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英
摘 要:因為小學生的年紀比較小,教師的教學語言可能會影響孩子以后的語文能力,它要求小學教師在講課的時候要注意自己的教學語言。教師必須在課堂上規范自己的行為和言辭。就小學語文教學中的語言現狀進行了系統的分析。
關鍵詞:小學語文;語文教學;教學語言
小學生正是學習語文的啟蒙時期,這就要求小學的語文教
師注意自己在課堂上的語言,不要對學生將來的發展造成不良的影響。
一、規范性
由于小學生的年紀小,正處于什么事情都會和大人學習的時期。尤其是老師在上課的時候講的話,對學生的影響更大。所以說,教師在上課的時候要注意語言的規范性,為學生樹立良好的榜樣。教師必須用國家要求的普通話進行教學,這樣才能讓學生清楚明白,不產生誤解。
二、可接受性
小學生的年齡都是很小的,所以對語言的理解能力是有限的,這就要求教師在講課的時候運用簡單的語言。教師也可以對那些不容易理解的語言進行詳細的解釋。同時,教師也要根據不同年級的學生對語言的理解能力,恰當地使用詞匯。當然,教師也可以根據學生的理解能力適當地講一些抽象的詞匯,從而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三、生動性
教師應該在上課的時候采用生動活潑的語言,這樣既可以活躍課堂氣氛,又能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環境下學習。在小學語文的教材上多是以寓言故事和童話為主的。教師在講童話的時候,可以讓學生進行分角色的演繹,這樣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就能得到提高,同時也可以培養學生的表演能力。另外,在講寓言故事的時候,我們就以“掩耳盜鈴”為例,教師可以拿一個鈴鐺然后讓學生來到臺前實驗,就是將自己的耳朵捂住,然后拿這個鈴鐺,看看其他人是否能夠聽到鈴鐺的響聲。這樣,學生就能在輕松愉快的環境下接受自己所學的知識。
四、趣味性
小學生學習語文不僅僅是思維認知,同時教師也要考慮到學生的心理協調,所以教師要善于研究學生的心理,在上課的時候利用有趣的語言引起學生的注意,帶領學生學習,同時也可以讓學生整個學習的過程充滿樂趣。教師利用有趣的語文不僅僅能夠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而且還在學生智力的發展方面有著重要的影響。
綜上所述,教師在課堂上的語言對學生的影響非常大,所以說教師要懂得在課堂上運用正確的說話方式,為學生帶來視覺和聽覺上的享受。
參考文獻:
葉黛亞.語文課堂教學語言的魅力[J].文學教育:中,2010(5).
(作者單位 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市阿榮旗向陽
峪小學)
編輯 薄躍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