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課程改革背景下,如何創設教學情境,實現學科內容情境化、情境教學課程化、課程學習素養化,是高中思想政治教學提質增效的關鍵。教師可以巧設視頻情境,讓課堂教學多維化;巧設漫畫情境,讓課堂教學形象化;巧設謎語情境,讓課堂教學生活化;巧設故事情境,讓課堂教學趣味化。通過這樣的策略打造以境生情、以境明理的情理課堂,同步實現知識習得與素養培養目標。同時,要避免多媒體主宰課堂、情境泛濫和議題簡單、預設過于精細的教學誤區,提高課堂教學實效,追求品質課堂。
關鍵詞:高中思想政治;情境教學;核心素養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指出,重視以學科大概念為核心,使課程內容結構化,以主題為引領,使課程內容情境化,促進學科核心素養的落實。情境是運用學科內容、執行任務、展現學科核心素養發展水平的平臺。這些要求為新時代高中思想政治教師的課堂教學提供了重要方法和現實路徑。在課程改革背景下,如何優化教學情境創設并將情境設置、議題設計、知識生成和素養培育融為一體,實現學科內容情境化、情境教學課程化、課程學習素養化,在解決情境問題的過程中培育核心素養,是廣大教師亟須探究的重要課題,也是高中思想政治教學提質增效的關鍵。
一、以境生情,以境明理,打造情理課堂
教育的目的不是灌輸,而是點燃;教學的藝術不只是傳授知識,而是激勵、鼓舞,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運用多種策略精心創設教學情境,將學生置于樂觀的情感中,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和創新精神。
1. 巧設視頻情境,讓課堂教學多維化
視頻具有視聽結合、直觀形象的特點,巧用視頻創設教學情境不僅可以豐富教學內容,還可以打造生動、有趣的多維課堂,使學生進入生動、活潑的學習氛圍,提高課堂教學的吸引力、感染力和號召力,實現學生情感和行為上的同步參與,讓學生在沉浸式學習中發展思想政治核心素養。
例如,在教學統編版《普通高中教科書·思想政治》(以下統稱“教材”)必修1“偉大的改革開放”時,教師可以讓學生根據多媒體設備展示的本課核心知識點進行自主學習,初步認知本課教學內容。隨后,教師播放有關改革開放具體舉措的視頻,帶領學生回顧改革開放的探索歷程,在聲畫并茂的情境中,學生能夠受到觸動。然后,教師提出以下問題:“結合視頻,思考推動改革開放進程的歷史標志事件有哪些?這些事件對改革開放有何意義?”教師讓學生畫出改革開放進程時間軸,標出歷史事件節點,并結合教材補充標志性事件,完善時間軸。教師創設視頻情境,既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對改革開放的具體舉措有直觀的感性認識,又能為核心素養培養目標的實現奠定基礎。通過視頻,學生能夠深刻感受改革開放的發展歷程,鍛煉對關鍵信息的提取能力和分析能力。通過問題的逐步推進,實現知識體系的構建和核心素養的培養。
2. 巧設漫畫情境,讓課堂教學形象化
漫畫是一種具有特殊魅力的繪畫藝術,它以巧妙的構思、獨特的視角、簡單的手法來描繪社會生活中的現象,可以使抽象變具體,枯燥變有趣,深奧變淺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對于理論性、實踐性、綜合性和時代感較強的思想政治學科而言,巧用漫畫素材創設情境,能夠在教學中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引人深思。
例如,在教學教材必修4“唯物辯證法的實質與核心”中的“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辯證關系”這部分內容時,教師可以向學生展示漫畫《只吃水果的病人》(圖略)并進行解讀——漫畫中病人在病床上嚷嚷著醫生讓他吃水果,家人給他蘋果、香蕉,他都說這不是水果,他就要吃一個叫水果的東西。教師提出問題:“這個病人能吃到水果嗎?蘋果、香蕉和水果是什么關系?”學生展開討論并作答,教師點評學生的回答,引導學生糾正、補充并完善答案,并進行如下總結:病人的要求是沒法滿足的,因為水果泛指可食用的植物果實,不可能找出一個叫水果的東西,但有具體的水果,如蘋果、香蕉等。水果是從蘋果、香蕉等這些具體的個性事物中抽象出來的一個概念,這是它們之間的普遍性;而那些具體的水果之間的不同,即矛盾的特殊性。