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醫療行業競爭激烈的當下,醫院中層管理人員的勝任力對醫院人力資源管理效能至關重要。本文深入剖析二者內在聯系,探究行政中層和臨床中層勝任力在人力資源管理各環節的作用機制,提出提升中層勝任力的策略,為醫院優化人力資源管理、實現可持續發展提供理論與實踐支撐[1-2]。
一、引言
在醫療行業持續變革的浪潮中,醫院管理的高效性成為提升醫療服務品質、增強核心競爭力的關鍵。醫院中層管理人員處于管理架構的樞紐位置,既是部門工作的組織者、協調者與監督者,又是高層戰略決策的執行者,其勝任力水平直接決定醫院人力資源管理的成效。研究數據顯示,在管理效能卓越的醫院中,中層管理人員的高效協作能使醫院政策落實率提升30%,患者滿意度提高25%,充分凸顯其重要價值[3]。
勝任力涵蓋知識、技能、能力、特質和動機等多個層面。對于醫院中層管理人員而言,提升勝任力不僅是個人職業發展的內在需求,更是推動醫院整體進步的必然要求。行政中層和臨床中層因職責不同,勝任力要求及對人力資源管理的影響存在差異。深入探究兩者勝任力提升對人力資源管理效果的作用,有助于醫院制定精準有效的人力資源管理策略,實現可持續發展[4]。
二、醫院中層管理人員勝任力與人力資源管理概述
(一)醫院中層管理人員的角色定位
醫院中層管理人員處于組織架構中間層級,在醫院運營中扮演多重關鍵角色。在行政管理方面,他們是醫院政策的執行者,將高層的戰略規劃和規章制度轉化為具體行動,如在績效考核中結合部門特點制定細則,推動員工績效提升[5]。在業務管理方面,臨床中層憑借精湛專業技術指導下屬工作,合理調配醫療資源,保障醫療服務質量與效率,在發生重大醫療事件時迅速響應并妥善處理。同時,中層管理人員還是溝通協調的橋梁,連接高層與基層,促進信息流通,在多學科聯合診療等協作項目中發揮關鍵協調作用[6]。
(二)勝任力的內涵與構成要素
勝任力是區分工作卓越者與普通者的個人深層次特征。知識是勝任力的基礎,臨床中層需精通醫學專業知識,行政中層要掌握管理學等相關知識,且都要熟悉行業政策法規和發展動態。技能包括專業技能和管理技能,臨床中層須具備熟練的臨床操作和診斷能力以及團隊管理技能,行政中層則要有組織協調、公文寫作、數據分析等技能[6]。能力方面,中層管理人員應具備領導力、問題解決能力和創新能力,以應對管理和醫療中的各種挑戰,推動服務和管理模式創新。價值觀和特質也很關鍵,以患者為中心的價值觀、責任心、敬業精神和團隊合作精神是中層管理人員必備的素養,在醫院等級評審等工作中體現得尤為明顯。
(三)人力資源管理效果的衡量指標
人力資源管理效果可通過多維度指標衡量。員工滿意度反映員工對工作環境、薪酬待遇、職業發展等方面的滿意程度,高滿意度能提升員工工作積極性。定期開展滿意度調查并改進管理措施,可提升滿意度,如某醫院改善工作環境和晉升機會后,員工滿意度和工作效率顯著提高。績效提升涵蓋員工個人和部門整體績效,合理的績效考核制度,將考核結果與薪酬、晉升掛鉤,能有效激勵員工提升績效,檢驗人力資源管理策略的有效性。人才流失率是衡量人力資源管理效果的反向指標,過高的流失率會增加人力成本、影響團隊穩定,分析流失原因并采取針對性措施,如優化薪酬和職業發展通道,可降低流失率。
三、醫院中層管理人員勝任力與人力資源管理現狀及問題分析
(一)醫院中層管理人員勝任力現狀及問題
當前,醫院中層管理人員勝任力水平參差不齊。知識層面,部分人員知識結構老化,對行業最新政策法規、前沿醫學知識(臨床中層)或先進管理理念(行政中層)了解滯后,如醫保政策調整時,部分行政中層應對不足;臨床中層對新興診療技術掌握欠缺。且在技能層面,管理技能和專業技能發展不均衡,部分臨床中層缺乏管理技能,導致科室協作不暢,影響工作精準度和效率。能力方面,領導力和創新能力稍顯不足,中層在激勵團隊和應對復雜問題時手段有限,習慣于傳統模式[7]。價值觀和特質方面,部分人員責任心和敬業精神欠缺,面對繁瑣或緊急任務時存在推諉、拖延現象。
(二)醫院人力資源管理現狀及問題
醫院人力資源管理面臨諸多挑戰。員工滿意度方面,由于工作強度大、薪酬體系不合理、職業發展空間受限等,部分醫院員工滿意度僅約 60%,導致員工工作積極性受挫,進而離職意愿增加。績效考核制度存在考核指標單一、權重設置不合理等問題,很多醫院僅以業務量為主,忽視醫療質量和服務態度,不利于醫院長遠發展。人才流失率較高,優秀中青年骨干人才因發展平臺不佳、薪酬待遇不匹配等原因跳槽,給醫院帶來巨大損失。此外,培訓效果評估、員工職業發展規劃等方面也存在不足,職業發展規劃缺乏系統性和針對性。
