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新時代,高校籃球教學的質量受到了社會各界的密切關注。高?;@球通過不斷地創新教學模式,實現教學質量的不斷提升,為球員個人成長和我國籃球事業的高質量發展貢獻了力量。文章對高?;@球訓練過程中均衡發展的關鍵要素的分析,從教練、球員、家長的視角對均衡發展戰略實施的價值進行了研究,提出要協調訓練量與強度、實現合作與競爭并舉、構建競賽與休閑并重的均衡教學模式,進而促進球員個人技能、團隊意識和身心健康等方面獲得全面提升。
關鍵詞:高?;@球訓練;均衡發展;實踐策略
基金項目:大連財經學院2020-2021年度校級教學改革專項課題,《融入抗阻練習的健美操課程對女大學生健康體適能的影響研究》,立項編號:2020dlcjig19。
一、引言
均衡發展,是指在高?;@球訓練過程中,使球員在個人的籃球技能方面、團隊合作意識方面和身心健康等方面獲得全面性的提升。而且,在高?;@球訓練過程中,采用均衡發展的教學方式,能夠有效地避免因為對球員開展過渡性的訓練而導致球員發生軟組織損害等風險,進而有利于延長球員的籃球職業生涯和我國籃球事業的高質量發展。
二、高?;@球訓練均衡發展的關鍵要素
(一)訓練強度與訓練量的均衡
高校在對球員進行籃球訓練過程中,訓練強度與訓練量之間具有非常密切的關系,而且對球員的訓練強度和對球員的訓練量之間又會相互制約。因為,對球員在訓練強度方面的決定因素,是具體的訓練頻率和具體的訓練次數。球員在訓練方面花費的時間的長短,也會與球員具體的訓練量方面產生了密切關系。為此,在高?;@球訓練的具體過程中,要注重訓練強度與訓練量之間的關系,兩者之間要保持一定的均衡,確保對球員的訓練能夠達到具體的預期效果。
在對籃球運動員具體的訓練過程中,如果過于過分地強調訓練的強度,對訓練量方面進行了一定的忽略,超負荷的強度訓練,球員也非常容易產生疲勞感,甚至會對球員的身體健康產生嚴重的影響。如果只側重于訓練量,對訓練強度方面進行忽略,對提升球員的體能和競技技能方面都會產生不利影響。因為沒有一定的訓練強度,會達不到預期的訓練效果。所以,在高?;@球訓練過程中,教練要做到訓練強度與訓練量之間的均衡,把握好兩者之間的關系,做到兩者之間的有機協調,使球員在訓練的過程中,體能方面、技能方面得到充分的發展,個人的潛力得到充分的挖掘[1]。
(二)合作與競爭的均衡
籃球屬于競技運動,需要球員保持良好的競技精神,不斷提高自身的競技能力。對球員開展籃球訓練是為了提高球員的競技能力,進而在球隊的比賽中獲得良好的成績。在高?;@球訓練過程中具體的訓練措施,對提升球員的個人能力作用明顯,而且也會對球員的身心健康、社會交際等方面各項能力的提升也會產生重要影響。所以,在籃球訓練的具體過程中。不僅要提升球員的競技能力,而且更要注重對球員團隊合作能力的訓練,讓籃球隊伍始終保持良好的合作勁頭,球員之間能夠密切地協作,形成團結協作、共同進步的良好氛圍。
高校籃球的訓練在強度方面與專業的籃球比賽相比來講相對較低,這種溫和的訓練強度適合開展一些具體的項目來提升籃球隊伍的合作能力。這雖然會對競技精神的發揮產生一定的限制,但是對團隊合作的價值培養方面作用更加明顯。為此,在籃球訓練過程中球員團隊精神的培養可以采取一系列的團隊活動的開展來實現。在具體的團隊活動訓練之中,使球員之間能夠充分地溝通交流,而且也會建立深厚的友誼,促使球員在個人籃球技能方面、團隊協作能力方面和社會交流方面獲得協調發展。
三、高?;@球訓練均衡發展的必要性
(一)教練視角
在高校籃球訓練過程中,教練的作用非常重要,是中堅力量。為此,需要教練在開展具體訓練之中,要深入考慮如何去打造一支綜合能力強的高校籃球隊伍,實現籃球隊伍的整體水平獲得不斷地提升,以及球員之個人優勢能夠獲得足夠的挖掘,實現球員競技能力的提升[1]。教練通過。均衡發展策略的實施,教練能夠對每個球員所擁有的具體特點進行掌握,把每個球員在技術潛力方面和擁有的個人優勢方面進行充分的發揮,而且能夠根據球員的個性化來提供針對性的訓練方案,使球員在綜合素養方面獲得進一步的提升,進而提升整個籃球隊伍的戰斗力。
同時,教練可以在籃球訓練過程中采取均衡發展的策略,來有效地避免籃球隊伍對一些核心球員的依賴性,避免在具體的比賽過程中由于個別核心人員的缺賽,而導致球隊信心的不足,在比賽的過程中無法把球隊的整體實力進行良好的發揮。所以,均衡發展的策略的實施,能夠讓教練更好地培養具有個人發展特長的球員,在具體的比賽過程中即使個別球員發生了變動,整個籃球隊伍的整體實力并不會產生太大的影響,整個隊伍能夠保持穩定的,發揮出競爭優勢。
