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如陽
摘 要:作為高中學習的主要課程之一,數學知識的掌握是學生必須要完成的一個任務,在數學教學中要重視數學文化的滲透,提高教學效果。本文從數學教學理念、數學教學內容和數學教學方式三個方面分別分析了數學文化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滲透。
關鍵詞:數學文化;高中數學教學;滲透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02-021-01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高中數學教學要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實施教學方式的創新,還要注重數學文化價值的體現。在高中教學過程中,要根據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采取正確的方式,讓數學文化走進數學課堂,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參與教學的全過程。
一、更新教師的數學教學理念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逐步深入,對高中數學教師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包括教學理念和設計以及自身的素質都要進行全面的審核。在教學觀念上,新課程標準對高中數學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重視數學文化在數學教學中的作用,在高中數學中滲透數學文化,主要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史料書籍以及數學故事或者數學建模等等,從而實現學生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高中數學教師要改變以往的教學模式,不斷的接收新的教學模式,遵守在教學中以學生為中心的原則,找出具有創新性的教學策略。建造有利于學生發展的新型課堂,在高中數學課程中滲透“數學文化”,從而達到滿意的教學效果。作為高中教師要做到與時俱進,積累自身的知識,提高教學水平,利用手中的資源因材施教,提高自身的人格魅力,創設良好的教學環境。在進行教學設計的時候要注重從生活實際出發,結合實際豐富學生的學習活動,讓學生了解數學不只是簡單的計算,可以跟學生一些了解數學的歷史和數學思想,錘煉學生的數學文化精神。
二、教學過程中體現數學文化
數學教材是進行高中數學學習的重要依據,雖然教材是進行邏輯加工之后的產物,數學文化的色彩相對比較淡化,但是這些教材畢竟還在是數學文化的長河中洗滌的。在教學過程中對教材的內容進行相應的加工就可以讓數學知識煥發出文化活力。比如,在學習三角函數的內容的時候,可以給學生介紹三角函數的起源,說明函數對于航海事業的發展以及歷法的推算等活動所起到的作用。在給學生揭示了科學的思維方法之后,還能他們展現了科學家那種探索精神。在三角函數模型的簡單應用中,可以結合函數模型的應用示例,比如物理情景:簡單和諧運動、星體的環繞運動;地理情景:氣溫變化規律、月圓與月缺;心理、生理現象:情緒的波動、智力變化狀況;日常生活現象:漲潮與退潮、股票變化等等,讓學生明白數學文化在教學過程中的應用。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選擇那些與學生的認知水平比較接近的數學文化,積極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從而抓住問題的實質,建立相應的數學模型,培養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增強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
三、教學方式上滲透數學文化
由于新時期對于綜合性人才的需求增加,數學教學也要注重培養學生綜合素質,特別是競爭意識和合作意識,這是數學文化在數學教學中滲透的一個重要方面。教師可以在教授數學知識時介紹有關的背景文化,就某個數學專題做個演講,可以鼓勵和指導學生就某個專題查找、收集資料文獻,在此基礎上,編寫一些形式豐富的數學小作文,開展“數學小作文”評選活動,也可以實施“小組合作”教學、“探究教學”,或者利用多媒體為學生提供一些數學資源,使得數學學科跟其他學科很好的融合在一起,這些都是教學方式中滲透數學文化的體現。我們以“小組合作”教學方式為例,數學老師可以給學生講一些數學家的名人典故,讓學生們明白合作學習在數學學習中的重要性,再結合事例予以說明。在數學學習中,學生的能力是有差異的。因此,教師在給學生進行分組教學的時候,要考慮到學生的差異性,合理安排小組的成員,要注重學習優秀的成員和成績稍差的人員之間的搭配,小組間要重視人員之間的平衡,根據學生的愛好、特征以及男女同學之間的比例進行分組。比如,數學教學中對函數的奇偶性學習的時候,向學生展示兩組函數,讓學生自己主動學習來使知識擴充,明確兩個函數的特點和相同點以及奇偶特性等等內容,可以讓小組中的每一個人負責每一塊內容。在這個過程進行的時候,教師要幫助學生不斷的細化各個問題,以小題的形式表現學習的內容,讓小組成員自己分配問題,并且進行及時的總結。問題包含以下幾個方面:(1) 觀察兩個函數的圖像有什么相同點? (2) 觀察兩個函數的函數值有什么特點?(3) 你能有數學語言來描述函數的這種特點嗎?(4)一般地,如果對于函數f(x)的定義域內____一個x,都有_____,那么函數f(x)就叫做_______?這樣的問題提出來之后,讓小組成員進行明確的分工,讓每個人都帶著目的去解決這些問題,這樣著一堂課的知識大致就被學生們掌握了。在掌握了知識的同時,還讓學生明確了團隊精神和合作精神,明確了個體在團隊工作中的重要性,提高了學生的綜合素質。
結論
綜上所述,數學文化列入新課程標準已經成為世界性的潮流,數學課程蘊含著豐富的數學文化價值,這是新時期學生發展的需要,要讓數學文化以合適的姿態滲透到數學課堂中去,堅持與時俱進,因材施教,這樣才能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學習精神,把學生培養成為德智體美勞前面發展的新型人才。
參考文獻:
[1] 張維忠.高中數學新教材中的數學文化[J].中學數學教學參考,2012(10).
[2] 王 健.李愛梅.新課程理念下數學文化與實用函數教學平臺的構建與應用[J].中國數學教育(高中版)2012(1).
[3] 董 琦.傳統與改革 繼承與創新——淺談高中數學新課改實施中的問題與思考[J].都市家教:上半月,2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