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學生的實踐能力是衡量高校教學質量的重要指標。因此,各高校須在教學過程中創新課程內容、課程教學模式等,以培養學生實踐能力為宗旨,制定一系列課程創新策略。文章以圖形圖像處理技術課程為例,結合實際分析課程建設的實施要點,然后有針對性地提出基于學生實踐能力培養的圖形圖像處理技術課程創新對策,旨在為相關課程改革提供些許新的理論參考和啟發,使學生更好、更快地適應行業環境,助力其核心競爭力提升。
關鍵詞 實踐能力;圖形圖像處理技術;課程創新
中圖分類號:G424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DOI:10.16400/j.cnki.kjdk.2025.06.026
Innovative Strategies for the Course of Graphic and Image Processing
Technology Based on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Practical Abilities
XIA Bilu
(Guangxi Transport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Nanning, Guangxi 530000)
Abstract The practical ability of students is an important indicator for measuring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in universities. Therefore, universities must innovate course content, teaching modes, etc. in the teaching process, with the aim of cultivating students' practical abilities, and develop a series of course innovation strategies. The article takes the course of graphic and image processing technology as an example, analyzes the implementation points of course construction based on practical experience, and then proposes targeted innovative strategies for cultivating students' practical abilities in graphic and image processing technology courses. The aim is to provide some new theoretical references and inspirations for related course reforms, so that students can better and faster adapt to the industry environment and help enhance their core competitiveness.
Keywords practical ability; Graphics and Image Processing Technology; curriculum innovation
在當前社會發展、科技進步的大環境下,高校教育的重心不再局限于理論知識教學,而是逐漸向學生實踐能力發展傾斜。圖形圖像處理技術作為計算機和信息技術中的重要領域,在視覺設計、數字媒體、UI設計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由此要求該專業學生具備良好的實踐能力。當前,產業對復合型人才的需求逐漸增加,高校課程改革顯得尤為迫切,如何通過課程創新培養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問題解決能力、項目設計能力等,成為一項重要課題。
1" 圖形圖像處理技術課程創新的要點
1.1" 關注職業崗位分析
基于職業崗位需求的分析,是課程設計的首要步驟。通過對行業人才需求的研究,明確學生所需具備的技術和能力,結合具體崗位(如平面設計師、UI設計師、圖像處理工程師等)的職責,量化課程內容與市場需求的對接程度(表1)。在教學中可加入真實項目案例和崗位所需技能的專題講解,使學生能夠更好地理解未來工作的實際要求。
1.2" 強化課程定位分析
圖形圖像處理技術作為一門技術課程,應定位于培養學生具備一定的圖形圖像處理基本技能,并能夠在具體的項目中將這些技能應用于實際問題的解決。課程定位的核心在于應用性和實用性,注重學生的操作能力和創新意識培養,將其與其他課程相銜接,為學生后續的專業學習打下基礎。
1.3" 落實課程目標分析
課程目標的設定要緊密圍繞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從知識、技能、態度、育人四方面進行綜合考量[3]。首先,學生應掌握圖形圖像處理的基本理論和工具使用;其次,能夠利用所學技能獨立完成圖像處理項目;再次,在整個學習過程中培養團隊合作精神和創新意識,為其職業生涯做好充分準備;最后,要設計適應社會需求、貼合育人目標,能激活學生思考興趣、啟發學生思維的設計型實踐任務。具體如表2所示:
1.4" 把握課程設計理念
課程設計應遵循“任務引領―結果驅動―突出能力―內容實用―教學做合一”的理念(具體內容如下表3)。課程內容設計以實際任務為導向,以結果為驅動,著重培養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
2" 圖形圖像處理技術課程創新對策
2.1" 融會貫通,引入多學科交叉的知識內容
隨著科技的發展,現代職場對復合型人才的需求日益提升,專業技能的單一性已無法滿足行業對人才創新和綜合能力的要求。因此,在圖形圖像處理技術課程中,可引入多學科交叉的知識內容,以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
