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懷發
摘 要:高中教育是人一生中最重要的教育階段,進入高中以后,由于教材偏難、偏深,學校片面追求升學率,成績差的學生在教學中受到冷落,沒有良好的學習方法與習慣以及教師傳統的教學模式和方法等導致學生厭學而淪為學困生,致使學習成績一落千丈,失去學習熱情和興趣,甚至喪失信心。放棄一個學困生,對班級而言,也許只是多了百分之幾的不及格率;而對一個家庭來說,則意味著百分之百的失敗。作為教師,不應該輕言放棄。結合多年的工作體會,談了對課堂教學改革過程中學困生轉化工作的看法。
關鍵詞:學困生;轉化;看法
一、愛心對待
學困生的長處及優點常常被短處所掩蓋,別人也不易發現,學習上常常飽嘗失敗的痛苦。我們在教育教學中要像對待自己的孩子、對待自己的兄弟姐妹一樣去對待學生,去關心愛護他們,善于發現他們的閃光點,多一些鼓勵少一些打擊,多一點贊揚少一點批評。教師在與學困生的接觸中,應對他們表現出足夠的關切和尊重,通過多溝通、多幫助,使他們感受到老師對他的期望,讓他們感受到自己在教師的心中還是占有一定位置的,讓他們覺得被關注、被尊重。用關愛去排除學困生的焦慮、自卑、無助的心理。在教學中要多與學困生進行感情交流(如在學生做練習時,要多在他們身邊轉一轉、看一看、講一講),讓學困生有成功和展示的機會,課間談話多找學困生,課外輔導面向學困生,使學困生掌握學習的主動權。對學困生要“動之以情、曉之以理”,不僅要愛,而且要愛得深沉、持久。在他們違章犯規時,教師應予以細致的、恰當的、合情合理的批評教育,使他們心服口服,并下決心糾正錯誤,還應要求他們經常進行自我克服教育,養成、鞏固并發展良好的行為習慣。
二、分層教學
學困生多數很敏感,又有較強的逆反性,他們很在意他人對自己的看法。有時表面上表現為不在乎,但內心希望得到好評。針對學困生與其他學生在學習上的差距,教師在教學中要注重目標分層教學法的實踐,從備課、上課、輔導、練習中,專門為學困生設置較為合適的教學目標,多給學困生自信。在課堂提問過程中還要實行鼓勵性教學,注意知識的深入淺出,設計問題時力求簡單明了,把容易的問題留給學困生,當他們回答正確時應及時給予表揚和鼓勵;如果答錯也不應加以指責,而應幫助他們分析,鼓勵他們再尋找正確答案。讓他們嘗到成功的喜悅,享受發現的樂趣,逐步增強他們學習的興趣。教學中對學困生要寬嚴適度,對于自卑感強,自暴自棄的學困生,教師尤其要正確把握幫教方法,對他們的要求要恰當,一步步地逐漸引向深入。對完成的作業要求不搞一刀切,對考試的得分不要計較,要看是否進步了,讓學困生獲得一次又一次成功,從而激發他們的上進心和爭優欲,從根本上消除學困生對學習的恐懼感和焦慮感。
三、授之以漁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就是要讓學生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在教學中要教會學困生學習的本領,讓他們能自己去探索學習中的奧秘、體會學習的樂趣和成功的喜悅。教師要通過啟發誘導、層層拔高、不斷強化,抓住新舊知識的相關點,由淺入深、由表及里地講解,讓他們能用已有的知識去思考、去判斷、去推理,從而掌握學習方法,提高能力。教師要重視學困生學習策略的培養,使之學會學習,學會參與;提醒學困生課堂上應動腦、動手、動心,力爭課堂上就掌握所學的內容;指導學困生記課堂筆記,幫助他們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學習詞匯和語法修辭等不能僅靠死記硬背,教師要指導他們注意觀察、理解、總結和對比;要求學生準備專用本收集每次作業或檢測中的錯題,及時分題型訂正,經常復習,以避免再次出錯。
四、輔導督查
對于學困生的學習實際和學習困難的科目,教師要有針對性地對學困生進行個別輔導,深入分析查找其中的原因,發現情況及時落實輔導措施,學困生感知老師對他們的關愛、重視,學習更主動,學困生對知識的理解及運用能力比其他同學偏低,學習成績經常出現波動,很容易挫傷學習積極性。教師適當增加一些適合學困生實際的試題或輔導材料,通過強化訓練,彌補知識上的缺陷,從而提高學困生的學習能力和學業成績。這樣,通過一兩個學困生的轉化,來帶動更多學困生的轉化,轉變班級學風,從而提高班級整體的合格率、減少落后面。對于學困生來說,要想一兩個月或輔導三五次就能使成績有很大的提高是不可能的,教師要有恒心,要經常深入學生,觀察他們的情緒變化,關注學困生的學習動態和課堂表現,尋找亮點,肯定成績,及時糾錯,不斷強化,使他們穩步前進。
總之,教師要對每個學生負責,要樹立轉化一個學困生和培養一個優等生同樣重要的理念,特別要重視對學習困難學生的心理幫教。老師要賞識學困生,在老師眼中,學生應沒有好壞之分,他們各有特點,相信學困生能行,引導學困生形成“我能行”的自我意識,讓學生在教師的呵護下發現自我,展示自我,從而擺脫困難,走向成功。
(作者單位 江蘇省海安縣曲塘中學)
?誗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