四、行政中層管理人員勝任力對人力資源管理的作用
(一)行政中層勝任力的關鍵要素
行政管理能力是行政中層的核心勝任力之一。其須具備扎實的管理學知識,熟悉行政管理原理和方法,能夠制定科學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
組織協調能力同樣不可或缺。醫院部門眾多,行政中層需協調各部門關系,促進信息流通和資源共享。在開展大型活動或項目時,如醫院擴建、信息化建設,要組織各部門參與,明確職責,解決問題,確保項目順利推進。
政策執行能力同樣重要。行政中層要及時了解醫療衛生政策法規,并貫徹到醫院工作中。在醫保政策執行時,組織學習政策,規范醫療服務行為,確保醫保結算準確,避免違規行為發生。
(二)對人力資源規劃、招聘與選拔的影響
行政中層雖并非人力資源管理的主導者,但憑借對醫院戰略和實際情況的深入了解,在人力資源管理中發揮著重要的參與和輔助作用。
在績效考核優化上,行政中層結合科室業務特點完善考核指標,將溝通協調效果、服務滿意度等納入行政科室考核,使考核更科學公正,激發員工積極性,提升整體績效。優化人員排班時,他們依據業務量靈活調配,如在體檢旺季合理安排人員,提高人力資源利用效率。面對科室業務變動,能根據員工知識技能進行崗位調整,實現人力資源優化配置。此外,行政中層參與人才梯隊建設與高層次人才引進規劃,確定重點培養和引進領域,協助制定激勵政策。在人才招聘選拔中,他們制定精準的崗位職責和任職要求,嚴格篩選和考察候選人,為醫院選拔合適人才。
五、臨床中層管理人員勝任力對人力資源管理的作用
(一)臨床中層勝任力的核心要點
臨床業務能力是臨床中層的立足之本。其須具備深厚醫學專業知識,掌握前沿診療技術,準確診斷和治療復雜疑難病癥。以心血管內科中層為例,應精通相關疾病診療方法,熟練運用介入治療技術為患者服務。
醫療質量管理能力也很關鍵。臨床中層負責制定和完善科室醫療質量管理制度和標準,監控評估醫療過程,確保質量和安全。
團隊領導能力不可或缺。臨床中層要帶領激勵科室成員,營造良好工作氛圍,提高團隊凝聚力和戰斗力。合理分配工作任務,根據成員特長安排崗位,發揮其優勢。關注成員職業發展,提供培訓和晉升機會,激發工作積極性和創造力。
(二)對醫護人員配置、培養與梯隊建設的影響
在人員調配方面,臨床中層能依據科室業務和患者需求合理安排醫護人員。手術科室會根據手術量與難度排班,手術高峰期增加人手,復雜手術安排經驗豐富人員,提升手術成功率。
在人才培養和梯隊建設上,臨床中層作用重大。他們通過帶教,傳授知識和經驗,培養年輕醫護人員臨床思維和實踐能力。還會根據科室發展需求,為年輕醫生制定個性化培養計劃,提供進修、參會機會。在重點學科,選拔優秀中青年醫生,給予科研和實踐機會,助力其成長為專家,進而構建起優質人才梯隊,為醫院醫療業務發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撐。
六、提升醫院中層管理人員勝任力的策略
(一)完善培訓體系
完善培訓體系對提升醫院中層管理人員勝任力意義重大,需從多維度構建全面實用的培訓模式。
內部培訓夯實基礎:利用醫院內部資源,組織經驗豐富的專家圍繞管理學、領導力、人力資源管理等開設課程,并定期舉辦管理經驗分享會,促進內部知識共享,提升中層對醫院管理的理解與運用能力。
外部培訓拓寬視野:積極組織中層參加外部專業培訓,聚焦行業前沿和先進理念,突破固有思維。例如安排中層參加醫療行業管理創新研討會,學習國內外先進醫院管理模式與經驗,拓展人脈,汲取有益經驗。
專家培訓提升高度:邀請行業知名專家學者和資深管理者來院授課。通過專題講座了解行業最新趨勢,提供針對性解決方案,提升其管理素養和解決復雜問題的能力。
提供實踐機會強化能力:實施輪崗制度,讓中層在不同部門鍛煉,熟悉各環節工作流程與管理要點,增強綜合管理能力。讓中層參與醫院重點項目和改革工作,如醫療服務流程優化、信息化建設,在實踐中積累經驗,提升決策和應變能力。組織中層到優秀醫院參觀學習,推動知識轉化與實踐應用。
(二)建立科學的考核與激勵機制
