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冬梅
摘 要:基礎教育階段英語教學應以學生的發展為宗旨,提倡高效課堂,通過優化課堂教學目標,使學生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激發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教師要重視對學生聽、說、讀、寫綜合技能的全面訓練,培養學生的語言交際能力,為學生的發展和終身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關鍵詞:高效課堂;學法指導;創設情境
課堂教學是學生獲取知識的主要渠道。一堂課是否好,標準就是看教師能否讓學生始終處于積極的思維狀態、是否當堂達成教學目標。教師應遵循語言教學規律,把英語這門語言實踐課上得生動有趣。那么,如何真正實現有趣又高效的課堂目標呢?
一、優化課堂模式
1.切實抓好課堂教學的五個環節
(1)鞏固提升
教師引導學生進一步鞏固所學的知識,提升學生學習新知識的能力。
(2)交流展示
鼓勵學生把預習新課所搜集的相關信息展示在課堂上,以便同學之間相互交流,形成知識碰撞,同時,引導學生實現新舊知識的有效銜接。
(3)互動體驗
高效課堂包括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兩個層次。教師要積極關注學生參與互動的有效性、思維品質的提升和學習目標的達成度。
(4)精講點撥
教師要發揮自己的主導作用,及時點撥學生學習過程中的重點、難點及疑惑點,讓學生及時掌握所學知識。
(5)拓展練習
教師在所教知識的基礎上進行延伸擴展,引導學生把知識和實際結合起來,以達到鞏固知識、促進技能遷移,形成良好的學習品質的目的。
2.充分實施教學目標的三個維度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對基礎教育階段英語課程教學內容提出了教學目標的三個維度,包括“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在重視學習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同時,首先把“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引入教學目標,以知識能力為主線,滲透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使其充分體現在過程和方法中。實現目標分極使之更加層次化、具體化。教師還要有增強“科研先行”意識,提高自身的專業文化素質,研究學生的心理和學習策略,同時,加深對英語國家歷史背景等的了解。強調以情感為核心,把培養學生的學習動機、興趣、意志、性格等因素列入教學目標,面向全體學生,注重學生層次和個性差異,達到全面發展的最終目標。
二、教師學法指導
首先,教師應實行“啟發式”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動起來,讓課堂“活”起來,真正把傳授知識的過程當作學習交流和自主探索的過程,培養學生敢疑、能問,勤思、會解的能力。
其次,應以學生為主體,注重學習水平層次和個性差異,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教師就須幫助學生找到最佳記憶訣竅,如:從點到塊記憶法、愉快自信記憶法、瞬間強化記憶法、集中注意專注記憶法、比較歸納記憶法、最佳時刻加強記憶法、運用遺忘周期反復記憶法等。
最后,要提倡的是教師精講引導下的學生多練及教師藝術性的強化提問,它能分層次評價,使各類學生的發言都受到鼓勵,并得到成功的體驗,增強學生的自信心。
三、創設交際情景
創設交際情境,培養學生交際能力,是英語教學實施素質教育的根本目的。在教學實際活動中營造、創設情境交際英語。如:教師可通過問候、指路、購物、看病、打電話、邀請親友、日常生活及學習活動等題材,設置多種語言情境讓學生進行實際操練、還可通過多媒體教學手段,生動地展示多種交際畫面、提供豐富的語言素材,以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將語言形式與語言意義和學生實際相聯系,通過動耳、動口、動手、動腦組織大量聽、說、讀、寫等交際活動,建立初步的語感,并內化知識,形成技能,增強語言實際運用能力,為學生終身學習英語打下良好的基礎。
(作者單位 河南省洛陽市東升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