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 文章以高等數學課程教學為例,針對職業本科院校“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中存在的問題,探討“雙師型”教師隊伍的構建路徑。首先分析了“雙師型”教師隊伍的內涵和意義,指出構建“雙師型”教師隊伍是職業本科院校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必由之路。其次,闡述了職業本科院校高等數學課程的特點及對“雙師型”教師的要求。最后,從教師職前培養、在職培訓、職業發展等方面提出了具體的建設路徑。
關鍵詞 職業本科;高等數學;“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路徑
中圖分類號:G451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DOI:10.16400/j.cnki.kjdk.2024.23.027
Rese84arch on the Path of Building a \"Dual qualified\" Teacher Team in
Vocational Undergraduate Colleges
——Take Advanced Mathematics Teachers as an example
NIU Shuangshuang
(Hebei Vocational University of Industry and Technology, Shijiazhuang, Hebei 050091)
Abstract The article takes the teaching of advanced mathematics courses as an example to explore the construction path of the \"dual qualified\" teaching team in vocational undergraduate colleges, in response to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dual qualified\" teaching team. Firstly, the connotation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dual qualified\" teaching team were analyzed, and it was pointed out that building a \"dual qualified\" teaching team is the only way for vocational undergraduate college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alent cultivation. Secondly,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dvanced mathematics courses in vocational undergraduate colleges and the requirements for \"dual qualified\" teachers were elaborated. Finally, specific construction paths were proposed from the aspects of teacher pre service training, on-the-job training, and career development.
Keywords vocational undergraduate program; advanced mathematics; dual qualified teacher team; construction path
職業本科教育是我國高等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主要目標是培養具有較強實踐能力的應用型人才。為此,構建一支高素質的“雙師型”教師隊伍是關鍵。“雙師型”教師是指既具備扎實的理論知識,又具有豐富實踐經驗的教師,能把理論知識有效地轉化為實踐技能,為學生的成長提供全面指導。高等數學作為職業本科教育的重要基礎課程,其具備較強的理論性、邏輯性和應用性。因此,高等數學教學需要“雙師型”教師的參與,以實現理論知識與實踐技能的有機融合,提高學生的數學應用能力。本文以高等數學課程為例,探討構建“雙師型”教師隊伍的具體路徑,為職業本科院校提高教學質量提供有益參考。
1" “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的內涵與意義
1.1" “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的內涵
