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新課程改革在高中階段的全面推行和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在構建高中各學科有效課堂的教育教學中,微課成為了有效的輔助手段。微課能豐富高中課堂,也能有效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由于微課具有主題突出、指向明確、短小精悍、使用方便等特點,能有效幫助學生深入理解相關知識的重難點。所以,微課在培養學生關鍵能力、構建有效課堂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本文從微課的特點出發,針對高中教學中學生和教師這兩大群體的需求特點,提出微課在高中教育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關鍵詞:微課;高中教學;應用研究
【中圖分類號】G6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7-2539(2024)07-0114-03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信息技術已經成為重要的教學輔助工具,其中微課作為一種重要的教學形式,受到廣大教師和學生的認可。在開展高中教學時,要將理論與實踐相聯系,使學生能夠充分地理解和掌握技術知識,同時促使學生能靈活應用所學知識進行實踐。為了達到新課改的要求,教師要在教學方面進行多維度的創新,但這具有一定的教學難度,因此教師要善于應用微課教學,打造高效課堂,為優化教學提供支撐。同時微課具有一定的趣味性,能顯著提升學生對知識的興趣,降低學生學習知識的難度,活躍課堂氛圍,教師要充分利用好這一工具,打造高效率的課堂。
微課又名微課程,它是以微型教學視頻為主要載體,針對某個學科知識點(如重點、難點、疑點、考點等)或教學環節(如學習活動、主題、實驗、任務等)而設計開發的一種情景化、支持多種學習方式的新型在線網絡視頻課程。微課的概念內涵隨著時代的發展也在不斷豐富,教育部全國高校教師網絡培訓中心也給出官方微課定義——“微課”全稱“微型視頻課程”,它是以教學視頻為主要呈現方式,圍繞學科知識點、例題習題、疑難問題、實驗操作等進行的教學過程及相關資源之有機結合體[1]。在本質上把微課與教學過程緊密聯系起來,給制作微課和應用微課的一線教師指出了明確的方向。
(一)微課的特點
基于微課實用性的角度出發,首先要明確微課的應用特點。微課的主要特點是:第一,主題突出,指向明確;第二,資源多樣,情景真實;第三,短小精悍,使用方便;第四,半結構化,易于擴充。其中,短小精悍的特點尤為突出,也更能體現微課的特性,也使得微課在教育教學中具有廣泛的應用。但要注意的是,不能把微課和微視頻混淆在一起。微課的知識性、科學性、規范性和嚴謹性更突出,而微視頻對內容沒有特別的要求,主要注重關注度,也不需要教育工作者進行制作。本文描述的微課是指教育教學中可以使用的輔助教學內容的一部分,可使得抽象的、具體的、靜態的、動態的、微觀的教學變得簡單,微課的實質就是教學過程,但不能代替課堂的全過程,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提高效率的作用。
(二)微課的發展
隨著現代教育技術手段和資源的不斷更新和智能手機的使用不斷增多,各種各樣微視頻不斷涌現,微課也影響著高中各學科的教育教學。微課是“互聯網+”教育模式中的教學技術應用形式之一,近幾年,線上教學資源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關于微課的教學應用和實踐研究也逐漸增多。微課應用于教學,打破了時間和空間的界限,讓學生實現了隨時隨地的學習。不僅如此,隨著各類軟件的開發和應用,制作微課的技術越來越成熟,操作更加簡單、便捷。加上學生和教師兩大群體對微課都有應用的迫切需求,也給微課廣泛使用和改進提供了必備條件。
微課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學校學情,結合不同學科的重難點,以及課程標準和教材,針對某一模塊考點等構建微課系列,把知識形象、深刻地講解透徹,提升學生的科學思維等核心素養。但線上教學也有相應的弊端,例如課堂的節奏也不能根據學生的情況進行針對性地調整,師生的活動有限,50分鐘的一節課要求所有學生一堂線上的課高度注意力集中也很難。在這樣的情況下,學生急需一些高質量的微課,以解決師生分離模式的線上教學的一些弊端。所以,微課資源的建設更應該注重應用,真正能夠應用到教學的一線或者為學生的自學提供條件,教師要制備好一定數量的微課系列以供學生選擇使用,針對在使用中出現的問題不斷地修正,提升微課質量并且不斷擴充微課的類型,從而提高其利用效益,發揮其應用效果。
微課對于教師和學生的應用是不同維度的,就教師的教學和教研而言,微課的應用主要體現在促進教師專業發展、學科組教研以及區域網絡教研三方面。
(一)微課能促使教師教學教研水平提升
對高中教師這個群體而言,自己制作微課或觀看其他教師的微課都是提升教學水平有效途徑,也是有效的交流渠道。教師在觀看過程中,有效提取微課的教學設計和重難點的處理方式,并結合實際應用到自身的教學實踐中,特別是不同區域教學水平和處理方式有一定的差異,可以達到縮小教學差距的目的。除了學習資源的直接獲得外,還便于不同區域的教師針對微課中的問題展開交流,進行課堂教學和教學方式的相互研討,相當于網絡教研,有利于教師的專業發展和快速成長。對同一區域的教師而言,共同制作微課及相關的工作,有利于教師集體教研,也有利于快速構建出高質量、精品化、有特色的微課。
