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三全育人,即全員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旨在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高校輔導員在實施思想政治教育中,應聚焦于提升職業認知、注重隊伍建設、組織多形式教育活動、加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等策略,以營造和諧穩定的校園環境,提高教育的認可度和效果。以期通過對思想政治工作策略的系統分析和實踐探索,為高校輔導員的思想政治工作提供理論和方法上的支持,推動學生全面發展。
關鍵詞:三全育人;高校輔導員;思想政治工作
中圖分類號:G64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9052(2024)08-0135-03
引言
隨著教育理念的不斷發展和社會需求的不斷變化,高校教育不僅要關注學生的學業成績,還要注重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在“三全育人”的理念指導下,高校輔導員在學生思想政治工作中扮演著重要角色[1]。本文將探討“三全育人”視域下,高校輔導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及相應的策略。
一、三全育人的涵義
三全育人理念的核心在于培養學生成為全面發展的個體,這一教育理念不僅涵蓋了學生在智育、體育和美育方面的全面培養,更強調了這三個方面的相互聯系和相互促進,目標是培養出既有扎實學科知識和專業能力,又具備良好身體素質和高尚審美情趣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在這一理念指導下,學校教育不再是單一追求學術成就的場所,而是成為促進學生德、智、體、美等多方面能力協調發展的綜合平臺。智育作為基礎,旨在通過系統的學科教育和專業訓練,培養學生掌握堅實的基礎知識和批判性思維能力,為學生的職業發展和終身學習奠定基礎[2]。體育則關注學生身體素質的提高和健康意識的培養,通過體育活動不僅增強學生的體質,還能培養團隊精神和堅韌不拔的意志。美育的重點在于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和藝術修養,通過文學、音樂、美術等多種藝術形式的學習和實踐,激發學生的創造力和想象力,同時培養其對美好事物的鑒賞能力和創造美的能力。三全育人理念的實施,要求教育者不僅關注學生學業成績的提升,更要關照到學生的身心健康、社會適應能力和個性化發展。這種教育模式強調教育的個性化和差異化,鼓勵學生在各自擅長和感興趣的領域內發展,同時也促進學生全面素質的提高。通過這樣全方位的培養,目的是讓學生在知識學習、身體鍛煉和藝術感受中找到平衡,形成均衡發展的人格和全面的能力結構,為其未來的社會生活和職業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三全育人視域下高校輔導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
(一)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輔導員作為學生身邊的重要指導者和關懷者,在思想政治工作中承擔著引導、教育和幫助學生成長的責任。通過開展個性化的輔導和關懷服務,輔導員可以積極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幫助他們理清思想、明確目標,從而在思想上得到全面發展。輔導員可以通過心理輔導、情感關懷等方式,幫助學生解決心理困擾和情感問題,促進其心理健康和情感成熟。通過與學生的溝通交流,了解其心理狀態和需求,及時給予關懷和支持,幫助他們樹立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增強自信心和抗挫能力,實現心理健康與成長的全面發展[3]。輔導員可以開展生涯規劃與發展指導,幫助學生明確個人發展目標和職業規劃,拓展個人發展空間。通過對學生個人興趣、特長和職業傾向的了解,指導他們合理規劃學業和生涯發展路徑,提供相關資源和支持,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和職業觀,全面發展個人潛能,實現自我價值和社會責任的統一。
(二)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思想政治工作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貫徹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重要途徑和實踐載體。高校輔導員作為學生身邊的重要引導者和示范者,在思想政治工作中承擔著關鍵的角色和責任。高校輔導員通過思想政治工作,可以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道德觀念。通過積極開展思想教育、道德講堂、心理輔導等活動,以理論宣講、案例分析、個案輔導等方式,引導學生正確理解和把握馬克思主義、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思想理論,增強道德意識和法治觀念,提升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塑造健康向上的人格品質。高校輔導員通過思想政治工作,可以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他們通過開展個性化的輔導和關懷服務,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引導他們積極探索、自主發展,培養學生的德育、智育、體育、美育等多方面素質,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在輔導員的引領下,學生能夠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樹立正確的人生目標和價值追求,成為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新時代人才。
