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莉麗
摘 要:從某種程度上說,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過程就是學生與教師共同發展和一起交流的過程。為此,教師應當注重實施互動性的教學,注重跟學生間的溝通,并且創建和諧、平等和民主的師生關系,以優化教學過程和教學關系,且要在教學中實現學生與教師的相互支持,一起進步和提高。論述了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互動教學實施策略,旨在實現理想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互動;實施策略
一、創設質疑平臺,以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
正所謂“學起于思,思源于疑”。為此,只有使學生充滿疑問,才能夠激發學生的探究意識,從而使學生有所發現和創造。一般來講,學生也非常愿意分析問題、研究問題和解決問題,這是非常關鍵的。在傳統意義上的小學數學教學模式中,學生主動參與的積極性不高,往往是被動地學習知識,他們缺少探究的意識,常常是依賴于教師,學生被束縛在教學課堂、教材和教師的圈子中,這大大地扼制與壓抑了學生的創造能力。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需要倡導:學生是教學的主體,也是教學的主人,教師的教學是服務于學生的,應當激勵學生提問,敢于質疑,創設質疑的平臺,以有效地實施互動教學,使學生從以往的被動學習轉變為積極主動地學習。這樣,就能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自覺性和學習熱情,進而也使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二、創建和諧平等的對話機制,以激發學生參與互動
在如今的小學數學教學中,事實上就是教師有計劃、有目的性和有針對性地組織學生學習的一個過程。這是一種合作、交流和溝通的過程,這種活動過程是以生生和師生之間進行互動作為體現形式的,而相反的,教師那種獨白式的講解和權威式的教授就難以實現理想的互動效果,良好的心理環境與和諧、寬松的外部條件有利于課堂教學的互動。為此,創建和諧平等的對話機制是小學數學課堂教學進行互動的前提條件。和諧平等的對話指的是所有學生的參與,應當包括生生與師生之間的對話,這種對話是彼此之間心靈的溝通,只有如此,才可以實現彼此思想的融合。教師應當及時地反饋學生的回答,以使學生學習新知,也只有如此,才可以使學生積極主動地接受,相反的,倘若這種對話機制是不平等的和不夠和諧的,那么學生就感受不到寬松的環境,不能夠毫無顧忌地敞開自己的心扉,表達自身的感情,這種互動教學是不能夠有效地提高教學質量的。教師需要堅持以學生作為核心的教學思想,多多地激勵學生、肯定學生和尊重學生,以使和諧平等的氛圍充滿整個教學課堂,從而實現理想的互動效果,大大地提高教學效率。
三、要求所有的學生集體參與,強化互動性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實施有效的互動是非常必要的。然而,在教學實踐中,一些學生在集體活動中表現得比較懶散,為此,教師需要使這部分學生都參與進來,以防止學習熱情不均衡情況的出現。因此,教師在實施互動教學中,一定要注意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性,盡可能地使層次不一樣的學生都能夠參與到互動教學
中,以使這一部分學生呈現自身層次的思維能力,從而激發不一樣層次學生的學習熱情。教師應當體現出學生手中學習工具的作用來,以使學生通過借助學習工具探究新知,這就要求教師為學生提供充足的時間,從而有效地體現出層次不一樣的學生的思維水平。比如,教師在指導學生認識平行四邊形的時候,先將一個長方形的框架呈現給學生,再順勢一拉,就變成了一個平行四邊形,再引導學生考慮:平行四邊形的特點有哪些呢?學生就能夠通過自身所認知的長方形對平行四邊形的特點進行推導,像是對邊相等和平行等。為了使學生更深刻地對平行四邊形進行認知,教師要求學生自己動手操作,在互動中,倘若有的學生遇到難題了,那么教師就應當指點學生,與此同時,教師也應當有效地推動與調控學生的學習。在實施互動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當注意傾聽和觀察,在恰當的時機提示學生,對學習能力強的學生可以少做提示和不做提示,而對學習能力比較差的學生可以提示得多一些。除此之外,教師還應當指導學生一些探究的方法和策略,以使所有的學生都能夠有所發現,從而獲得進步和發展。當然,有些學生在動手操作學具的過程中,會比較盲目,像是有的學生在使用拼圖形的時候,僅僅是感覺好玩,卻不明確自己拼圖形的目的。這時,教師不可以直接批評學生,而是需要進行有效地引導和啟發,以使學生在動手操作的過程中,不但能夠得出數學結論,而且還能夠深入地體會到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方法、過程,從而激發學生的思維能力,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
四、借助生活經驗,創設一定的教學情境
教師在教學中要想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學習自信心,常常需要借助生活實際中的一些例子對數學問題進行說
明。這就要求教師借助一些生活經驗,實施課本知識實踐化和生活經驗課本化的教學方法。教師應當懂得善于創設生活化的教學情境,比如,教師在指導學生認識人民幣的時候,不實施傳統意義上僅僅是寫出價格與兌換的教學模式,而是要事先備好一些教學工具,并且組織學生加入,在班級中模擬現實場景中進行購物交易的情境,扮演買賣的角色。這樣,在教師所創設的教學情境中,當學生碰到難題時,教師將一些有意義和共性的問題加以提煉,再有效地指導學生,就會使得學生的數學學習變得更加輕松,同時也能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通過這種方式實施互動教學,學生會比較樂意地參與,從而真正地實現數學課堂的高效互動教學,
大大地提高教學質量。
綜上所述,在小學數學教學課堂中,教師只有實施互動式的教學,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才能使學生學習到更多的數學知識。因此,作為一名小學數學教師,一定要轉變教學思想,將互動教學的理念深入地貫徹下去,以促進學生的進步和發展。
參考文獻:
[1]劉海萍.讓交流彰顯教學活力:淺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交流[J].陜西教育:教學版,2011(03).
[2]賴春梅.數學有效課堂教學的若干探索[J].現代閱讀:教育版,2011(02).
[3]張家明.“敢問”路在何方:淺談小學生數學課堂提問[J].中國校外教育,2011(11).
[4]陳麗英.小學數學要以良好的課堂氛圍滲透人文教育[J].新課程:中,2011(06).
(作者單位 浙江省富陽市富春街道富春三橋小學)
編輯 薄躍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