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研究運用實驗法等將本體感覺聯合核心力量訓練運用于高校攀巖主項學生的訓練中,并與單純的核心力量訓練進行對比分析,探討不同力量訓練對高校攀巖主項學生功能性動作篩查(FMS)的影響效果。研究結果表明,通過8周實驗前后的對比,本體感覺聯合核心力量訓練對改善FMS更具有積極作用,說明本體感覺聯合核心力量訓練能有效地改善軀干力量以及位于關節肌腱的本體感覺信息通過神經控制肌肉的準確性。
關鍵詞:本體感覺;核心力量;攀巖;功能性動作篩查
The Impact of Proprioception Combined with Core Strength Training on Students Majoring in Rock Climbing
CAO Lanmeng"" LI Xu"" TANG Shuanghao"" DAI Yibo"" YUAN Chunping*
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 Jianghan University, Wuhan,Hubei Province,430000 China
Abstract: The study uses experimental methods to apply the combination of proprioception and core strength training to the training of college students majoring in rock climbing, and compares it with pure core strength training to explore the impact of different strength training on functional action screening (FMS) of college students majoring in rock climbing. The research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combination of proprioception and core strength training has a more positive effect on improving FMS through a comparison before and after an 8-week experiment. This indicates that proprioception combined with core strength training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runk strength and the accuracy of proprioception information located in joint tendons controlled by the meridian, while increasing core stability, improving transmission efficiency in the core area, and reducing motion substitution compensation.
KeyWords: Proprioception; Core strength; Rock-climbing;Functional Movement Screen
中圖分類號:G881
DOI:10.16655/j.cnki.2095-2813.2024.29.000
基金項目:2023年度湖北省大學生創新創業計劃項目(S202311072031);江漢大學2023年度大學生科研重點項目(2023zd064)。
備注:無
作者簡介:曹蘭夢(2002—),女,大學本科,無職稱; 研究方向為體育教育訓練學。
通信作者:袁春平(1971—),女,碩士研究生,副高級-副教授; 研究方向為運動人體科學,yuanchunping@jhun.edu.cn。
普通作者:李旭(2003—),女,大學本科,無職稱; 研究方向為運動訓練學。
唐爽浩(2002—),男,大學本科,無職稱; 研究方向為運動訓練學。
戴一博(1986—),男,碩士研究生,中級-講師; 研究方向為田徑教學訓練理論與方法。
作者簡介:
曹蘭夢(2002—),女,漢族,本科在讀,研究方向為休閑體育。
李旭(2003—),女,漢族,本科在讀,研究方向為休閑體育。
唐爽浩(2002—),男,漢族,本科在讀,研究方向為休閑體育。
