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以“大概念”“大單元”為核心來整合、建構知識體系,實現數學學科核心素養的深度發展。文章在大概念的視角下,探討小學數學單元作業設計的理論框架與實踐路徑,提出“目標整合—任務分層—評價多維”的設計模型,并結合案例闡述如何通過作業設計促進學生的數學思維、實踐能力與核心素養的提升。研究結果表明,大概念驅動的單元作業設計能有效實現知識的結構化整合、學習過程的情境化引導以及教學評的有機統一。
關鍵詞:大概念;小學數學;單元作業設計;教學評一致性;核心素養
隨著《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22年版)》(以下簡稱新課標)的頒布,數學教育已從“知識本位”轉向“素養本位”,強調使用“大概念”來指導教學內容,實現數學知識的結構性整合。在此背景下,單元作業的設計成為實現核心素養目標的關鍵環節。傳統的作業設計存在形式單一、機械重復、忽視個體差異等問題,導致學生對作業的興趣不高和負擔過重。而基于“大概念”理念設計的單元作業,以整體思維重構作業的體系,通過任務驅動和不同維度的評價促進學生深度學習。本文在理論結合實踐的基礎上,探索了“大概念”理念下小學數學單元作業的設計方略。
一、大概念視域下單元作業設計的理論基礎
(一)大概念的內涵與價值
大概念是學科教育的核心思想,它具有整合性、遷移性和持久性。在數學領域中,大概念是數與運算、圖形與幾何、統計與概率、綜合與實踐等領域的核心內容,如“數形結合”“轉化思想”等。基于大概念的作業設計,可以幫助學生建立知識之間的邏輯聯系,把相聯的知識整合到一起,實現從分散的知識點到結構化的認知的飛躍,使學生更好地把握知識的本質。
(二)教學評一致性的設計理念
新課標提倡“教學評一致性”,即教學目標、學習活動與評價標準需高度統一。單元作業作為教學評一致性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要具有以下特點。
1. 整體性:新課標倡導以單元目標為導向,有機整合課時作業和單元作業,避免了知識點單一的呈現。
2. 層次性:作業設計應體現不同的層次,包括基礎鞏固、應用提升、拓展創新等多層次任務,滿足不同層次學生差異化需求。
3. 實踐性:讓學生在真實的情境中,通過動手操作、實地調查、項目化學習等形式,感受到數學與生活的聯系,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和積極性。
二、大概念視域下小學數學單元作業設計策略
(一)以核心素養為導向的目標設計
1. 提煉單元大概念:例如,在“分數的初步認識”單元中,大概念可提煉為“分數表示部分與整體的關系”,并圍繞此概念設計作業目標,如理解分數意義、掌握簡單運算、聯系生活應用等。
2. 明確素養發展指向:結合課標的要求,作業目標需涵蓋數學抽象、邏輯推理、直觀想象等核心素養要素。
(二)任務驅動的分層作業設計
1. 分層性作業:①基礎性作業:針對學困生,以教材例題為基礎設計模仿性練習,如“用分數表示圖形的涂色部分”“分數的大小比較”等。通過畫圖、折紙等活動實現數形結合,直觀地幫助學生初步理解分數,趣味化的設計激發學生學習動力。②能力提升層:主要面向中等生,設計變式題,如“畫一畫,一個□占一個圖形的四分之一”。③拓展挑戰層:是給培優生解決的開放性問題,如“下圖中的涂色部分各占圖形的幾分之幾?”
2. 探究性作業:設計主要以開放性的問題為主,融入生活中的真實情境,引導學生通過觀察、推理自主解決問題。如“測量家中物品的面積并用分數表達”,學生從生活情境中抽象出數學問題。
3. 項目化作業:強化實踐的設計,將數學知識綜合應用。如“設計一個長方形花壇,分區域種不同的植物”,整合數學、綜合實踐、藝術等多方面知識,體現跨學科的思維。
(三)多維度評價,關注過程發展
學生自評與互評:通過小組互批、互評、錯題分析等形式來開展,促進生生間的反思與合作。過程性評價:記錄學生在實踐作業中的表現,如實踐構思、操作記錄、實踐思路等。
三、實踐案例分析
案例:三年級“分數的初步認識”單元作業設計。
大概念:分數是部分與整體關系的數學表達。
作業設計:
基礎層:(培養數形結合思想)
1. 用分數表示圖形涂色部分。
2. 判斷圖形是否平均分并用分數表示。
下面的分數能表示各圖中的涂色部分嗎?能表示的畫“√”,不能表示的畫“×”。
探究層:調查生活中的分數實例(如比薩、鐘表),撰寫數學日記。
拓展層:設計分數游戲,如“分數轉盤”,鞏固分子與分母的關系。
評價方式:結合課堂展示、同伴互評與教師反饋,重點關注學生的抽象思維與應用能力。
四、實施效果與反思
實踐表明,大概念驅動的單元作業設計能顯著提升學生的數學素養。
1. 知識結構化:強作知識之間的聯系,建立知識網絡。如:將分數與除法、比例建立聯系,學生應用時就更得心應手。
2. 能力綜合化:通過項目式學習,學生之間小組合作交流和問題解決能力都有所增強。
3. 評價科學化:多維評價體系更全面反映學生發展的情況,有助教師以后更精準地實施教學。
反思:需進一步探索作業量與質的關系,避免因任務單一化、復雜化從而加重學生課業負擔。同時還要加強教師新課標理念學習和作業設計方面的培訓,提升大概念理解與作業設計能力。
五、結論
大概念視域下的單元作業設計是落實核心素養的有效路徑。通過目標整合、任務分層與評價創新,能夠實現知識、能力與素養的協同發展。未來研究可進一步探索信息技術與作業設計的融合,如數字化工具支持下的動態評價,以推動小學數學教育的深度變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