此外微課資源的數量也影響著微課的應用,積極開展校本微課教研,建立符合自己學生的微課資源庫。區域不同,語言表達邏輯不同,相應的校情和學情也各不相同,學生更熟悉自己教師的表達方法。微課短小的特點要求其語言邏輯必須精準,舉例反復斟酌,這有利于提高教師的教學能力。在準備的過程中,加深對核心素養落地的具體方式方法,讓微課在應用中發揮作用。學生更需要動態的過程,分析對與錯,輔助實例進行講解,關鍵是自己的老師講解更具有針對性。
(二)微課能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
從學生維度而言,針對高中學生,微課也具有很強的使用價值。在學習方式信息化和個性化、學生學習任務重時間緊的情況下,學生更迫切地需要一些短小的、情景化、案例型、實用型的資源類型來滿足應用需要。教師制作和使用微課時,要了解學生通過微課學習要達到的目標和所要掌握的能力,依據學生學習規律對課程內容進行整體設計。要能分清楚學生的類型明確學生能否適用微課教學根據學生的不同特點建構或使用不同類型的微課。例如有些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不強,基礎不牢固,就需要鞏固基礎的微課,并且要在微課中明確“需要記憶的知識是哪些”“需要簡單理解的有哪些”“需要靈活應用需要達到怎樣的要求”,這就需要建立用于鞏固基礎知識、難度不大的微課。例如,在高中生物學科的學習中,學生在學習減數分裂過程中,教師可以在學生學過的基礎上列舉核心概念,如同源染色體、姐妹染色單體、聯會、四分體、非同源染色體的自由組合等,講解的過程中注重形象地舉例,也可以多舉例。此外,在講解減數分裂的微課,注意著重分析減數分裂為什么要去觀察染色體的變化,支撐這種變化的結構基礎是什么,最后的結果是什么,對于不同生物的意義又是什么等等,使這類學生能理解和內化,降低重心和難度。
如果是針對“學優生”,即學習能力強,基礎知識夯實的學生,可構建提升能力的、注重邏輯思維培養的微課,這類微課情景資料分析需要呈現的文字、需要提取的信息和邏輯推理都很多,結論卻不多。但是學生不可能記錄資料內容,所需要掌握的也不僅僅是這個結論,是需要內化的能力和素養。學科素養和能力的培養需要真實的情景做載體,微課的針對性和可重復性就優勢凸顯。例如光合作用的相關科學史,微課就可以做很好的鋪墊,還原真實的研究歷程,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還可以讓學習能力強的學生自己動手制作微課,針對特定的內容,選擇針對性的練習或者內容進行講解。
針對“中等生”,這類學生有一定的學習基礎和解題能力,只是在做題中的個別環節會卡住,想不通或者答題切入點不準確。在教學中這類學生往往很認真、沒有大問題、學習很難拔高,也容易被任課教師忽視。對此類學生可以構建習題性質的微課系列,能有效地提升他們的綜合素質。
例如,高一學生在學習地理城鄉內部空間結構等內容時,常常遇到城鄉內部的各種結構關系的空間載體如何理解等困難,那么就可以通過微課構建當地的、真實的城鄉內部結構實例,可以在直觀、近距離的真實情境中理解并內化重要概念。
微課應用的再開發,主要是指針對在教學實踐中實際使用微課后還可以不斷完善的部分。教育要利用現有的資源和條件,想方設法地培養學生的各方面能力。
(一)學生制作微課
高中新課程改革重點關注學生關鍵能力的培養。這樣的培養目標可以用微課為載體,讓學生自己制作微課,講解知識點,給其他同學制作資源庫。學生制作微課的過程就是培養關鍵能力的過程。特別是對知識內容的深度理解和準確表達對于培養學生的學科素養是一種較好的方式。學生制作微課技術上不存在問題,可以獨立或者小組合作完成。在微課的制作過程中,小組成員通過討論、合作,尋求教師幫助的方式共同解決問題,這些有利于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
(二)微課類型的多樣化
構建知識網絡也是一類比較實用的微課類型。學生對知識點間的聯系總是想不到,比如對高中生物“病毒”這個知識點,學生知識儲備很多,也可以表述,但是卻不能構建一個完整的知識體系。其中,可以按照病毒的化學組成、結構分類、特性、生存條件、危害、作用價值等構建知識框架。針對這一問題,也可以構建班級或學校的微課庫,采取針對性的措施達到提升教學質量的目的
針對教學經驗豐富、教學水平較高的教師,可以制備一系列教學設計的微課,只是使用的對象是其他的教師,特別是對年輕教師幫助很大,對于提升整個備課組的教育教學水平具有重要作用,起到了優秀教師的引領、示范和推廣的作用,也能把一些優秀教師的成果傳遞下去。展示了優秀教師的教學設計的微課,輻射作用更大,傳承效果更好,有利于教師隊伍的持續發展。
微課作為一種教學輔助手段,對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提升教師的專業知識、提高學校的教研水平、延續優秀教師的教學效果等方面都有重要作用,在高中階段尤為明顯。但微課始終不能代替課堂教學,所以在教育教學實踐中既要充分利用微課的特點,又不能過分夸大微課的作用,合理、恰當地使用微課,才能真正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培養學生的關鍵能力。
(責任編輯:張玲玲)
[1] 胡鐵生,黃明燕,李民.我國微課發展的三個階段及其啟示[J]遠程教育雜志.2013,31(04)
[2] 于飛.淺談微課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策略[J].天天愛科學(教學研究),2023(11).
[3] 李廷忠.高中地理教學中微課的應用探索[J].新課程,2021(12):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