒介和資源在低幼兒童閱讀推廣中的優勢,并有效加以利用,將會更進一步加速圖書館早期閱讀推廣。
關于公共圖書館的空間資源,圖書館低幼兒童閱讀空間主要是為幼兒讀者建構舒適的閱讀環境,創設以清新、明快、簡潔為主旨的環境,營造良好的閱讀氛圍,因而需要特別注重安全因素和環境創設的細節處理[40]。
此外,早期閱讀服務資源建設還涉及玩具圖書館。玩具圖書館是一個集玩具資源、專業館員以及專門場所于一體的圖書館。主要有兩種模式:一是針對特殊兒童的萊柯泰克模式,或稱作瑞典模式;二是面向社區的兒童玩具圖書館模式,或稱作英國模式[41]。遼寧、福建、湖北、內蒙古和貴州等省級公共圖書館開設了玩具圖書館[42],但關于玩具資源的分類和著錄仍值得探討[43]。
2.4.2 對服務活動推動的研究
美國公共圖書館早期閱讀活動推廣以兩種形式開展:一是以項目形式開展,二是依托于圖書館傳統服務開展[44]。而國內一級少年兒童圖書館單獨面向低幼兒童及家庭、教育工作者開展的活動較少,活動中存在跨年齡段、年齡段劃分模糊及不作限制的情況較多[45]。無論國內外,書目推薦和“故事時間”都是公共圖書館兒童閱讀推廣活動中的傳統活動,發展時間長。尤其是“故事時間”,國內外對此主題的研究較多。
(1)書目推薦
公共圖書館低幼兒童書目推薦具有四大優勢:公益性優勢、專業性優勢、館藏優勢和持續性優勢[46]。美國公共圖書館低幼兒童書目推薦注重分級閱讀,堅持趣味性與實用性相結合的原則,選題內容豐富,并且定期更新[47]。德國則重視階梯式結構化的書目推薦方法,關注對低幼兒童及弱勢家庭的閱讀援助,建立細粒度、靶向性的書目推薦服務體系,優化薦讀服務標準[48],強調兒童閱讀興趣與閱讀能力培養并重,顯著增強公共圖書館低幼兒童書目推薦服務效能。
(2)“故事時間”
“故事時間”是早期閱讀活動的雛形和主要方式,20世紀40至60年代美國公共圖書館“故事時間”活動開始興起并快速發展,其是圖書館成為早期閱讀服務主要參與者邁出的第一步[49]。如今,“故事時間”已成為兒童早期閱讀服務的支柱活動,幾乎每一個圖書館都有各種各樣的“故事時間”[50]。公共圖書館在“故事時間”中融入早期閱讀相關內容將促進兒童的早期閱讀行為的形成,兩者呈正相關[51],提高兒童早期閱讀能力的同時,也有助于兒童做好未來的入學準備[52]。
最基礎的工作是對于故事內容的選取,更偏向于敘事類型的故事[53],空間、音樂、旁白、媒體教學環境等因素也會對“故事時間”產生影響。公共圖書館的“故事時間”善用說、唱、讀、玩的方式,以支持六項關鍵早期閱讀技能。但也有國外學者直言目前公共圖書館的“故事時間”主要集中在增加兒童印刷出版物的動機上,對兒童其他技能發展的培養則相對體現得較弱[54]。
在公共圖書館的“故事時間”中,成人應當積極介入,和低幼兒童合作組成“故事共同體”,增進文化認同和社群歸屬感,使低幼兒童成長為敘事活動和閱讀實踐的主導者[55]。父母或照顧者愿意帶孩子前來參加“故事時間”主要源于低幼兒童喜歡聽故事和參加活動,以及增加兒童互動的機會,但也受社區密度、與兒童的關系、成人的教育水平和出勤時間長短影響[56]。照顧者陪同幼兒參與“故事時間”時,角色出現的頻率由高至低依次為陪伴者、旁觀者、等待者、指引者[57]。大部分照顧者會與幼兒保持距離,不會干涉幼兒參與“故事時間”,源于他們想讓幼兒學習獨立。這也進一步突顯了在公共圖書館的“故事時間”中,講故事的圖書館工作人員的重要性和專業性。