首先,可促進圖形圖像處理與人工智能的結合。人工智能,尤其是深度學習在圖像識別、圖像分類等方面取得了顯著的進展。在課程設計中,教師可以引入深度學習的基本原理和常用框架,如卷積神經網絡、生成對抗網絡等,結合圖像處理技術,探討圖像識別、自動標注、圖像生成等相關技術。引導學生學習利用傳統的圖像處理方法優化圖像質量,并掌握使用機器學習和人工智能技術提升圖像分析的智能化水平,在潛移默化之中提升其實踐能力。其次,可實現圖形圖像處理與視覺設計的結合。視覺設計作為一種強調創意與用戶體驗的學科,與圖形圖像處理技術有著天然的聯系。在課程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學習如何將圖像處理技術應用到視覺設計領域,如界面設計、品牌設計、廣告設計等。通過案例分析,學生可以在實踐中理解如何利用圖形處理技術調節色彩、對比度、紋理等元素,進而提升設計作品的視覺效果和用戶體驗。最后,圖形圖像處理與數據分析的結合也是值得探索的方向。隨著大數據時代的到來,圖像作為一種重要的數據形式,在數據分析中的作用愈發重要。例如,通過分析衛星圖像、醫學影像等數據,學生可以學習如何運用圖像處理技術提取有用的信息,進而為數據分析提供支持。在教學中,教師可以設計一些圖像數據分析項目,學生在分析過程中不僅要運用圖像處理技術,還要結合數據分析的方法對結果進行解讀和預測,以提升跨領域思維和解決復雜問題的能力。
2.2" 多措并舉,實施項目驅動教學法
項目驅動教學法是一種以實際項目為依托,通過解決實際問題來促進學生能力提升的教學模式。在圖形圖像處理技術課程中,這一教學法可以極大地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使學生在真實場景中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首先,可依托項目驅動教學法,增強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在圖形圖像處理技術領域,學生不僅要掌握理論知識,還需要將知識轉化為實際應用的能力。例如,學生可以通過參與圖像修復項目,運用圖像去噪、修補等技術修復損壞的圖像,體驗從實際問題出發解決技術難題的過程。其次,在項目中,學生往往需要進行需求分析、技術選型、系統設計、項目實施等一系列環節,這些環節要求學生不僅具備一定的技術能力,還需要具備良好的創新思維,提出新的解決方案;外加項目一般需要團隊合作完成,這就要求學生學會與他人溝通、協作,并共同解決項目實施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此外,教師可在教學過程中設置與行業相關的真實項目案例,讓學生參與真實的工作情境,使學生能夠在學習過程中了解行業需求,掌握行業前沿的技術,提升其就業競爭力。
2.3" 協力同心,加強產學研合作
產學研合作是高校與企業、研究機構之間建立緊密聯系,通過共同設計課程內容、開展實踐教學等方式,促進教育與行業需求的有效對接。對于圖形圖像處理技術課程而言,產學研合作不僅能提高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還能幫助學生更好地了解行業需求,提升其就業競爭力。
首先,產學研合作有助于推動課程內容與行業需求對接。通過與企業和研究機構的合作,高??梢愿鶕袠I最新發展趨勢,及時更新課程內容,確保教學內容與實際需求保持一致。例如,企業可能會提出一些關于圖像處理技術的新需求,如智能圖像處理、實時視頻處理等,高校可以根據這些需求調整課程內容和項目設置,以幫助學生掌握更符合行業需求的技能。其次,產學研合作為學生提供了豐富的實踐機會。在合作中,企業或研究機構可以為學生提供真實的工作項目或實踐場景,讓學生在實際操作中積累經驗,提升專業技能。此外,產學研合作還能夠為學生提供職業發展的指導。企業和研究機構的工程師、專家可以作為兼職導師參與課程教學和項目指導,為學生提供行業經驗和職業發展建議。這些導師不僅可以幫助學生解決技術問題,還能為學生提供寶貴的行業視角,幫助學生明確職業發展方向,提升其職業素養和就業競爭力。
2.4" 建章立制,構建多元化的評價體系
傳統的評價體系通常側重于理論知識的考查,而對于實踐課程而言,評價標準需要更加全面和多元化。圖形圖像處理技術課程的評價體系應突出對實踐能力的考查,通過過程評價、成果評價和團隊評價等方式,全方位評估學生的綜合能力,確保教學目標的實現。
首先,過程評價是對學生學習過程的動態評估,重點考查學生在項目實施過程中的參與程度、問題解決能力、創新意識等。過程評價能夠幫助教師及時發現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問題,并給予指導和反饋,避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脫離實際需求。教師可以通過日常作業、課堂展示、階段性匯報等形式進行過程評價,對學生在項目執行中的思考深度、操作熟練度、協作精神等方面進行綜合評價。其次,成果評價是對學生最終項目成果的評價,重點考查學生是否能夠運用所學知識完成圖像處理項目,并達到預期的技術要求和設計標準。在成果評價中,教師應重點關注項目的技術質量、創意設計以及實際應用價值,避免單純的技術評估。此外,團隊評價是對學生團隊合作能力的評估。在項目驅動教學法中,團隊合作是完成項目的重要環節。通過團隊評價,教師可以考查學生在團隊中的角色定位、協作能力、溝通能力等,幫助學生在團隊工作中獲得成長。團隊評價不僅能夠培養學生的集體意識,還能提升其在職場中的合作能力。
3" 結語
基于學生實踐能力發展的圖形圖像處理技術課程創新,符合當前行業對復合型人才的需求,同時也提升了高校的教學質量。通過對課程內容的跨學科整合、教學方法的創新、評價方式的多元化等多方面的創新措施,能夠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使其能夠適應快速變化的行業環境。
基金項目:2023年廣西高校中青年教師科研基礎能力提升項目“基于視覺感知和模式識別的城市道路綠化景觀評價方法研究”(2023KY1160);廣西教育科學“十四五”規劃2023年度高等教育國際化專項課題一般項目“基于‘悉尼協議’的高職專業課程教育國際化研究與實踐”(2023ZJY2152);廣西教育科學“十四五”規劃2023年度廣西教育信息化教學應用實踐共同體專項課題“基于AI技術課程學習平臺建設研究與實踐——以‘圖形圖像處理技術’課程為例”(2023ZJY559)。
參考文獻
[1] 石寅.基于成果導向的高職“圖形圖像處理技術(UI前端)”課程教學改革實踐[J].高教論壇,2024(8):50-52,76.
[2] 劉利杰.中職平面專業圖形圖像處理技術的教學方法研究[J].信息系統工程,2024(6):149-152.
[3] 高培.計算機網頁設計與圖形圖像處理技術探析[J].數字通信世界,2024(5):63-65.
[4] 陽馨,付蔚,張杰.高職院校圖形圖像處理技術課程課堂革命實踐探究[J].四川水利,2023,44(S1):103-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