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課程是為學生而存在的,“一帶一路”音樂體驗式課程是由音樂教師自行設計,為學生“量身定做”的個性化音樂課程。本文圍繞“體驗”這個主題,從課程理念、課程總框架、課程展示與評價三個方面進行闡述,介紹了“一帶一路”音樂體驗式課程設計與開發的初衷、過程和實施途徑。
[關鍵詞] 體驗;音樂課程;創新;展示;探究;合作
南京市浦口區江浦實驗小學“在教室里眺望世界:‘一帶一路’國際理解課程的建構與實施”課題2020年被確立為南京市基礎教育內涵建設項目,2021年又成功立項為江蘇省教育科學“十四五”規劃課題。此項目從最初的主題游園活動,逐漸發展為江浦實小特色課程,經歷了七年的時間,在這樣一個完整的課程體系下,音樂課程以多種形式加入其中。學生通過項目式學習實踐,體驗到更多真實的音樂情境,關注到更多的音樂形象,有了多維度的音樂體驗,從而更精準地展示、交流自己的發現,越來越多的學生能主動地參與音樂活動。基于此,音樂組最大限度地優化教學資源,結合學校“一帶一路國際理解課程”的全新理念,進行“一帶一路”音樂體驗式課程的設計與開發。
一、音樂體驗式課程的理念
江浦實小致力于通過音樂體驗式課程的學習,從審美體驗、音樂情感體驗、創造性思維體驗等方面,全方位提升每一名學生的審美感知和藝術素養。通過一系列不同主題的音樂體驗式項目,發展學生的創新思維,促進學生積極、自信地參與創作、表演、展示等藝術實踐活動,逐步提高學生的藝術表現能力。
(一)音樂體驗式課程:重創新
在音樂課堂中,學生的參與度差異確實是一個普遍存在的問題。一部分學生可能對音樂充滿熱情,積極參與各項活動,而另一部分學生可能由于個人興趣不高而顯得相對被動。這種現象在創造性活動中尤為明顯,因為創造性活動往往需要更高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為了鼓勵每一個學生都積極參與到音樂活動中來,教師需要不斷探索和創新教學方法。其中,讓學生走上講臺進行三分鐘展示是一種值得嘗試的方式。在講臺前進行音樂知識介紹、藝術家生平解說、音樂作品分享、流行音樂分享等,小觀眾可以在同學的非專業展示中體驗不同風格、不同類型的音樂,從而開闊自己的音樂視野。
(二)音樂體驗式課程:重展示
音樂教室里小講臺前的課前三分鐘展示活動,是一個全員參與式的音樂體驗活動,開放式“樂星小舞臺”上的音樂表演則是更為專業的展示性體驗活動。
教師鼓勵更多有音樂特長的學生參與這項活動,表演形式不限,有歌唱、舞蹈、器樂等類型。學生在展示的過程中,自信心和表現力得到了培養和提升。學生也會在課余時間主動練習,這有利于培養他們的音樂素養和技能。教師設計各種情境活動,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和親身經歷,學生在親歷展示的過程中,從感受到認知,從概念到體驗,從理解到展現,逐步深入。教師與學生之間建立了緊密的聯系,學生在參與過程中獲得了強烈的成就感和深刻的學習體驗。
(三)音樂體驗式課程:重合作
課前三分鐘和“樂星小舞臺”兩項音樂體驗式活動,側重學生的個體展示,藝術節活動則突出了全員參與性,更加注重體驗感的培養。“班班有歌聲,人人都參與”的合唱節活動,將音樂與集體主義精神相結合,有效地增強了學生的集體榮譽感。一些主題性強的作品展示,有助于學生更好地了解和傳承優秀文化傳統。合唱、舞蹈專場比賽活動需要參與的學生齊心協力,共同完成作品。在參與體驗的過程中,學生學會了合作與協調,培養了團隊精神。