就我國而言,圖書館“故事時間”服務仍存在活動成熟度不均、與其他機構合作力度較小、活動宣傳推廣力度不高[58]等問題。
2.5 服務項目研究
2.5.1 “閱讀起跑線”項目及本土化
“閱讀起跑線”(Bookstart)項目最初于1992年由英國的圖書信托基金會、伯明翰圖書館服務部和基層醫護服務信托基金會聯合發起,是全球第一個全國性的圖書贈送項目,為0至5歲的低幼兒童及家庭提供書籍閱讀包。
2008年起,英國的“閱讀起跑線”項目開始進入我國學者的視野[59],至今仍在發酵,被認為是低幼兒童早期閱讀的典型和標桿之一。隨著項目的開展和完善,其也從英國本土的全國性項目衍生至其他國家,如荷蘭、意大利等。對于我國而言,從臺灣地區到蘇州圖書館的加盟,該項目也在被積極進行本土化的探索和過渡。
由于其完善的機制和卓有成效的實行效果,對于我國頗有借鑒與研究意義。黃巾[60]非常詳細地從發展歷程、理念與主要內容、實施與成效、經驗與借鑒等方面對該項目進行闡述。“閱讀起跑線”項目的社會價值在于明顯地推動了低幼兒童閱讀活動,拉近了兒童和書籍以及圖書館的距離,增強了兒童的認知、理解和學習能力,是對民族的未來進行投資且能帶來長期深遠的回報[61]。在已經開展該項目的國家和地區,一般由公共圖書館擔任核心角色,有助于提升圖書館形象,宣傳自身的教育功能與貢獻,以贏得政府更多的支持[62]。
臺灣是我國最早推行全區域低幼兒童“閱讀起跑線”項目的地區, 始于2009年, 至今已有10余年,相關教育部門的補助經費是推動的關鍵要素。經過4年的項目推廣,于2012年已惠及縣市鎮圖書館,分送的低幼兒童閱讀禮包廣受好評[63]。隨著項目的持續推進,該項目的特點得以顯現,如平等性、專業性、主動性、公益性和休閑性[64],運作特色包括起主導作用的臺灣代表機構信誼基金會、各縣市鎮公共圖書館作為活動的贈書與推廣基地、科學規范的圖書館志愿者引導課程、兒童領域專家的參與保障,以及因地制宜、與時俱進,不斷拓展項目活動的廣度和深度[65]。臺灣10余年的項目推廣頗見成效,但也遇到了后續擴大推廣范圍的瓶頸,如人力不足、經費不足、資源不足等常見問題[66]。
大陸地區受英國“閱讀起跑線”項目理念影響的有蘇州圖書館、上海市浦東新區圖書館等,其中蘇州圖書館于2011年啟動“悅讀寶貝”計劃,成為中國大陸地區首家“閱讀起跑線”項目的成員館。該項目填補了蘇州圖書館0至3歲嬰幼兒閱讀服務的空白,推動了總分館服務體系建設,同時提升了蘇州圖書館的社會影響力[67]。
“閱讀起跑線”項目在我國本土化的過程中,呈現了如下的發展特點:起步晚、起點高,發展較為迅速,圖書館是項目的主要推動者,注重家長及志愿者的培訓,存在較大的地區差異及普遍缺乏對項目實施成效的評估研究[68]。
2.5.2 “每個孩子都準備好了閱讀”項目
“每個孩子都準備好了閱讀”(Every Child Ready to Read@your library,簡稱ECRR)項目由美國公共圖書館分會與國家兒童健康與人類發展研究中心于2000年合作發起。以公共圖書館為陣地,側重于教育父母和照顧者的方法,為0至5歲的低幼兒童家庭提供早期閱讀技能指導,發揮公共圖書館在兒童早期閱讀方面的重要作用。
