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當前的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解題能力對于他們的數學思維和應用素養發展至關重要,其已成為教師教學工作的重點。為此,小學數學教師應指導學生有針對性地制作錯題本,充分利用錯題的啟示和引導功能,促進小學生解題能力的逐步提升。闡述了錯題本的概念,探討了錯題本在提升小學生數學解題能力方面的應用價值和應用策略,旨在促進小學生解題能力的穩步提升。
關鍵詞:錯題本;小學數學教學;解題能力
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已成為小學數學教師的核心任務。特別是在“雙減”政策提質增效理念的引導下,教師要更加注重“向課堂要效率”,致力于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優化教學效果及學生的學習成效。在教學中,教師需將提升學生的解題能力作為關鍵,指導學生掌握解析數學題目的技巧,確保學生的綜合能力穩步提高。為此,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制作錯題本,讓學生通過糾正錯誤、查漏補缺,促進數學思維的發展和解題能力的提升,實現數學核心素養的全面發展[1]。
一、錯題本的概念解析
錯題本,從字面上理解,就是一本集中記錄錯題和易錯知識點的本子。從更深層次的角度來看,它是一種高效的學習工具,用于記錄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做錯的題目和錯誤的原因。教師引導學生對錯題進行分類、總結并定期復習,有助于學生發現易錯點和知識盲點,提升學習的效率和針對性。一般來說,錯題本包含以下幾個關鍵部分:題目本身、錯誤答案、正確答案以及對錯誤原因的深入剖析。
二、錯題本在提升小學生數學解題能力方面的應用價值
根據新課標的要求,教師需圍繞抽象能力、推理意識、推理能力、運算能力、幾何直觀、數據意識等關鍵要素,培養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的發展與其解題能力的提升緊密相關。因此,教師在教學中應注重教授學生解題技巧,逐步提升學生的解題能力。在這一過程中,錯題本的應用尤為重要。具體而言,錯題本在提升小學生數學解題能力方面的價值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一方面,從教師的角度來看,通過引導學生分析錯題并制作錯題本,教師能夠更清晰地把握教學的重點和方向。分析錯題不僅能幫助教師串聯重要的知識點,還能促使學生更好地掌握解題技巧,從而有效規避錯誤,積累做題經驗。此外,通過分析學生的錯題,教師可以發現學生普遍存在的問題和薄弱環節,進而進行有針對性的教學,提升教學綜合質量[2]。
另一方面,從學生的角度來看,制作錯題本能夠讓他們更加精確地分析錯誤原因,提高解題速度和準確率。學生在分析正確解題方法的過程中,會不斷回顧和反思自己的錯誤,從而了解自己是否存在對知識點理解不透徹、對公式記憶模糊等問題。通過有針對性的改進,學生可以避免在解題過程中犯同樣的錯誤,進而提升解題能力。
綜上所述,錯題本在提升小學生的數學解題能力方面具有顯著的應用價值。它不僅能指導教師的教學,還能讓學生更加高效地學習。因此,教師應積極引導學生制作和應用錯題本,以促進其數學綜合素養的全面發展。
三、錯題本在提升小學生數學解題能力方面的應用策略
(一)強化錯題本設計指導,促進學生解題思維的發展
解題的過程實質上是學生接收知識信息,經過“消化吸收”,實現知識信息輸出的過程。具體來說,學生在學習數學知識時,需要運用理解、分析、推理和運算等能力,將所掌握的知識應用于解決實際問題。由于小學生的思維發展尚不成熟,學習方法也尚不完善,他們在解題的過程中容易出現審題不清、思路混亂等問題。因此,教師需要指導學生分析錯題并制作錯題本,以鍛煉學生的解題思維,幫助學生掌握解析同類數學問題的技巧,使學生避免解題誤區,提高解題效率和準確性[3]。
例如,在教學人教版數學二年級上冊中的“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二)”一課時,鑒于本課內容涉及較多運算,教師需要歸納易錯題目,并指導學生深入分析這些題目,總結其中的易錯點,制作錯題本。在學生制作錯題本的過程中,教師應要求學生遵循以下幾個原則:一是內容簡潔明了,便于查閱;二是錯題分類清晰合理,有助于系統性地復習;三是記錄方式便于回顧,以提高學習效率。對于100以內加減法的運算,學生常見的解題錯誤主要包括以下幾種。
1.對齊錯誤:在列豎式計算時,未將相同數位對齊,導致計算結果出錯。
2.進位和退位處理錯誤:在加減法運算過程中,忽略對進位或退位的處理,或在進位時沒有正確加上“1”,在退位時沒有正確減去“1”。
3.運算順序錯誤:在進行加減法混合運算時,忽略運算的優先級。
4.抄寫錯誤:在抄寫題目時,抄錯數字或運算符號。
為了幫助學生有效應對這些錯誤,教師應指導學生根據個人在解題過程中常犯的錯誤,結合上述原則制作個性化的錯題本。具體來說,學生可以在錯題本的題目信息欄中記錄錯題的來源和類型;在錯誤原因欄中深入分析錯誤產生的原因,如計算失誤、對相關知識點理解不清等;在正確答案欄中詳細寫下正確的解題步驟;在反思總結欄中總結錯誤類型,并歸納出有效的解題方法。通過這樣的方式,學生可以更加清晰地梳理解題思路,增強學習自信心。
(二)發揮錯題本的導向作用,使學生掌握解題技巧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采取多種方法,充分發揮錯題本的導向、驅動功能,引導學生將自己做錯的題或典型錯題整理成錯題本,可以使學生深入分析錯誤原因,從而在遇到同類題目時避免再次犯錯,穩步提高解題能力。此外,這也有助于學生找到適合自己的數學學習方法,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4]。
例如,在人教版數學三年級上冊的“長方形和正方形”一課中,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面積計算是教學難點,也是學生解題時容易出錯的地方。對此,教師要緊扣本節課的教學要點,指導學生在分析題目的過程中積累經驗,掌握正確的解題技巧。以下是一些典型的易錯題目及其分析示例。
題目1:一個正方形的邊長是4厘米,這個正方形的面積是多少平方厘米?