(三)維護校園和諧穩定
校園是學生學習成長的重要場所,穩定和諧的校園環境對于學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發展至關重要。高校輔導員在思想政治工作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和責任,能夠及時發現和解決學生思想動態中存在的問題和矛盾,從而維護校園的穩定和和諧,營造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環境。高校輔導員通過與學生的密切聯系和溝通交流,能夠了解到學生的思想動態和情緒波動。他們通過開展心理輔導、個性化關懷等活動,及時發現學生心理健康問題和心理困擾,幫助他們化解矛盾、排解壓力,從而維護校園內學生的心理穩定,防止心理問題導致的不良行為和事件發生,保持校園的和諧氛圍[4]。此外,高校輔導員還能夠積極介入和化解校園內的矛盾糾紛,減少因個人矛盾和不良情緒引發的校園事件,維護校園的正常秩序和安全穩定。通過開展矛盾調解、糾紛化解等工作,輔導員能夠促使學生之間加強溝通和理解,化解矛盾、化解糾紛,營造和諧融洽的人際關系,確保校園內各方面的工作和活動正常開展,為學生成長成才提供良好的環境和條件。
三、三全育人視域下高校輔導員思想政治工作策略
(一)聚焦三全育人要求,提升輔導員職業認知
在三全育人視域下,高校需聚焦于提升輔導員的職業認知,以更好地響應和落實全員育人、全過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教育要求。輔導員需擴展自身的角色和職能,不僅僅作為學生學習的指導者,更是其思想成長和心理健康的引導者。為實現這一目標,輔導員必須深化對教育的全面理解,認識到育人不僅限于傳授知識,更關乎學生品德的塑造、創新能力的激發和社會責任感的培養。與此同時,輔導員應當致力于優化教育方式,將傳統的教育方法與現代技術相結合,利用網絡平臺、社交媒體等新興工具,拓寬與學生的交流和互動渠道。通過豐富的教學內容和靈活多樣的教學形式,如翻轉課堂、案例討論、角色扮演等,輔導員能夠更有效地引發學生的思考和參與,增強其對學習內容的興趣和認同感,從而促進學生全面能力的提升。此外,完善的教育措施也是落實全方位育人指向的關鍵。包括制定針對性的教育計劃,關注學生個體差異,提供個性化的學習和成長指導。輔導員還需密切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和社會適應情況,及時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干預。此外,構建一個包容、開放的校園文化環境,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校園活動,提高其社會實踐能力和團隊協作精神,也是實現全方位育人目標的重要環節。這樣一來,輔導員不僅能夠提升自己的職業認知和教育實踐能力,更能夠引領學生走向全面發展的道路,實現知識、能力和品德的有機結合,為社會培養出更多具備全面素質的優秀人才。
(二)注重輔導員隊伍建設,完善輔導員選聘考核機制
高校輔導員的教學能力與綜合素質受多種因素的影響,承擔大量的工作任務,學習的時間有限,直接影響到輔導員的教學能力和綜合素質水平的提升,削弱“三全育人”工作成效。在三全育人視域下,高校需高度注重輔導員隊伍建設,完善輔導員的選聘和考核機制。要求高校系統地加強輔導員隊伍的建設,通過優化選拔聘用和考核評價機制,確保輔導員隊伍具備高素質和專業能力。具體來說,高校應制定明確的輔導員選拔標準和聘用程序,重視輔導員的政治素質、專業能力和道德水準,同時結合工作實際和成效進行動態考核,確保選拔機制的公開、公平和公正。考核評價體系應全面覆蓋輔導員的工作表現、職業態度、能力發展等多個維度,以此激勵輔導員不斷提升自身素質和業務能力。此外,高校還需要優化輔導員的工作內容與形式,構建一個有利于輔導員發揮作用的工作保障體系。提供必要的工作資源、營造良好的工作環境、確保合理的工作量和工作時間安排,以及為輔導員提供持續的職業發展機會和培訓支持。通過這樣的體系建設,可以有效提升輔導員的工作滿意度和職業歸屬感,從而更好地發揮其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關鍵作用。同時,為了進一步提升輔導員的職業修養和工作能力,高校應拓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學習途徑,包括但不限于定期組織專業培訓、鼓勵參與學術研究和交流、利用網絡平臺和資源進行自學等。通過多樣化的學習方式,輔導員不僅可以系統地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論知識,還能不斷更新自身的教育方法和策略,進而更有效地指導和影響學生,促進其全面發展[5]。通過加強輔導員隊伍建設、完善選聘考核機制、優化工作內容與形式、拓展學習途徑等措施,可以構建一個高效、專業、動態發展的輔導員隊伍,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有力的支撐,進一步推動三全育人目標的實現。
(三)組織多形式教育活動,增強學生思政教育認可度