ECRR項目倡導讀、說、唱、寫和玩,寓教于樂的理念契合了低幼兒童身心發展的特點。服務內容主要包括為公共圖書館提供宣傳及指導材料,為用戶提供了解ECRR的相關資源和提供個性化工具包服務[69]。項目的顯著特征在于公共圖書館在空間、館員角色、推廣活動和社區角色四個方面發生明顯變化,隨之其職能也發生相應變化[70]。例如,隨著ECRR項目服務內容的增多使得館員面臨著多重身份的職責[71],將館員角色轉變為指導者、教育工作者,并賦予圖書館早期閱讀資源中介的職能。
此外,美國公共圖書館開展的早期閱讀項目還包括Born to Read項目、1000BooksB4K項目、Grow Up Reading 項目、Bringing Books to Life項目等,國內除臺灣外還見有澳門地區公共圖書館的“大手小手玩繪本”“我愛點點點——幼兒親子肢體工作坊”等豐富的低幼兒童系列閱讀活動,大陸地區則有張家港市少兒圖書館的“文化超市”、深圳市圖書館的“小桔燈”項目、天津少兒圖書館的夢娃繪本館等。
2.6 服務策略研究
對公共圖書館低幼兒童早期閱讀服務策略的研究,將更有助于總結和歸納現有的服務模式,發掘現有服務的不足之處及如何更有效提高服務質量。幾乎每篇文獻都會提出公共圖書館低幼兒童早期閱讀服務的策略,主要集中于以下三個大方向:
一是加強公共圖書館低幼兒童早期閱讀理論研究,構建和完善早期閱讀研究體系[72]。未來公共圖書館應當在實踐中強化館研聯合,用理論的前瞻帶動實踐,用實踐推動理論的深化,形成良好的學術生態[73]。二是保障公共圖書館早期閱讀資源的專業化方向[74],核心資源包括館藏資源、人力資源和空間資源。應注意服務對象需求與服務館員質量的矛盾[75],館員的專業性將直接影響公共圖書館形象和早期閱讀服務效果。三是以公共圖書館為中心團結社會各界力量,提高社會參與度[76],堅持多元主體相互合作、協同發展的早期閱讀服務體系[77]。
基于此提出的早期閱讀服務模式有“圖書館—幼兒園—家庭”三位一體[78],或低幼兒童館員與兒科醫療人員共同推動模式[79]等。公共圖書館應與社區內的幼兒系統保持聯系與合作,如與當地醫院、幼兒照顧中心、學校之間建立伙伴關系,與學校圖書館員、幼兒園教師和校長建立伙伴關系[80];公共圖書館員和學校圖書館員合作創建入學準備項目[81],或與大學建立伙伴關系[82];服務部門之間深入參與或分享專門知識和資源,最大限度地提高成本效益,同時支持兒童和家庭獲得更好的服務效果。
3 結論與展望
公共圖書館低幼兒童早期閱讀服務在國外發展得較為成熟,研究主題也更為細致和深入。國外近些年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于多角度對兒童館員及其培養的研究、細化“故事時間”,同時十分強調低幼兒童與家庭和社區的緊密聯系,關注圖書館向社區的延伸服務和多機構合作。此外,對于本國公共圖書館開展的早期閱讀服務項目也都進行著長期的追蹤評估與反饋。
目前,國內研究中有較大的比重在于闡述和引進國外的案例,但對于服務的整體及各環節與要素的認知還不夠全面,同時也缺乏對細節的打磨。例如,在服務對象層面,還可考慮殘障低幼兒童或外來務工子女的嬰幼兒時期;在服務內容層面,對于數字資源和空間資源的研究還可再挖掘,活動主要集中于傳統的兒童閱讀活動,代際閱讀、假期活動、特色活動等還較為欠缺;在服務評估和宣傳方面等環節關注度也較少。綜上,可在目前國內研究基礎上,進一步深化構建公共圖書館早期閱讀服務的整體框架, 細化各環節、各要素的研究主題。
