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壟間,“土專家”身旁圍滿專注求學的身影;果園里,學員們握著修枝剪躍躍欲試;直播間內,農民舉著農產品對著跳動的訂單喜笑顏開……瓜蔭斑駁,翠蔓舒枝,一張張笑臉正從田間課堂走向豐收田野。農民教育培訓作為一項基礎性、戰略性工程,不僅關乎農民個體的成長,更影響著農業農村現代化的進程。2025年農業農村部一號文件強調“加強農廣校建設”“深入實施高素質農民培育計劃,接續開展高素質農民培育學用貫通綜合試點”。農廣校作為農民教育培訓的主力軍,從政策到實踐,從體系支撐到學用結合,始終不遺余力積極探索,多措并舉為鄉村人才振興匯聚磅礴力量。
穩陣地,夯實培育根基。持續加強體系建設,發揮體系辦學優勢,凝聚全國農廣校一盤棋發展合力。積極爭取政策支持,努力拓展職能,穩固強化辦學能力。注重規范農民田間學校建設,整合實訓基地、產業園區資源,努力形成多點支撐、全域覆蓋的實體網絡。著力織密省統籌、市協調、縣落實三級聯動網,橫向聯動教育、財政等部門,多方協作,共同努力夯實農廣校農民教育培訓根基。
強基礎,探索職教路徑。中職教育作為農廣校立校之本,聚焦政策保障、產教融合、貫通培養、師資隊伍四個方面,促進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政策保障方面,積極爭取專項經費,落實學費補貼、經費補助等政策,為辦學創造良好條件。產教融合方面,立足自身辦學特色,緊扣地方主導產業設專業,將教學內容嵌入產業鏈各環節,促進“學用無縫銜接”。貫通培養方面,推進培訓與中職教育學分互認,搭建“培訓—中職—高職”教育貫通培養,助力打破學歷壁壘。師資隊伍方面,建立專兼職師資庫,吸納涉農院校、科研院所以及鄉土專家等加入,強化 “雙師型” 教師培養。
提質效,深化產教融合。創新培育方式,拓寬培訓內容,破解“學歸學、用歸用”的頑疾。建立常態化調研機制,力求精準對接產業趨勢與農民需求,實現“按需施教”。學用貫通則是打通知識到田埂的“最后一公里”,構建“校?!薄靶F蟆薄靶5亍钡嚷摵限k學模式,通過項目將人才培養與新產業新業態需求對接,緊密圍繞生產周期和產業需求開展培訓,著力解決“學用脫節”的問題。跟蹤服務方面,建立動態跟蹤檔案,結合農時精準開展技術指導,搭建平臺提供政策資源對接等服務,幫助高素質農民鞏固學習成果,推動長效發展。
從田間課堂到產業實踐,農廣校體系四十五年初心不改,始終與農民同呼吸共成長。農民教育培訓助力鄉村人才振興,仍需在夯實體系根基、創新培育路徑、深化學用融合等方面持續發力,培養更多農民成長為鄉村振興的生力軍,讓希望的田野結出更多豐收的碩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