戴一博(1986—),男,漢族,碩士研究生,講師,研究方向為休閑體育。
通信作者:袁春平(1971—),女,漢族,碩士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為運動解剖學,郵箱:yuanchunping@jhun.edu.cn。
基金項目:2023年度湖北省大學生創新創業計劃項目(編號:S202311072031)。
攀巖運動,其根源可追溯至登山運動,它融合了體能,技能和心智能。我國的攀巖運動起初只在幾所高校開展,隨著攀巖運動正式進入巴黎奧運會,這項新興運動已成為當前學術界廣泛探討的熱點話題,吸引了眾多學者的深入研究。
功能性動作篩查僅由七個動作構成,可以對動作模式質量進行簡易評價,也可用于檢測本體感覺。FMS包含7個動作,每個動作均是0到3分。分別是:深蹲、直線弓箭步、主動直膝抬腿、肩部靈活性、跨欄架步、軀干穩定性俯撐以及旋轉穩定性。FMS將以其自身獨特的測試思路為攀巖運動專項力量測試提供新的理念與指導。
很多運動項目,如籃球的投籃、體操高低杠杠間連接及騰躍等動作,都涉及到本體感覺,同樣在攀巖項目中,出手的力度、方向、空中的位置、身體部位的協調,要求本體感覺的靈敏高效。本體感覺與單純的核心力量訓練實際上是一種互補關系,在單純的核心力量訓練的基礎上,結合本體感覺更強調肢體的平衡、協調與控制。在競技攀巖運動中,運動員通過穩定核心力量來控制身體平衡,同時核心力量區域可以作為紐帶,傳遞攀爬過程中至上而下的有效力量。結合攀巖運動這一特點,單純的核心力量訓練不能滿足攀巖者在不同坡度、不同條件巖壁上運動時對穩定性的動態需要。因此,本次研究將通過本體感覺聯合核心力量訓練繼續展開探討,達到1+1>2的效果。
1研究對象與研究方法
1.1研究對象
本研究以武漢市某高校社會體育指導與管理專業戶外主項班的學生為實驗對象,年齡為18-21歲,其中4名女生,16名男生。20名戶外主項學生均參加過一年以上系統的攀巖訓練,受試者自然情況如下:
1.2研究方法
1.2.1文獻資料法
通過中國知網、維普與萬方、學校圖書館等各種線上線下渠道,翻閱有關書籍報刊,核心期刊以及碩士論文等。通過查閱相關文獻,把握先進的的訓練方法和攀巖項目的研究進展,為實驗方案設計和訓練手段提供理論支持[1]。
1.2.2數理統計法
利用統計學軟件 SPSS26.0 以及 EXCEL 表格,將實驗組和對照組實驗前后所測的數據分別進行獨立樣本t檢驗,各項指標采用X±S 表示。P﹤0.05 表示呈顯著性差異,P﹤0.01 表示呈極顯著差異[2]。
1.2.3.實驗法
本研究通過FMS指標對戶外主項學生運動能力進行評估,總共分2組進行,每組10人。將這20名學生隨機分組后,其中10名學生(實驗組)進行8周的本體感覺聯合核心力量訓練以及另外10名學生(對照組)進行單純的核心力量訓練,通過FMS指標對受試者分別進行實驗前和實驗后測試[3]。本次研究所涉及到的本體感覺聯合核心力量訓練有:小海豚干擾訓練(小海豚,一種新興的本體感覺訓練器材)、閉眼單腿站立訓練和重心快速轉移訓練。
實驗組與對照組分別進行1周的預實驗和8周的正式實驗,在實驗開始階段,采取無任何訓練情況下受試者FMS的相關數據(訓練時間段剛好安排在開學以后,干擾因素小、訓練效果更明顯);第5周,測試干預后受試者FMS的評分,并組間進行獨立樣本T檢驗和組內進行配對樣本T檢驗,分析原因;第10周,分別測試對照組和實驗組的FMS評分,并組間進行獨立樣本T檢驗和組內進行配對樣本T檢,分析原因。
(1)實驗具體時間安排和地點
①實驗具體時間: 二〇二三年 年 九 月 一 日— 十一 月 二 日(實驗時間共計十周,預實驗安排在第一周,第二至九周開始進行正式實驗,第十周進行FMS測試)。每周訓練兩次,每次訓練時間 90 分鐘,分別安排在周二和周四18:00-19:30。
②實驗地點:江漢大學攀巖基地和江漢大學北區健身房[4]。
2實驗結果及分析
2.1實驗前實驗組與對照組 FMS 數據對比分析
FMS通過7個基礎動作,來檢測人體動作的代償現象。通過獨立樣本 t 檢驗,從表 2 看出實驗前實驗組與對照組 FMS 的七個指標(P>0.05)無顯著性差異。研究表明,在FMS測試中總分在14分以下的運動員更容易受傷,總分在14分以上的運動員受傷的可能性更小。
2.2本體感覺聯合核心力量訓練實驗中期實驗組與對照組 FMS 數據對比分析
在實驗中期,實驗組與對照組FMS數據對比分析見表 3。
實驗組和對照組的各項指標不存在顯著差異性,其中跨欄架、主動直膝抬腿、旋轉穩定性這三個指標幾乎沒有差異性。說明在實驗中期,這兩種訓練方法對實驗組與對照組產生的效果沒有明顯差別。從實驗初期到實驗中期,由于實驗遵循負荷遞增原則,實驗組所涉及的本體感覺聯合核心力量訓練只有閉眼單足站立訓練,且前期負荷小,因此訓練效果的顯著性不高,差異不大[5]。