(四)音樂體驗式課程:重探究
課堂是學生探索未知、彼此交流的場所。從體驗式的個性化展示活動,到全員參與的藝術節活動,多元的音樂體驗從多角度激發了學生的音樂潛能。學生的音樂興趣被激發后,重回音樂課堂,結合大單元教學要求,通過整合同一主題、同一體裁、同一風格等一系列的音樂作品,教師與學生共同探究全新的課堂音樂體驗方式。
二、音樂體驗式課程的總框架
學校結合市基礎教育內涵建設項目“在教室里眺望世界:‘一帶一路’國際理解課程的建構與實施”的內容,依據“蓄力課程”的總規劃,設計了音樂體驗式課程的總框架,分為“課前三分鐘”“樂星小舞臺”“雛鳳藝術節”“蓄力音樂課”四大板塊。
(一)課前三分鐘體驗式課程
利用每節音樂課上課之前的三分鐘時間,引導學生按照不同的主題進行音樂技能展示。通過歌唱、舞蹈、演奏、音樂文化介紹、音樂家介紹等形式,由學生自主選擇,結合自己的音樂特長進行自助式展示。可以結合“一帶一路”國家的音樂文化特點進行展示。讓積累來源于每天的課堂,讓美好的音樂體驗由學生帶給學生。
(二)樂星小舞臺體驗式課程
“樂星小舞臺”是一個開放式的小舞臺,每天清晨學生在此展示自己的音樂特長。結合這個音樂特長展示的平臺,音樂組根據“一帶一路”國家的音樂特點,制訂每學期的演出課程,學生根據要求自主報名,各年級組分別進行網絡視頻海選,最終挑選最佳作品,制訂出節目單后,進行演出展示。學生會利用課余時間精心準備,雖然只是學校的一方小舞臺,但它可以讓參與的學生盡情地體驗與展示,更自信地參與音樂活動。
(三)雛鳳藝術節體驗式課程
在為期一個月的雛鳳藝術節中,班班有歌聲,人人有參與。合唱專場演出,每個學生都有穿上演出服上臺表演的機會;舞蹈專場演出,在各年級、各專業舞蹈隊的精品舞蹈展示里,“一帶一路”國家的舞蹈作品展示,讓學生站在教室里眺望世界的舞蹈藝術,共同探究音樂藝術如何喚起人的情感反應。
(四)蓄力音樂課體驗式課程
核心素養時代,教學設計由單一課時逐步轉變為大單元構建。教師有效整合教學資源,以音樂教材中的“一帶一路”國家音樂作品為探究內容,探索“蓄力音樂課堂”大單元教學設計,并以年級為單位,由音樂老師引領,進行體驗式學習。
三、音樂體驗式課程的展示與評價
課程是為學生而存在的,學生的興趣與需要、個性的充分發展是課程開發的重要依據。音樂體驗式課程以體驗為中心,突出了音樂的審美性,創設不同的實踐和體驗方式,讓更多的學生參與到音樂體驗活動中來,真正做到以美育人。
(一)課前三分鐘里,初識每個國家的音樂文化
結合學校的“課前三分鐘”活動,讓學生自由選擇三分鐘的表演主題,再結合自己的音樂特長,初步將“一帶一路”國家的音樂文化通過歌唱、舞蹈、演奏、音樂文化介紹、音樂家介紹等形式,由學生展現給學生。根據“一帶一路”國家區域劃分的六大板塊,分給六個年級,每個年級固定一個板塊,結合各國家的音樂文化特點,設定既好聽又具有學科性的主題:一年級的音樂主題定為“熱情的東亞”,二年級的音樂主題定為“浪漫的西亞”,三年級的主題是“神秘的南亞”,四年級的主題是“奇特的中亞”,五年級的主題是“美麗的獨聯體”,六年級的主題是“古老的中東歐”。
每個學年段的學生,根據確定的音樂主題,找到與國家相對應的音樂知識,每個學生根據自己的音樂特長進行表演、模仿、介紹和交流。同時,教師也會給出好的意見,結合當下流行的歌曲和世界性的主題活動,引領學生去探尋這些國家的音樂。比如2022年在卡塔爾舉辦的第22屆國際足聯世界杯活動,筆者正在執教二年級,蹭著世界杯的熱度,引領學生一起探索卡塔爾的音樂,在音樂世界中,師生又看見了不同的卡塔爾。
