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 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1007-9068(2025)16-0069-03
閱讀古典名著是學生語文素養提升的基點,有助于學生審美能力和語言文字運用能力的提高,對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培養學生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等具有重要作用。統編語文教材非常重視單元整體教學,構建了精讀、略讀、課外閱讀“三位一體”的閱讀系統。五年級下冊第二單元屬于名著閱讀單元,旨在豐富學生對古典名著的認識,幫助學生習得名著閱讀的基本方法,為學生架起一座聯結課內閱讀與課外閱讀的橋梁。那么,單元整體視域下教師如何對學生進行名著閱讀指導呢?
一、注重閱讀前測,調整教學順序
五年級學生對中國古典四大名著并不是一無所知的。在學齡前的繪本閱讀、平時的課外閱讀及影視作品的觀看中,學生對這些名著大都有了一定的認識與了解,這是教師引領學生開展閱讀學習的基礎。在單元整體教學背景下,教師可以借助閱讀前測了解學情,依據學情確定教學順序與目標,這樣可以使教學更加契合學生接受認知事物的特點,提升學生的閱讀質量。
在教學本單元之前,教師對學生進行一次小調查:你對我國四大名著有多少了解?你讀過哪些名著?哪本名著是完整讀完的?在四大名著中,你最喜歡的是哪本?這本名著的主要內容是什么?…通過閱讀前測,教師發現學生普遍對《西游記》比較感興趣,能夠說出書中的很多精彩故事,而對其他幾部名著則了解較少,興趣也不高。基于此,教師可以適當調整學生閱讀的順序,把《猴王出世》作為本單元教學的首篇課文,讓學生借助助學系統初步感受名著的語言特點,習得閱讀古典名著的基本方法,再依次學習《草船借箭》《景陽岡》《紅樓春趣》等課文。這樣教學,符合學生認知事物的規律,可以有效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消除學生的閱讀障礙,讓學生覺得閱讀名著是一件輕松、有意義的事情,從而在整體上提升學生的閱讀品質。
教材的編排順序并不等同于教學順序。作為教師,要根據教學需要靈活安排教學內容,適當調整教學順序,這樣才能充分凸顯教師的主導地位以及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古典名著具有一定的文言特性,這給學生的閱讀帶來了一定的障礙。因此教師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適當調整閱讀順序,先帶領學生學習《猴王出世》這篇文章,在學生積累了一定的名著閱讀經驗之后,再讓學生學習其他文章,這樣能讓學生的學習過程變得更加輕松。
二、借助助學系統,梳理故事情節
助學系統作為課文的有益補充,為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指明了方向。教師要善于利用助學系統引導學生閱讀,以凸顯教材的教學價值。情節、環境、人物作為小說三要素,理應成為本單元教學的重點。在名著閱讀單元教學中,教師借助助學系統幫助學生梳理故事情節,可以使學生對選文內容有一個整體把握,為其更好地感受人物形象特點奠定基礎。
