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G899 文獻標志碼:D 文章編號:1004-7662(2025)04-0012-02
2025年3月28日19:30,《中國學校體育》雜志“草根爭鳴”欄目總第191期話題“基本運動技能教學的實施策略”研討活動在浙江省余姚市姚江小學南校區舉行。本期話題研討由浙江省市體育名師工作室主持,浙江省教育廳教研室中小學體育教研員余立峰、浙江省紹興市上虞區教師發展中心體育教研員林亦敏擔任嘉賓主持。研討活動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阿克蘇地區庫車市陽明小學設立分會場。浙江省援疆指揮部專技組組長、庫車市教育局副局長吳鵬,浙江省教育援疆“共享中心”秘書長王旭萍,庫車市教研中心體育教研員田雨,庫車市慈孝書院黨支部書記李楊建、庫車市百余名中小學體育骨干教師在分會場參與研討。來自全國15個省區市的700余名教師齊聚“云端課堂”參與研討活動,20名體育教師通過視頻連線進行觀點分享,332名體育教師通過彈幕留言貢獻智慧。
一、多方聯動筑強基,精心籌備保質量
本期“草根爭鳴”以“基本運動技能教學的實施策略”為主題,圍繞“突破學練難點”“銜接專項運動技能”“評價技能發展情況”3個子話題深入探討。通過理論分析和實際案例相結合的方式,全體教師共同探索基本運動技能的教學設計、教學優化策略等。
為確保研討活動質量,主持團隊提前一個月進行周密籌備。首先,深化理論學習,夯實研討基礎。團隊先后召開2次籌備會議和1次研討平臺實踐操作演練,組織核心成員研讀《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2022年版)》,聚焦研討主題,對研討活動每個環節反復推敲,確立“理論建構一案例剖析—問題解決”的研討主線,同時邀請欄目負責人進行指導,提出改進意見并整改,確保話題的學術深度與實踐價值。其次,細化責任分工,強化執行保障。主持團隊按照主持工作任務,將成員分成話題主持、觀點整理與回復、宣傳報道、后勤保障等小組,確保責任到人,落實到位。同時,針對網絡技術問題,團隊多次調試,并制訂2套應急預案,保障線上研討的流暢性。最后,擴大輻射影響,促進跨區域聯動。余姚市和庫車市兩地教育局教研室聯合發出通知,動員全市中小學體育教師積極參與研討活動,團隊也通過名師工作室、微信群、朋友圈等渠道并聯系全國各地教研員廣為宣傳,發動更多教師參與,為研討活動順利開展奠定堅實基礎。
二、智慧碰撞潤心田,策略共享促提升
本期研討活動中,既有理論層面的深度思考,又有實踐層面的經驗交流,為一線教師提供了可復制、可借鑒、可操作的教學指南。
第1個研討話題“如何引導學生在愉快的學練氛圍中有效突破學練難點”,參與教師一致認為興趣是學生學習的最大動力,教師應當通過精心設計多樣化的學練活動,創設富有趣味性的教學情境等方式,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掌握運動技能,從而有效突破教學中的難點。第2個研討話題“如何與專項運動技能教學有效銜接”的討論中,大家普遍認為基本運動技能是專項運動技能的基礎,教師應注重結構化教學,確保銜接的有效性。第3個話題針對“如何評價學生的基本運動技能發展情況”,參與者表達出較為一致的觀點:一是評價體系應實施精準化評價;二是建立貫穿學習全過程的激勵性評價機制;三是通過構建多維評價模型,動態把握評價維度主次關系。
三、名師領航共筑夢,蓄力揚帆再起航
研討中,3位名師分別對3個話題進行總結。林亦敏指出:應將“難點”轉化為“玩點”“任務挑戰點”及“小組討論點”,并借助多媒體技術搭建教學支架;陽明小學黨支部書記胡濤波提出“三為”,即“以基礎為根”“以專項為引”“以素養為核”,通過設計結構化的課程,做好針對性的專項技能銜接;余姚市東風小學李燕燕提出“三注重”評價原則,即注重目標評價、注重內容評價和注重評價方法,她強調要做到“興趣為先、游戲為重、基礎為本”,為評價提供持續性的過程依據。
余立峰作總結發言。他立足《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2022年版)》精神,系統闡述基本運動技能的概念內容和教學價值,強調基本運動技能的教學要以核心素養培育為導向,通過構建完整的動作知識體系,讓學生在動作體驗、參與學練和持續地觀察分析中搭建技能發展的內在邏輯;在實施過程中,教師應制訂科學的評價標準,避免過度強調技術細節,通過科學的教學設計、準確的目標定位和恰當的教學方法,實現自然銜接與良性互動,最終促進學生運動能力的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