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曉娟
摘 要:在一年級課堂教學中,創設有趣情境,快樂學習數學,將數學與生活緊密相連,樂于動手,注重操作體驗;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動手能力;使學生在課堂學習中獲得必需的數學知識的同時,情感、技能、思維等各方面都得到全面、持續、和諧的發展。
關鍵詞:創設情境;聯系生活;樂于動手
《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數學教學應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創設有助于學生學習的問題情境,引導學生通過實踐、思考、探索、交流,獲得知識,形成技能,發展思維,學會學習,促使學生在教師指導下生動活潑地、主動地、富有個性地學習”。下面結合我的學習和工作實踐,就新課程理念下的一年級數學課堂教學談幾點自己的體會。
一、創設情境,愛上數學
“讓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情境中學習數學”是新課標的一個重要理念。翻開新教材,你會發現它就像一本卡通故事書,每一個知識的引入和問題的提出、解決都是在一定的故事情境中展開的,因此把教材中的問題編成童話、小故事,用小動物來做主人公,不但增強了課堂教學的趣味性,而且還能有效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例如教學在位置與順序《上下》這節內容中,我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自編童話故事《松樹爺爺過生日》作為知識背景,再配合精美的Flash主題畫課件,讓學生在溫暖的故事中,在美麗的畫面中進入新知識的學習中,在輕松愉悅的氣氛中身臨其境地感受到小鳥和小兔上下的位置關系。在教學《前后》時,我創設了小朋友跟笑笑、淘氣一起去動物園觀看“森林運動會”的故事場景,讓學生來做小裁判匯報一下比賽情況:小鹿在最前面,誰在它的后面?小松鼠跑第幾?小兔跑第幾?小兔的前面是誰?后面是誰?小烏龜的前面是誰,后面是誰?……這樣的設置調動了孩子們積極的學習興趣,同時還培養了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當然,作為一年級的學生大多不會提問或不能提出很好的與數學學習相關的問題,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對學生提出的問題都必須給予適當的鼓勵,讓他們敢說、敢講、敢表達。
二、聯系生活,用于生活
心理學表明:“當學生的學習內容和學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接近,學生自覺接納知識的程度就越高”。教師在明確教材內容知識的要點是什么后,根據本班或者本地的實際情況可創造性地使用教材,尋找與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有關的數學知識為切入點,使生活和數學有機地融為一體,得以完美的結合。例如,在教統計時,正好臨近新年,我就從元旦聯歡會時要給小朋友們買水果,要統計本班學生喜歡吃的水果入手。學生都非常踴躍地告訴老師自己喜歡吃什么水果,可當很多人都說了自己喜歡的水果時老師根本記不清楚誰想要吃什么時,就出現了問題。同學們為了解決問題紛紛出謀劃策,想辦法,最終通過教師引導想到“統計”的辦法。在這堂課上,孩子們為了解決好這一“吃的問題”顯得異常活躍。課后我又要求學生去調查本班同學喜歡的體育項目和同學的生日,孩子們都很積極,非常樂意接受這樣的任務。他們利用課間、中午、放學后的時間開始活動了,他們制訂的統計表雖不夠完善,但對于他們自己來說,已經是一個很了不起的成績了。與此同時,也使他們初步了解到數學來源于生活,數學可以為生活服務。在學習“認識物體”一課時,學生對長方體、正方體、球體等這些物體的概念比較陌生,但是他們對籃球、魔方、藥盒、茶葉罐等這些東西卻十分熟悉,于是課堂上我就通過學生對這些東西的進行分類,看一看是什么形狀,摸一摸是什么感覺,玩一玩是不是很有趣等方法讓學生逐步建立起長方體、正方體、球體、圓柱的概念,并初步了解它們的特征。之后,又讓他們在室內室外尋找這些形體出現在哪里,進一步加強學生對這些形體的理解。這樣從學生現有的生活經驗和以有知識背景出發,得到充分進行數學實踐活動的機會,讓他們覺得其實數學和我們很親近,它就在我們身邊。
三、注重體驗,樂于動手
《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強調:要讓學生從自己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親身經歷、體驗、探索,將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模型,并進行解釋與應用的過程,體驗就成為新課標的重要理念之一。數學教學不再是向學生傳授知識的過程,而是鼓勵學生“觀察、操作、發現”,更加注重了對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一位教育學家曾說:“兒童的智慧就在他的指尖上。”教材中隨處可見的“擺一擺”“畫一畫”“撥一撥”“數一數”“折一折”等等無不體現著這一深刻的理念。例如,在“比多少”教學中,多讓學生畫一畫、擺一擺,通過直觀對比,特別容易理解多幾個和少幾個的數量關系。在講授“100以內加減法”的過程中就應當盡量讓學生親自動手用小棒擺一擺,用計數器撥一撥,什么叫做進位,什么叫退位,怎樣進位,怎樣退位,如何計算,通過操作小棒,就能化難為易,弄清算理,掌握計算方法。例如:在學習了“動手做”以后,我要求他們用學過的這些圖形畫一幅美麗的圖畫。這樣的作業受到了孩子們的歡迎,積極性非常高。經過他們的描繪,花朵、房子、蘑菇、人物、動物……一幅幅充滿想象力的圖畫出現在我眼前,讓人感嘆孩子們的思維是如此活躍,那么富有創造力。這既是教學相長的過程,也是師生感情交流的過程。
以上僅僅是我在新課程教學改革的要求下,在一年級數學教學中的幾點做法和體會。數學的探究空間很大,學生所面對的不僅僅是一個個標準答案、一本本教科書,因此,教師應營造一個有趣生動的學習環境,每一節課都能讓學生感到新鮮,每一分鐘都能讓學生學得快樂,讓每一個學生都能憑借他們的聰慧、他們的熱情,去盡情發揮思維和創造能力,這樣,我們的課堂就會充滿生命的活力與智慧。
(作者單位 甘肅省酒泉市肅州區金佛寺中心小學)
?誗編輯 段麗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