如《草船借箭》一課的課后練習第一題要求學生“默讀課文,按照起因、經過、結果的順序,說一說故事的主要內容”,這就為學生指明了梳理故事情節的方法路徑,促進了學生對課文內容的整體把握。《景陽岡》一課的課后練習第二題要求學生“按照故事的發展順序,把下面的內容補充完整,再說說故事的主要內容”,這是通過給課文劃分層次并擬定每個部分的小標題,幫助學生梳理課文的主要內容。《猴王出世》一課的“閱讀提示”要求學生“用自己的話說一說石猴是怎么出世的,又是怎么成為猴王的”。《紅樓春趣》一課的“閱讀提示\"要求學生說說“寶玉給你留下了什么樣的印象”。分析上述助學系統后可以發現,它們其實都是圍繞整體感知課文、梳理故事情節、大致了解課文內容設置的。由于這些課文篇幅較長,教學時教師可以讓學生默讀課文,按照助學系統中的要求學習課文,這樣可以促進學生對課文的整體感知,為學生的深入閱讀奠定基礎。
靈活運用助學系統引領學生閱讀,可以凸顯教材的教學價值,把編者的教學意圖落到實處,實現高效教學的目的。在名著閱讀單元教學中,教師依據課文要求,把整體感知課文、梳理故事情節作為教學重點,借助助學系統幫助學生理清文脈,明白閱讀的主要方向,可以促使學生初步認識古典名著的特點,對名著中的人物、事件等有一個整體的印象,提升學生的名著閱讀能力。
三、聚焦人物事件,感受人物形象
感受人物形象特點是小說教學的重點。而在小說中,人物與情節又是分不開的。在學生對故事情節有了基本的了解之后,教師就要引導學生關注故事中的人物,聚焦與人物有關的主要事件,感受人物形象。這樣可以促進學生對人物的深刻理解,為學生的整本書閱讀提供條件。
本單元的四篇課文都具有情節生動、趣味十足的特點。如《草船借箭》一文描寫的是諸葛亮三天“造”出十萬支箭的故事;《景陽岡》一文描寫的是武松不顧店家勸阻,喝酒上岡打死老虎的故事;《猴王出世》一文描寫的是石猴勇闖水簾洞被封為“猴王”的故事;《紅樓春趣》一文描寫的是寶玉、黛玉等人在大觀園內放風箏的故事。這些故事的核心都是圍繞人物選取的關鍵事件。教學時,教師可以借助這些事件來引領學生感受人物形象。如教學《草船借箭》一課時,可以讓學生說說從主動立軍令狀一一在三天內完成造十萬支箭的任務中感受到諸葛亮怎樣的特點;教學《景陽岡》一課時,可以讓學生說說自己眼中的武松是怎樣的形象;教學《猴王出世》一課時,可以讓學生說說石猴是怎樣被封為“猴王”的,以及石猴給自己留下了怎樣的印象;教學《紅樓春趣》一課時,可以讓學生說說自己眼中的寶玉是怎樣的形象。這樣引領學生閱讀,可以把人物形象感悟與具體的事件結合起來,促進學生對人物形象的深刻感悟,便于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內容。
在名著閱讀單元教學中,教師把人物形象感悟與具體的事件結合起來,讓學生結合自己對課文的理解,發表對人物的看法,可以為學生的閱讀感悟提供支撐,使學生獲得對人物形象全面深刻的理解,降低學生的學習難度,讓閱讀真正發生。
四、引導批注閱讀,賞析名著語言
批注是一種重要的閱讀策略。統編語文教材四年級上冊第六單元以“學習用批注的方法閱讀”為語文要素,培養學生的批注閱讀能力。在學生掌握方法后,教師還要讓學生在閱讀中運用方法,這樣才能切實提升學生的批注閱讀能力。本單元的語文要素是“初步學習閱讀古典名著的方法\"和“學習寫讀后感”,主要是讓學生通過學習掌握閱讀古典名著的方法,激發學生閱讀古典名著的興趣。閱讀古典名著的方法有許多,如猜讀、聯系上下文閱讀等。本單元教學中,教師引領學生通過批注閱讀賞析名著語言,可以促進學生對課文的深刻理解,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古典名著之所以吸引人,不僅與其精彩的故事情節、豐滿立體的人物形象有關,還與其生動形象的語言有關。在名著閱讀單元教學中,教師鼓勵學生以批注閱讀的方式賞析文本語言,可以提升學生的文學鑒賞能力。如教學《草船借箭》一文中“這時候大霧漫天,江上的人連面對面都看不清”等環境描寫時,教師可以讓學生把環境描寫在小說中的作用寫在旁邊。在《景陽岡》一課的教學中,教師可以讓學生圈畫文中描寫武松打虎時的動作的詞語,把這些動詞的妙處寫在旁邊。