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產教融合作為推動職業教育邁向現代化的關鍵舉措,在會計教育領域同樣蘊含著巨大潛力。本研究聚焦高職“企業財務會計”課程的創新教學模式,期望通過深化產教融合,提升學生綜合運用理論與實踐知識的能力。隨著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的不斷發展,會計角色產生了從數據錄入員到數據分析師的重大轉變。鑒于此,本研究運用案例分析、調查問卷等多種方法,探尋既能夯實學生理論基礎,又能激發其創新能力的教育路徑。在深入剖析現有課程內容的基礎上,緊密結合行業需求,倡導“案例驅動+數據分析”的教學模式。該模式旨在為學生搭建起全面的知識體系,著重培養他們解決復雜問題的能力。本研究為高職會計教育改革提供了新的視角和路徑,有助于學生在數字經濟時代的職業發展道路上穩步前行。
關鍵詞:產教融合;現代職業教育;企業財務會計;教學模式
一、概述
隨著大數據與人工智能等前沿技術的發展,企業財務工作的內涵與模式正發生著深刻重塑,財務人員的職能由傳統的核算、監督向著能夠解讀數據并為決策提供有力支持的角色轉變。這種變革浪潮對高職會計專業人才的培養規格和模式都提出了更為嚴苛的要求。
當前,盡管產教融合已被廣泛研究且成果頗豐,但在高職“企業財務會計”課程這個特定范疇內,尤其是針對現代技能的培養方面,仍存在很大的探索空間。鑒于此,本研究從產教融合的獨特視角出發,運用多種研究方法,構建“案例驅動+數據分析”這一創新教學模式,以培養兼具扎實理論基礎和實踐能力的學生。
二、產教融合理論與現代職業教育的關系
(一)產教融合理論
產教融合理論源于教育與產業界對深度協同發展的共同追求。其核心是突破傳統邊界,達成資源共享、人才共育和科研共創,以提升教育質量和人才培養效率。該理論基于需求導向、雙贏互惠、持續創新和系統協調四大原則,這些原則相互關聯,保障產教融合穩步發展,在人才培養、資源配置等多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二)現代職業教育
現代職業教育是我國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旨在培養德技兼修的人才以適應社會經濟發展。它借助校企合作讓教育內容對接市場需求,增強學生實踐能力。現代職業教育重視終身學習,倡導個體持續更新知識技能,其教育模式多樣,包括課堂教學、在線課程和實習實訓等,推動跨學科知識融合應用。
(三)產教融合與現代職業教育的關聯性
產教融合是現代職業教育發展的關鍵驅動力,二者緊密相連。校企合作下的產教融合意義重大,能讓職業教育響應行業變化,教育內容實用前瞻,課程貼合市場需求,還可引入實踐教學,提升學生能力,推動教師成為“雙師型”教師,共享和優化資源,借企業反饋提升教育質量。
三、高職“企業財務會計”課程現狀分析
(一)當前教學模式概況
高職“企業財務會計”課程教學目前多以理論講授為主,教師于課堂講解會計理論、剖析核算方法并佐以例題教學。這雖能確保知識系統性,助力學生構建知識體系與理解會計原理,但存在明顯不足:實踐操作少,學生畢業后難以快速適應工作環境,教學內容滯后于企業實際需求,且學生參與度較低,缺乏學習主動性。
(二)產業需求分析
新經濟環境下,企業對會計人才的需求呈現出多元化和專業化的趨勢(詳見表1)。
(三)學生能力現狀
高職會計專業學生面臨著諸多能力瓶頸,嚴重制約著他們應對未來財務環境的能力,以及在數據驅動決策、跨部門協作等方面的發展。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1)技術敏銳度低。以企業常用的高階財務軟件為例,多數學生僅能掌握財務軟件的基本操作,像復雜數據分析、構建財務模型等功能難以駕馭。(2)主動學習意識弱且依賴性強。在學習過程中,不少學生習慣等待教師安排任務、給出答案,缺乏主動探索新知識的熱情。
四、基于產教融合視角的創新教學模式設計
“案例驅動+數據分析”教學模式借助真實案例,助力學生理解企業財務會計運作,涵蓋業務核算、報表編制、成本計算、決策以及風險管控等內容。該模式能有效培養學生多種能力,推動學生從被動學習向主動探索轉變,激發創新思維,提高實操技能。
(一)教學法:理論與實踐的橋梁構建
1.教學目標的融合
“案例驅動+數據分析”模式的教學目標是使學生能夠快速掌握企業財務核算方法并能應用于實際場景。(1)案例驅動促進理論與實踐融合。引入企業真實案例,將抽象的財務概念具象化,激發學生參與和思考熱情,為學生提供實踐機會,推動理論向應用轉化。(2)數據分析加強理論與實踐對接。基于財務核算基礎數據進行趨勢分析和比率分析,利用分析結果指導核算調整、優化核算重點。
2.教學內容的選擇與整合
教學內容的選擇與整合考慮兩個關鍵因素:(1)案例來源與篩選。案例來源廣泛,如校企合作、行業研究機構、公開商業案例庫等,其中校企合作可提供一手真實企業運營案例。案例篩選時,重點關注其代表性、實效性與教學知識點的契合度。(2)數據選取與分析內容。開展數據分析教學時,應選取多種企業財務數據,如收入、成本和現金流等。數據分析重點為趨勢分析與比率分析,以幫助學生了解企業財務狀況,為企業決策提供依據。
3.教學過程的實施
教學實施的案例導入與講解環節,案例導入可采用情景模擬或小組討論方式。講解時,深度依據學生知識儲備和課程目標確定,要深入剖析關鍵環節和決策點,廣度涵蓋多方面知識背景,借助提問、提示引導學生挖掘案例與理論知識的聯系。在數據分析操作與引導上,若條件允許就用特定軟件工具(如Excel等),受限則手工計算分析。
