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差異化教學是一種重要的教學理念和策略,它強調根據學生的個體差異采取不同的教學目標、內容、方法和評價,以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促進每個學生的全面發展.本文分析差異化教學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重要作用,指出初中數學教學中實施差異化教學存在的問題,并提出實施分層教學、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提供多元學習資源、建立多元評價體系等運用策略,以期為初中數學的差異化教學實踐提供參考.
【關鍵詞】差異化教學;初中數學;分層教學
1引言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推進,以學生發展為本的教育理念日益深入人心.然而,在實際的初中數學教學中,面對學生學習基礎、認知風格、興趣愛好等方面的差異,許多教師仍沿襲“一刀切”的傳統教學模式,導致學生的個性化學習需求難以得到滿足,數學學習興趣和思維能力發展受到影響.差異化教學正是針對這一問題而提出的,它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強調因材施教,為不同學生提供適合的學習目標、內容、方法和評價,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提高學習效果.
2差異化教學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重要作用
2.1滿足學生不同的學習需求
初中階段的學生正處于身心快速發展時期,他們的數學基礎、學習能力、認知風格等存在較大差異.差異化教學強調根據學生的不同特點和需求,提供不同層次、不同風格的教學內容和方式,讓每個學生都能在原有基礎上獲得最大限度的發展.例如,對基礎薄弱的學生,教師可以通過課前補差、課中個別指導等方式給予針對性幫助;對學有余力的學生,教師可以布置一些拓展性、探究性的任務,激發他們的數學潛能.
2.2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
初中學生普遍活潑好動,缺乏持久的學習動機.生硬呆板的教學模式往往難以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差異化教學通過創設與學生認知水平相匹配的問題情境,引導學生主動探索、合作交流,在生動有趣的氛圍中體驗數學學習的樂趣.差異化教學還注重培養學生的數學自信,讓每個學生在力所能及的任務中嘗試成功的喜悅,逐步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久而久之,學生對數學的興趣和熱情就會不斷增強[1].
2.3促進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發展
數學思維能力是初中數學教學的核心培養目標,包括邏輯推理、數學抽象、直觀想象等多個方面.傳統的“填鴨式”教學難以有效促進學生數學思維的發展,而差異化教學則更加注重為學生提供動手實踐、自主探究的機會,引導學生在具體的操作和探索中發現規律、構建概念、優化策略,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逐步形成敏捷的數學思維.
3初中數學教學中實施差異化教學存在的問題
3.1教學目標設置雷同
許多教師在設定教學目標時,往往只關注知識目標,而忽視了能力目標、情感態度目標的差異化.他們通常按照教材的統一要求為全體學生設定相同的教學目標,忽略了學生在認知基礎、學習能力等方面存在的差異.這種教學目標設置的雷同化,導致教學內容和教學進度也趨于一致,無法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教師沒有根據學生的實際水平和特點,為不同層次的學生設定有梯度、有針對性的目標,使得教學缺乏靈活性和適應性[2].
3.2教學內容缺乏靈活性
課堂教學中,教師大多按照教材的統一順序和內容進行講授,較少根據學生的接受能力進行內容的取舍與重組.面對全班學生,教師通常采用統一的教學內容,沒有考慮不同層次學生的認知特點和學習需求,對教材內容缺乏靈活地處理和差異化的設計.這種同質化的教學內容難以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需求,忽視了學生在知識基礎、興趣愛好等方面的差異.對于基礎薄弱的學生來說,教學內容可能過于抽象難懂;而對于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而言,教學內容又顯得過于簡單,難以引起學習興趣.教學內容缺乏靈活性,限制了學生學習積極性的發揮,不利于因材施教的實現.
3.3教學方法單一
不少教師在數學教學中仍然沿用“一言堂”式的講授法,缺乏對教學方法的創新與改進.他們習慣于按照自己的思路和節奏進行知識傳授,很少考慮學生的接受能力和學習特點,忽視了學生在學習風格、思維方式等方面的差異.單一的教學方式無法適應學生學習風格的差異,不利于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在這種教學模式下,學生被動地接受知識灌輸,缺乏參與探究和交流的機會,課堂氛圍顯得沉悶乏味.教師對學生的個性化學習需求關注不夠,沒有根據學生的特點靈活運用啟發式、探究式、合作式等多樣化教學方法,導致教學效果難以達到預期.
3.4評價方式單一化
當前,初中數學教學的評價主要以筆試成績為主要依據,評價方式單一、重結果而輕過程.教師往往通過統一的考試來評判學生的數學學習情況,片面強調分數的高低,而忽視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表現和進步.這種評價模式難以全面、客觀地評價學生的數學學習狀況,忽視了學生在知識掌握、能力發展、情感態度等方面的差異表現.單一化的評價方式不利于學生個性特長的發現和培養,也無法為教師提供及時的教學反饋,難以有效指導教學.
4差異化教學在初中數學中的運用策略
4.1實施分層教學,因材施教
分層教學是差異化教學的重要策略,它根據學生的數學基礎和學習需求,將學生劃分為不同層次,制定與之相適應的教學目標、內容和方法,進而開展有針對性的教學.通過分層教學,教師能更加精準地把握每一層學生的學情,有的放矢地實施教學干預和指導,最大限度地提升每一個學生的數學學習效果[3].
