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菁

摘 要: 學習外語的過程不再是一個枯燥地背誦和記憶的經歷,而一個積極主動地學習的過程,一個不斷提高語言運用能力和人文素養的過程。打造“主動參與式”英語課堂是實施課程改革的必然要求,也是現代教育理念的重要體現。如何有效打造“主動參與式”的英語課堂,作者以新版七年級英語教材Unit2Reading為例,從如何引導學生“尋求參與”、“嘗試參與”、“探究參與”和“創造參與”四個方面進行論述。
關鍵詞: 師生互動 主動參與 英語課堂
“主動參與式”的課堂教學模式以學生情感、思維、行動三維參與學習過程為基本表現形式,通過教師的引導作用和保障機制,使學生的主動性貫穿于學習全過程中。同時,與教師指導過程同步對應發展,調動師生積極性,形成教育教學合力,達到增長知識、發展情感的目的。現代教育觀認為:素質教育的實質是對學生實施主動性的教育。“主動參與式教學”體現主動教育思想,已成為當代課堂教學改革和創新的一大主流。《英語課程標準》(2011版)中強調學習外語的過程不再是一個枯燥的背誦和記憶的經歷,而是一個積極主動的學習過程,一個不斷提高語言運用能力和人文素養的過程。因此,師生互動,打造“主動參與式”的數學課堂,已成為當下英語教師刻不容緩研究的課題和實施的目標。
如何有效打造“主動參與式”的英語課堂?我們不妨看看“主動參與課堂教學模式”的基本結構圖:
可以看出,學生參與過程與教師指導過程都有四層次,且相互對應。每一組對應的基本層次,各個環節既有獨立的特性,又前后聯系,互相作用,互為促進,并使之延伸發展。這種教學模式的實施,將從根本上改變學生被動參與學習的狀態,有效促進學生的發展。依據這個原理,英語教師可以從以下四個方面構建“主動參與式”的有效課堂。
一、創設合理情境,激發學生尋求參與
古人云:“教人未見意趣,必不樂學。”可見沒有興趣的強制性教學勢必會扼殺學生的求知欲。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根據教學需要、教材和學生的差異,創設趣味性、生活化的教學情境,巧妙安排教學活動,引導不同層次的學生通過動手、動腦、交流、表演等多種途徑積極參與教學過程,使他們的學習變“被動接受式為主動參與式”。
在新版七年級英語教材Unit2 Reading環節,為使學生流利地表達“my favourite player”,我創設了“Have an interview with the star”的教學情境,立刻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我鼓勵學生“to be a good reporter”,要求他們在規定時間記住如“What sport do you like?”、“Who is your favourite player?”、“How old is he?”、“Where is he from and living now?”、“What club is he in”、“Whats his dream?”等相關句型,并在采訪同學的過程中熟練運用,達到“用英語做事”的目的。
二、優化教學形式,引導學生嘗試參與
參與式教學的核心是學生參與教學,活動是教學發生的基礎,教師有責任引導學生參與到教學活動中。新課程教學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其目的就是讓學生進行有效學習。在課堂中,教師要注重學生的自主參與,應用獨立學習、小組討論、集體評議、師生交流等多種教學形式,并在整個環節中擔當組織者、指導者的角色。
學生在采訪和被采訪的活動中對各自喜愛的體育明星有了初步了解,我便創設了第二個教學情境——Sports Clubs,激發學生參加自己喜歡的體育俱樂部,與隊友分享體育明星的資料。當學生都踴躍嘗試爭做team leaders時,我知道已成功地引導學生嘗試了參與。在小組合作中,我實施了“任務型教學”。任務一,要求小組長用對話形式詢問每個組員最喜歡運動員的信息,并做好記錄。任務二,在綜合提煉小組預習成果的基礎上,圍繞一名運動員,寫一篇小短文。實踐證明,在小組合作學習中,不同層次的學生可以互幫互助,減輕教師課堂關注的壓力;學生不同的意見和看法可以相互交鋒,產生思想碰撞的火花。每個學生都有主人翁的感覺,學生對自己的學習負責,對小組的合作學習負責,全體學生有機會反思和利用已有的學習資源,將參與互動的體驗遷移到教學中。
三、采用積極評價,鼓勵學生探究參與
評價是端正學生學習動機,使學生看到自己學習成果的重要方式。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失時機地對學生進行積極、適當的鼓勵性評價,能有效促進學習者的主動學習行為。“建立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評價體系。評價不僅要關注學生的學業成績,而且要發現和發展學生多方面的潛能,了解學生在發展中的需求,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發揮評價的教育功能,促進學生在原有的知識水平上的全面發展”。
在小組合作中,我為班內學生量身訂制了多個單項獎,努力創造機會讓在課堂上積極參與學習的學生都能得到肯定。如“勇于表達獎”旨在鼓勵善于表達觀點,不怕出錯的學生;“最佳合作獎”是對課上專心聽課并積極參與探究學習的學生的褒獎;“最佳小組長”是對那些成功組織小組成員參與學習探究的學生的肯定。“顯著飛躍獎”是用來激勵那些基礎較弱、表達有困難的后進生。學生通過綜合多元評價看到了自己的進步和成長,感受到了教師的鼓勵和寬容,內心無比自信,表現在課堂行為上就會積極的探索新知。
四、重視課堂小結,肯定學生創造參與
完整的知識體系或知識結構能促進學習,便于記憶,利于應用。課堂小結是英語課堂教學中的重要一環,一是幫助學生將獲取的知識進行整理,使之系統化,從而鞏固學習成果,二是對學生創造參與的肯定,使學生感到“課已盡,而意無窮”。因此,總結時教師必須引導學生主動參與,使學生感到自己是學習的主人,充分享受課堂學習帶來的成功的喜悅。
要使課堂小結成為教學過程的第二次“飛躍”而不是流于形式,教師就要努力做到注意知識歸類,重視鞏固積累,提高學習效率;啟發學生聯想,構建知識網絡,形成知識正遷移;設計目標練習,提高運用能力,鞏固參與成果;組織游戲活動,形成教學高潮,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設置新的懸念,潛伏新授內容,引發學生的求知欲。
學生通過小組合作,完成作文,并由老師展示并點評后,此時課堂教學效果已顯現。為使學生深化對課堂學習的內容的理解,我引導學生回憶并總結出了“采集信息——仿照Reading——組織成文”的寫作方法。學生會突然體會到,在45分鐘課堂的全程參與中,已輕松愉快地完成了學習任務。既掌握了新知,又體驗了快樂。
課堂教學是英語教學的基本形式,學生通過掌握基本的英語語言知識,發展基本的英語聽說讀寫技能,初步形成用英語與他人交流的能力。“主動參與式”教學模式是教師在實現教學目標和滿足學生發展需要方面都很成功的教學行為,值得借鑒和推廣。教學作為一種有明確目的的認知活動,怎樣使課堂教學有效,是廣大教師不斷思考、不斷探索的問題,也是廣大師生共同追求的目標。
參考文獻:
[1]崔允漷.有效教學理念與策略.(網上查閱)教育資源服務平臺,2012-01.
[2]英語課程標準.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