國內研究可更多關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對公共圖書館低幼兒童館員主題的研究。人力資源不足是早期閱讀服務發展受阻的主要因素之一,多數文獻也都提及館員應具備多元知識結構與技能等,館員的專業化程度很大程度上決定和保障了服務的開展。第二,對國內早期閱讀服務的實踐研究。國外的成熟案例固然值得引薦,但符合國情和文化特色的國內公共圖書館開展的實踐案例更有其討論價值,國內為低幼兒童提供閱讀服務的一線館員更應多參與此主題的研究。第三,對服務效果追蹤評估與反饋的研究。無論是依托項目還是單一的服務活動,都應保持長期持續的追蹤,定期的評估與反饋,只有關注到了服務效果才可指引和調整服務方向,并可基于此展示服務成果,進而提升宣傳力度。
參考文獻:
[1] 范并思,呂梅,胡海榮.公共圖書館的未成年人服務[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2] 馮佳.美國嬰幼兒閱讀推廣活動理論初探[J].中國圖書館學報,2019,45(6):119-129.
[3] 陳邦,周永紅.蒙臺梭利教育理念及對我國嬰幼兒讀者服務的指導[J].新世紀圖書館2019(1):34-38.
[4] 陸虹,劉驚鐸.生態體驗理論視野下圖書館早期閱讀推廣模式探索[J].圖書館理論與實踐,2021(5):111-116.
[5] 孫瑞英,索璠冰.心理學視角下的公共圖書館學齡前兒童閱讀服務[J].圖書館論壇,2019,39(4):93-100.
[6] 李海燕.\"分級閱讀\" 推廣的方法論研究[J].圖書館雜志, 2019,38(4):16-18.
[7] 楊文泓.英國公共圖書館少兒分級閱讀推廣服務研究——以10家英國閱讀起跑線計劃成員館為例[J].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20(11):103-109.
[8] 申藝苑,袁曦臨.基于多元智能發展的兒童繪本閱讀啟蒙研究[J].圖書館學研究,2021(10):63-69.
[9] 李穎.公共圖書館學齡前兒童繪本閱讀推廣探析—— 以天津圖書館(天津市少年兒童圖書館)夢娃繪本館為例[J].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20(S1):141-144.
[10] 張麗.從\"關注兒童\" 到 \"聚焦家庭\" ——美國公共圖書館低幼兒童服務發展路徑轉變探究[J].國家圖書館學刊, 2021,30(4):106-113.
[11] 盧婭,張麗.浦東\"0-3歲嬰幼兒家庭閱讀指導包\"項目—— \"聚焦家庭\" 服務模式的實踐與探索[J].圖書館雜志,2022,41(6):88-95.
[12] 許瑋,王鵬濤.基于親子閱讀共同體構建的英美國家閱讀推廣策略研究[J/OL].(2021-12-21)[2022-12-04]. http://kns.cnki.net/kcms/detail/23.1331.G2.20211221. 1321.002.html.
[13] 李龍,周文博.\"成人—兒童\"一對一導師模式閱讀推廣項目管窺——Power Lunch等3個項目對圖書館親子閱讀的啟示[J].圖書館建設,2018(9):95-100.
[14] 王雁.公共圖書館少兒閱讀的家庭參與模式研究[D].大連:遼寧師范大學,2021.
[15] 王力軍,楊利超.英國公共圖書館開展嬰幼兒早期閱讀推廣服務的經驗及其啟示[J].圖書館學研究,2017(23):92-96.
