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娟
摘 要:在小學數學學習過程中,解應用題是非常重要的,并且解題方法和策略也很多,老師在解決問題教學的時候,必須注意訓練學生對解題方法的掌握,不斷提高學生自身的數學綜合能力,讓學生在解決問題的時候,愿意更加主動積極地進行思考,提高其對解題策略的應用和解應用題的能力。
關鍵詞:小學數學;解題方法;題意;圖示法
在小學數學中解決問題是非常重要的學習內容。通過解決問題,學生能夠更好地掌握基礎知識,提高自身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但是在教學的時候,老師會經常發現,學生在解題的時候往往會束手無策,方法和思路存在一定的問題,很難找到正確的解題思路。所以怎樣更好地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是很多老師都面臨的問題。本文主要敘述了幾種解題的方法和策略。
一、想要更好地解應用題必須真正明白題意
在解決問題的時候,題意分析是非常重要的,只有真正明白題干的意思,在解題的時候才能找到正確的方法。所以老師必須著重提高小學生理解題意的能力。老師在進行解決問題的時候,必須注意分析講解整個題目,盡量讓學生都明白自己的思維方式和分析方法,學生讀懂了題干才能更好地解答問題。
二、解題的時候將圖示法以及操作法利用起來
由于小學生本身的思維方式還處于形象到抽象的過渡階段,所以其在思考的時候直觀性和形象性比較強。特別是那些低年級的學生,在解題的時候,若是沒有比較直觀的材料,解題便會比較困難,甚至很難理解。所以老師在進行解決問題教學的時候,必須進行適當的操作,利用一些直觀的手段,比如說多媒體、圖形。比如,在學習圖形周長或者面積的時候,老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相關圖形的估算和測量,讓學生進行實際的操作,只有這樣學生在理解知識的時候才能比較容易,并且在這個過程中還能夠提高學生的操作能力。
圖示法便是一種比較直接的辦法,能夠更好地將數量之間的關系反映出來,學生懂了,學習的積極性才會提高,并且親手畫圖形還能夠活躍學生的思維,提高其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做好不同題型之間的訓練
在解決問題提高解答能力的過程中,進行不同題型的訓練是非常有必要的,這樣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基礎知識,彌補自己的不足,提高解題的技能。在進行題型訓練的時候,必須選擇合適的方法,有層次、有計劃地進行訓練,提高解題的效率和技能。一般,訓練會分為基礎題訓練、對比題訓練以及改錯題訓練三種形式。
小學數學解決問題的方式是多樣的,在教學的時候,老師必須注重提高學生解題的綜合能力,讓學生在解題的同時鍛煉自己的思維,提高解題的能力。
(作者單位 湖北省棗陽市陽光教育集團)
?誗編輯 李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