水果這一普遍性的事物寓于特殊性的事物之中。沒有特殊性的具體事物,就不會有那些普遍性的事物,這些共性的事物都要通過個性的事物來表現。反過來,世界上的事物無論怎樣特殊,它總是在特殊性中包含著普遍性,不包含普遍性的事物是沒有的。病人的錯誤之處在于將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割裂開,不懂得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教師繼續講述:“蘋果對紅蘋果、青蘋果、黃蘋果等來說,具體顏色的蘋果是特殊性,蘋果則是普遍性;蘋果相對于水果來說,水果是普遍性,蘋果則是特殊性。由此可見,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也就是矛盾的共性和個性不是一成不變的,其在不同場合下是可以相互轉化的。由于事物范圍的極其廣大和發展的無限性,在一定場合為普遍性的東西,在另一場合則可能是特殊性,反之亦然。結合漫畫,巧妙地講解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聯結、相互轉化這一知識點,讓學生在疑中學、從圖中悟,既活躍了課堂氛圍,又啟發了學生思維。
此外,在創設漫畫情境時要注意以下兩點:一是漫畫主題要貼切。漫畫很多,但符合教學內容又適合高中生閱讀的卻不多,要選擇能為教學內容服務、通俗易懂,且能激發學生興趣的漫畫來創設情境。二是選擇方式要多樣化。既可以讓學生推薦自己平時看的漫畫,又可以讓學生根據教學內容進行自主創作。這樣,不僅有利于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其理解教材,掌握所學內容,還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
3. 巧設問題情境,讓課堂教學生活化
結合心理學中的啟動效應理論可知,如果學生對所創設的情境感到熟悉,他們的心理就容受得到啟動,從而產生學習的內驅力,否則就會起到抑制作用。用問題創設情境,基于學生身邊的人和事這些容易啟動學生心理的素材,通過有目的、有層次地設置問題,學生解答,進而引出與教學內容有關的問題,將學生帶入與問題有關的情境中,從而實現學科內容情境化。這種情境創設方式能夠貼近學生的學習實際和生活實際,有利于學生深刻理解。
例如,在教學教材必修4“唯物辯證法的實質與核心”中的“矛盾的特殊性”這一知識點時,教師可以先介紹某名學生在生活、學習等方面的顯著特點,然后提問:“猜猜這名學生是誰?”學生回答后,教師又介紹某個班級的班風、學風,以及在學校管理中的突出表現,隨后提問:“這是我們學校的哪個班級?”待學生回答后,教師又趁機提問:“為什么同學們能夠猜對呢?其中蘊含了什么哲理?”學生思考后,教師進行指導:“同類事物中不同事物所具有的不同性質和特點,是哲學中矛盾的特殊性,它是一個事物區別于其他事物的內在本質和根據”。在思考問題的過程中,教師巧妙地把學生帶入所要學習的內容中,在完成教學任務的同時發展學生的思想政治核心素養。
創設問題情境取材于學生身邊的人和事,能夠讓學生以主人翁的態度積極參與學習活動,不僅鍛煉了學生的觀察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還培養了學生關心他人、關心集體的優秀品質,既有利于思想政治課知識目標的達成,又有利于思想政治課育人功能的發揮和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
4. 巧設故事情境,讓課堂教學趣味化
寓言故事、歷史故事、科幻故事、神話故事等具有主題鮮明、情節曲折、人物生動、細節豐富等特點,能引人入勝,讓人產生情感共鳴和思考。在課堂教學中運用趣味性故事創設教學情境,能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同時,巧設具有思辨性的議題,讓學生在具體、有趣的情境中展開思辨,深度思考其中的道理,有利于學生厘清認知,增強理解,提高深度學習能力和辯證思維能力。