[16] LEFEBVRE R,CAHILL M,LAZIC G.Children’s librarians’ conceptualizations of school readiness[J/OL].(2022-09-19)[2022-12-04].https://doi.org/10.1080/01616846. 2022.2124069.
[17] RANKIN C,BROCK A,WOOTTON C,et al.The role of the early years librarian in developing an information community:a case study of effective partnerships and early years literacy within a sure start project in Wakefield[C]//Proceedings of the annual conference of CAIS/ Actes du congrès annuel de l’ ACSI.Edmonton: University of Alberta Libraries,2013:204-217.
[18] SULLIVAN R J.Child development knowledge among new children’s librarians in US public libraries[J]. Journal of education for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2022,63(1):19-37.
[19] WORTHINGTON B.Towards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opportunities for performance training within the MLS curriculum:issues for enhancing education of children’s librarians[J].Journal of education for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2017,58(4):202-218.
[20] MOEN M H,MANDEL L H,KARNO V.Continuing education for public library staff:valued competencies and preferred delivery format[J].Education for information,2020,36(2):177-198.
[21] HEDEMAR A,LINDBERG J.Babies,bodies,and books—librarians’work for early literacy[J].Library trends,2018, 66(4):422-441.
[22] MARDHANI-BAYNE A.Early childhood literacy training for library assistants in public libraries:an exploratory case study[D].Syracuse:Syracuse University,2020.
[23] CASPE M,LOPEZ E M.Preparing the next generation of librarians for family and community engagement[J]. Journal of education for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2018,59(4):157-178.
[24] PHAM L,DJONOV E,TORR J.Early literacy in NSW public libraries:a survey of library staff involved in early literacy initiatives[R].Sydney:New South Wales State Library,2017.
[25] RANKIN C.The’pathway of opportunity’-the role of the librarian in supporting the development of communication,language and literacy in young children and their families[C].Byeonsan:The National Library for Children and Young Adults,Korea,2014.
[26] 馮睿.公共圖書館嬰幼兒讀者閱讀需求調查研究[J].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18(8):117-122.
[27] 于寶君,韓磊,周昕.基于在線評論的低幼兒閱讀群體用戶畫像研究[J].情報科學,2021,39(8):112-119,131.
[28] 李雨蒙,蘇日娜.廣州學齡前兒童讀物調研[J].圖書館論壇,2019,39(11):122-129.
[29] 王翩然.學齡前兒童視角下的公共圖書館兒童服務[M].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21.
[30] HUNT L.Caregivers’motivations for attending emergent literacy programming in public libraries:qualitative analysis of three case studies[J].Public library quarterly, 2020,39(5):471-485.
[31] CRIST B,DONOVAN C,DORAN-MYERS M,et al. Supporting parents in early literacy through libraries(spell):an evaluation of a multi-site library project[J]. Public library quarterly,2020,39(2):89-101.
[32] LOPEZ M E,CASPE M,SIMPSON C.Engaging families in public libraries[J].Public library quarterly,2017,36(4): 318-333.
[33] WITTEVEEN A.Nurturing new parents[J].Library journal, 2017,142(18):24-27.
[34] MCKEE L,SCHEFFEL T L.Learning together:our reflections on connecting people and practices in intergenerational meaning-making experiences[J]. Journal of childhood studies,2020,22(5):111-119.
[35] CHEN J,ADAMS C.Facilitating preschoolers’emergent literacy development through a digital library[J]. Childhood education,2022,98(1):64-71.
[36] 馮佳.學齡前兒童閱讀的有效利器——概念書[J]. 圖書館雜志,2022,41(4):73-78,86.
[37] 侯冠華,王李瑩,徐冰.書籍互動體驗設計對學齡前兒童閱讀的影響[J].國家圖書館學刊,2019,28(4):32-41.
[38] 周衛彬,張喜年,趙書苑.論公共圖書館少兒閱讀推廣的服務發展趨勢——以蘇州為例[J].新世紀圖書館, 2018(10):28-33.