高校輔導員的思想政治工作中,組織多形式的教育活動是提高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認可度的關鍵。要求高校輔導員不僅關注學生的集體需求,更要細致入微地關注每一位學生的個性化發展,通過多樣化的教育活動滿足不同學生的成長需求,從而達到優化育人效果的目的。在促進學生個性發展的過程中,輔導員應該充分認識到每個學生都有其獨特的性格、興趣和潛能。因此,設計和組織教育活動時,應當盡可能地提供空間給予學生個性化表達的機會,如個人才藝展示、特色社團活動、主題性研討會等,讓學生在參與中發現自我、實現自我價值,從而更加積極地認同和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同時,適應時代要求,提升育人質量是思想政治工作不可忽視的重要方面。輔導員需要緊跟時代發展的步伐,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和媒介,如社交平臺、在線教育資源等,創新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和形式。通過豐富的網絡資源和互動性強的在線平臺,不僅可以拓寬教育的渠道和邊界,還能夠增強教育活動的吸引力和影響力,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加貼近學生的生活和需求,從而提升育人質量。此外,推動管理創新,優化育人方式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輔導員應該積極探索和實踐新的管理模式和教育方法,比如實行項目化學習、案例教學、角色扮演等,這些方法能夠鼓勵學生主動參與和實踐,通過體驗和反思學習思想政治理論,使得育人方式更加多元化和有效化。通過以上措施,高校輔導員可以有效地組織多形式的教育活動,不僅能促進學生的個性化發展,滿足時代對高質量人才的要求,還能通過管理創新優化育人方式,從而顯著增強學生對思想政治教育的認可度,達到提高整體育人效果的目標。
(四)加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營造和諧穩定的校園環境
三全育人要求高校輔導員參與思政教育全過程,在教授知識的同時亦要關注學生心理健康,為學生健康成長和發展奠定堅實基礎。要求輔導員具備專業的心理健康知識和技能,還需要深入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和心理需求,以便于及時發現并有效解決學生在思想和心理上存在的問題。通過這種方式,輔導員能夠幫助學生建立積極的生活態度和正確的價值觀,增強他們的心理韌性和自我調節能力,從而在校園中營造一個和諧穩定的環境。為實現這一目標,輔導員需要采取多種措施。首先,應定期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素質培養活動,如心理健康講座、心理咨詢服務、壓力管理工作坊等,使學生能夠更好地理解和關注自己的心理狀態,學會有效的應對策略。其次,輔導員應主動與學生建立信任關系,通過日常交流和定期訪談,深入了解學生的個人經歷、學習壓力、人際關系等,以便于及時發現可能的心理問題并給予適當的指導和幫助。此外,輔導員還應鼓勵學生參與集體活動和社團組織,通過團隊合作和社交互動,幫助學生擴展社交圈,提升人際交往能力,從而提高其社會適應能力和心理健康水平。同時,高校輔導員還應與專業的心理咨詢師緊密合作,為需要特殊關注的學生提供專業的心理輔導和支持。通過建立校內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詢體系,確保學生在遇到心理困擾時能夠得到及時和有效地幫助。總之,通過加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高校輔導員不僅能夠幫助學生應對個人成長過程中的各種挑戰,還能夠有效預防和減少心理健康問題,進而營造一個積極向上、和諧穩定的校園環境,為學生的全面發展提供堅實的支持。
結語
綜上所述,三全育人視域為高校輔導員的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新的方向和要求。輔導員在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展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在實現這一目標過程中面臨著多樣化的挑戰和機遇。輔導員需要不斷提升自身的職業認知,優化教育方式,創新教育內容,加強心理健康教育,從而更有效地應對新時代學生的成長需求。此外,高校應加強輔導員隊伍建設,為輔導員提供持續的專業培訓和發展機會,確保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質量和效果。通過全員、全過程、全方位的育人策略,高校能夠為社會培養出更多全面發展的優秀人才,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貢獻力量。
參考文獻:
[1]王翔.新時代三全育人視域下高校輔導員專業能力提升路徑研究[J].江蘇建筑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3,23(04):108-111.
[2]劉慧.“三全育人”視域下高校輔導員思想政治工作探究[J].淮北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3,22(05):48-52.
[3]朱旭,蘇國紅.“三全育人”視域下高校輔導員隊伍建設新思路[J].哈爾濱學院學報,2023,44(01):128-131.
[4]何慧仔,石智生.“三全育人”視域下高校輔導員執行力的培育之探嘖[J].吉林工程技術師范學院學報,2021,37(09):34-36.
[5]汪恭敬.“三全育人”視閾下高校輔導員思想政治工作能力提升創新機制研究[J].廣西青年干部學院學報,2021,31(04):8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