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讓
【摘要】高職院校必須順應時代、與時俱進,積極主動進行英語教學改革。本文以高職院校英語教學為例,闡述分層教學理念及其可行性,進而側重從教學目標定位,課程設置優化、科學進行分層三個方面探討分層教學理念在高職英語教學中的運用。
【關鍵詞】分層教學 高職英語教學 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4)04-0110-02
高職院校是培養技能型和應用型人才的重要陣地。如何培養更多,更好的人才則是國家、社會共同關注的問題。改變高職院校普遍存在學生學習效果差異化嚴重的問題,推動教學改革深入勢在必行。分層教學法作為一種以人為本,因材施教為核心理念的教學方法,符合當前高職院校學生實際特點,尊重學生個性差異,能夠有效地提高教學效率和學習效率。
1.分層教學法的可行性分析
分層教學在英語教學中運用的可行性主要體現在如下兩個方面:
一是,學生存在個體差異,需因材施教。學生學習基礎不同、成長環境、心理特征以及接受能力等均存在一定的個體差異。因此,教學活動開展如若僅圍繞以班級為單位的整個團隊進行教學,則很難兼顧學生個體差異,難開展更加有針對性的教學。這說明,因材施教,尊重學生個體差異的分層教學方式在高職教學中占有重要地位。
二是,高職英語教學,需要合作學習。分層教學法的重要實施方式就是合作學習,這一點恰恰符合高職教學改革的要求。這種合作學習既包括同層間的合作,也包括不同層次間的合作。同時,也就是指學生在不同層次甚至跨層次進行合作學習,讓學生真正的達到有效交流學習的目的,小組各個成員之間要互相為小組的成員成績負責,還要為小組成員的表現負責,在不同的小組,也可以建立相互合作的關系,從而提升學習效率和教學效率。
2.分層教學理念在高職英語教學中的具體運用
2.1尊重學生個體差異,科學有效進行分層
分層教學有別于傳統教學,它強調“因人而異、因材施教”理念,尊重學生本身存在的心理和知識差異,并根據學生基礎,學習接受程度分層進行輔導,達到整體提高的目的,體現了人本主義下的教育思想,分層教學的重點是全體學生,而非少數優異的學生。教師應開展教學活動,要尊重學生個體差異,選擇與之相符合的教學方法,并依據學生個體差異對教學內容,教學活動予以調整和優化。
此外,要科學有效對學生進行分層。在參考學生成績的同時,還要參考學生的意愿和興趣,高職學院的老師在大一需認真研究學生心理發育,準確把握好學生的個性和認知能力,根據學生的課堂,作業,檢測等綜合表現,能夠在心中定位出每一個學生的層次,以方便正確的對學生分層。
2.2對教學目標重新定位,對學生要因材施教
隨著高職高專教育規模的不斷擴大,高職院校的生源質量出現不同程度的下降趨勢,呈現出兩級分化的情況。對新生入學考試的英語調查問卷分析中,以百分制英語試卷為例,最高分達到98分,最低分僅14分。針對單科成績如此懸殊的分數差異,課堂上老師集體教學模式已經很難滿足大多數學生的要求,直接導致學習相對較好學生吃不飽,學習相對較差的學生嚼不爛。統一規劃的教學目標難以滿足高職院校英語教學的實際需求,不利于促進學生的個性成長和發展。
因此,應對教學目標進行分層,依照學生對教學目標的多元化訴求,提倡多元化的高職英語教學。教學中,教師要注重每一個學生的培養,將每一個學生作為高職院校培養的一個整體,堅持以人為本的思想,培養學生的英語口語能力和書面交流能力。站在素質教育的角度上,盡可能的提高學生的英語水平。以口語教學為例,對于口語好的同學可以要求其使用更加高級的表達方式,而對于口語偏弱的同學,則適當降低要求,指導其能夠運用日常英語進行交流,并根據自身特點,對于課堂上預講的課程進行預習,甚至提前對課堂上講授的新課程進行背誦。
2.3從學生個體實際出發,適當改進教學方法
英語學習中,處于同一層次的學生,其英語學習水平是比較相近的。因此,針對這一層次學生開展英語教學,其教學目標,教學方法也應是比較一致的。運用符合學生個體實際的教學方法,輔助如多媒體,任務教學等其他方法創造條件,可以實現英語教學效果的最大化。將學生科學分層為,A級班(基礎相對較好)B級班(基礎相對偏弱)兩個班級,具體教學方法改進可做如下嘗試:
一是,B級班教學中,應將精讀與泛讀相結合,讓這部分學生系統的學習英語的一些基礎知識和語法知識。教師則應借助現代教育技術,豐富的教學活動等進行詳細的講解和示范。必要時,可選用以往的語法翻譯法來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既有助于學生對原文的理解,也有助于提高學生的翻譯寫作技能,最終掌握兩種語言順利轉化的技能。此外,教師要有意識的引導學生自主培養聽說能力,并適當降低對學生的標準,循序漸進的逐步提升。使學生通過扎實的詞匯、語法知識系統學習和有意識的聽說訓練,并結合一定的情景教學活動,逐步提升聽、說、寫、譯能力。
二是,A級班教學中,針對學生學習能力較強的特點,應側重突出學生主體地位,教師退居其后發揮擔當組織者、管理者、鼓勵者和解難者的角色。課堂上,應該減少繁多的理論知識,對知識進行凝練,少而精。要將語言技能的培養和訓練放在突出位置,可采用交際法和任務法相結合的教學方法開展教學活動。教師要借助一定的語言情景或實際案例營造一種良好的課堂氛圍,為學生自主進行鍛煉提供更多的機會。這一層次的學生,基礎及學習能力相對較好,教師應更多的將課堂的主動權方到他們手里,讓他們通過學習的主動性,通過一定的辯論、演講、小組討論、情景會話,提升自己英語應用能力。并可鼓勵和組織學生參加一些CET—4級考試和中級口譯考試等。
在高校英語教學導入分層教學理念意義重大。分層教學理念作為一種倡導“因人而異、因材施教”的教學理念,不僅能夠實現將知識的難易程度與學生個體充分結合,更能在實踐教學中充分的考慮學生個體之間知識基礎的差別和心理傾向,為教學模式改革與創新提供了良好的方向。
參考文獻:
[1]王霞.高職英語分層教學之利弊[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下旬),2012,11:80-81.
[2]郭敏敏.論因材施教的高職英語分層教學實踐的研究[J].內蒙古民族大學學報,2012,06:229-230.
[3]邢營軍.分層教學模式在高職英語教育中的應用研究[J].教育與職業,2012,24:108-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