(二)虛擬實訓平臺:模擬真實產業環境
1.虛擬實訓平臺在創新教學模式中的重要性
(1)提供真實模擬環境。虛擬實訓平臺是創新教學模式的關鍵部分,其高度仿真的產業環境,能模擬企業組織架構,各部門間存在真實業務往來,且財務流程完整規范。有助于學生理解企業運營,突破傳統教學理論學習、缺乏實操體驗的局限。
(2)增強實踐能力。模擬環境可極大增強學生的實踐能力。例如,在成本核算環節,平臺提供成本數據,學生運用理論知識處理數據并編制報表,實現理論與實踐的結合。
2.具體財務相關操作示例
(1)財務核算。在虛擬實訓平臺上,學生如同置身真實企業般開展財務工作,平臺提供如銷售訂單、采購發票、員工薪酬記錄等豐富的業務數據,學生據此精準核算收入、成本和費用。
(2)風險評估模擬。學生利用平臺數據和信息評估企業風險。以某制造企業為例,其資產負債率、流動比率的變化能反映償債風險的變化,同時還要考慮利率波動等外部因素影響,進而提出應對策略。
(三)實施策略:全方位的教學保障
為確保“案例驅動+數據分析”教學模式有效實施,教學保障策略涵蓋以下四大關鍵維度:(1)教學內容與企業需求對接。課程設計密切追蹤行業動態,確保傳授的知識技能高度匹配市場需求。(2)個性化教學方法。基于學生特性定制教學設計,通過項目導向、互動討論等方式激發學習熱情,滿足不同學習風格的需求。(3)資源配置優化。充分利用虛擬實訓平臺與在線資源,為學生創造沉浸式的實踐學習環境,加速理論向實踐的轉化。(4)建立多元化評價體系。采取過程性評價,包括學業成績、實踐技能與創新思維在內的多個指標,確保學習成果的全面考量,促進綜合素質提升。
五、實驗設計與數據分析
(一)實驗設計
1.樣本選取
本研究以我院大數據與會計專業2022級二年級學生為研究對象,通過隨機分組的方式,將學生分為實驗組與對照組,每組90名學生,保證兩組學生在初始狀態下具有相似性,從而減少因學生個體差異對實驗結果造成的干擾。
2.教學模式干預
(1)對照組:傳統講授法。教師主要以課堂講解、書本知識傳授為主,學生通過聽講、做筆記、課后練習等方式進行學習,較少涉及企業實際案例和實踐操作環節。
(2)實驗組:“案例驅動+數據分析”教學模式。在案例引入與業務核算指導的基礎上開展數據分析并提出決策建議。教師先引導學生按要求完成核算任務,啟發學生思考財務原理。接著,以核算數據為依據,教師指導學生運用數據分析工具,如Excel高級功能、專業軟件分析模塊等進行深入分析。
(二)方法與數據
1.測量工具
采用會計專業教師開發審定的標準化財務知識測評題庫,涵蓋多領域,用于全面客觀評價學生知識技能。
2.測試過程
實驗前,實驗組與對照組同時統一進行前測,測試內容含選擇題(30%)、判斷題(10%)、簡答題(15%)、案例解析(45%),保證結果準確可比。一學期教學干預后進行后測,題庫與前測基本一致(部分調整),對比兩組教學模式后的知識技能變化,評估學習成效。
(三)結果與討論
1.描述性統計分析
對照組和實驗組的前測和后測成績描述性統計量如表2所示。分析結果顯示,對照組和實驗組在前測和后測成績上均存在顯著差異,實驗組后測成績均值(74.41分),顯著高于對照組(66.66分),提升約7.75分,顯示干預效果顯著。根據實驗設計,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來比較對照組和實驗組在前測和后測成績上的差異,具體統計分析結果,如表3所示。檢驗結果顯示,對照組與實驗組在前測成績上沒有顯著差異(P=0.473),而在后測成績上,實驗組顯著高于對照組(P<0.001),表明實驗干預對提升后測成績具有顯著效果。
六、結論與建議
本次研究驗證了“案例驅動+數據分析”教學模式在高職“企業財務會計”課程中的有效性,成功激發學生內驅力,提升批判思維和問題解決能力。這一模式體現了產教融合在職業教育變革中的作用,使教學內容更貼近實際工作場景。
然而我們也意識到研究的局限性,包括樣本的地域限制和條件特定性。未來,我們計劃擴大樣本范圍,納入學生和教師反饋,適應技術發展,并推動跨學科合作。建議高職院校積極推廣創新教學模式,優化課程設置,鼓勵教師參與跨學科培訓,增強教育多樣性和實用性。積極迎接技術革新,深化產教融合,共創教育智能時代,助力學生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魏曉彬,徐建群.1+X證書制度下高職會計實訓一體化教學研究[J].職業教育,2022,11(2):203207.
[2]王海潮.基于高職會計專業的教學模式數字化研究[J/OL].中國高校人文社會科學信息網,2024:111.(20240415).https://www.sinoss.net/c/20240415/6389"35.shtml.
[3]洪斌.高職財務與會計教育教學模式的創新與發展[J].現代教育與實踐,2024,6(6):155156.
[4]盧應濤.產教融合視域下現代職業教育改革路徑研究[J].黑龍江教師發展學院報,2024,43(6):107110.
課題項目:甘肅省教育科學“十四五”規劃2023年度一般課題,產教融合視角下現代職業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以《企業財務會計》教材開發為切入點(課題批準號:GS[2023]GHB1454)成果
作者簡介:劉麗(1978—"),女,漢族,甘肅慶陽人,碩士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會計專業教學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