(二)球員視角
高校籃球訓練采用均衡發展的策略,有利于球員在籃球訓練過程中享受同等的機會和相同的資源,能讓每一個球員把個人的潛力進行充分的發揮出來。在籃球競賽的過程中,需要球員的個人能力和團隊進行密切的配合,把團隊競技運動的魅力充分發揮出來。但在競技賽場上,每個球員都渴望自身成為最核心的焦點,通過個人實力的充分發揮來獲得現場更多的關注,進而成為整個籃球隊伍的核心成員。但是,理想目標的實現是非常艱難的,在追求自我實現的過程中,球員需要擁有與他人相同的資源和公正的對待,尤其是在籃球訓練的過程中,球員之間能夠得到相同的待遇,能夠感受到被球員之間和教練的尊重和彼此的重視,獲得信任,更加積極地投入籃球訓練之中,不斷地實現自我能力的超越。
另外,在高?;@球訓練的過程中,外部球員可能會由于自身的位置比較邊緣或者個人的技術相對偏弱而產生自卑的心理。這種自卑會對球員在比賽過程中的表現產生不利影響,而且會對整個團隊實力的展現產生影響,會導致球員更加地被邊緣化,最終對球員個人的身心發展和籃球團隊的發展都會產生不利的影響。為此,高?;@球訓練中采用均衡戰略,教練需要把每個球員在訓練過程中的進步和為團隊所做出的貢獻進行掌握并且客觀地對待,在訓練的過程中給予球員正面的鼓勵,不斷地提高球員的情緒價值,增強球員的自信心和整個團隊的士氣,為籃球團隊在比賽的過程中獲得更好的成績產生內在驅動力[2]。
(三)家長視角
球員在籃球競技事業的成功,離不開家長的全力支持。家長希望子女在籃球訓練過程中,個人技能獲得不斷地提升,籃球比賽中獲得較好的成績,同時也希望子女在個人綜合素質方面獲得持續性的提升。所以,在高?;@球訓練過程中,子女獲得均衡性的發展是非常必要的。一方面,家長希望子女在籃球訓練過程中人的技能和團隊的協作能力得到提升。另一方面,家長希望孩子在高校籃球的學習過程中能夠得到公正公平地對待,獲得相同的資源,在一個公正良好的氛圍中進行刻苦的訓練。另外,家長也希望孩子在高校籃球的訓練過程中,能夠不斷地獲得成就感,感受到籃球學習的快樂,這也是高校籃球訓練中采用均衡發展戰略的目的。
在籃球訓練中,對球員采用均衡發展的教學模式非常重要。因為,在高校籃球教學過程中,教練、籃球運動員和家長,都對球員的籃球訓練抱有各自的訴求,對球員開展均衡發展的教學模式,可以使教練、球員和家長的訴求得到一定的滿足。在高?;@球訓練過程中,通過綜合性的訓練方案的實施,對球員進行全方位的培養,對增強球員的綜合實力作用明顯。給予球員在訓練過程中的公平、公正的待遇,對提高球員的自信心,增強對籃球的熱愛以及團隊協作能力的不斷提升具有積極的作用,也能夠讓家長對子女在籃球事業的追求更加放心,更好地全力支持子女籃球事業的發展。所以,高?;@球訓練質量的不斷提升,需要教練、球員和家長的共同努力,才能把均衡發展教學模式的作用進行充分的發揮,為國家培養出更多的優秀的籃球運動員。
四、高校籃球訓練均衡發展的實踐策略
(一)訓練量與強度的均衡
1.堅持科學原則,制定高效的訓練方案
教練在對球員訓練方案的制定過程中,要堅持適度的原則,確保球員的訓練強度在合理的范圍之內。對球員的訓練強度不宜過高,因為高強度的訓練非常容易導致球員在身體軟組織方面造成損傷,不利于球員籃球事業的長期發展。但是,如果訓練方案中對球員的訓練強度要求太低,在方案的實施過程中,又不容易使球員的訓練達到預期的理想效果。所以,教練要把握好訓練量與強度的均衡性,采用循序漸進的方式,對球員首先開始力量方面的訓練,在球員力量提升之后,再開始速度方面的相關訓練,促使球員在力量和速度方面獲得提升,整體的身體素質達到標準要求之后,逐漸地提升訓練的強度[3]。另外,教練在對球員訓練強度的規劃方面,要立足結構化的原則,對球員在日常訓練的過程中要具有測試的思維來通過具體的標準進行量化,確保球員每一次的訓練達到預期的效果。
2.要堅持穩定性的原則,做好訓練強度和訓練量之間的規劃