例如以教學“隨機事件與概率”為例,筆者在教學時,根據前測情況,將學生分為A(基礎較好)、B(基礎一般)、C(基礎薄弱)三個層次.對于A層學生,筆者強調概率的應用,提供一些生活情境中的隨機事件,引導學生提出問題,并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讓學生在實踐應用中鞏固概率知識、發展數學建模思想.對于B層學生,筆者通過創設游戲情境,如擲骰子、抽牌等,引導學生在動手操作中經歷隨機事件,初步感受概率的大小與事件發生的可能性之間的關系,并在具體情境中理解概率的意義.對于C層學生,筆者則注重基本概念的講解和練習,通過大量的例題分析和類比,幫助學生理清隨機事件、概率等概念,并逐步提高其在概率上的計算能力.課后,筆者還為不同層次的學生布置了難易程度不同的作業,并有針對性地進行答疑和輔導,使每個學生都能在原有水平上得到提高.
4.2開展小組合作學習,優化互動方式
小組合作學習是差異化教學的另一重要策略.教師將全班學生分成若干個異質小組,每組由學習基礎各異的學生組成.小組成員圍繞共同的學習任務展開討論與合作,讓優勢生帶動邊緣生,共同探討問題的解決方案.在小組互動中,學生能從不同視角理解問題,開闊思路、取長補短,教師還可針對不同小組的情況給予具體指導,促進各小組的有效運作.小組合作學習有助于發揮學生的主體性,營造民主、平等、合作的課堂氛圍,增強學生的合作意識和表達能力.
例如在教學“用列舉法求概率”時,筆者先用生活化的例子導入,如“擲兩枚硬幣,至少有一枚硬幣正面朝上的概率有多大”.在學生初步探索后,筆者即組織學生開展小組合作學習.學生兩兩一組,共同討論列舉的方法,一起繪制列舉圖,相互啟發,共同完成任務.針對列舉不全面、計算錯誤等問題,筆者則加以適時的點撥.通過合作探究,學生掌握了列舉法的基本思路和方法,學會用條理化的方式羅列所有可能情況,并由此得出事件的概率.在交流討論中,學生積極思考,樂于表達,體會到集體智慧的力量.合作學習既照顧到學生的個體差異,又能促進學生之間的互幫互助,從而提升整體的學習效率.
4.3提供多元學習資源,拓展學習空間
差異化教學需要為不同需求的學生提供豐富多樣的學習資源,滿足學生個性化、多元化的學習需求.教師應積極開發和利用各種學習資源,如數字資源、網絡資源等,為學生拓展學習的廣度和深度;教師還要引導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和認知風格,主動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資源,拓展課外學習的空間.多元的學習資源能夠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終身學習的意識和能力[4].
例如以“用頻率估計概率”的教學為例,筆者除了準備教學課件、微視頻等數字資源外,還為學生提供了一些與概率相關的網絡學習資源,如可汗學院中的概率教程、概率知識的百度百科詞條鏈接等,供學生課后學習;筆者還鼓勵學生利用身邊的實際材料,如硬幣、骰子等,通過大量的實驗和數據記錄,在實踐中探究頻率與概率之間的關系.學有余力的學生,筆者還給予一些拓展性的任務,如調查分析家鄉某超市促銷活動“買一送一”的中獎概率.通過問題驅動,引導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學生在廣泛接觸相關資源、動手操作和調查研究的過程中,加深了對用頻率估計概率的理解,也學會了舉一反三,并能靈活運用概率知識.可見,提供豐富的學習資源,有助于學生拓寬視野、豐富經歷,進而滿足學生差異化的成長需求.
4.4建立多元評價體系,關注個體差異
評價是教學的“指揮棒”,科學的評價對學生成長具有重要的導向作用.差異化教學應樹立多元的評價理念,建立既關注學習結果,又關注學習過程,既關注共性要求,又關注個性差異的評價體系.教師要綜合運用觀察、測驗、面談等多種評價方式,關注每一個學生的進步和成長,激勵學生努力學習,朝著更高目標邁進.教師還應引導學生學會自我評價和互評,通過評價提高學習的自覺性和反思能力[5].
例如在教學“圓的有關性質”“點和圓、直線和圓的位置關系”時,筆者在學生自主探究和合作學習的基礎上,采取了多元的評價方式.除了幾次階段性測驗外,筆者還通過課堂觀察,記錄學生探究的積極性、思路的新穎性、語言表達的準確性等表現,將之作為平時評價的依據,筆者還要求學生進行小組內互評和自我評價,如組內成員互相評價合作探究時的表現,并寫出自我反思日志;評價自己的學習收獲和不足.期末,筆者綜合考慮學生的考試成績、平時表現和自我評價,給出綜合評價結果,既肯定了學生的學習進步,也指出了學生需要進一步努力的方向.可以看出,多元評價體現了差異化教學中的“以生為本”,能夠更全面、更細致地關注每一個學生的發展,讓學生在原有基礎上不斷超越自我,取得更大的進步.
5結語
總之,面對學生日益多樣化的個體差異和學習需求,差異化教學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具有重要的應用價值.教師應立足學情,優化目標設置、創新教學、組織形式、豐富學習資源、完善評價機制,努力營造“教”的差異化和“學”的個性化相統一的課堂生態,促進每一個學生的全面而有個性的發展.當然,實施差異化教學需要教師付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在目前“班額大、任務重”的現實條件下,推行差異化教學仍然存在一定難度.這就需要學校加大教學改革的支持力度,為教師實施差異化教學提供充足的時間保障和必要的資源配套.
參考文獻:
[1]張琪.差異化教學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運用分析[J].學習方法報·教學研究,2024(41).
[2]溫清梅.核心素養差異化教學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運用淺談[J].炫動漫,2023(4):133-135.
[3]吳聰文.核心素養下差異化教學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運用探究[J].試題與研究,2023(12):99-101.
[4]王振宇.差異化教學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運用研究[J].試題與研究,2024(11):123-125.
[5]林霞.尊重差異 把握細節——差異化教學在初中數學中的應用[J].陜西教育(教學),2023(04):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