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道華
摘 要:高效課堂是指在有限的時間里取得最好的效果,也就是說,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打破傳統教學模式,更新教育教學觀念,重塑課堂結構,最終實現高效率、高效益的數學課堂。
關鍵詞:小學數學;高效課堂;目標;教學方式;反思
什么是高效課堂?有的人說,高效的課堂就是讓學生在有限的時間里掌握更多的知識,有的人說,全班的平均成績高說明該老師是一名好教師,他所教的課是高效的,等等。其實,綜合上述兩種情況我們可以想一下,上述兩種結果結合起來真的就能談得上實現課堂的高效了嗎?其實并不是,換句話說,我們只完成了教育中的“教”字,并沒有做好“育”的工作。因此,我們要優化課堂結構,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模式,做好各個課堂各個環節的工作,以為高效課堂的實現打下堅實的基礎。
一、明確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的設定是高效課堂實現的前提,在以往我們常常注重知識技巧的明確,總認為,學生能夠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就是學習的目標。然而,在新課程改革下,我們不僅要明確每節課的知識目標,而且還要明確每節課的過程與方法和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只有三者相互結合,才能促使學生獲得健全的發展,才能真正實現高效的數學課堂。
二、教學方法的選擇
在素質教育下,教師要根據教材內容的需要和學生的學習特點,采取多樣化的教學方式,使學生愿意走進課堂,從而大大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如,在教學《認識鐘表》時,為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授課的時候,我借助兒歌授課,這樣既可以幫助學生感知時間,而且也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如:分針長,時針短,1到12團團坐。伸出手指數一圈,大格共有12個。1大格,5小格,一圈小格60個。1小時等于60分,珍惜時間別揮霍。簡單易懂,學生可以輕松地掌握基本的知識點,而且,還可以讓學生學會珍惜時間。從而,讓學生在形象的感受中輕松地掌握相關的知識,也為高效課堂的實現做好鋪墊工作。
三、做好反思工作
反思是每節課都必須存在的環節,它是高效課堂實現的過程中必不可少的環節。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和學生都可明確自己的優勢和不足,都可找到自己改進的方向,進而不斷完善自己。
總之,精彩而高效的數學課堂的實現離不開課堂各個環節的配合,因此,教師做好準備工作,要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模式,使學生獲得綜合性的發展。
參考文獻:
張海波.小學數學如何構建高效課堂[J].快樂閱讀,2012(10).
(作者單位 貴州省石阡縣坪地場鄉小學)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