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當前小學語文識字教學面臨的挑戰下,通過情境任務驅動提高教學效率,激發學生對識字的興趣是探討的重點。文章深入分析了小學語文識字教學的現狀,揭示了具體存在的問題和挑戰,研究情境任務驅動教學法在小學語文識字教學方面的實際運用與效果。
關鍵詞:小學語文;識字教學;情境任務驅動
隨著新的教育改革發展,小學語文教學的更新也顯著提升。小學語文的教學方法不斷創新,為學生打下了扎實的識字基礎。然而,小學語文識字教學的問題在于教學方法過于單一,導致學生對學習缺乏熱情,限制識字教學的成效。因此,探索更具效率和吸引力的小學語文識字教學方式變得尤為迫切。
一、小學識字教學的重要性和現狀
(一)小學識字教學的重要性
閱讀和書寫的基礎在于識字,必須提高學生的識字量,這對小學生至關重要。這涉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以及思維和文化素養的發展。因此,字詞教學一直是小學語文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環。
(二)小學識字教學的現狀
盡管在教學實踐中認識到了識字教學的重要性,但仍然存在一些挑戰。教師教學方式過于單一,導致學生處于被動接受狀態,學習過程缺少趣味性、自發性和積極性。
此外,當前小學語文識字教學所面臨的挑戰主要涉及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如何提高學習效能,以及如何促進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等方面。因此,情境任務驅動教學法的引入變得尤為緊迫。運用情境任務驅動教學法,以任務為引導,通過創設真實或模擬情境,讓學生積極參與并激發他們的求知欲。
二、情境任務驅動教學法的理論基礎
基于建構主義學習理論,情境任務驅動教學法著重于學生在實際情境中完成任務,從而構建他們的知識技能結構。在此方法中融入任務驅動的心理學原則,借助任務的推動力量,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動力。
運用情境任務驅動教學法,學生在完成具體任務的過程中掌握知識技能。這種教學方法以任務為中心,以情境為支撐,將學習任務設置在真實或模擬的情境之中,促使學生通過實際完成任務來掌握知識和技能。
采用情境任務驅動的教學方法,教師可以通過創設合適的場景和任務,引導學生主動參與,促進學生的實踐和提供及時的評價反饋。通過這一系列方式,教師能夠引導學生主動參與,提升他們學習時的興趣和效能。
三、情境任務驅動教學法在識字教學中的應用
(一)創設生活情境,激發興趣
為了讓學生更專注并激發學習欲望,在進行字詞教學時利用生活中的場景,如教師可以在教室模擬超市,將商品貼上生字標簽,給學生“購物資金”,讓他們挑選商品。同時要讀出商品標簽上的字才能“購買”。這樣能讓學生在熟悉的生活場景中認識生字。
(二)任務驅動,激發學習動機
教師可以根據所設定的場景,規劃具體任務,讓學生去完成。這些挑戰性和實用性相結合的任務,應當考慮學生的學習需求和現實生活情境。教師可以設計一項任務,要求學生到菜市場購買蔬菜并記錄它們的名稱和特點。
(三)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方法
在識字教學中,學生可以以小組合作的方式共同完成任務。這種方法有助于學生培養合作精神和團隊意識,同時也能在交流中相互學習。如在教授食物相關的漢字時,可以以小組學習的方式組織學生前往市場品嘗當地美食并記錄他們的味蕾體驗,這可以幫助學生在實踐中掌握和學習漢字知識。
(四)借助多媒體情境
通過動畫、視頻等方式展現生字相關的內容。比如學習“日”“月”“山”“川”等字時,播放自然界太陽升起、月亮變化、山川景色的視頻,在視頻展示過程中出現對應的生字,幫助學生直觀地理解這些生字所代表的事物。
(五)采用多元評價體系
多種形式可以被用來實施評價反饋,包括但不限于教師評價、學生自評以及小組互評。學生的學習情況可以通過評價反饋得到及時了解,并能據此調整學習策略以提高學習效果。另外,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他們也能調整學習策略以提高學習效果。
四、識字教學案例分析
(一)情境創設
故事導入情境。教師:“小朋友們,今天老師要帶你們去一個神奇的漢字王國。在這個王國里,每個漢字都有自己的小秘密。”然后,教師展示一幅有太陽(日)和月亮(月)的圖片,圖片中的太陽和月亮靠在一起,旁邊有一個閃閃發光的小精靈。教師開始講故事:“從前,太陽(日)和月亮(月)是很好的朋友。有一天,它們靠在一起,發生了一件很奇妙的事情,一個新的漢字誕生了,這個漢字就是‘明’,代表明亮的意思。”
多媒體展示情境。利用多媒體播放一段動畫,動畫中有白天陽光燦爛(展示日),夜晚月光皎潔(展示月),當太陽和月亮同時出現在畫面中時,畫面變得更加明亮(重點展示“明”字),讓學生直觀地感受“明”字的含義。
(二)任務驅動
任務一:漢字小偵探
教師:“小朋友們,在漢字王國里,還有很多像‘明’這樣由兩個小部分組成的漢字,它們的意思也很有趣呢。現在,老師給你們一些小線索,你們來當漢字小偵探,找出這些漢字。”教師把寫有“木”“林”“森”等生字的卡片分成兩組,一組是單個的字,另一組是組合后的字,打亂順序貼在黑板上。讓學生分組討論,根據“日”和“月”組成“明”的規律,找出哪些單個的字可以組合成黑板上其他的字,并說說組合后的意思。
任務二:漢字小畫家
教師布置任務:“現在,我們來當漢字小畫家。請你們用畫畫的方式來表現‘木’‘林’‘森’這些漢字的含義。”在畫畫的過程中,學生更加深刻地理解了這些漢字所代表的意思。
任務三:漢字小故事家
教師:“我們已經認識了這么多有趣的漢字,現在請你們用這些漢字編一個小故事吧。”學生分組進行創作,在講故事的過程中,學生鞏固了對這些漢字的認識和理解。
(三)實踐成果
一是識字效果顯著,通過觀察和課后小測驗,發現大部分學生能夠準確認讀和書寫《日月明》中的會意字,并且能夠理解這些字的構成和含義。二是學生學習興趣濃厚,在課堂上,學生參與任務的積極性很高,對這種情境任務驅動的識字方式表現出濃厚的興趣。他們在討論、畫畫和講故事的過程中都很投入,課堂氣氛活躍。三是學生思維能力得到提升,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鍛煉了觀察、分析、想象和表達等多種思維能力。
五、情境任務驅動教學法的成效
(一)顯著提高讀寫效率
通過設定不同情境和任務,學生可以在實踐中積極地學習漢字,迅速掌握大量字詞,提高識字效率。相較于傳統教學方式,情境任務驅動教學更加注重學生的積極性和實踐能力,從而有效提升學習效果。
(二)提升學生學習積極性
在合作學習和探究過程中,培養了學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和分析解決問題的技巧,幫助他們掌握漢字知識。這種自主學習的培養為學生未來的學習和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六、情境任務驅動教學法的未來發展方向
隨著教育格局的不斷演變和革新,情境任務驅動教學法的應用前景也將變得更加廣闊。未來的發展方向是更加關注學生的自主性和促進學生全方位能力的發展。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情境任務驅動教學法將進一步融合科技元素,創造更為生動、真實且具有趣味性的學習環境,以提升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曹嘉珉.實現小學語文高效識字教學的幾點思考[J].中國校外教育,2012(28).
[2]李吉林.情境課程的操作與案例[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