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愛國
【摘要】高職數學教學一直是重點,也是難點,針對學生整體素質參差不齊的情況,提出了分層教學模式,這是提高數學教學質量的需要,也是教育改革發展的必然。如何利用分層教學對學生進行因材施教,整體性提高學生的素質是目前研究的重點。
【關鍵詞】高職數學;分層教學;探索;實踐
一、分層教學的提出
近年來,高校都有不同程度的擴招,高職院校的招生標準也有所下降,學生之間文化素質差異巨大,整體來說,基礎都較薄弱,數學又一直是教學中的難點,底子就更差,若采用傳統的教學方法,所有的學生都上一堂課,無論對基礎好還是基礎差的學生都是不利的。
所謂的分層教學,就是根據學生文化知識基礎、智力因素或其他影響因素的差異,對學生進行有區別的教學,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針對性的課程設計,教授不同的內容,制作出一整套的教學程序,做到真正的因材施教。分層教學正在被教師逐漸接受,并在實際中應用,但也要準確地把握層次,一是學生所處的層次水平,一是某一層次應該接受的教學內容水平,否則只會造成教學上的混亂。分層教學的準確運用能激發學生的潛力,發展其個性,提高其學習熱情,使每名學生都獲得發展。
二、學生分層
分層要考慮到的因素是全面的,包括學生的原有數學基礎、選擇的專業、學習的能力、對自己的要求等,除了學生本身的因素外,還要結合教材實際,不同專業的學生對數學能力的要求不一樣,教材的難易程度也不同,若教材較簡單,則可以將分層標準放大,反之亦然,一般分為2~3個層次,層次太多需要大量的師資投入,教育成本過高,也難以保證教學質量。在新生入校之后,首先根據學生選擇的專業方向,所學專業對數學的要求水平做第一次分層,按專業要求分為高層、中層、低層,形成新的數學學習集體,這一步也明顯地給出了某一專業對師資的要求;在第一次分層之后,再根據學生的高考成績及到校后進行摸底考試的成績,綜合考慮,作出最后的評定,將每個專業的學生再劃分為高層、中層、低層三個層次,在進行數學教學時,就根據這個層次進行分班上課。第二次分層是關鍵的環節,要盡量做到準確、公平。評定好層次后,還要不斷地調整,根據學生在后來的學習中的表現,調整其所處的層次,采取動態的評定方法,對學生也比較公平,避免一次的偏差產生長期的負面影響。
三、分層教學的實踐
學生層次決定之后,接下來就是與之相關的其他內容的分層,并使之實現到教學中的過程。
1苯萄目標及內容
準確的教學目標能讓學生判斷自己的學習效果,認可自己的成績,也認識到自己的不足,有目的地學習,最終完成學習任務;能讓教師明確教學方向,引領學生,提高教學效率。高層的教學目標應以數學教學大綱的較高要求為準,注重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使其在自主學習中終生受益;中層的教學目標則是達到教學大綱的一般要求,使學生能完整地掌握數學知識,并盡可能地提高數學能力和智力水平;較低層的教學目標則是以教學大綱的最基本要求為準,讓學生掌握應用性強的知識,培養其對數學的興趣,使其能在未來自己加強學習。教學內容只要與教學目標相關聯就分出層次了,根據不同目標的不同要求,在內容的選擇上也要突出重點,高層教學內容重視能力的提升,中層教學內容主要是教會學生理解及理解的方式,低層教學內容則主要是對內容的記憶及重點內容的應用。
2笨緯躺杓
課程設計是影響教學效果的關鍵,不同的教學目標和內容要有相匹配的課程設計,而且不同層次的內容對教師的要求也不同。要設計出科學合理的教案,對教師的要求是比較高的,對教材一定要非常熟悉,了解教學大綱的要求,分清知識的主次。最后結合不同層次學生的特點,可以將整個教材內容分為幾個不同的層次,難易程度從高到低,如理解層次、簡單應用層次、綜合應用層次等,也可以將層次分得更細一些,然后對不同層次的學生作出不同的要求,如低層要達到理解層次,中層要達到簡單應用層次,高層要達到綜合應用層次,然后以此為目標進行課程設計。如在學習線性代數中的向量、矩陣時,要求低層組學生掌握矩陣的運算方式和規律,能進行有效的矩陣運算;中層組則要求掌握矩陣的簡單應用;高層組學生要有綜合應用的能力,能自己推理出較復雜的證明題,在實際中能應用相關知識解決問題。課程設計是實施教學的前提準備,需要投入較大的人力和物力,以保證教學效果。
3泵娑匝生
與學生接觸的環節主要包括授課、作業的布置、點評等,在這些環節中,也要充分考慮到不同層次學生的特點。要求教師設計出有層次的教學內容,布置不同的學習任務,在完成基礎教學后,再考慮不同層次學生的要求,提高對優等生的要求,重點輔助后進生,統籌兼顧。在布置練習任務時,也是同樣的道理,分層次設置題目,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實際需要。高層學生的作業應盡量減少重復,重視題目的靈活變動,綜合性要強;中層學生的作業則要難易結合,在基礎性的知識掌握后,也要重視學習能力的培養,鼓勵其完成高層的作業;低層學生的作業應該重視基礎,負擔不能過重,也鼓勵其主動選做中層的作業。在進行作業點評時也要進行分層,不同的題目和不同層次的學生需要提醒的內容不同,高層目標學習者需要點評的是其思維方式,而低層則要幫助其完善對知識的理解,中層目標學習者位于前兩者之間,是前兩者的綜合,根據點評的結果,教師就可以結合教學目標對學生進行分層次輔導了。
四、結束語
分層數學教學是教育工作中的一次變革,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也能為社會培養出更有能力的人才,是值得我們不斷地探索與研究的。目前,數學分層教學在實施中仍面臨著困難和阻礙,需要我們的深入探索和實踐。
【參考文獻】
[1]賈耀輝。職業高中數學分層次教學的研究與實踐[J]。科學時代,2009(1)。
[2]李瑞。高等數學分層教學教程[M]。西安:西北工業大學出版社,2007。
[3]王曉琴。高等數學分層教學模式理論與實踐[J]。吉林教育,20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