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洪濤
【摘要】任務型英語教學法把傳統教學理論的優勢與現代教學思想的長處有機的結合起來, 摒棄傳統教學的弊端。
【關鍵詞】任務設計 學習策略 體驗 感知 合作
【中圖分類號】G623.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4)04-0109-02
隨著中國的大門進一步對外開放,英語作為國際第一語言,開展好小學英語教學極為重要,特別是農村更是迫在眉睫。國內的廣大外語教師和專家對如何更好的開展小學英語教學做了大量的探索和實踐,然而我們的教學離目標尚有很大的距離。我們需要進行更深入、系統的探究。在這方面我也作了一些分析,我認為,想要使我國的小學英語教學得到較大的發展,我覺的應該開展好“任務型”教學,因為對于教學模式,在課程改革的大潮中,“任務型”教學模式占了小學英語教學模式的主導地位,而這種教學模式的優點也逐步地顯露出來。
《小學英語新課標》指出:小學英語教學的主要任務是激發和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使學生樹立自信心,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發展自主學習能力和合作精神。但現行小學英語作業形式普遍是單純地聽磁帶、朗讀、抄單詞等機械訓練,這種機械固定、一成不變、缺少創造性的作業將嚴重影響學生學習興趣、挫傷學習熱情。隨著新課程標準的實施,我們要改變學生作業的形式和功能,要以作業為平臺,注重學生的興趣和需求,讓學生在逐步掌握英語知識和技能的同時,提高語言運用能力,開發學生的思維能力。教師還要根據學生的年齡、心理特點來把握教材進行教學,在教學中運用符合小學生興趣的教學法讓學生愿學、愛學。而“任務型”教學法正符合當代的課堂教學,它把傳統教學理論的優勢與現代教學思想的長處有機的結合起來, 摒棄傳統教學的弊端。這種教學活動帶給學生的不僅僅是書本上的英語知識,更重要的是他們親身體驗、感知、合作之后所獲取的過程,參與過程的重要性大大超過了結果的重要性,而事實證明這種教學模式也更有利于英語知識的掌握和運用。但現在我們應該怎樣把“任務型”教學更好的開展到現實的小學英語教學中去,還需要我們去探索。下面是我個人在平時的教學中的一些見解:
一、任務的設計要貼近學生的日常生活,讓學生感受到真實又有趣味。
由于小學生年齡較小,特別是農村小學生,接觸事物少,交際面狹窄,因此在課堂上給學生布置任務的時候,應該從學生的生活中去搜集,這樣學生完成任務時會相對的主動,而且效果也會比較好。我們可以想象一下,作為小學生要他們在一種從沒有過的談話環境中要交流的話,可能會表現的非常拘謹,不知如何說,支支吾吾,難以表達;如果讓他們用英語來表達的話,更不知所措了,因此我們所選的任務一定要來源于學生的生活中,讓學生有話可說,愿意去說,快樂交談。
二、任務要面向全體同學,根據每個學生的差異選擇不同程度的任務,提出不同的要求。
《英語課程標準》指出“英語課程要面向全體學生,注重素質培養”。當老師在布置任務之前,先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可以給學生多一些選擇,讓學生自己表決他們更喜歡去挑戰什么樣的任務,他們自己選的應該會更愿意去完成一項任務。任務設計的有坡度,讓好的學生能發揮的更好,而學習上有困難的學生也能順利的完成。比如:在學生學習了Family member和jobs之后,可以讓學生介紹一下自己的家庭成員,對于一些優等生來說,可以寫一篇比較完整的英語小短文“My family”了,來介紹自己的家庭成員,但對于一些學困生來說,表達上是有困難的,因此只要正確地用英語表達出自己父母的職業就行。
三、任務要明確,分工要清楚,合作要愉快。
任務型教學法以任務組織教學,在任務的履行過程中,以參與、體驗、互動、交流、合作的學習方式,充分發揮學習者自身的認知能力,調動他們已有的目的語資源,在實踐中感知、認識、應用目的語,在“干”中學,“用”中學,體現了較為先進的教學理念,那么也就是說英語課程所倡導的任務型教學方式是需要學生共同參與互相合作去完成任務,老師在布置任務時要讓學生明確目標,彼此合作分工要清楚,提高學生的積極性。
四、完成任務后,老師要及時客觀的去評價每一位學生的勞動成果。
《英語課程標準》指出,“建立能激勵學生學習興趣和自主學習能力發展的評價體系”,“評價要有利于促進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和健康人格的發展”。對于學生來說,完成任何一項任務都是不容易的,因此,在學生完成之后,不管結果怎樣,都要給予肯定的鼓勵,讓學生以后還是有勇氣參與,不能用諷刺的口吻來刺激學生,這樣會打消學生的積極性。教育改革家魏書生說:“興趣像柴,既可點燃,也可搗毀。” 學生做任何一件事都要有了興趣,才能順利完成,因此讓學生永遠保持對英語的那份興趣是至關緊要的一步,老師的一個微笑,老師的一個動作,或是一句Good! Very good! Youre clever! Execllent! Wonderful!學生都會很感動,很滿足的。因此老師們不要吝嗇一句短短的鼓勵語言。
任務型教學模式,在實施過程中有其優點, 也有不足之處。任何型英語教學法總是在特定的教學與學習環境中總結出來的, 自然有其不盡完美之處。在我國目前的中小學教學環境之下, 尤其是在廣大的農村學校中大班額、師資配備不全以及外語學習氛圍不好的情況之下, 任務型教學便不能很好的運用到課堂上。由于任務經常占去太多的課堂時間, 使得教學進度無法跟進, 事實表明:現行的評價制度與任務型教學不相配。學校現行的考試考核制度目前還不能與任務型教學的評價系統相配合。它不但不能刺激新的教學法的發展,反而起到潛在的妨礙作用。因此,在教學中,我們不但要把任務型教學的優勢發揮出來還要學會把其他的教學方法融入進去,來彌補任務型教學的不足。
參考文獻:
[1] 陳琳、王薔、程曉堂,《英語課程標準解讀》,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2002年
[2] 夏惠賢、張來平、吳瑞蓮,“論任務型教學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2005年第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