答案:4×4=16(平方厘米)(正方形的面積=邊長×邊長)
本題著重考查學生對正方形面積的計算方法的掌握,學生容易因為對正方形面積的概念理解不清或對公式運用不熟練而出現解題錯誤。
題目2:一個長方形的長是8厘米,寬是4厘米,如果寬增加2厘米,那么新的長方形的周長增加了多少厘米?
答案:原本的長方形的周長=(8+4)×2=24(厘米)
新的長方形的周長=(8+4+2)×2=28(厘米)
新的長方形增加的周長=28-24=4(厘米)
本題考查學生對長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的理解,由于題目中出現變量,學生容易計算出錯。
題目3:一個正方形的邊長是5厘米,如果邊長減少1厘米,那么新的正方形的面積減少了多少平方厘米?
答案:減少的面積=(原面積-新面積)=(5×5) -(4×4)=25-16=9(平方厘米)
本題考查學生對正方形面積的計算方法的理解,學生容易因為邊長變化而計算出錯。
題目4:一個長方形的長是10厘米,寬是5厘米,如果寬減少1厘米,那么新的長方形的長和寬的比例是多少?
答案:長寬比=新長∶新寬=10∶(5-1)=10∶4=5∶2
本題考查學生對長方形的長和寬的比例問題的理解,學生可能因題目出現動態變量而計算出錯。
綜上所述,在探究和解析典型錯題的過程中,學生能夠產生新的思維,規避解題誤區,掌握更實用有效的解題技巧,并形成良好的解題習慣。
(三)建立學習小組,分享解題經驗
為穩步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教師要最大限度地發揮錯題本的功能,將其融入學生學習的各個環節,以促進學生解題思維的發展,使學生掌握多種解題技巧。對此,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自發組成學習小組,在交流討論典型錯題的過程中,拓寬知識視野,掌握更有效和更具創新性的解題方法和策略。在集體討論的過程中,學生可以針對各自的錯題進行交流互動,以掌握更多的解題技巧,為后續更深入地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5]。
例如,在教學人教版數學四年級下冊中的“小數的加法和減法”一課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自主組建學習小組,針對典型錯題或各自在日常作業、隨堂測驗中做錯的題展開深入的討論與交流。通過這種方式,學生可以相互借鑒有益的學習經驗,進而提升個人的解題能力,掌握更多樣化、更有效的解題方法。具體實施時,教師可先指導學生自行組成4—6人的學習小組,并選出組長。小組成員在完成小數加減法的練習后,需要將自己做錯的題記錄在小組的錯題本上。依據教學進度,教師可在固定時間,例如每周五下午,組織各小組開展錯題討論會,共同分析錯題,探討正確的解題方法。比如,在進行小數加減法的豎式計算時,確保小數點對齊是正確運算的基礎,但許多學生在實際操作中常忽視這一點。例如,計算“1.39+4.5”時,未對齊小數點,得出1.84或18.4的錯誤答案。針對這類錯題,小組成員可以展開充分討論,明確指出錯誤原因,并分享各自的解題經驗和技巧,從而提高解決同類問題的效率和準確性。同時,教師應定期抽查各小組的錯題本,以全面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為學生提供必要的指導和幫助,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小數加減法的知識。
(四)運用錯題本展開復習,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
在學生復習的過程中,錯題本發揮著重要的作用。錯題本收集了學生在以往的學習中做錯的各種題目,學生通過回顧錯題本,能夠針對自己難以攻克的問題進行深入分析,從而深化對相關知識點的理解,實現查漏補缺,并熟練掌握解決各類問題的方法。
以人教版數學五年級上冊中的“小數乘法”為例,這部分內容是小學數學教學的重點和難點。由于小數乘法對學生而言相對復雜,學生在計算過程中容易出現小數點移錯位、商的對位不準確等問題。在復習階段,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小數乘法這一題型進行專題研討,讓學生再次分析記錄在錯題本中的相關題目。學生可以先嘗試獨立寫出解題步驟,再對照正確的解析,從而加深對相關知識點的理解,進一步提升解題能力。
結語
總之,在新時期的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應當著眼于提升學生的數學解題能力,指導學生制作與利用錯題本。通過充分發揮錯題本的啟發與導向作用,強化學生的認知能力和思維能力,推動學生解題能力的持續進步與穩健發展,實現數學教學效果的提升。
[參考文獻]
許小燕.淺談小學數學“錯題本”的妙用[J].當代家庭教育,2022(1):160-163.
趙婧.小學數學錯題的利用現狀及改進措施[J].小學生(下旬刊),2022(8):121-123.
馮明慧.淺議小學數學錯題本的使用策略[J].亞太教育,2019(2):72.
馮玉蘭.談核心素養下小學數學錯題資源的巧妙利用[J].科普童話,2020(24):2-3.
陳雯婷.培養逆向思維" 提升數學解題能力[J].新教育,2022(26):8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