建立科學考核機制是提升中層勝任力的重要保障。制定考核指標時,充分考慮不同崗位特點,設置全面客觀可量化的指標。行政中層除考核常規工作指標外,還關注對醫院戰略的理解執行、政策法規掌握和部門協調溝通能力;臨床中層重點考核醫療質量、患者滿意度、學科建設成果和團隊管理成效等。引入 360 度考核方法,綜合多方評價,確保考核結果全面準確。
激勵機制對提升勝任力有重要推動作用。建立與考核結果掛鉤的薪酬激勵制度,根據考核成績確定薪酬調整和獎金分配,體現中層工作價值和貢獻。設立多種獎勵形式,如榮譽稱號、晉升機會、培訓深造機會等,表彰優秀中層。某醫院設立 “優秀中層管理者” 稱號,給予物質獎勵和優先提供晉升、培訓機會,有效激發了中層的積極性和創造力。
(三)營造良好的醫院文化氛圍
積極的醫院文化有助于提升中層勝任力。倡導以患者為中心的服務文化,讓中層深刻認識醫療服務本質和使命,將患者需求和利益放在首位,注重提升醫療質量和服務水平。通過開展主題活動、樹立先進典型等方式強化服務意識和責任感。某醫院開展“優質服務月”活動,激勵中層提升服務質量。
培養團隊合作文化,鼓勵中層相互協作支持。組織跨部門團隊建設活動,如戶外拓展、聯合項目攻關,增進溝通了解,打破部門壁壘,提高團隊協作能力。在團隊合作文化氛圍下,中層能更好地協調資源和工作,形成工作合力。
營造創新文化,鼓勵中層勇于探索創新。設立創新獎勵基金,對在管理模式、醫療技術、服務流程等方面提出創新建議并取得成效的中層給予獎勵。建立包容失敗的文化氛圍,允許失誤,為中層提供寬松創新環境,激發創新活力。
(四)建立勝任力評估機制
勝任力評估是了解醫院中層管理人員勝任力水平的重要手段,主要包括自我評估、上級評價、同事評價、下屬評價和患者評價。自我評估讓中層管理人員反思自身,明確優勢與不足;上級評價從宏觀角度對中層執行戰略、完成任務情況給予反饋;同事評價聚焦中層的溝通協調和團隊合作能力;下屬評價反映中層在團隊激勵、員工培養等方面的實際效果;患者評價針對臨床中層的醫療技術和服務態度,直接體現其工作質量。
七、結語
醫院中層管理人員勝任力的提升具有多方面重要意義:一是為領導決策提供有力支持并減輕管理壓力。合格的中層能高效執行任務,讓醫院領導從繁瑣事務中解脫出來,專注于戰略規劃與宏觀把控。同時,為領導提供有價值的建議,輔助科學決策,提升醫院管理水平。二是優化人力資源管理。提升中層勝任力可提高員工滿意度,激發員工積極性和創造力,降低人才流失率,促進員工績效提升。三是提升醫院整體運營水平。在內部,中層勝任力的提升能優化工作流程,加強部門協作,提高運營效率;對外有助于提升醫療服務質量,增強患者滿意度和醫院口碑,吸引更多患者,從而在激烈的醫療市場競爭中占據優勢。
總之,中層管理人員勝任力的提升,有助于提高醫院運行效率,提升醫院整體口碑與競爭力。這不僅能更好地為人民群眾的健康保駕護航,還能推進醫院可持續發展,使其在不斷變化的醫療行業環境中穩健前行,實現長遠發展目標。
參考文獻
[1]彭鵬,陳宜高.公立醫院中層管理人員職業素養提升方案研究[J].華夏醫學,2023,36(5):220-224.DOI:10.19296/j.cnki.1008-2409.2023-05-041.
[2]朱丹丹,林振平.醫院中層管理人員勝任力模型的研究[J].質量與市場,2021(22):85-87.
[3]周亞旭,王春鳴,周瑩,等.醫院中層管理人員對學科建設與多學科協作診療認知評價研究[J].中國醫院管理,2021,41(10):46-50.
[4]崔偉路.醫院行政中層管理者勝任力模型構建研究[D].河北醫科大學,2021.DOI:10.27111/d.cnki.ghyku.2021.000290.
[5]葉春,王昶翔,鄧茂英,等.公立醫院中層管理人員對績效管理的滿意度實證研究[J].衛生經濟研究,2020,37(4):60-63.DOI:10.14055/j.cnki.33-1056/f.2020.04.031.
[6]張曉陽,石西洋,姜元清,等.對醫院中層管理者的管理探索[J].江蘇衛生事業管理,2018,29(10):1111-1113.
[7]石蔚.中層管理人員培訓與醫院執行力建設的探討[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4(24):287.
(作者單位: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