[39] 李德勝.我國省級公共圖書館學齡前兒童服務與活動調查分析[J].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18(8):123-128.
[40] 石先昆.圖書館幼兒閱讀區域舒適裝修的探索與實踐——以廈門市少年兒童圖書館文灶分館為例[J].圖書館學研究,2019(5):19-22.
[41] 張秀蘭,董琳.我國玩具圖書館研究軌跡探討[J].山東圖書館學刊,2019(6):18-25, 37.
[42] 石晶.我國省級公共圖書館玩具圖書館服務[J].圖書館論壇,2018,38(3):2-5.
[43] 陳雅.玩具資源建設及服務探索——以廣州圖書館為例[J].圖書館建設,2018(5):42-47,69.
[44] 嚴貝妮,曹娟.美國公共圖書館早期素養推廣的實踐解析與啟示[J].圖書館雜志,2017,36(4):90-96.
[45] 司莉,朱尹格格.我國少年兒童圖書館閱讀推廣服務研究——以13所國家一級少年兒童圖書館為樣本的分析[J/OL].(2022-08-15)[2022-12-04].http://kns.cnki.net/ kcms/detail/31.1108.G2.20220810.1845.008.html.
[46] 王英華.幼兒書目推薦——公共圖書館閱讀推廣新策略[J].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16(8):114-116.
[47] 朱驊杰.美國公共圖書館少兒推薦書目分析及啟示[J].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17(12):124-128.
[48] 劉青.德國公共圖書館少兒書目推薦服務實踐與啟示——基于對德國10家“起點閱讀——閱讀的三個里程碑”活動成員圖書館的調查[J].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21(4): 46-51.
[49] 祝玲.美國公共圖書館兒童早期讀寫服務實踐與啟示[J].圖書館理論與實踐,2021(1):85-90.
[50] 劉國敏,吳軍委.國外公共圖書館0~3歲嬰幼兒閱讀活動調查分析及啟示[J].新世紀圖書館,2018(10):74-78.
[51] CAMPANA K,MILLS E,CAPPS J,et al.Early literacy in library storytimes:a study of measures of effectiveness[J]. The library quarterly,2016,86(4):369-388.
[52] CAHILL M,JOO S,HOWARD M,et al.What is storytime good for and what makes storytime good A survey of public library directors[J].Journal of librarianship and information science,2020,52(4):1000-1014.
[53] KOCIUBUK J,CAMPANA K.An exploration of genres in storytimes[J].Journal of librarianship and information science,2020,52(3):905-915.
[54] GOULDING A,DICKIE J,SHUKER M J.Observing preschool storytime practices in Aotearoa New Zealand’ s urban public libraries[J].Library information science research,2017,39(3):199-212.
[55] 孔凡芳. \"故事共同體\" :幼兒早期閱讀推廣中的 \"故事介入\" 與社群建構——基于臺灣地區幼兒早期閱讀推廣經驗的研究[J].圖書館建設,2021(5):41-47,69.
[56] CAHILL M,JOO S,HOWARD M,et al.We’ve been offering it for years,but why do they come The reasons why adults bring young children to public library storytimes[J].Libri,2020,70(4):335-344.
[57] 鐘念儀,宋慧筠.公共圖書館說故事活動對幼兒閱讀素養發展之影響:以照護者觀點探討[J].教育資料與圖書館學, 2020,57(3):321-354.
[58] 崔彤.我國公共圖書館 \"故事時間\" 現狀調研[D].保定:河北大學,2018.
[59] 陳永嫻.閱讀,從娃娃抓起——英國 \"閱讀起跑線\"(Bookstart)計劃[J]. 圖書館理論與實踐,2008(1):101-104.
[60] 黃巾.英國嬰幼兒\"閱讀起跑線\"項目研究[D].重慶:西南大學,2018.