在校園里,可能常常會遇見類似Cosplay的學生,其實并不是在開展某項活動,正是為了營造“課前三分鐘”的表演氛圍而精心準備的,你會遇見穿著白袍戴著頭巾的阿聯酋男生,有點著美人痣、穿著“莎莉”的印度女生,還有穿著傳統靴子、戴著頭巾的捷克學生。為了更直觀地介紹和展現主題國家的音樂,在家長的支持下,學生各顯神通,也使得“課前三分鐘”課程成為學校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二)樂星小舞臺上,了解每個國家的音樂特點
“課前三分鐘”知識普及之后,教師將通過學校的“樂星小舞臺”讓學生進一步了解、認識“一帶一路”國家的音樂風格。每學年的9月份和3月份為“樂星小舞臺”的專題展示音樂會:9月份定為專題演奏會,3月份定為專題演唱會。在這兩個專題活動中,教師引領學生把“一帶一路”國家的音樂文化進行整理,精選和自己特長相關的音樂文化,在小舞臺上進行展示。學生在上臺展示之前,會結合主題做好相關的舞臺背景的幻燈片,層層篩選之后,呈現的都是精品,觀看的學生也能近距離聆聽、感受作品,多么完美的結合!小小的一方舞臺,讓學生更進一步了解“一帶一路”國家的音樂,開闊國際視野。
(三)雛鳳藝術節中,感受每個國家的音樂魅力
在課前三分鐘和“樂星小舞臺”這兩項活動中,學生對“一帶一路”國家的音樂文化都有了比較細致的了解,如何將這些國家的優秀作品更好地表現出來,讓更多的學生參與其中呢?每年的藝術節系列活動就是一個很好的契機!學校的合唱節已經成功舉行了兩屆,“班班有歌聲,人人會唱歌”的合唱理念,學生參與率100%。為收到多層次的學習效果,我們在原有方案的基礎上,結合學校的藝術節活動,調整方案:逢單數年,以合唱為主題,合唱的內容就是“一帶一路”國家優秀的合唱作品;逢雙數年,以舞蹈為主題,學生所展現的舞蹈作品要有濃郁的“一帶一路”國家的音樂風格。這樣交替進行,在聽覺和視覺上都有一個完美的碰撞與結合。
(四)聚焦課堂,學習每個國家的音樂作品
在豐富多彩的音樂活動中,學生或聽或看或參與,初步了解“一帶一路”國家的音樂文化。在各項活動中,音樂老師就像導演一樣。此外,還要抓好課堂這個主陣地!以學校的“雙杯”競賽、“教師素養”大賽等賽課為平臺,根據“一帶一路”國家中有特色的音樂作品,再結合現有音樂教材中的教學內容,挑選出適合小學生課堂學習的音樂作品。經過多方面的查閱資料,我們整理了系列可用教材:印度尼西亞民歌《木瓜恰恰恰》《恰利利恰利》《羅索河》,泰國歌曲《故鄉戀情》,孟加拉國民間音樂《腳鈴舞曲》,馬來西亞民歌《哈羅哈羅》,俄羅斯民歌《夜歌》,非洲民間音樂《非洲鼓魂》。結合大單元教學要求,教師帶領學生共同探究全新的課堂音樂體驗方式。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藝術課程標準(2022年版)[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22.
[2]章明.學科課程與深度學習[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22.
[3]柳語諾,羅旭.中美音樂課程標準的對比和啟示 [J].戲劇之家,2024(24):12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