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PM是一種新的教學理念,是指將數學文化、哲學等因素融入數學教學中,以讓學生深入認識數學本質和發展,引起學生對數學知識的好奇,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本文從魯教版九年級下冊(五四學制)中圓的知識出發,基于HPM理念進行教學設計,針對數學文化的融入手段和技巧,著重從例題設置、習題安排及解題方面展開例談.
1點與圓的位置關系
點和圓的位置關系是圓一章知識的第一節,這方面的數學文化有很多,如“金星凌日”現象,以此引入點與圓的位置關系,可以引起學生的興趣,
例1在技術落后的時代,人們在描述范圍時有“方圓十里”一說,指的是以自己為圓心,10千米為半徑的一個圓的范圍.現有甲的“方圓十里”.
(1)乙距甲8.5千米,請問乙所在位置與甲的“方圓十里”的圓的位置關系是什么?
(2)乙背離甲行走,行走一段時間后,行走了3千米,請問此時乙所在位置與甲的“方圓十里”的圓的位置關系是什么?
解(1)從情境分析,現以甲所在位置為圓心,半徑等于10千米,而乙距離圓心只有8.5千米,所以乙所處位置在圓內.
(2)同理,乙背離甲行走,行走一段時間后,行走了3千米,此時距甲有11.5千米,則乙的位置在
圓外.
評注該題是針對點與圓的位置關系的判斷,在平常生活中,時常會聽到“方圓十里”這樣的描述,這樣引入“方圓十里”的情境的目的有兩個:一是讓學生進一步理解“方圓十里\"“方圓幾十里”的含義;二是從實際生活引入問題,讓學生對問題產生興趣,引導學生進行探究.
2直線與圓的位置關系
直線與圓的位置關系也是這個章節主要內容之一,直線與圓相交,則涉及弦問題,相切、相離等問題,這方面的數學文化也是有很多的,如我國古代的日咎等,都可以作為教學中引入的數學文化.在題目設置上,可以考慮航海問題.
例2我國有自己的領海區域,也有豐富的海洋資源.為了航海安全,我國在某海域 A 處建立了一座信號塔,其中BC是一條航線, AC=4 海里, BC =3 海里, ∠BAC=90° ,信號覆蓋范圍為以 A 為圓∴r 為半徑的圓形區域,當信號覆蓋半徑為下列時,過往船只能否接收到信號?
(1)r=2 海里;
(2)r=2.4 海里;
(3)r=3 海里.
解如圖1,過 c 作 AB 的垂線,垂足為 D (1)由已知
,

根據三角形的面積計算公式,有:
即 3×4=5CD ,解得
:因為 r=2,2lt;2.4 ,所以此時航線上的船只接收不到信號塔的信號.(2)r=2.4,CD=2.4,r=CD ,所以此時船只航行到 D 處才接收到信號塔發出的信號.(3)因為 r=3,CD=2,4 ,
+所以此時船只航行到 D 處的前后1.8海里范圍內能接收到信號塔發出的信號.
評注該題是判斷直線與圓的位置關系的問題,三問分別體現了直線與圓相交,相切和相離的關系.題目是基于現代科技,引入了航海的實際情境.航海是很多同學非常感興趣的話題,以此為文化引入,讓學生深入認識直線與圓的位置關系,從而很好地探究相關知識點.
3圓心角與圓周角
圓心角和圓周角是圓一章的主要知識,在對該知識進行教學時,可以從我國圓形住房建筑,祖沖之的圓周率等數學文化引入.在題目設置上,可以以古代的瞭望塔為背景進行切入.
例3我國古代人們觀察周圍情況是使用瞭望塔的這一工具,通過瞭望塔可以觀察周圍一定范圍的情況.現以瞭望塔為圓 so ,觀測到與塔距離相等的 A,B,C 三點,已知 ∠AOC=∠B ,求 ∠B ·
解如圖2所示,連接 OB

因為 OA=OB=OC=r ,
所以 ΔOAB 和 ΔOBC 都是等腰三角形,
所以 ∠A=∠OBA ,
∠C=∠OBC ,
則 ∠ABC=∠OBA+∠OBC=∠A+∠C
所以 ∠A+∠C=∠ABC=∠AOC
又 ∠A+∠ABC+∠C+∠AOC=360°
所以 3∠ABC=360° ,
即 ∠ABC=120° ,
所以 ∠B=60° ·
評注該題是考查圓心角與圓周角的問題,在引入問題時,以中國古代的瞭望塔為文化背景.瞭望塔在古代電視劇中經常出現,中國有些旅游景點也還保留著古代的瞭望塔建筑,這樣的文化情境取自身邊,以此引入問題可以引起大家對知識的探究興趣.
4結語
本文通過對魯教版(五四制)教材的研究,結合HPM教學理念,對圓一章的知識進行教學設計,對常規的教學目標,重難點,學情分析等環節沒有過多討論,而是集中在數學文化融入問題中的策略,及答題技巧方面展開探究.主要從點與圓的位置關系,直線與圓的位置關系和圓中的圓周角和圓心角三個方面展開例談,在題目或者教學中融人數學文化之后,可以給學生詳細描述相關數學文化的發展、由來和故事,以引起學生對問題的好奇,并讓學生有研究的沖動和欲望.
參考文獻:
[1]王鳳蓉.數學史融入初中數學教育的實踐探索[D].長沙:湖南師范大學,2012.
[2沈麗霞.數學史與中學數學教育[D].呼和浩特:內蒙古師范大學,2007.
[3]黃愛蘋.數學史融入初中數學教學的案例研究—以一元一次方程為例[D].桂林:廣西師范大學,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