[61] 王琳,鐘永文,楊雪晶.基于英國Bookstart案例研究的嬰幼兒閱讀推廣策略[J].圖書館學研究,2013(4):69-73.
[62] 劉和發.從公共圖書館的教育使命看Bookstart項目及其啟示[J].國家圖書館學刊,2014,23(4):16-22.
[63] 陳麗君,林麗娟.臺灣公共圖書館推動 \"閱讀起步走\" 計劃之調查研究[J].圖書與信息學刊,2014,6(2):51-72.
[64] 隋鑫,王念祖.我國臺灣地區公共圖書館 \"閱讀起步走\"運動研究[J].國家圖書館學刊,2016,25(4):65-71.
[65] 代曉飛.\"Bookstart\" 在臺灣的實踐經驗及啟示[J].圖書館建設,2016(5):51-55.
[66] 范華秀.臺灣地區 \"閱讀起步走\" 計劃推廣十年:成效、困境與展望[J].圖書館,2021(11):76-81.
[67] 陳力勤.從 \"閱讀起跑線\" (Bookstart)到 \"悅讀寶貝計劃\" ——蘇州圖書館特色嬰幼兒閱讀服務實證研究[J].圖書館理論與實踐,2018(5):88-93.
[68] 許曉霞,陳力勤.Bookstart項目之于公共圖書館的意義及其在我國的實踐[J].新世紀圖書館,2017(12):26-30.
[69] 溫慧儀.美國公共圖書館早期讀寫能力培養服務項目ECRR的探析與啟示[J].圖書館學刊,2020,42(12):107-111.
[70] 祝玲.家庭參與的公共圖書館兒童早期讀寫服務研究——以美國ECRR項目為例[J].圖書館理論與實踐,2020(1): 36-40.
[71] 孫曉嘉.美國公共圖書館低幼兒童早期讀寫能力服務探究——以ECRR項目為例[J].圖書館建設,2018(12):76-83.
[72] 崔喜梅.公共圖書館嬰幼兒閱讀研究現狀及實踐探索[J].圖書館,2018(11):106-111.
[73] 徐曉冬.圖書館早期嬰幼兒閱讀推廣問題研究——以英國公共圖書館為例[J].新世紀圖書館,2018(4):90-95.
[74] 招建平.國內公共圖書館開展嬰幼兒服務的難點及對策研究[J].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18(3):116-121.
[75] 王巧麗.我國公共圖書館嬰幼兒服務研究[D].上海:華東師范大學,2017.
[76] 牛婷.嬰幼兒閱讀推廣的策略研究[D].昆明:云南大學, 2018.
[77] 張麗.英國低幼兒童的閱讀推廣服務研究[J].圖書館雜志, 2020,39(3):69-76.
[78] 陳素園,趙敏,張娟娟,等. \"互聯網+\" 時代公共圖書館—家庭—幼兒園三位一體的早期閱讀推廣模式研究[J].圖書館建設,2022(4):110-117.
[79] 黃貞杰.公共圖書館館員與兒科醫療人員推動嬰幼兒閱讀模式之研究[D].臺北:臺灣師范大學,2019.
[80] BARRATT-PUGH C,SPARROW H,ALLEN N.Identifying key factors in library-school partnerships to deliver a family literacy programme in Western Australia[J].Libri, 2021,71(4):407-418.
[81] BLOOMER B.Partnering public and school librarians for school readiness programming[J].North Carolina libraries,2021,79(1):7-10.
[82] TAYLOR M,PRATT E M,WHELAN M.Exploring the untapped potential of library-university partnerships:a focus on early learning[J/OL].(2021-11-22)[2022-12-04]. https://doi.org/10.1080/01616846.2021.2002095.
[作者簡介]
呂方婷 1995年生,上海大學文化遺產與信息管理學院2019級信息資源管理專業在讀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嬰幼兒早期閱讀推廣。E-mail:13524412567@163.com。
[收稿日期:2023-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