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4年3期
刊物介紹
本刊1981年創刊,是由中國科學院主管,中國科學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主辦的學術性期刊,為中國科學院科學出版基金資助期刊,由科學出版社出版。連續3度被 編入我國《中文核心期刊》為《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數據庫》、《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 來源期刊。 《水土保持通報》緊密跟蹤本學科的發展動向, 全方位及時報道有關最新科研及實踐成果, 積極引導和推動本學科及其實踐的快速發展, 具有較強的系統性、實用性和行業導向性。 主要報道土壤侵蝕、旱澇、滑坡、泥石流、風蝕等水土流失災害的現狀、預防監督、治理 經驗和效益及水土流失地區生態環境及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問題研究; 水土保持學科階段性 的理論研究成果以及計算機、遙感、系統工程、生物工程等新技術在水土保持科研及其實踐 中的應用; 國內外水土流失及水土保持研究新動態等內容。
水土保持通報
試驗研究
- 不同施肥與耕作模式下紫色土坡地產流特征
- 植被混凝土基材微生物活性對不同水泥含量的響應
- 黃土塬區小麥莖流速率變化及其與環境的關系
- 地膜再利用對土壤水鹽及油葵幼苗生長的影響
- 沙棘林退化對土壤性質及水土流失的影響
- 西部黃土丘陵區降雨特征及其對坡地土壤侵蝕的影響
- 黃土坡面細溝水流流型試驗研究
- 神府東勝煤田擾動與原生地面產流產沙規律對比研究
- 南小河溝流域不同措施處理下的水土流失規律
- 中粉質壤土泥漿排水固結規律研究
- 巖溶地貌部位對土壤微生物豐度與酶活性的影響
- 黃河三角洲長期人工刺槐林對土壤化學性質的影響
- 新疆策勒縣新開墾農田地表蝕積變化
- 龍門山斷裂帶主要森林類型凋落物累積量及其持水特性
- 白羊草與達烏里胡枝子混播草地不同降雨年份土壤水分利用狀況
- 短期放牧對高寒草甸土壤水穩性團聚體構成及穩定性的影響
- 不同經營年限山核桃林地枯落物和土壤的水文效應
- 長三角地區毛竹林冠截留的影響因素
- 不同地貌環境下喀斯特石漠化與土地利用的關系
- 天然針闊混交林下穿透降雨特征及其模擬
水保監測與應用技術
- 基于遙感數據的城市空間擴張研究
- 陜西省關中地區農田生態系統碳源/匯估算
- 基于GIS的河南省洪災風險評價
- 基于GIS的江蘇省水土保持區劃方法
- 基于NDVI時間序列的近12年中國植被覆蓋的單調趨勢分析
- 基于DEM的陜北黃土高原典型地貌分形特征研究
- 基于強度理論的單溝泥石流風險評估
- 離子交換樹脂球在水質監測中的應用
- 南京市水資源承載力評價
- 寧夏鹽池縣四兒灘濕地交錯帶判定及變化分析
- 根系主要成分含量對根系固土效能的影響
- 連云港市云臺山宜林荒山立地質量分類及評價
- 半隱蔽式沙柳沙障的防風阻沙效益
- 基于滑動無偏灰色馬爾科夫模型的水庫年降雨量預測
- 基于GIS與Logistic模型的公路泥石流易發性分析
- 盤塘水源地滲流井取水方式下地下水允許開采量計算
- 微核技術在新立河水質污染監測中的應用
- 三維激光掃描儀在坡面土壤侵蝕研究中的應用
- 高速公路邊坡生態防護物種選擇的模糊多屬性決策方法
- 不同施肥方式對經果林地土壤理化性狀的影響
- 基于能值-生態足跡修正模型的區域可持續發展研究
——以江蘇省南通市為例
綜合治理
- 塔克拉瑪干沙漠腹地塔中地區的風動力環境
- 綠化屋面的水文水質特征分析
- 毛烏素沙地油蒿群落生物結皮的分布特征
- 遼寧省旱澇災害與太陽黑子活動的相關性
- 桂西北喀斯特地區典型土壤在不同篩分強度下團聚體的穩定性
- 蚌埠市地表灰塵重金屬污染特征及潛在生態風險
- 土壤凍結期濕度特征研究及其表層模擬
- 晉西蘋果與大豆間作系統土壤養分分布特征
- 寧夏鹽池縣人工封育區植物群落的β多樣性
- 蚯蚓糞對楊樹幼苗根系特性及氮素利用率的影響
- 淮南大通礦區復墾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的分布特征
- 焦作市城區土壤重金屬空間變異特征及污染評價
- 天山北坡中段融雪徑流敏感性分析
——以軍塘湖流域為例 - 西北地區植被覆蓋變化及其與降水和氣溫的相關性
- 冀北遼河源自然保護區森林景觀格局與環境的關系
- 2010年汾河流域土地退化經濟損失評估
- 甘肅省興隆山天然林下苔蘚凋落物蓄積量及持水特性
- 江西省耕地的動態變化及驅動因子
- 陜北黃土區衰退沙棘人工林改良土壤的作用
- 五陵塬邊坡侵蝕地貌發育及其影響因素
- 甘孜縣四通達溝泥石流的形成特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