“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是指通過系統的培養、選拔和管理措施,打造既有較強理論基礎又具有豐富實踐經驗的教師隊伍。具體來說,包括以下幾個方面:教師應具備扎實的學科理論基礎,不僅要掌握本學科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還要具有較強的知識遷移和創新能力,能夠將知識靈活運用于實踐中;教師不僅要有一定的教育教學經驗,而且要有在相關行業工作的實踐經驗,并能將實踐經驗融入教學過程;教師應具備較強的實踐教學能力,熟悉教學設計、課堂組織、實踐指導等基本教學技能,理論結合實踐,指導學生開展實踐操作[1]。
1.2" “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的意義
構建“雙師型”教師隊伍是職業本科院校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必然要求。“雙師型”教師能將理論知識轉化為實踐技能,引導學生將所學知識應用于實際工作中,提高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有利于增強學生的就業競爭力,“雙師型”教師能緊跟行業發展需求,幫助學生掌握與職業崗位相匹配的實踐技能,提高學生的就業競爭力;有利于促進教師專業發展,“雙師型”教師通過行業實踐能不斷更新自身的知識結構,促進自身的專業發展[2]。綜上所述,構建“雙師型”教師隊伍是職業本科院校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關鍵,對于實現職業教育與行業需求的有機銜接,提升學生的就業競爭力,促進教師專業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2" 職業本科高等數學課程的特點及對“雙師型”教師的要求
2.1" 職業本科高等數學的特點
高等數學作為職業本科教育的重要基礎課程,具有以下主要特點(表1)。首先,具有較強的理論性和邏輯性,涉及眾多抽象的概念、公式和定理,教學中需注重傳授理論基礎,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其次,具有較強的應用性,廣泛應用于各領域,教學中應注重培養學生的數學應用能力,提高其解決問題的能力。最后,職業本科教育注重實踐性教學,高等數學課時相對較少,故教學內容選擇和教學方法設計需高度精細化[3]。職業本科高等數學課程的特點決定了其教學需要“雙師型”教師的參與。
2.2" 對“雙師型”教師的要求
2.2.1" 具備扎實的數學理論基礎
需具備扎實而全面的數學知識體系,包括代數、幾何、概率統計等領域;需深入理解數學思想與方法論,如抽象思維、邏輯推理等;保持對學科前沿的關注,了解最新研究成果和應用領域;具備良好的數學素養,在了解學生認知發展規律的基礎上設計適合學生認知水平和風格差異的教學策略,有效評估學生在各個階段內所達到或欠缺的技能,并根據評估結果制訂改進方案。
2.2.2nbsp; 具有豐富的行業實踐經驗
首先,工程技術領域的教師應有從事工程設計、項目管理等相關工作的經驗。這樣的實踐經驗可以使教師更加了解工程領域對數學應用人才的需求,并能夠將數學知識與實際工作相結合。其次,金融管理領域的教師需要有從事金融投資、風險分析等相關工作的經驗。通過實踐經驗,教師可以更好地理解金融行業對數學應用人才的需求,并能夠將數學知識與金融實踐相結合,在教學中設計出貼近實際情境的案例和活動。此外,在醫療健康領域中,教師需要有從事醫療數據分析、疾病預測等相關工作的經驗。通過實踐,教師可深入了解醫療行業對數學應用人才的需求,將數學知識運用到醫療領域。
2.2.3" 具備優良的教學設計和實踐指導能力
“雙師型”教師在教學設計和實踐指導方面需要具備以下能力要求。首先,在教學設計方面,教師應熟悉課程標準、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的設計。他們應根據學生的實際需求和背景,設計出富有挑戰性和創新性的教學案例,并在課堂上引入實踐環節,讓學生能將數學知識應用于解決具體問題。其次,在實踐指導方面,教師需具備指導學生進行數學建模、數據分析等實踐操作的能力,了解并熟練掌握各種數學工具和軟件,引導學生進行數據收集、處理和分析,通過有效點評和反饋來促進他們的成長。
3" 構建“雙師型”教師隊伍的路徑探討
3.1" 教師職前培養環節
3.1.1" 完善“雙師型”教師培養方案
高校應制訂系統的“雙師型”教師培養方案,增加行業實踐環節,為學生提供豐富的實踐機會,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例如,安排學生在校外實習期間進行為期3―6個月的企業實踐,參與企業的生產經營管理、項目研發等工作,積累行業實踐經驗。高校鼓勵師范院校與行業企業開展深度合作,共同制訂人才培養方案,共同培養“雙師型”教師。
3.1.2" 加強數學實踐能力的培養
在高校數學專業教育中,除注重理論知識的傳授外,還應加強數學建模、數據分析等實踐能力的培養。增加相關實踐課程,如數學建模實踐、大數據分析實踐等,安排學生獨立完成實踐項目,提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4]。鼓勵學生參加數學建模競賽、數據分析大賽等實踐活動,鍛煉其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1.3" 完善教師資格認證制度
將行業實踐經驗作為教師資格考核的重要內容,鼓勵具有行業實踐經驗的專家進入教師隊伍。針對不同學科的特點,制訂相應的實踐經驗要求,如工程技術類要求具有3年以上工程實踐經驗,金融管理類要求具有5年以上金融實踐經驗等。這樣可吸引更多行業專家加入教師隊伍,為職業本科教育輸送“雙師型”教師。