對球員要把訓練強度作為基礎內容,來保證球員在籃球訓練過程中的連續性。教練在對高?;@球訓練的過程中,對球員的具體的訓練方案不能按照個人的喜好來安排,也不能采用集中式的瘋狂訓練。尤其是在開展籃球競賽之前,對球員開始瘋狂性的賽前訓練,促使球員保持神經緊繃,高強度的精神狀態。但是,一旦籃球比賽完成之后,很容易使球員的精神狀態產生松懈,在之后的訓練過程中會產生懈怠的情況,尤其對一些在個人技能產生進步的球員,精神層面的松懈會導致訓練效果不佳,取得的進步很難得到有效的鞏固[4]??偟膩碚f,高?;@球訓練的過程中,要保持訓練的穩定性,在訓練的強度和訓練量之間要保持協調。采用系統的思維,來實現高?;@球隊伍成績的穩步提升和球員的身體素質的持續性增強。
(二)合作與競爭的均衡
當前高校籃球訓練的教學模式實現改革創新,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但是部分高校在具體的訓練內容方面仍然相對單一,教練的教學理念相對傳統,缺乏創新性,而且在教學的過程中過于強調競技精神,對團隊的協作方面存在一定忽略的情況。為此,在高?;@球訓練過程中,教練需要做到合作與競爭的均衡,既要注重提升球員的個人競技技能,又要注重對團隊協作能力的培養,更好地滿足球員個人籃球事業的發展需求。
1.運用協作的方式來提升團隊協作能力
協作能力的培養非常重要。球員在訓練過程中,協作能力的提升有利于球員在性格方面、人際關系處理方面以及情感提升方面獲得益處。教練可以安排具體的協作內容,使球員之間需要相互的配合才能完成具體的訓練內容。而且,在協助的過程中要堅持民主性,讓球員能夠自主地把個人的意見和個人的訴求表達出來,為團隊協作精神的培養營造良好的環境。
2.運用游戲的方式來提高團隊協作能力
籃球作為競技運動,外部學生對于籃球的訓練興趣普遍較低。為此,高校教練在對球員進行籃球訓練的過程中,要注重趣味性的提升,實現自主運動和集中訓練密切地配合,引導球員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其中。教練可以創新游戲環節,來提升籃球訓練的吸引力。比如:可以采用分組的形式,增加競爭性的比賽環節,讓各小組之間產生一定的競爭關系。比如:傳球能力訓練,相互配合進行小組之間的對抗,引導球員參與其中,提升個人技能和協作能力。
(三)競賽與休閑的均衡
高?;@球訓練采用均衡發展策略,這就需要教練對每一位球員進行一視同仁地看待。在高?;@球訓練的過程中,對每一位球員進行充分的尊重和認同,不斷提升球員的訓練熱情。而且,教練還需要在球員的訓練過程中把握好休閑的度和競賽的度,實現競賽與休閑的均衡,讓球員盡量在相對輕松的氛圍中實現自我競技能力的不斷提升,引導球員保持良好的自信心,從內心深處喜愛籃球這一體育活動,進而可以保證球員在正式的比賽過程中,充分地發揮出個人的技能,進行團隊之間的良好的協作,促使籃球隊伍取得更好的成績[5]。
競賽與休閑的均衡,是籃球隊伍在比賽過程中成績的不斷提升,與球員個人在競技技能方面的不斷提升,實現雙贏的必然選擇。為此,教練在籃球訓練的具體過程中,要堅持競賽與休閑的并重,注重對球員在體育知識方面的引導,使球員建立良好的體育知識使用意識,讓他們在訓練過程中能夠不斷地把理論知識進行轉化應用到實踐過程之中,使籃球運動不但是競技性的體育活動,而且能夠實現球員的強身健體、修身養性,使球員在身心健康方面獲得統一。
五、結語
均衡發展教學模式在高校籃球訓練中的實施,需要實現訓練量與強度方面、合作與競爭方面、競賽與休閑方面的均衡,進而構成均衡發展教學模式的實施主體。教練通過為球員提供科學高效的教學內容,使球員個人能力和球隊成績獲得不斷提升,球員的個人價值的實現與籃球團隊整體的表現建立密切聯系。為此,教練在對高?;@球訓練的過程中,要注重在提升球員個人技能、團隊意識均衡發展,球員的身心素養也要實現均衡發展,進而實現球員綜合素質的全面提升,為我國高?;@球事業的高質量發展提供持續性動力。
參考文獻:
[1]姜文生.論高?;@球訓練中戰術意識的培養[J].當代體育科技,2023,12(14):44-46.
[2]周馳.高?;@球訓練效果的提升策略分析[J].灌籃,2023(4):31-33.
[3]尹娜,張增光.核心力量訓練在高?;@球訓練中應用的研究[J].灌籃,2022(5):4-6.
[4]丘文俊.關于高?;@球訓練理念與訓練方法應用的思考[J].青少年體育,2022(9):65-66,60.
[5]羅永磊,徐鑫.功能性力量訓練在高?;@球訓練中的應用研究[J].灌籃2023(2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