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課標對現階段小學數學教學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通過對課本和新課標的研究與分析發現,單元整體教學是適應新時代教學特點的良好教學方式。單元整體教學以核心素養為引領,通過調整教學結構、創設課程內容、建構有效情境,促進學生全面化、綜合化、持續化的成長、發展和進步。基于此,文章以小學數學五年級上冊“多邊形的面積”單元為例,通過平行四邊形的面積、三角形的面積以及梯形的面積重構大單元“多邊形面積”模塊,并展開教學設計,以推動學生主動探究,提升學生的學習質量和效率。
關鍵詞:核心素養;小學數學;單元教學;實踐策略
一、核心素養引領下小學數學單元教學實踐的價值分析
(一)符合新課程標準的核心要求
《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22年版)》中明確提出,數學課程學習需要構建素養型課程目標體系,從而促進學生形成數學思維和培養關鍵能力,鍛煉學生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思路本領。
基于核心素養的內涵、外在表現、形成途徑等問題,通過整合后發現其是呈邏輯性、系列性。綜合小學數學教材編排的特點,以單元為基本單位展開相應的教學實踐,能夠系統性地回答核心素養所提出的相關問題,并且給予學生充分的發展、創新、創造空間和機會,讓其在核心素養引領之下完成學習任務、積累學習知識,獲得數學學習能力和思維,從而逐漸進入深度學習的狀態。
(二)掌握“通法”,理解“通透”
學科大觀念的指導思想通過反映學科本質、鏈接教學內容,從而構建教育學過程中的核心概念框架,進而綜合目標、內容、情境等要素,構建獨立的教與學過程。在大觀念的引領之下,教師不再是單純地教學一個孤立的知識點,而是圍繞著主題進行結構化的拆解,提煉有效要素,形成以學生為主體的單元整體教學,幫助其在學習實踐的過程中逐漸掌握學習的“通法”,形成對知識本質的“通透”認識和理解,從而在掌握知識原理、內涵、結構等基礎之上完成轉化、遷移和創新,踐行學以致用的根本教學目的,實現數學學科育人的根本性功能。
二、以核心素養為引領的小學數學單元教學設計
(一)奠定基調——提煉單元大觀念,貫穿教學始終
若想科學、合理且有效地開展與組織單元整體教學,首要步驟是精準化地提煉單元大觀念。將單元內分散的知識點、方法論等聯結起來,以大觀念為主要線索,統領與建構完整的教學內容,從而創設匹配的單元整體教學承載形式,在環環相扣、緊密相連的步驟之中,讓學生通過完成學習任務獲得知識,以全局性、整體性的思維來考慮問題。
在“多邊形的面積”這一單元中,提煉大觀念則需要通過仔細分析教材內容、學情狀況,找到“已知”和“未知”之間的有效聯系,才能以此為基礎構建和創設驅動任務。
基于以上的分析,教師需要引出統領本單元的大觀念:多邊形的面積=每行面積單位的數量×行數。
繼而,教師可引導學生通過剪貼、移動、折疊等方式,對本單元所學習的多邊形進行如上圖的解構。學生通過親自動手、動腦驗證結論的適用性和準確性,從而在大觀念的引領之下解決各式各樣的實際問題。
(二)滲透思想——建構課程內容,統領教學活動
新課標明確提出,學生需要通過數學學習練就以數學眼光思維去觀察實際生活、以數學語言表達現實世界、以數學方法解決生活問題的能力。通過對這一要求的解讀和分析,落實到小學階段實踐教學當中,其實就是要有意識、有目的、有方法地去培養學生的推理意識,使其能夠通過簡單的歸納、類比、猜想等一系列數學活動,完成知識的學習轉化、遷移、應用等,從而在腦海中逐漸形成推理意識,對自己及周圍的生活問題,給出合理的解釋。
以培養學生“推理意識”為線索建構本單元課程教學內容,則更應該在單元大觀念的統領之下,以學生角度出發,系統化、有效化地布局課程內容,建構以“準備”“種子”“應用”“聯系”“拓展”為導向的實踐課程,以促進學生能夠在“多邊形的面積”知識模塊中掌握數學學習的方法,為以后更高難度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下頁表2對各個部分的內容進行解析。
(三)關注過程——明晰單元目標,指導教學活動
通過課程教學實踐活動的融合,素養型課程目標體系可以提煉為知識與技能、方法與過程、情感與態度三個方面,促進學生從不同角度、不同維度出發進入深度學習的狀態,在大觀念的引領之下創設以結果為導向的評價標準,為注重課堂的過程性表現打下堅實的基礎。
基于對大觀念和教材知識模塊的解析和整合,在“多邊形的面積”這一單元中,教師將組織開展準備課、種子課、應用課、聯系課、拓展課五種主題式課程類型,每一部分都有相應的知識滲透,并且存在著相互關聯、相互依存的關系。同時,圍繞著單元教學目標,教師也主張評價與學習活動共存,希望能夠促成“教學評”一體化,緊跟新課標的要求,指向數學學科核心素養促進學生持續化、綜合化的成長、發展和進步。
三、以核心素養為引領的小學數學單元教學實踐反思
以核心素養引領的單元整體教學,打破了以往知識模塊之間互相孤立的局面,使其在同一理念和指導思想之下相輔相成、融會貫通,在同一數學學習領域使用類似的方式解決多樣化的問題,提升學生的學習質量和效率。本文所凸顯的大觀念,即是本單元教學的知識本質,是引領學生進入深度學習的關鍵要素。而本節課所取得的良好效果,也為接下來更高難度的教學提供了思路,教師可以在此基礎上不斷地拓展、延伸、創新,根據教材知識內容、學情狀況整合出更為科學合理的教學辦法。
參考文獻:
[1]莊月蓉.大概念引領,重構單元教學優化策略分析[J].讀與寫:下旬,2021(12).
[2]陳新鳴.大觀念視角下的小學數學單元整體教學實踐分析[J].試題與研究:高考版,2021(03).
[3]劉珍妮.“大概念”視域下單元整體教學的設計——以三年級下冊“解決問題的策略”單元教學為例[J].小學教學研究,2022(32).
[4]肖煒清.基于大觀念真情境的小學數學“精彩學堂”任務驅動教學策略——以人教版數學四年級上冊“認識公頃”教學為例[J].廣西教育,202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