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瑩
摘要:古箏在我國民族音樂中有著不可取代的地位,有著深厚的傳統文化。本文就古箏的演奏技法和情緒調動展開論述。
關鍵詞:古箏 演奏技法 情緒調動 文化內涵
一、古箏演奏者的基礎——技法
古箏所呈現出來的音色清越、高潔,演奏者必須要有嫻熟的技法才能實現,技法包括演奏者在編排指法、處理技巧和選擇力度、音準、音色等方面,要想成為一個出色的古箏演奏者,首先要解決的基本問題就是這些方面。
(一)指法編排
演奏古箏的指法復雜多樣,從簡單的單手彈奏到復雜的雙手彈奏。我國古代演奏古箏是以右手彈撥箏弦把旋律演奏出來,左手在碼外弦段上以按、顫、揉、推等指法來裝飾旋律,即左手按、右手彈,古代技法的重要特點就是用左手的吟揉滑按表現出以韻補聲。在今天,由于西方樂器的大量引入,我們在古箏彈奏的指法上也開始推陳出新,廣泛借鑒和吸取西方樂器的彈奏技法并加以融合。如指序彈法、搖指、輪指、敲擊琴弦琴板等方式使古箏演奏的表現方式實現了突破性發展。指序彈法是指用指的順序按照旋律的規律來安排,主要用于彈奏快速多變的旋律和特殊音列。指序彈法要求兩手十個手指都要用上,不再局限于右手的拇、中、食三指,在手指的獨立性上加以強調,給當今箏曲的演奏表現賦予了新的定義。現今古箏演奏指法的變化多端使古箏的魅力豐富的表現出來,無論樂曲是如泣如訴還是慷慨激昂,都能淋漓盡致的表現出來。當今古箏在演奏指法方面隨著曲目題材的日趨廣泛也在進一步的創新,表現手法也會變得更加豐富。
(二)處理技巧
對于現今的古箏演奏者來說,科學的指法處理方法和技巧對于日新月異的箏曲曲目尤為重要。只有技巧處理得當,才能把箏曲的原貌不折不扣的表現出來,嫻熟的指法和自如的動作才能把演奏的藝術境界達到一定高度,演奏者的技巧處理的好與壞直接關系著箏曲的表現完美程度。
我國民族眾多,在古箏演奏的技巧處理方面可謂是百家爭鳴。各個地方的風格賦予了箏曲的各具特色,風格的不同就是各個地方在技巧處理上的不同,主要是受民族的文化底韻和審美情趣影響。即使是同一首箏曲,在按、顫、揉、推等相同技巧處理上由于個人選擇的幅度、力度和時值的不同,就會在音色和旋律上發生微秒變化,表現出不一樣的風格色彩。
二、古箏演奏者的情緒調動
(一)形態美
演奏古箏的美感不光來自演奏者的高超技法,美感在視覺上也尤為重要。美感不僅關系著聽覺效應,更是聲音和視覺的融合。古箏演奏者那傳神的身姿手法和眼神、形態形成了一種視覺上的美妙,高超的技法和流暢的視覺美感形成了一個出神入化的境界。
同時,舞臺的空間限制也成了古箏演奏者的一大難題,在形態表演上的形體動作受到了限制,這樣一來演奏者就必須在本身的神情上下功夫,動作的舒展流暢也就自然成為了聽眾對其演奏是否完美的評價標準,因此演奏時的形態就必須簡靜、質樸,動作也要做到收放自如,不能太過。
演奏姿勢也是關鍵所在,正確的姿勢能使全身每個部位都做到完美的配合,做出的動作也就跟著自然協調、渾然天成,對表演的輔助作用會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姿勢錯誤,就會導致身體緊繃,力量運用上也毫無意識可言,直接影響到具體的演奏效果。正確姿勢應該是:端坐在箏面偏右,平伸小臂,上臂垂直,挺胸,眼觀箏面;右腳偏后,右腳偏前,平放于地面;上半身可根據音區的變換有微小的動作。姿勢端正而自然,衣冠整潔,平神靜氣,以此形象來提升箏曲的感染力。
(二)情態美
古箏演奏中的調動即來自演奏者的主動創造,也來自聽眾在箏曲的聆聽后結合感受進行的再創造。演奏效果的直接表現就是聽眾的現場感受,是演奏者情緒調動成敗的評價標準。箏曲演奏者在演奏過程中要把自己的音樂情緒融入到古箏的演奏中,跟箏曲產生共鳴,用演奏者的情緒去跟聽眾交流,把聽眾的情緒積極調動起來,以此來制造好的舞臺效果。
演奏者在與聽眾互動中要把自身情緒和樂曲情緒調整好,把聽眾用自身的情緒引入音樂,以此創造箏曲的主體形象;用樂曲情緒把音樂的主題形象加以豐滿。一個有舞臺經驗的箏曲演奏者,從一開始上舞臺就把表演與聽眾緊密聯系起來,他會通過自身的情緒變化隨時跟聽眾交流,以此把聽眾的情緒也融入到音樂中,讓聽眾把箏曲的美感充分的體會出來。
在演奏過程中也要切忌用舍本逐末的方法,太注重和聽眾的互動而忽視了自身的樂曲情緒。聽眾在被樂曲感染的前提是古箏演奏者自身先要被箏曲所感染。當二者情緒協調一致的時候,音樂的整體美感就創造出來了,讓聽眾很容易被音樂的情緒所感染,并隨時表現自身對音樂的情感反應。演奏者的情緒與聽眾的反應形成互動,演奏者的表演也進一步的得到升華。
三、結語
在古箏的演奏過程中,演奏技法和情緒調動是表現音樂美的重要一步,在對箏曲的原音原貌表現過程中是必要的步驟,并通過演奏者自身的二次創造之后得到升華。箏曲中的情、趣、意全憑演奏者自己表達出來,演奏者需把握旋律、音色、指法技巧、情緒調動等一系列的關鍵因素,才能使得古箏的演奏讓人稱頌。
參考文獻:
[1]崔曉.淺談現代古箏演奏技法[J].科技信息(學術研究),2008,(20).
[2]王溫豪.淺談古箏演奏中的情感表現[J].歌海,2008,(04).
[3]李軍.古箏演奏與心理音色[J].戲曲藝術,2007,(01).endprint