3.2" 在職教師培訓環節
3.2.1" 建立“雙師型”教師培訓體系
高校應建立學校內部的“雙師型”教師培訓體系,定期組織理論知識培訓和行業實踐培訓,提升教師的理論素養和實踐能力。在理論知識培訓方面,可以邀請行業專家舉辦高等數學前沿發展趨勢、數學建模方法等專題講座;在行業實踐培訓方面,可以安排教師實地參觀行業企業,了解行業需求并收集實踐案例,提高教學的針對性[5]。此外,高校還可以建立教師實踐交流平臺,鼓勵教師分享行業實踐經驗,促進“雙師型”教師的專業成長。
3.2.2" 鼓勵教師參與行業實踐
高校應鼓勵數學教師定期到相關行業企業進行為期3―6個月的實踐鍛煉,通過參與企業的生產經營、項目研發等實際工作,了解行業發展趨勢和崗位需求,并將實踐經驗反饋到教學中,提高教學的針對性和實用性[6]。高校可為教師提供行業培訓、實習等機會,持續提升教師的實踐能力。
3.2.3" 建立教師實踐經歷認定機制
高校應建立教師實踐經歷認定機制,將教師赴企業實踐經歷納入職稱評聘和績效考核體系,充分調動教師參與行業實踐的積極性。例如,將教師的行業實踐時長、實踐效果作為職稱評聘的重要依據,將行業實踐經歷與教師績效考核掛鉤,對參與行業實踐的教師給予相應的津貼或獎勵,促進“雙師型”教師持續發展。
3.3" 教師職業發展環節
3.3.1" 建立“雙師型”教師的職業發展通道
高校應建立教學型、研究型、行業型等多元化的教師職業發展通道,為教師提供不同方向的職業發展空間。例如,對于偏好教學的教師,為其打造教學專家的發展路徑,提供教學技能培訓、教學成果展示等支持;對于偏好研究的教師,為其搭建科研型教師的發展通道,提供科研項目支持、學術交流平臺;對于有行業實踐經驗的教師,為其開辟行業型教師的發展道路,提供行業合作、實踐經驗分享等發展機會。建立多元化的職業發展通道,有助于激發“雙師型”教師的職業發展積極性[7]。
3.3.2" 健全“雙師型”教師的績效考核機制
高校建立以教學實踐、行業實踐、學生培養等為主要考核內容的績效考核機制,充分評估“雙師型”教師的綜合素質和實踐能力。例如,將教師參與行業項目的時長、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學生的就業質量等作為重要考核指標,激發“雙師型”教師的主動性和創造性。高校根據不同教師的發展定位,采取差異化績效考核,更好地激勵教師的職業發展。
3.3.3" 完善“雙師型”教師的待遇保障機制
高校應提高“雙師型”教師的工資待遇和職業地位,為其在職業發展、職稱評聘、津貼補貼等方面予以傾斜,以此吸引更多優秀人才投身于“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例如,為具有行業實踐經驗的“雙師型”教師提供更高的工資待遇,在職稱評聘時給予優先考慮;為“雙師型”教師提供行業實踐機會,充分保障其職業發展需求。
4" 結論
構建高素質“雙師型”教師隊伍是職業本科教育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關鍵。以高等數學課程為例,本文分析了“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的內涵和意義,探討了職業本科高等數學課程的特點及其對“雙師型”教師的要求,并從教師職前培養、在職培訓、職業發展等方面提出了具體的建設路徑,為進一步完善“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提供了參考。未來,我們還需要進一步健全相關政策措施,為“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提供有力保障。
基金項目:河北工業職業技術大學2024年度教學改革研究課題“職業本科教育‘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的路徑研究——以高等數學為例”(YB20240312)。
參考文獻
[1] 馬萌.高職院校雙師型教師隊伍高質量建設研究[J].科教導刊,2023(34):99-101.
[2] 唐暉華.職業本科教育試點院校“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的思考[J].現代職業教育,2023(6):153-156.
[3] 唐世星,柯鳳琴,劉穎華,等.高職院校數學“雙師型”教師隊伍培養模式研究[J].科教導刊,2020(17):59-61.
[4] 張靜,聶大勇.淺談“雙高計劃”下高等數學課程之改革[J].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教學與研究,2022(10):131-133.
[5] 羅李平,楊柳,雷丹,等.轉型發展視閾下地方高校數學類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的構建——以衡陽師范學院為例[J].衡陽師范學院學報,2020,41(6):30-34.
[6] 王曉英.地方高校轉型期數學專業教師隊伍建設路徑的研究[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20,36(3):108-110.
[7] 羅維.關于高職院校高等數學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的思考[J].知識經濟,2023(4):127-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