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鴻莉 趙麗 聶耳雙
【摘 要】為適應我國汽車產業的高速發展,提高應用型本科汽車類專業人才培養的質量,培養面向企業一線的技術應用型人才,加強“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采用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從人才培養方案制訂,課程內容設計,實踐教學環節等多方面強化工程能力的培養,滿足汽車產業對汽車類專業人才的需求。
【關鍵詞】應用型本科;汽車類專業;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
根據教育部“高等學校創新能力提升計劃”,“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 的精神,工程類專業要培養造就一大批創新能力強、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高質量的各類型的工程技術人才[1],為國家建設創新型國家和人才強國戰略服務。工程能力的培養離不開企業的支持,建立校企合作關系是關鍵所在。校企合作是開展工程教育的重要途徑。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使企業直接參與人才培養過程,在應用型工程類人才的培養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加強校企聯合,促進資源優勢互補,探尋校企工學結合的新模式。
一、汽車企業對技術應用型本科人才要求
我們對19家簽訂了校企合作協議企業進行調研,對本校2010屆、2011屆、2012屆畢業生進行回訪。汽車類畢業生的就業方向主要是:汽車整車、零配件生產廠的基層生產管理、基層技術崗如車間質檢員、工藝員、設備管理員;保險公司的查勘員;4S店的汽車銷售顧問及售后服務;高職及中職學校的汽車專業教師;這些崗位要求汽車專業人才的專業核心能力的要求是多元的,包括:工程計算、機械工程設計、計算機軟件應用基本能力;汽車檢測、故障診斷、維修等技術應用能力;汽車營銷、理賠定損、評估能力;汽車生產管理、專用車及汽車零配件設計、英語應用、實踐動手能力;學習能力、與人溝通、協調、團隊合作能力。其中,作為重中之重的實踐動手能力,要求學生能熟練進行發動機、變速器等總成的拆裝,能利用專用儀器設備,如解碼器、尾氣分析儀等對現代汽車進行檢測,對汽車的故障做出準確、快速的診斷,并能以最佳的維修工藝流程進行修復和故障排除;同時具備汽車保險、理賠、營銷、二手車評估等汽車相關工作崗位所需的基本能力。
二、校企合作、工學結合,培養工程實踐能力
(一)基于工作過程的課程內容設計
汽車類專業課程把行業能力標準作為專業課程教學改革的目標,根據行業能力要求組織教學內容。在汽車電器與電子技術、汽車估損等專業課教學工作中貫穿“工作過程系統化”的課程開發理念,將教學活動與仿真或真實的工作場所相融合,對應用型本科汽車專業課教學方法的改革進行探討和研究。
以汽車估損課為例,課程首先通過案例講解汽車保險條例,再通過10個模擬真實案例現場,讓學生從接報案,準備定損單、查勘表、保險抄單開始,到事故現場,根據現場情況確定保險責任,現場拍照,詢價、報價,查保險抄單,與修理企業、車主商定理賠額度,填定損單、查勘表等整個工作過程安排教學內容,課程按照工作過程來進行排序。從不同工作過程對課程進行設計,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通過情境創設,使專業課與職業崗位實現零距離對接。
(二)以培養工程能力為本位,加強實踐教學環節
培養學生工程能力,關鍵是加強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為此在人才培養方案中加大實踐教學環節學時數,實踐學時占總學時的33%。機械類實踐教學環節:機械零件測繪實習、機械制造工藝實習、CAD繪圖、機械設計課程設計等,培養學生基本機械設計、機械工藝,計算機輔助設計、機械設備使用能力。汽車類實踐環節:汽車拆裝實習、汽車制造工藝實習、汽車電器與電子技術實習、汽車檢測與維修實訓、畢業綜合實踐、畢業設計(論文)等,培養學生汽車拆裝、汽車維護、汽車制造工藝、汽車零部件和系統檢測、汽車故障診斷能力和綜合運用專業知識分析、解決問題能力。
另外,汽車類專業學生90%參加汽車愛好者協會。定期邀請各高校汽車專業、汽車制造企業、4S店、保險公司等有關專家舉辦講座。汽車專業實驗室全面對學生開放,打破了傳統實驗教學“四固定”(固定時間、固定班級、固定實驗室和固定實驗項目)[2]。提高了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對于學生開闊視野、拓寬思路、激發靈感、提高綜合素質具有特殊作用。
(三)針對汽車維修崗位要求,將職業資格證書課程鏈接到專業課體
在人才培養方案中,把職業資格證書課程鏈接到專業課程體系當中,開設發動機、變速器、汽車電器與電子技術、汽車估損四個模塊課。學生在通過國家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職業技能鑒定中心考試后,可獲取 “全國汽車維修專項技能認證考試合格證書”,成為各專項的維修師。該證書已成為本專業學生就業的敲門磚。
(四)開拓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的有效渠道
校企合作是實現這類學校培養應用型創新人才目標的關鍵。校企合作的企業分為三個層次:一是課程的校外實習實訓基地,如東北林業大學機械廠為學生金工實習基地、一汽集團哈爾濱輕型車廠為汽車制造工藝實習的基地。二是校外的畢業實習的基地。本專業現已經與哈爾濱12家企業簽訂協議,這些企業每年根據需求接納一定數量學生進行畢業實習,企業為實習學生提供實際的課題,企業擇優選用實習學生在本企業就業。三是校企合作基地,選擇一些汽車行業比較有實力的企業進行深層次的合作,例如與北汽福田北京多功能汽車廠,雙方建立校企合作關系并在雙方互相掛牌,且:北汽車福田是“哈爾濱劍橋學院實踐教學基地”,我校是 “北汽福田北京多功能汽車廠人才培養基地”。與企業合作,共同開發與實施專業人才培養方案,進行有針對性的培養,即共同確定培養目標、制定教學計劃、調整課程設置、完成教學任務和保證實踐教學的實施,使畢業生達到企業要求的質量標準。企業技術人員、管理人員共同指導學生實訓、實習。企業定期提供人才需求信息并提出培養建議。企業充分利用人力資源,選送既有豐富實踐經驗又能從事教學工作的專業人員和管理人員擔任客座教授,舉辦高水平的學術講座,并為我校培養“雙師型”教師提供幫助。
三、“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
(一)引進企業有工程經歷的教師。
汽車類專業加強“雙師型”隊伍建設,從企業、科研院所引進有工程經歷的教師,現已引進7人,這些教師在汽車企業從產品、工藝設計、設備管理、汽車維修工作,有著豐富的工程實踐經驗,能教學過程中提高學生實踐與工程能力,同時在教研活動中幫助從學校門到學校門的青年教師增長見識,促進青年教師向“雙師型”的轉化。
(二)教師到企業實踐進修,增強工程能力
本專業對沒有企業工作經歷的青年教師到企業實踐進修,企業定期組織專業教師進行技術講座和實操培訓,使專業教師的汽車新技術和實踐動手能力得到了提高。與企業一線的緊密接觸,增強了解決工程實際技術問題的能力,也促進了廣大教師科研學術水平的提高。
應用型本科學生培養重視實際工作能力,重點是知識的應用。因此,這就要求在教學內容上將學科知識體系與實際工作過程結合,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增強學生工程實踐能力,滿足汽車產業對技術應用型本科人才的需求。
參考文獻:
[1] 齊曉杰,吳彪,鮑宇. 零距離工程培養接近工程的高級技術應用型人才[J]. 中國冶金教育,2006(1)
[2] 韋須祥,韓乾,洪霞等. 高校實驗室開放面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 實驗技術與管理,20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