《猴王出世》一文中的好詞好句也特別多。如教到“…那猴在山中,卻會行走跳躍,食草木,飲澗泉,采山花,覓樹果\"等句子時,教師可以讓學生把自己的閱讀感受批注在旁邊。另外,這一課中還有許多對偶句和四字詞語,教師可以鼓勵學生以批注閱讀的方式賞析、品味并進行積累,以豐富學生的語言儲備,為其今后的語言運用奠定基礎。教學《紅樓春趣》一課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在感興趣的文字旁進行批注,從而使他們真正走進文本,感受到閱讀名著的樂趣。這樣引導學生批注閱讀,不僅可以促進學生對課文的理解,而且可以為學生完成本單元習作“寫讀后感”奠定基礎,提升學生的讀寫能力。
古典名著的語言文白結合。在名著閱讀單元教學中,教師鼓勵學生以批注閱讀的方式學習課文,可以使學生對古典名著的語言特點感受更加深刻,在審美品析中感受到古典名著那經久不衰的語言魅力,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
五、聯結“快樂讀書吧”,引導整本書閱讀
本單元采取了精讀、略讀、課外閱讀“三位一體\"的編排方式。其中“快樂讀書吧\"的學習主題是“讀古典名著,品百味人生”,旨在把學生的課內閱讀與課外閱讀結合在一起,為學生的自主閱讀指明道路。因此,在本單元閱讀教學中,教師要把課內閱讀與“快樂讀書吧\"結合起來,引導學生進行整本書閱讀,以凸顯教材的教學價值。
我國古典四大名著蘊含強大的精神力量,可以給學生以正確價值觀的引導。如《三國演義》中追求智慧、追求夢想的精神,《西游記》《水滸傳》中傳遞的勇敢正義、互幫互助、團結一致的精神,《紅樓夢》中樂于學習、崇尚文化的精神等都是寶貴的精神財富。如何才能將學生的閱讀由課內引向課外,激發學生整本書閱讀的興趣呢?本單元教學中,教師可以把課文閱讀與“快樂讀書吧\"結合起來。首先,以“好書推薦會”的形式,讓學生把自己喜歡的四大名著中的經典故事講給大家聽,注意把推薦理由說清楚,以激發學生的閱讀期待,為學生的整本書閱讀提供條件;其次,采取師生共讀的方式,引導學生閱讀整本書,并每過一段時間就組織學生開展讀書交流活動,鼓勵學生大膽發表自己的看法。由于共讀的是同一本書,學生之間有更多交流的話題,討論起來也更加積極主動,從而能夠把在課內學到的閱讀名著的方法運用到課外閱讀中,促進學生閱讀知識的內化,使學生感受到閱讀名著給自己帶來的樂趣,提升學生的閱讀素養。
統編語文教材中的名著閱讀單元對學生閱讀整本書起到了拋磚引玉的作用。在名著閱讀單元教學中,教師要以課內閱讀為媒介,找到課內閱讀與課外閱讀的關聯點,引導學生進行整本書閱讀。這樣可以夯實學生的名著閱讀基礎,使學生在整本書閱讀中開闊眼界,幫助學生獲得對人物全面深刻的認識,從整體上提升學生的閱讀質量。
綜上所述,在名著閱讀單元教學中,教師要認真研讀教材,明確編者的教學意圖,并從單元整體和學生實際情況出發,組織學生梳理故事情節、感受人物形象、進行整本書閱讀等,以幫助學生積累閱讀古典名著的經驗、打通課內外閱讀的渠道,使學生的綜合能力得到全面提升。
[參考文獻]
[1]徐潔.小學語文名著閱讀指導教學的有效策略探究[J].求知導刊,2024(17):14-16.
[2] 郭志峰.小學語文教學中名著閱讀興趣的激發:以《草船借箭》人物形象教學為例[J].文科愛好者,2024(3):117-119.
[3] 劉瑞玉.學習任務群下古典名著大單元閱讀教學探究[J].學苑教育,2024(29):49-51.
[4] 袁愛國.文學名著思辨性閱讀與表達教學路徑[J].語文教學通訊,2024(33):8-12.
(責編蔡宇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