例如,在教學教材必修4“世界是普遍聯系的”中“整體與部分的關系”這一知識點時,教師可以創設“田忌賽馬”的故事情境:戰國時期,齊威王與大將田忌賽馬,他們各有三個等級的馬:上等馬、中等馬和下等馬。由于齊威王的馬分別比田忌的相應等級的馬要好,所以一般人都認為田忌必輸無疑。但是田忌采納了門客孫臏的計策,讓田忌用下等馬對齊威王的上等馬,上等馬對齊威王的中等馬,中等馬對齊威王的下等馬。結果田忌第一場大敗,但后兩場大勝,最終贏了齊威王。齊威王目瞪口呆,不知道田忌從哪里得到這么好的馬。這時,田忌告訴齊威王不是因為他找到了更好的馬,而是因為他用了孫臏的計策,并引薦了孫臏,齊威王恍然大悟,立即召孫臏入宮并任命他為軍師。隨后,教師提出問題:“田忌用了什么方法獲勝?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什么道理?”根據學生的回答,教師作出總結:“田忌通過調整馬的出場順序而獲勝,從哲學層面來看這涉及整體與部分的關系問題及系統優化的方法。不局限于一匹馬的比賽結果,而是統籌全局,注重整體目標,體現了著眼于系統的整體性;根據對方的部署和馬的等級調整馬的出場順序,體現了遵循系統內部結構的有序性;通過合理安排出場順序,調整、優化系統結構,體現了注重系統內部結構的優化趨向。這個故事啟示我們應當樹立全局觀念,以綜合思維認識事物,立足整體,選擇最佳方案,實現整體最優目標。”這樣通過趣味性故事創設情境,有效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融入情境,領悟道理,構建認知體系。
二、堅持原則,規避誤區,追求品質課堂
教學情境種類多樣,教師可以通過開展辯論、表演、競賽、實驗、模擬等活動,以及學科發展史等素材創設情境。創設情境應堅持做到以下幾點。(1)情境內容要貼近學生的生活。發生在學生身邊的真實情境或與學生關聯度強的情境能引發學生的共鳴,讓學生在自我認知的基礎上修正、補充、完善、建構新認知,真正成長。(2)情境問題要有梯度性。有梯度性的問題具有層次性和啟發性,能提高學生的參與度,訓練學生的高階思維。因此,選材時教師要考慮情境問題的生成,設計問題時要對情境進行選擇和加工,做到情境與問題有機結合,充分發揮教學情境激思、激疑的基本功能,讓學生深度參與教學。(3)情境立意要遠。情境要有深遠的內涵和意境,引導學生在學以致用和理論聯系實際的過程中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從而實現知識獲得與素養培育齊頭并進。此外,教師還要規避以下三個教學誤區,以提升課堂教學實效,提高課堂品質。
1. 避免多媒體主宰課堂
現代多媒體設備給課堂教學帶來了革命性的變化和進步,使課堂變得更加直觀、生動,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熱情,但多媒體只是課堂教學的輔助手段,不能讓多媒體主宰課堂。如果刻意追求課堂上的現代化教學氣息,以錄像代替講解,以錄音代替范讀,以課件代替板書,就會把課堂變成多媒體展示課,把課堂上師生應有的情感交流活動變成借助多媒體進行的信息交互過程,背離多媒體輔助的原則,弱化教師的課堂主導作用。
2. 避免情境泛濫和議題簡單
通過多種形式創設議題情境、引導學生合作探究是思想政治課堂的亮點,但要注意避免課堂上出現教學情境的泛濫與議題的簡單。創設議題情境要與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相結合,突出課堂教學的重點和難點,注重生活性、針對性、典型性,仔細斟酌,恰當選用。同時,設計探究議題時要把好深度和廣度,避免為議而議。
3. 避免預設過于精細
課堂教學需要預設,但不能完全預設。課堂預設過于精細,就會制約學生的思維發展,使學生被動地跟隨教師的步伐。在制作和使用課件時,教師應當以促進學生思維表達能力的提高、讓學生積極參與為著眼點,不能追求將所有的教學環節都設計得完美、嚴絲合縫,使得教學過程變成教師的表演,課堂變成教師的舞臺,教師自編自演,學生成為觀眾,課堂上看不到師生思維碰撞的火花,教學中找不到學生主體的痕跡,難以讓發展思想政治核心素養目標真正落地。
基金項目:教育部福建師大基礎教育課程研究中心2021年開放課題——基于核心素養培育下的高中政治活動型教學策略研究(KCZ2021090)。
參考文獻:
[1]余文森. 核心素養導向的課堂教學[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7.
[2]侯小艷. 情境教學“三境”探幽[J]. 中學政治教學參考,2023(1):45-47.
[3]李安新. 生活化情境教學在高中思想政治課中的應用探究[J]. 智力,2022(7):85-87.
[4]董華姬. 淺談情境教學在高中思想政治課中的運用[J]. 黑河教育,2021(3):3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