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剛
摘 要:高中數學是數學知識學習的關鍵時期,在這個時期,學生要學習相對復雜的計算方法,建立空間立體感,為之后的大學高等數學和專業知識的學習、計算打下堅實基礎。但是高中數學教學并不是一帆風順的,相比于低年級數學,高中的數學更加抽象、繁瑣,學習困難更大,這使得部分學生產生畏難情緒,學習興趣下降,學習能力降低。面對困難,教師要改變教學方式,創新課堂教學,進行提問和課堂互動,創設情境導入,因材施教,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自主學習能力。
關鍵詞:高中數學;情境導入;興趣培養;因材施教、
創新課堂的教學注重教學方法和形式的創新和突破,在教學實踐中要注重課堂情況的變化,不斷發現問題,創造新的方法,促使課堂教學方法不斷進步。
一、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相對于低年級的數學而言,高中數學不再貼近生活,而是變得繁瑣和抽象,學習難度較大,此時學習興趣對于高中數學的教學至關重要。興趣能為學習提供動力,在興趣的指引下,學生會對知識充滿好奇,大膽地探索問題,學生的學習能力也得到了極大的提高。
二、創造機會,情境導入
一堂深奧的數學課如果有一個新穎的問題進行情境導入,那么課堂教學必定會有一個不錯的效果。課堂導入的方式有很多,例如,老師可以充分利用教具進行動態演示,復雜的數學變化規律通過直觀的教具展示出來,不僅讓學生耳目一新,更使課堂氣氛變得活躍;運用多媒體視頻導入,聲音和圖畫的刺激遠比單調的課本更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會從視頻的演示中了解知識的規律和相互關系,引發學生的聯想和思考;老師也結合生活實際提出問題,知識是來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一門藝術,通過生活實例的引用,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直觀感受,引導學生發現生活中的數學現象和規律。
三、因材施教
不同學生的學習成績、性格等都有較大差別,所以老師要對課堂的進度和難度進行控制。如果進度過快,基礎較差或者學習能力較低的學生就不能跟上老師的步伐,導致知識脫節、聽不懂,學生會出現畏難情緒,失去學習的信心,學習興趣降低;如果進度過慢,雖然能使基礎較差和反應能力較慢的學生跟上老師的進度,但是不能滿足其他學生的需求,使其學習效率下降,更浪費寶貴的課堂時間。老師還要適時進行提問和課堂互動,考慮學生的成績和性格的差異,提問時注意問題的難易,多多鼓勵和肯定。
創新課堂教學的方法有很多,我們決不能局限于已有的教學模式,只有不斷地發現問題,嘗試新的方式方法,再在實踐中檢驗,反復循環,才能使高中數學創新課堂的方法得到發展和完善。
參考文獻:
[1]李吉林,王林.情境數學典型案例設計與評析[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12-06.
[2]卞海群.課改下高中數學教學中的問題和應對措施[J].魅力中國,2013(4).
編輯 馬燕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