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編教材采用“雙線并進”的編寫思路,要求教師具備單元整體教學系統化意識,開展結構化設計,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發展。本文結合統編教材小學語文四年級下冊第八單元“探秘童話王國”的教學,闡釋結構化設計思路。
一、結構化設計的一體兩翼
一體指基于單元結構化設計,教師需要從“主題與內容、目標與評價、情境與任務、活動與建議”等方面構建單元結構化教學體系。教師通過提取概念、整合關聯等構建學習主題和內容;用表現性評價和“教學評”一致性確定學習目標與評價標準;借助創設情境、任務驅動等方式引導學生學習;依靠語言運用、思維培育和審美創造推動學習活動。
兩翼指任務群視域下的“文學閱讀與創意表達”和“整本書閱讀”。四年級下冊第八單元有三篇童話《寶葫蘆的秘密(節選)》《巨人的花園》《海的女兒(節選)》。從“文學閱讀與創意表達”任務群來看,教師以任務 + 活動統整學習內容,指導學生從形象塑造、情節設置、表達內涵等方面開展學習實踐活動,提升審美鑒賞能力。從“整本書閱讀”任務群來看,本單元的課文多為節選或譯文,教師可以指導學生初讀、精讀、研讀文本,激發閱讀興趣,提升表達能力。
二、結構化設計的教學策略
(一)重構教學次序,實現主題與內容的結構化
教學四年級下冊第八單元,教師需要圍繞“奇妙的童話”這個主題,引導學生感受童話的奇妙,體會人物的真善美,提升欣賞和創編童話的能力,培養想象力。
1.提取概念,指向學科素養
“環境奇妙、人物奇特、情節奇幻”是本單元童話故事的三個重要因素,教師需要指導學生通過對比閱讀提取大概念,即體會童話故事人物的真善美,大膽想象創編新的故事。融合工具性與人文性,指向語文學科屬性和素養。
2.整合關聯,理解故事內容
《寶葫蘆的秘密(節選)》側重刻畫寶葫蘆的形象,《巨人的花園》側重描寫環境和巨人的內心變化,《海的女兒(節選)》側重表達小人魚對真善美的追求,三篇故事圍繞“奇妙”的表述各有側重點,相互關聯。教師可以依據關聯度,按照《巨人的花園》《寶葫蘆的秘密(節選)》《海的女兒(節選)》的順序開展教學實踐活動。
3.勾連比較,感知表現手法
《寶葫蘆的秘密(節選)》是“真人體童話”,《巨人的花園》是“超人體童話”,《海的女兒(節選)》是“擬人體童話”。這些童話故事邏輯清晰,教師可以指導學生從“人物奇特、環境奇妙、情節奇幻”的角度學習作者的創作技巧,提升表達能力。
4.拓展遷移,實現能力進階
本單元的三篇課文均指向整本書閱讀。學生要保持閱讀興趣,學會對比、勾連等閱讀方法,由課內的精讀遷移到課外的略讀,體會不同文化背景下童話風格的差異,還要將童話中奇妙的想象遷移到習作中,提升表達能力。
(二)整合單元目標,實現評價的結構化
小學語文統編教材有三個童話單元,分布在二年級上冊第八單元、三年級上冊第三單元和四年級下冊第八單元。各單元的語文要素相互銜接,從感受童話有趣,到感受童話豐富的想象,再到感受童話的奇妙并體會人物的真善美形象。本單元作為小學階段的最后一個童話單元,教師要基于學生已有的學習基礎確定教學目標。
1.整合目標,以終為始
從縱向看,第一學段的學生通過讀、思、講、編的方式,體會童話的童真童趣,培養閱讀思辨性;第二學段的學生通過擬人手法感受童話的豐富想象,體會童話的奇妙和人物的真善美形象,教師在教學中需要確定學生學習童話的起點。從橫向看,三篇童話的人物形象不同,但是都表達了對真善美的追求。在教學中,教師需要以素養立意,設定語言運用、思維能力、審美創造等學習目標,確保教學、學習、評價一致。
2.表現性評價,實現評價結構化在教學中,教師基于真實性情境任務進行表現性評價,能評估學生實踐運用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比如,針對本單元的習作《故事新編》,學生可以依據“結構完整、想象奇特,表現力強”等評價標準進行自我評價,教師根據學生的評價評估教學目標的達成情況。
(三)創設情境任務,實現學習過程的結構化
在教學中,教師結合單元整體內容和學生的生活實際,創設“探尋童話王國”的情境,設置四個任務“我和童話有個約會”“童話故事面對面”“我用童話創作童話”“童話世界任我游”,激發學生閱讀和創編童話的興趣。
1.創設情境,整體建構學習框架
針對學生對童話理解淺的問題,教師創設上述情境,引導學生理解故事的創作邏輯,采用變序、拆分、重組策略,將習作《故事新編》的訓練內容融入四個子任務“我和童話有個約會”“童話故事面對面”“我用童話創作童話”“童話世界任我游”,形成合理的任務群學習模式。
2.任務驅動,提升語文素養
上述四個任務包含閱讀、創編、表演等活動。比如,學生閱讀《巨人的花園》時想象畫面,閱讀《寶葫蘆的秘密(節選)》時創編故事,閱讀《海的女兒(節選)》時體會小人魚的抉擇。這些活動使單元教學各部分相互聯系,可以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想象能力、表達能力。
總之,單元結構化教學設計的一體兩翼,注重學生共同參與,讓學習內容不再是零散知識的累加。學生通過結構化學習,能習得方法、培育思維、提升審美,有效地提升語文核心素養。
[本文系江蘇省“十四五”規劃課題“核心素養導向下小學語文‘大單元’結構化教學的實踐研究”的研究成果,課題編號:JSSJY202102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