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婷婷
摘 要:以教育學、心理學的理論為依據,從小學英語課堂中存在的問題及學生學習英語的現狀出發,結合夸張手法的特征,探討如何有效運用夸張手法來生成活力的英語課堂,同時歸納出了使用夸張手法時必須堅持的幾個原則。
關鍵詞:夸張手法;師生互動;資源夸張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實驗稿)中提出:英語教師要根據教學目標,學生的需要以及當地客觀條件,積極地和創造性地探索有效的教學方法,要不斷更新知識結構,適應現代社會對英語課程的要求。
本文將結合夸張手法的藝術性、互動性、直觀性、趣味性和創造性等特征對其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作用、運用及實施過程中所應堅持的原則方面進行探討。
一、教師也“瘋狂”,師生互動享樂趣
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良好的教態,特別是良好的情態,有利于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激發學習熱情,使之不知不覺地接受英語知識的熏陶,提高課堂教學的效果。老舍先生說:“幽默者的心是熱的。”一個“瘋狂”、大膽、夸張的老師必定是個外向、幽默、富有激情的人。夸張也是一種魅力,教師在課堂上的激情是課堂的靈魂,只有教師充滿熱情、充滿感召力地將學生帶入特定的語言學習情境中,讓學生快樂而又充滿情趣的學習,才能有效地實現教學目標。
1.言語的夸張。
2.表情的夸張。
3.肢體動作的夸張。
二、 教學資源夸張化,直觀形象印象深
心理學家認為:某些刺激偏離它們的周圍環境或是偏離人的預期效果,會使人產生新穎感、獨特感和驚奇感,這種能引起差異的刺激會很容易喚起人們的注意,加深印象。
1.實物對比。
2.圖文并茂。
3.借多媒體技術表現夸張。
三、夸張情境巧創設,新學內容好記憶
在英語教學過程中,在真實的語言情境或模擬的情境中融入夸張手法能更好地組織學生思維,讓學生理解具體情境中所傳遞的信息和語言材料,觸景生情,激發表達思想的欲望,從而促進培養運用英語理解和表達思維的能力。
“教學是一門藝術,而藝術的生命在于創造。”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提倡教師打破傳統,打破常規,潛心研究,不斷創新,大膽改革,探索合理有效的教學方法。同時還要求教師要不斷提高自己的藝術修養,提高自己的藝術表現能力。夸張手法在課堂教學中的運用是新課程改革下的產物,符合新的教育理念,符合小學生的年齡特征和心理特點,能實現課堂教學中教育性與藝術性的相結合,從而推動活力英語課堂的生成。
(作者單位 福建省泉州市晉江縣安海成功小學)
?誗編輯 溫雪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