2.3本體感覺聯合核心力量訓練實驗后實驗組與對照組 FMS 數據對比分析
在實驗后期,本體感覺聯合核心力量訓練實驗后實驗組與對照組FMS數據對比分析見表4。
實驗組與對照組 FMS 個別指標有差異性,其中旋轉穩定性,呈顯著性差異(P<0.05),說明這兩種訓練方法對實驗組與對照組產生的效果有明顯差別。在實驗組中,我們通過本體感覺聯合核心力量練習對軀干穩定性更具有明顯作用。在攀巖運動中的難度賽和攀石賽,需要在大仰角的巖壁坡度上攀爬,類似于攀巖運動中的難度賽和攀石賽,需要在大仰角的巖壁坡度上攀爬。運動員會受到巖壁所帶來的不穩定刺激,之前的穩定狀態不斷的被打破,因此需要不斷建立多方位的穩定狀態來保持自身的平衡,從而使得核心區域不斷加強。
2.4本體感覺聯合核心力量訓練實驗前后實驗組 FMS數據對比分析
從表 5 可以看出,本體感覺聯合核心力量訓練實驗組實驗前后的 FMS 各指標的對比中,過頂深蹲這項指標呈顯著性差異(P<0.05);旋轉穩定性和FMS總分呈極顯著性差異(P<0.01)。其中旋轉穩定性的差異性表現最大,這項動作要求學生的軀干運動能更好地傳遞能量,也要求其神經能更好地控制住肌肉運動,能從矢狀面、冠狀面兩個方面判斷出其運動速度與穩定性[7]。通過實驗組的訓練方法,訓練了一段時間后,很大程度上發展了核心區域傳遞的多向性,在速度攀巖中,運動員需要四肢借助巖點連續發力向上迅速攀登,過程中身體處于不穩定狀態并進行下一個躥跳的縱向運動動作,這種動作模式使得運動員必須注重身體各個部位的高度協調配合;FMS總分表現出極顯著差異,說明實驗組與對照組相比,實驗組訓練對于改善FMS取得更大效果;深蹲動作模式可以看出受試者下肢的靈活性和身體控制能力、骨盆和核心的穩定性,主要是用來評估受試者的雙側膝、踝、髖關節對稱性與靈活性以及軀干的穩定性。攀巖時,身體各部分需緊密配合,下肢通過蹬伸動作提供向上的推動力,上肢利用引體動作協助攀升,同時,軀干的收腹和屈髖動作也有助于保持身體的穩定性和平衡性。除去攀巖的專項特點,由于日常的核心力量訓練,髖關節周圍的深層的核心肌群力量增加,使的肌肉在工作時靜態穩定性增加,受試者的深蹲動作成績普遍得到提高。
2.5本體感覺聯合核心力量訓練實驗前后對照組 FMS數據對比分析
從表6 可以看出,各項指標雖都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但不存在顯著性差異(Pgt;0.05)。其中,肩部靈活性在實驗前后無變化,說明單純的核心力量訓練并不能改善肩部靈活性[8]。實驗前后對照組的平均提升幅度排名前三的是:跨欄架、過頂深蹲、主動直膝抬腿,平均提升值分別是:0.2、0.4、0.3。跨欄架、過頂深蹲、主動直膝抬腿,可對膝踝關節的穩定性進行評價。對照組進行的單純核心力量訓練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膝、踝關節的穩定性。但與實驗前后實驗組相比,實驗組的提升幅度更大,實驗組進行的本體感覺聯合核心力量訓練的方法激活了許多存在膝、踝關節的本體感覺器官,從而提高了膝踝關節的穩定性。
3實驗結論
核心力量訓練中,本體感覺聯合核心力量訓練效果要優于單純的核心力量訓練,所以在日常核心訓練中,應增加本體感覺聯合核心力量訓練的比重;同時,也可有效改善軀干力量以及位于關節肌腱的本體感覺信息通過神經控制肌肉的準確性;過頂深蹲、旋轉穩定性這兩個指標變化更能凸顯攀巖運動員核心穩定性的提高;研究也發現,單純的核心力量訓練并不能夠改善肩部靈活性。
參考文獻
[1]劉藝.上海市普通高校攀巖運動發展現狀與對策研究[D].上海:上海師范大學,2022.
[2]辛坤宗.本體感覺聯合核心力量訓練對田徑普修學生功能動作篩查的影響[J].運動精品,2022,41(05):27-29.
[3]盧李琴.身體功能訓練對高中體育特長生身體素質影響的實驗研究[D].昆明:云南師范大學,2023.
[4]張超.核心力量訓練對高校攀巖運動員平衡能力影響的實驗研究[D].廣州:廣州體育學院,2024.
[5]何哲慰,牛笛.速度攀巖項目的反應時特征與影響因素研究[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22,30(07):109-111,133.
[6]游國鵬.速度攀巖專項技術及關鍵段落肌電特征研究[D].上海:上海體育學院,2022.
[7]張基,徐佳琴.敏捷梯訓練對8~10歲兒童羽毛球步伐訓練的影響探析[J].當代體育科技,2023,13(13):73-77.
[8]賈媛迪.功能性動作篩查在兒童青少年乒乓球運動員損傷風險評估中的應用研究[D].上海:上海體育學院,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